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莫扎特的歌剧《魔笛》第二幕《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又名《夜后的咏叹调》,是歌剧《魔笛》中的经典名曲。《魔笛》是莫扎特晚期创作的一部集古典歌剧之精华的精品。剧中各个角色的音乐生动优美并富有特色,各异的形象风格巧妙地组合成一个整体,充满神奇的光彩和圣洁的艺术感染力。 《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出自歌剧第二幕第八场。夜后交给女儿帕米娜一把匕首,命令她杀死萨拉斯特罗。咏叹调开始就充满力量,饱满而坚定的F大调主题从a起音,两小节后逐渐转入高音区,连续紧张的上行旋律与跳进形成激烈亢奋的情绪基调,反复扩充强调着一个主题:复仇。 这首咏叹调是花腔女高音声部技巧与表现力高水平的体现,被视为这一声部在歌剧曲目中难度最高之列。据“西洋歌剧故事全集”(张洪岛编译)一书介绍:“莫扎特之所以要把它写成这样,是因为他的表姊约瑟夫·韦柏在首次上演这部歌剧时扮演这个角色,而她的声音却正有这样的特长。” ?选自莫扎特的歌剧《魔笛》第二幕《欢乐的时刻永不再来》是歌剧《魔笛》第二幕里帕米娜唱的一段咏叹调。 塔米诺王子来到萨拉斯特罗“光明之国”的智慧神殿。他们帕米娜见面了,两人互相倾慕,产生了感情。但是,在他们分手之后,祭司们告诉王子说,他必须接受一种考验,来证明他对爱情的忠诚,这样,才可能和帕米娜成为终身伴侣。这个考验就是:在种种诱惑面前,必须保持沉默,即使是再见到帕米娜也不能出声。王子答应了。 帕米娜再次见到王子。可是,王子总是低着头不说话。上次见面是那么热情,而现在却冷酷如冰。帕米娜以为王子变了心,非常难过。《欢乐的时刻永不再来》就是帕米娜在这种情况下唱的一段选曲。g小调,6/8拍,行板,小调的这种调性,注定了这段选曲忧郁的情绪,这段咏叹调是用意大利正歌剧典型的抒情咏叹调的手法写成。开始的曲调虽然很婉转,但忧伤的情绪显而易见。 A段后有一华彩段,更表现出她内心的痛苦和不安。中段带有回忆的味道。 这个咏叹调音域较宽,跳动的幅度也比较大。它较深刻地刻画了帕米娜感情的波动,极富于戏剧性。 ?选自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第一幕天真美丽的姑娘罗西娜在想念在阳台上看见的那个青年,他是那么温文尔雅,英俊潇洒,他的歌声是那么深情。罗西娜一直在老医生的严格看管下,没和任何男人讲过话,现在她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青年。她唱起一首十分可爱的咏叹调《我心中有一个声音》:“他的声音多温柔,回响在我的心中。爱情真叫我烦恼,啊林铎罗,你是这样好。林铎罗,我爱你,得不到你我决不罢休。我要赶快想办法,来对付我那监护人。我要让他放开我,让我去结婚。” 想到那个老头,罗西娜心里就恨恨的:“我礼貌周到,性情温顺,甜蜜又多情,可谁要是惹我不高兴,我也会像毒蛇一样机灵。我有千万条妙计,会教你受不了,我会和你开个大玩笑!” ?选自威尔第的歌剧《游吟诗人》第二幕《深沉的夜色》是歌剧《游吟诗人》第一幕中的咏叹调,属于女伯爵莱奥诺拉的咏叹调。 故事发生在伯爵府中的花园,这时天色已晚,女伯爵莱奥诺拉偕同她忠诚的女伴伊内斯在花园散步。她对女伴述说自己的爱情故事,她说有一次在比武场上,碰见一个不认识的武士。她对这位骑士颇有情意,自此以后,那位英雄常在月下对着她窗口唱情歌,她心中倾慕着这位骑士,唱出咏叹调《深沉的夜色》,这段歌声美妙无比。原来这位骑士就是老伯爵的小儿子嘉西亚。后来被阿苏茜娜吉普赛女儿扶养长大,使他成为堂堂的游吟诗人和骑士他现在的名字叫曼里科。 ?选自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第二幕《在这座宫殿里》是歌剧《图兰朵》第二幕中图兰朵的咏叹调。 第二幕中,图兰朵登场。她微视卡拉富,以威严的口气唱出咏叹调《在这座宫殿里》,先叙述她祖母遭入侵的鞑靼人俘虏、凌辱后悲惨地死去。然后说她是为了替祖母报仇,才以这个主意使外来的求婚者赴死。她说:“没有人能占有她”。她冷酷地唱到:“外邦人试试看,谜题有三个,死亡只有一次”。最后,卡拉富也回答:“谜题有三个,死亡只有一次”。接下来就开始了猜谜。 ?选自歌剧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第一幕在塔提亚娜的睡房里,塔提亚娜向保姆坦承自己陷入热恋。独在闺房,便在自己对奥涅金的疯狂迷恋下,开始写信给他。信写完已是天亮,塔提雅娜求保姆把信送到奥涅金处。在整个写信的过程中,塔提亚娜唱起这首咏叹调,长达13-14分钟。表述出少女初陷爱恋时的心理,疯狂的、充满幻想的,憧憬着未来、又时时在矛盾之中那种激情的躁动。曲调时而婉转、柔美,时而高亢、激昂。 这段书信场景以少女的初恋激情开始,中间经过内心的犹豫和斗争,最后塔雅娜接受自己的感情冲动,柴可夫斯基将音乐逐渐推向高潮,让少女的激情表露无遗。这段场景的完成让作曲家十分满意,从此定下了全剧的重点和基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