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粹】唐鸿南的散文诗

 洒金谷365 2015-05-06

在琼中(外一章)

唐鸿南 [海南]

每到琼中,我就不想,怎么去写诗了。

看山,也不想。看水,也不想。

看树,我只想好好去看看琼中漫山遍野的树。

在琼中,有数不完的庞大的树,我不必追问它们的大名。它们的形象会告诉我年龄的高度。

多高多大的树啊,站着挺着,无边无际,拥挤着每寸土地。

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越看越觉得他们长得都像真正的琼中人。

哦,那些人早已走了,不再回来?

于是他们便长成了如此挺拔的树吗?

山风抚动,落叶纷飞。我仿佛看见了他们挥洒当年革命的火把,正从黎峒的牛角号声中呼之欲出。

王国兴走来了,王玉锦走来了,王越丰走来了……

啊,这些从琼中大地上疯长的一棵又一棵大树。

在我的想象中立刻雕成深深的历史,越走越远,越来越近……


拜读龙沐湾

相对于高高在上的尖峰岭,龙沐湾只是海拔小小的脚板。

以山的名义出发,我是一个从山峒里走来看海的子民,什么都看不懂,什么也读不完。

于是,我试把龙沐湾的海,当成三个时辰好好去珍爱。

第一个时辰,用来看看晨起的鸥鸟,它们像海面上的渔民,捕食着高低不平的大风大浪。

第二个时辰,用来看看午后的羊群,脖子上叮当作响的铃声,弹奏了整个海岸的崖州民歌。

第三个时辰,用来看看晚景的大海,浴着龙曾经留恋的寸草寸土,抚摸已经睡醒的延德古风。

后来啊,我发现,这里的人也像这片海的肤色一样,心空是深蓝深蓝的透。

他们没有被不断攀爬的楼宇迷茫,还擅长打捞大海和土地里纯真的历史,搬上生活的纸面。

透过勤劳的镰刀,跟着城镇进程的脚步赛跑,从村志的呼唤中拜访历史遗迹的炊烟。

赶在哪天大海完全把汉字吞没之前,真诚书写这片民间的甘苦。

然后在大海与大地的对话中,从今天走向明天……



【作者简介】

唐鸿南 黎族,1985年出生。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民族文学》《散文诗》《散文诗世界》《散文选刊》等,入选《中国年度优秀散文诗》等多种选本。曾参加第12届全国散文诗笔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