对于微商有着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魔鬼,说它是非法传销;另一种是天使,说它是电商的颠覆者。一方面,微商们五花八门的炫富,以证明这条道路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关于微商“卖假货”、“杀熟”、“传销骗局”的报道,也吓住了一些后来者。 微商真的像传说中那么赚钱吗?他们的商品卖给了谁?一批批地倒下,却又一批批地出现,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生存法则? 信用体系低、产品信任度缺乏、售后服务不完善、支付方式不安全等问题让靠“杀熟”的微商备受争议 微商并非“微信电商”,也不仅仅指微信小店。按现在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指以“个人”为单位,利用web3.0时代所衍生的载体渠道,将传统方式与互联网相结合,不存在区域限制,且可移动性地实现销售渠道新突破的小型个体行为。简单地说,微商就是资源整合。 而对于微商的商业模式,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微商是“直销模式+信任代理+熟人经济”的模式。好友互推、多手机互动、自己评论点赞,一系列的微商推广技巧风靡各大网站,而在微信朋友圈“暴力刷屏”则成为微商最常见的宣传手段。 业内人士认为,熟人信用取代不了商业信用,且商家往往没有实体店和正规网店,缺乏售后服务保障,持续市场还要靠商品和服务本身的质量和口碑,朋友圈卖货或许会流行一时,但长远来看,随着交易平台的完善,这种交易方式将逐渐弱化。对于用户来说,大部分都是一锤子买卖,因此商家很难做到用户沉淀,低回购率成为诸多微商难以做强的原因。 在微信朋友圈里有这样一条状态广为传播:“那些在我朋友圈里摆摊卖货发广告的,到年底了,交点广告费吧。”玩笑之余,也说明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推销、售卖商品的微商,正在影响不少人的社交关系。 一方面,微商的发展为一部分年轻人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和创业的机会;但另一方面,由于依托于社交关系和熟人经济发展,微商也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困扰:刷屏、假货、受骗。原本简单、纯粹的社交关系也变味了。 相比以代购和海淘业务为主的个人卖家,采用代理机制的品牌微商具有明显的层级性。 据了解,这些微商一般以品牌—总代理—一级代理—二级代理(区域代理)—三级代理(个人卖家)结构为主。以一盒某品牌面膜为例,总代理的拿货价如果是50元,一级代理从总代理处进货价为70元,那么,传递到个人卖家时的进货价则为110元。 客观地来看,微商乱象确实是存在的。很多人都可以感受到,早晨一打开朋友圈,就被各种“面膜”、“减肥秘方”的信息刷屏,让人眼花缭乱。而微商经营背后存在多少暴利、运营手法多么粗鄙直接的段子,也在圈内暗暗流传。那些或真或假的“小人物也能通过朋友圈快速致富”的故事,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人投入进来。但从根本上说,微商与电商不同,电商是做货的生意,以商品为中心;而微商则是做人的关系,是以人为中心。 众所周知,电商时代都在追求爆品,只要产品足够好,价格足够吸引力,能够制造爆品神话。但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是社交的时代,这时候你和粉丝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才是最核心的东西。通过关系获得信任,通过信任卖出商品才是关键所在。 而对于微商今后的发展趋势,不少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的微店商家都表示,线上线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如今有些开在社区附近的蔬菜水果店也纷纷做起了微店,这样顾客在网上选择好要买的东西,下班后拿了就能走,节省了不少时间。李女士正经营着这样一家水果店,她告诉记者,“现在的双职工家庭生活节奏快、下班也晚,这样也能给他们带去一些方便。”不过,李女士也承认,这同时考验着店家,“不能给网上订的客人不好的水果,不管来店里买还是通过微店买,都要给客人最好的”。对此,也有微商表示,如果能有线下的实体店,也能增加顾客的信赖感,这不仅针对的是食品,更公开透明、诚信的态度是最要紧的。 微盟创始人孙涛勇也曾表示,“我们认为未来电商、微商、线下零售大概是3∶3∶4的份额,线下的比例肯定逐步在衰减,而电商的份额达到一定程度就会遇到瓶颈,而微商份额就会不断成长。”在未来,电商、微商、线下将是长期共存、互相融合、相辅相成的局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