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魂序

 北阪桑 2015-05-06
 提起“赵”这个字,我们总是想起这是一个姓,的确,作为百家姓之首,这个姓的名人众多,从被豫让刺杀未遂的赵襄字,到杯酒释兵权的宋太祖,再到千古仁君赵祯,到刚强不屈的赵一曼烈士,这个姓氏的后人给人的印象总是忠勇刚烈,甚至是有些悲情色彩的。然而,余所言者的非是赵姓,而是赵地,赵国。
赵是嬴姓的一个氏族,存在至今已达3000多年,为臣多忠实而有能力,如叔带,赵衰,赵胜;为将则坚韧而血性,如赵奢,赵佗,赵云;为君则多宽厚而雄才,如赵鞅,赵雍,赵匡胤。
赵地在太行,吕梁,济水,阴山之间,即今河北中部南部,山西中部北部,河南安阳鹤壁地区,山东北部的济水北岸一代及内蒙古的阴山河套地区。地域广大,却是民族杂居地带,亦是历次民族大融合的中心。且处四战之地,国强之时凭山河之险可攻略他国,国弱之时便顿列国之砧板鱼肉,沉舸将覆。奈何多战之地锤炼出的不是胆怯而是勇气,加之宗主嬴姓赵氏原本就有华夏,东夷,戎狄和胡人的血统,是马背上杀出的部族,此地民风自古便是强悍尚武,任侠仗义之至。想想后来抗战之时,太行吕梁之反抗,不可谓不风起云涌,血染山河,几成中华脊梁。日军竟然弄出无人区,清乡,三光政策,说是镇压,不如说是预防,饶是如此,我民并没有被吓到,不过是使家家有丧子之痛,人人怀复仇之心罢了。虽为沦陷区,日寇遭到的反抗实在是太疯狂了,而且在他们背后居然还建了八路军的模范根据地。
赵国是东周的一个诸侯国,自赵魏韩三家灭智伯瑶,周威烈王册封三家为侯起,到秦将王翦以间诛李牧,邯郸为郡,赵国存在了200余年,历经五侯六王。且不说召公奭的燕国,泰伯的吴国,吕尚君临的齐国,率先称王的楚国和徐国,就连和血战起家东周始封的秦国,周公旦的小鲁国,殷商后裔小宋国,鲜虞后人中山国相比,赵国都太嫩了。没有过多值得称颂的历史,没有可以啃的先祖老本,如果说有,那也只是给周室当过几天马夫罢了。然遍读春秋,左传,史记,战国策,兹印象颇深者,除了赵氏的秦国亲戚,大概只有这个赵国了。
何也?
在满纸王道,字字不离仁义的中国历史里,这浩然扑面的的英雄气,真是一股北风,把我们吹得顿起精神,让我们知道,我们的先祖,不只是崇文的书生,也有睿智的思想,也有英雄的胆略,也有并吞八荒的雄心!
让人不得不想,若是赵人披荆斩棘,不屈不挠的精神犹在,怎容列强铁蹄蹂躏我华夏近百年,以致至今想来都隐隐作痛?
然则,历史不容假设,且听余浅吟低唱,一曲古风,长歌祭先祖,血泪励今人吧。

                                                          北坂桑--2014-11-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