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直很迷茫找不到方法,从小总是想成为自己理想中的那种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大气磅礴、不拘小节、不卑不亢、谈笑自若...但是总是做不到。 当今社会,无论追女孩子,还是做领导谈生意,尤其是做销售拜访太需要人格魅力了!加上本人也刚开始做销售,怎样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找不到好的方法,特来向各位高人,请教,求解,给点建议,解惑,谢谢! 回答: 文 / 程归子 在考虑怎样塑造自身人格魅力之前,不妨先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为什么要塑造自身人格魅力呢? 答案是:需要。 因为我们很迫切地需要这项技能,有了它,就可以加强自身的软实力。 软实力与硬实力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体现。硬实力体现在世俗衡量标准下的一些物质条件,小到薪水分红,房车奢侈品,个人财富,大到智商指数,知识技能,社会层面上对自身的认可与需求度。 可有时候我们在追求到这些后,往往会觉得,怅然若失,少了点什么。 有钱的羡慕没钱的知足, 有权的羡慕没权的身体健康, 智商高的羡慕智商低的活得乐和自在。 正因我们不完美,才想接近完美,正因我们对未知好奇,才想要一探究竟。 个人魅力,遥远得可以是凯撒大帝对欧洲的征服,近于身边,却可以是保洁员阿姨可以毫无抱怨,心甘情愿地帮邻居拿走门口的垃圾。 个人魅力可以被说得玄而又玄,可以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但也可以寥寥几笔,跃然纸上。 朋友 我有一个朋友。 他是我朋友中,为数不多的、思维独到的人之一,让人眼前一亮那种。也就是题主所说的,具有很特别的人格魅力。 他夏天的时候,留着一个小平头,花裤衩,人字拖,我穿的很正式,很潮,但是姑娘就喜欢要他手机号儿,临走我问为什么不要我的,姑娘给我补刀说,你?得了吧你,你没他那骨子里混杂着的那流氓与正气兼具的男人味儿。 他上课时,混迹在我们这排学渣中,老师却偏偏爱抽他回答问题,当他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慢吞吞,所有人却都竖起耳朵来听。 他不喜欢做决定,尤其不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把自己的价值观一股脑灌给别人。他尊重每一个人的想法,即使他不赞同。可大家总爱在事情抉择时,询问他的意见。 他首先会讲,“我的意见仅供参考,你要自己决定。”到最后竟形成一种品牌认可,就像看到梁边百年不答,偶吐一个答案时,下意识先赞。这算得上一种,由内而外,自发影响着身边人,大家却由衷认可的一种人格魅力。 图书馆看书时,他不坐在座位上,靠在书架里很默默无闻,不像那些在大厅走廊间大声朗诵着什么的大学霸们,那么张扬。他说,他喜欢安静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而这,正是我破费脑筋想要想通的一点儿,像他这样的,外表粗犷成这样的,大汉,怎么做到如此细腻呢? 他安静地看着书,眉毛虽有些细长,看起来浮夸得很,却将一股子正派劲儿散得淋漓尽致。我也强行要求自己,把对他第一印象“猥琐大叔”的形象灭掉。 我一度很纳闷他饱受欢迎,是怎么做到的。我问他的时候,他笑笑,看,就连他在对同性笑得时候都那么迷人,粗线条的轮廓与硬硬的胡茬,却有一双似能看穿你在想什么的眼睛。 你愣是找不到他野性野在哪里,你偏偏就感觉他不但性感迷人,还保持了男人不该保持的一份精彩之处——邪魅。 是的,不全坏,但偏偏也能做到那么好。 我偷偷观察了他一番。 什么大牌子没见过他穿,小对钩儿,小三角什么的LOGO也没见过几件,但是他穿衣品味就是与人不一样。 不必跟风,找准适合自己的。这是他对我说的。 他是我们这个专业里,最用心的男生,我们系男生少,女生多,女生心细易获得老师关注,而他每一份课后PPT与论文,都能被老师记住,是与他的认真与付之的努力分不开的。 刚开班的时候,我们几个男生乍乍呼呼,唯独他在微笑地聆听着我们的谈话,没插过别人的嘴,同样,在与人说话时,总是充分听完别人的话,才会去表述自己的观点。 而在我们渐渐感知到此人潜在能量巨大时,他毫无得意之色,很淡然,没有那种“啊被你们发现了”大逼格的装比快感。他没自夸过,一句也没。没说过自己有多牛多牛,听到别人夸他时,也只是笑笑。 他读的书很多。是的,很多。多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他读过多少。他没说过,这就像自己的能力,天资,生怕别人不知道无脑用,别一下子就用光啊骚年。当我们在讨论《百年孤独》书里某处情节时,他已经读过马尔克斯其他大作了。他却没有以此来炫耀,别人不问他一些学术知识,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他有读过这些。可他也没有像某些就读了几本书却时常挂在嘴边说烂的人那样反复不停地炫耀。 低调的可怕,却一直保持着谦虚。我总以为谦虚与低调不能同时存在,直到我认识了他。谦虚体现在从学习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小到感谢阿姨拿走门口的垃圾,大到接受同学对学术上问题的指正,即便这个同学不如他。 其实,这就是一个循环。因为他在做这些事情时,不是刻意为之,而这些点滴作为一种唔,习惯,早已融入到了他的世界里。而他也是把这些点滴小事不断培养(一点一点做好),才得以保持这些好习惯,最后变为他迷人的性格。而它们又给他足够的自信,气场也随之而来。人格魅力,也就这样形成了。 先别着急想要与他,他们,这样具有迷人的人格魅力的冷高做朋友,我们不妨先想想,从他身上,可以学到什么? 最起码有三点亮眼之处: 懂得尊重、低调认真与“外表竟然看上去是这样”的惊讶。 首先,塑造自身人格魅力,最重要最基础的一步便是尊重他人,再拿出你的真诚之心。 不要觉得这句话过于说教了,我举身边的几个例子: 上学期间,教授A,着名博导,多次出国与名校交流科研成果,国内某领域带头大哥,人生履历辉煌无比。可一问学生们对他的评价,“干巴巴的老头”,“严肃,不,严厉得很”,“好像没笑过”,没几个学生敢下课问问题,单是看教授不苟言笑的样子,便退缩了。而在同行之间,评价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高。追问起来,除了与学生的评价没太大差别外,还有一点,A教授平日对于学术分歧措辞严厉,不允许任何人指责,怀疑,并总能把人说的哑口无言,不是因为词穷,而是大家看老爷子一把年纪了,不忍心再惹他老人家上火。 久而久之,校园里经常看见A教授孤独地行走,曾经每每看到他的背影,除了感慨外,我还忍不住想要思考一个问题,难道A教授人格魅力就是很差吗? 绝壁不是。 那些傲人的科研成果,以及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单从这些方面看,无人不竖大拇指。 可是老爷子在自己工作领域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带到了生活中,处处不给人面子,导致了众人的疏远。 老爷子就没做到这最基础的一步,哪怕他出发点是严谨的,真诚的,但因为他的方式不对,很容易让人觉得他独断专横,我想,这种误解也不是教授想要看到的。但是,教授又没能拿出诚意,去向误会他的人解释,或者道歉,这种偏乎小孩子赌气的做法,我也认为,对个人魅力的塑造毫无益处。 再看我的这个朋友。 他不喜欢给人做决定,却有妨碍到别人找他咨询意见了吗? 没有。 人有时候会有偏己性,即使你提得意见再正确,你用词激烈,过激,让当事人下意识认为,哎你虽然说得对,但是就是冒犯到我了,为了争这个面子,我就是不同意你说的。争论到最后的,不是客观事实,而是自身态度的坚持。 往往很多时候,矛盾就是这么产生的。 而对于低调认真,反面例子就是我了,希望大家谦虚一点,再谦虚一点,stay foolish stayhungry。 你可以不富不帅不高,可以不是人生小赢家,但这并不妨碍到你人格魅力的塑造。千万别因为自己鼻子长得丑了,睡觉爱说梦话了,便嫌弃自己,然后自暴自弃,认为自己就这样一辈子了。 外表是外表,内在是内在。 你要让那些轻视你的人知道,我的外表,与内在,是分开的。 你可以一眼看上去觉得,啊你长的这样,肯定是怎样怎样,容他们误会好了。人格魅力从来都是正向的,大家会觉得,你看上去其貌不扬,实际上却是个GEEK,惊奇并一扫对你错误的看法,而你上来就名不副实,内在败了,外表也败了。 请记住,不要在第一印象里,过于夸大自己。 朋友个人魅力对我影响很大,我也可以从他身上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尊重他人,首先要端正态度。小到喜欢甜豆花还是咸豆花,大到好哥们情感问题何去何从 做出的选择,都应予以最起码的尊重。 自己拿不准,说不好,不确定的建议,不要轻易给别人施加影响。 这样,既不会在事后因为不负责任而被人讨厌,又可以保证自己每一个建议,都独到,有用。 我 照理说,一个厉害的人,是不会与low比,傻子(情商低),天真(到极致)者,种种与自身朋友身份设定不符的人交往的。当然,我说的是照理,不排除为了某些用途,厉害的人儿们低下身子去与他们“打成一片”的情况。 像朋友这样,人格魅力极大,性格温润却不失阳刚之气,定义为”极具男人味儿“的男子,本身就寥寥无几,认识他的众人早已被他的人格魅力折服,而在这种条件下,人们下意识的是去崇拜,去敬仰,做朋友这个想法,则会被大多数现实的人们所忽略。“像人家这种男神,我拿什么跟他做朋友嘛。”人们很现实,世界很现实。 当然,这也不是说他朋友不多的理由,也不能说,因为这种崇拜所拉出的距离感,让他异常寂寞,从而更加渴求友谊。而事实上,他很充实,不巴结上面,不低眼下面。给自己将时间安排得游刃有余,留的时间在完成自己想要做的后,总能不慌不忙地应对突发情况。 他的性子,保持在急与慢之间,取得了一个很适中的节奏。该越塔时越塔,该和平发育时,就安心补兵。 你看,很难接近吧?你被他人格魅力深深折服后,便只想把他供为圣人了。 我其实是个逗比。 逗到什么程度,宿舍里与哥们打闹学路边小狗儿交配被楼管大妈逮了三次。大妈第一次是无意路过,后来阿姨跟我说,第二次第三次是她故意的。 “第二次我想的是看看你还会不会这么做了。”“……” “第三次我想,这一次你总该不能再这么做了吧?”“……” 总之,二愣子加热血青年加逗比加无脑看大胸加不上课的结合体,就是我了。 第一印象就是你上面打的这些没错,以为你就是个大众屌丝。他这样对我说。 我对着他笑了笑,舔了舔嘴唇。 如果你以为我就是这样,那就错了。 舍友与我同住了几年,说我最大印象就是一个晚上浪叫,白天懒床的卢瑟。 可我知道努力,懂得思想的转变。 我这个人,别的不敢讲,但是对于自身的错误,敢于承认,错了没事,改了就是好样的。 其实写到这里,未免有自吹自擂之嫌。 我没有什么个人魅力,只说说我的一些关于塑造人格魅力的人生总结吧,轻喷~╮(╯▽╰)╭ 与厉害的人交往, 首先,请保证你的思维可以改变。 其实大家往往会处在一个很深的思维误区里,看到厉害的人儿,会先是来一通敬佩的吐槽:“哇,这个人好棒哦,好想好想变成跟他一样厉害的人哦,好想跟他做朋友哦。” 吐槽完毕后,洗洗睡了。 我们有时候,喜欢接受现状,而不是想着,如何去改变现状。 既然他们辣末厉害,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做到呢? 做不到,是哪里有问题,哪里自己做的还不足? 知道自己的不足后,怎样去做,让自己的不足越来越少? 这简单的三问,足够了。 我们一直口口声声说,人生而平等。其实撇下那些让人看着绝望的,无法改变的先天条件,单看眼界,格局,有几个人当着保安时,想要考雅思托福,想要追求更高的理想? 其实大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想变,而是没有足够的力量刺激我们去改变。 这就跟温水煮青蛙一样,安逸的环境,或者说安于现状,才是可怕的,杀死我们追求改变的力量。 不得不说,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尤其是一开始,我们有很多思想上、生活上的分歧。 朋友好多观点,见解,独到得有些犀利,有些尖锐,让较为保守的我接受不了。 但是朋友后来跟我说,他之所以想跟我做朋友,是因为我没有固执己见,拿我自己的那些所谓正确的见解,与他争执,而到最后,他看到我可以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向他道歉,他觉得,我这个朋友交定了。 在塑造自身人格魅力上,请保持自己思想的包容与可转变,在接受更大的格局,世界中,再迈出一步。 在这个生不逢时的年纪里,已经很少有人说什么一次就是一生了。 我表妹说她们学校小十几岁天天挂在嘴上的,不是小草啊,就是又约了个跑酸爽的不行的那种说说(还TM配图)。她说她已经不玩QQ空间了,骚逼们太多。 大家可要知道,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 表妹她更反感的,是那些不自重的女孩子。 表妹还说,我已经找了一个小男友了,哥哥别慌,我们说好了,这一次就是一辈子了。 噗。 这一次,下一次,再下一次。我在QQ这边被表妹这概念逗的不行。 她这份也许是暂时的信念,还是让当哥哥的我目前来看,颇为宽慰。 我想起我高中时的一个人。 你也许会说,嗨,不就是个女神吗,去那些社交软件看看,什么野模,骚货,失足女,深夜发个挤奶照,底下用不了多久就是一波接一波的屌丝。 而且,个个女神女神喊得倍儿欢。 您先轻开喷口,我说的女神,跟您说的女神,完全是两码事儿。 我说的女神,是真实的“真”,不是震动的“震”。 她一度是我在认清这个世间险恶,人心不古的道理前,最认为配得上“女神”的女孩子,没有之一。她像是一本不新得逼人,不旧得失华的圣经。 当时我那个年代,女神一词刚刚入时,敬意满满,没有今天这般,是个骂人的词儿。 “哇塞,女神耶。”“你马币,你才女神,你特么全家都是女神。” 而这个词儿我一次也没叫过她,一直到最后。 我tm很怂吧? 我甚至,连与她说了不超过十句话。 女神是一个夺目的姑娘。 一场让人打哈欠的化学考试,考场上一阵骚动。男生们嘁嘁喳喳,一脸坏笑。 我走进考场,50人的大教室里,一眼便看到了她。她并没被这些轻率与挑逗乱了心,没抬过眼。 那时的她还是一个齐耳短发,手指细细的,轻轻抚额,压着自己的刘海儿,看着卷子。她的眼睛在侧面看,柔情,眼瞳子黑黑的。她在靠窗的一排,阳光打在她的身上,映照出一个很优雅的弧线。 整场考试,我都在看着她。就是写一笔看一眼,写一笔,看一眼那种。 下课了,我把能认识的人都问遍了,拉着他们到考场门口只有一句话,“那女生是谁,告诉我!” 事后他们见面的第一句话便是,“丫的是不是发春了,操。”“是吧。” 这都不是重点,甚至连我打听清楚,她竟然在珍珠班,然后我狗血地自己背书考进去了的这种看上去我都不能相信的剧情发生了,也依旧不是重点。 重点是,我没见过比她还有特点的女生。 哦,如果放在题主的题里,就是所谓的“人格魅力”呢。 很庆幸我们那个年代的高中,竟能搭得上“中学、校园、青春、涩”主题末班车。班里没有刺鼻的劣质香水味儿,没有笑一笑掉粉的白面女孩?不好意思你在说什么?我们这么纯洁,不熟别这么说吗。大家也顶多像这样,装一下纯,然后拉个人涮涮,歪念头只是调动一下血,充充下身。 所以在这个环境下,谁好看谁难看谁是小黑妞,谁是小象腿,分分钟辨别。 女神(抱歉要这样从头叫到底了,彻底发泄没叫过她的舒爽),要是拿在现在,我不得不承认,她不化妆,只能败给那些妆容精致,工具操作娴熟的大大大大大镁铝了。 要说,也正是女神那份清纯动人,让我到现在,还记得她的模样,清清楚楚。 她很白,这种白是一看就很真实的白,这也与她的做人一样,白得不被沾染那些个风气下带来的一些个很假的东西——做作,不自然。 不得不说,那时候,我便知道了,人们,对于一些美的东西,除了很少一部分会正视外,有相当一部分,抱有两种态度,“敬而远之”与“看着美在自己手里被摧残殆尽所获的那种变态级畅快感。” 尽管这样,她依旧待人真诚。 班里的那些丑姑娘们自发组成了小姐妹团体,在刚开班互不认识时开始了对女神的无限期排斥。 我们这些神经大条的男生从来都不知道在明面上和睦融融团结有爱的班集体下,这些个暗流涌动,你争我斗,事后我听说了这些,气得发抖。 那时的程归,可是要决定保护女神的一辈子的。是啊,一辈子。 那么长的一段时间,那么黑暗的一段时间。没有人与女神说话,女生是nobody,男生一说,那些个扛把子们便造谣生事,编织校园桃色传闻。 女神一直很淡然,自己走,自己打饭,自己做试题,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她没被任何人影响。 “我们挡不住那几十张破嘴啊。”这是一个哥们告诉我的,而我那时候没跟女神说话超过十句,很Low很Low。 后来,一件事情。 班主任也许与师母中午的性生活不和谐,在讲台上声嘶力竭。 “没带书?没带书的去借,借不到的站一节课!”就差爆粗口了。 大家陆陆续续都回来了,就剩我与女神还在走廊上,我手里拿着书,她还没借到。 也难怪,被排斥了那么久,怎能借到。 她看了我一眼,走进教室。 我犹豫了一下,紧跟其后。 在走过她的小队时,她刚要起身,我把书放在她面前。 她看了我好久。就是那种很意味深长的眼神。 再后来,有一部电影叫《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看到那一节时,我他妈突然笑了。 还笑得直飙泪。 再后来女神不怎么被排斥了。这种舆论氛围,只要有一个打破,那么就难以维继。女神独有的气质,不温不火,独善其身,保持自己独有的一份安然。 再后来,是全班第一,全市11,高考除了清华北大,不出差错,北京可以其他大学妥妥上。 再后来,疏远她的女生都向她道歉,几个还成了她很好的闺蜜,而那些扛把子,她竟然,很大度,地忘记了她们卑劣的手段、肮脏的思想,所带给她的伤害。 她的气量到底有多大。 再后来,高考大家天各一方,女神去了苏州,一所叫什么,利物浦,前面是西交还是东交的学校。 我当时还纳闷为什么不去那些听起来更炫酷的地方,更能叫人低调地装比。 直到我大一的一天,与一个好哥们聊到这里。 我感慨女神当年不公的境遇。 “切,你知道什么啊,那些屌丝女是嫉妒。”哥们一脸无所谓。 “啥?” “人家XXX,她爸包了咱们市房地产建材的四分之三,有的是钱。” “她的性格太好,其实完全可以好好借着家里面好好教训一下那些女的啊。” “操,你个傻逼。人家自小家教好,教养岂是班里那谁谁谁,谁谁谁那些女屌能比的?” “。” 其实现在来看,这个故事,还是有些私货的成分。但是私货是我对女神的回忆,这个你们总不能打我吧?啊还真打! 咳咳,回归正题,其实这一部分才是我最想答的。 喜欢了女神三年,可那三年的喜欢好像才算做100%的喜欢。 …… 女神在今天,她的人格魅力在我眼中依旧不减,尤其是她的气量,还有她对自己想要什么的坚持。 人格魅力的最后一步, 知道自己想要的, 是一辆BMW,还是一张歌剧入场券; 是干爹的宠爱,还是亲妈的可乐鸡翅; 是绝大多数人的误解,还是少数人的赞同; 是妥协,还是坚持。 以及,不被影响的气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