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变养殖观念 小投入换来大效益

 燕儿cf 2015-05-06

宝应县安宜镇渔业村渔业科技示范户刘元红精养殖、善总结,能把其他地区养殖经验同自己塘口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改变以往高投入、高产出河蟹养殖模式,其养殖的20亩池塘采用较小投入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

一、池塘早准备

  1、11月中旬干塘,经过约15天待池底风干后,翻耕底泥,深度30厘米以上,修整池坡,防逃设施等。

212月15日左右开始进水至30厘米,进水时进水口用40目纱网过滤。

3、连续使用90%敌百虫1kg/亩、漂白粉10kg/亩药塘消毒。在靠近住宅一方,隔出约3亩左右暂养区,沿池塘四周移栽伊乐藻,暂养区内适当加大数量,栽植面积约占总面积25%左右,4月份补栽苦草,一般使用干草种0.5kg/亩。

二、种苗严把关

1、采用冬放苗种。在1月中旬陆续投放扣蟹,苗种全部来自本地区。

2、挑选的扣蟹一般不超过100只/kg,规格、体色基本一致,无残缺、活动力强。

3、亩放扣蟹850只,放养时用50ppm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分钟。

4、套养鳜鱼种较常规套养比例高,一般为亩放30尾,主要目的控制野杂鱼。

5、套养鳙鱼规格2尾/kg,亩放6尾,控制浮游动物数量。

三、精细化管理

1、饲料投喂。蟹种下池后视天气、河蟹活动情况适时投饵,自扣蟹投放至8月10日,人工投饵以全价配合饲料为主,约占这一阶段饲料总量90%,另辅以10%左右玉米等精饲料,在3月底补放螺蛳每亩150kg;自8月10日至河蟹上市这一阶段,主要投喂冰鲜鱼约占饲料总量80%,玉米等杂粮占20%。配合饲料要求知名企业生产,冰鲜鱼要求新鲜,精饲料煮熟后投喂。

2、水质管理。3-5月份水温相对较低,这一阶段为抑制清泥苔生长,提高水温,一般采取控水肥水措施,水位保持在滩面40-50cm左右,前期5-7天亩使用有机酸肥水膏2kg、加生物肥水素0.5kg,中后期每15天使用一次微生物制剂增加水体营养,有利于水草、螺蛳等生长。6-8月份随着温度升高,河蟹活动量增加,这一阶段随着温度变化逐步增加水位至滩面达到1.2米。根据气候变化每7天左右补水一次,根据水草长势情况,采取收割或使用“水草生长保护肽”方法,调控水草密度,每7-10天分别使用芽孢杆菌、生物底改微生物制剂调节、改善水质。

四、病害防治

1、在水质调控得力及水草保护较好情况下,河蟹发病率较低,一般在4月20日9月20日前后,分别使用30%含量渔用敌百虫杀虫各一次,用量为水深1米200g/亩。

2、7-9月份每月使用含氯消毒剂杀菌一次。

3、在河角蜕壳集中时期,使用硬壳宝等增补水中磷、钙等微量元素。

4、在河蟹病害易发阶段,及时使用药饵预防疾病。

五、效益分析

1、水产品总产量/产值:2270kg/139250元,其中河蟹1950kg/133700元,鳜鱼120kg/3600元,鳙鱼240kg/1950元。

2、养殖总支出:51920元,其中苗种7520元,饲料32800元,渔药6200元,燃料、电费2800元,其它2600元。

3、养殖总效益:87330元,亩平4366元。

六、几点体会

1、河蟹生活习性昼伏夜出,一般投喂配合饲料、玉米等精饲料,可选择早上、傍晚。投喂冰鲜鱼最好在晚上,一是避免引来飞鸟与河蟹争食,甚至导致河蟹受伤;二是河蟹这时活动频繁,及时摄食保证鱼的新鲜度,提高利用率。

2、8月份立秋节气过后,河蟹一般进入最后一壳成熟阶段,这时期改投野杂鱼,有利于提高河蟹鲜美口感。

3、水草选择伊乐草,耐低温适宜早期建立池塘生态,栽植密度不易过大;中后期建议以苦草为主,苦草耐高温,不易漂浮,重量相对较轻,除草时工作量较小。(安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