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生与帅绝缘的我终于平衡了一回:帅哥靓仔在生活和工作中并非处处占便宜,并非享受每一个可能的优势。根据美国马里兰州大学助理教授马尔克-皮特萨等人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长得帅的男人并非在任何时候都能春风得意,至少在求职时是一种劣势。
研究指出外表迷人的男人求职成功率不及相貌普通者,原因在于他们让面试官产生胁迫感,将他们视为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故意将他们拒之门外。
皮特萨表示:“迷人的外表并不总是一种优势,有时会被别人视为一种威胁,转而变成一种劣势。”
研究中,皮特萨将目光聚焦男性的外在吸引力,而不是女性,这有别于绝大多数针对外在吸引力的研究。如果面试官希望与面试者共事,将其视为团队的一个合适人选,他们更愿意选择外表拥有吸引力的男性求职者。如果将男性求职者视为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面试官便更青睐相貌普通的人。
在第一项通过网络进行的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241名成年人根据虚构的个人条件和履历对虚构的求职者进行估计。男性参与者评估男性求职者,女性参与者评估女性求职者。这些面试官可以将求职者视为未来的合作伙伴或者竞争对手。实验中,研究人员为他们展示电脑生成的求职者头像,有的富有吸引力,有的相貌平平。皮特萨表示他们设定的虚构求职者没有一名超级模特。他说:“有些求职者的吸引力较高,有些处于平均水平,有些略低于平均水平。”
第二项实验在实验室进行,共有92人参与。研究人员通过问答比赛的方式要求参与者评估未来的竞争对手或者合作伙伴,判断依据是求职者给出的答案以及类似的头像。实验结果表明对求职者的歧视源自于面试官的利己主义。
另一项实验中,男性参与者对女性参与者进行面试,女性参与者对男性参与者进行面试。实验结果表明参与者仍存在将富有吸引力的男性视为潜在合作伙伴,将没有吸引力的男性视为竞争对手的倾向。在最后一项实验中,皮特萨利用欧洲商学院学生的照片,要求参与者将吸引力也作为一个评判依据,最后得出了同样的发现。实验结果表明面试官并不会被求职者的迷人外表蒙蔽,而更看重求职者能否给自己的事业带来帮助。
皮特萨指出:“几十年来,社会学中占支配地位的理论视角一直是‘成见和歧视实际上由无理性偏见导致’。人们往往认为外表迷人的男性似乎能力更强,我们的研究表明这实际上是由主观理性造成的一种偏见。”从更深的层面上说,这种行为仍旧是无理性的,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外貌和能力之间存在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