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水》篇之五:以众小不胜为大胜

 虫虫之歌 2015-05-06

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
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予无如矣!今子之使万足,独奈何?”蚿曰:“不然。予不见乎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
蚿谓蛇曰:“吾以众足行而不及子之无足,何也?”蛇曰:“夫天机之所动,何可易邪!吾安用足哉!”
蛇谓风曰:“予动吾脊胁而行,则有似也。今子蓬蓬然起于北海,蓬蓬然入于南海,而似无有,何也?”风曰:“然。予蓬蓬然起于北海而入于南海也,然而指我则胜我,鰌我亦胜我。虽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故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也。为大胜者,唯圣人能之。”

翻译

一只脚的夔羡慕万足的蚿,蚿羡慕无足的蛇,蛇又羡慕无形的风,风又羡慕眼睛,而眼睛则羡慕心灵。

夔对蚿说:“我用一只脚跳着行走,再没有比我更简便的了。现在你要操控上万只脚,这样又如何行走呢?”蚿回答道:“不对。你没有见过吐唾沫吗?喷出来之后大的如珠子,小的如雾气,混杂着落下的不计其数。现在我依靠着天然的本能而行,却不知其所以然。”

蚿又对蛇说:“我用那么多只脚行走却不如你没有脚,为什么呢?”蛇回答道:“依靠天然的本能而行动,是多么容易啊!我哪里需要用脚呢!”

蛇又对风说:“我靠脊椎和肋骨的运动来行动,还是像有脚似的。现在你呼呼地从北海刮起,又呼呼地刮入南海,却好像没有脚似的,为什么呢?”风回答道:“对呀!我呼呼地起于北海又入于南海,但是有人用手指头来指向我我却不能吹断它,用脚来踢向我也能穿透我而胜过我。虽然如此,如果是折断大木、吹卷屋梁,却只有我能做到。所以放弃了小胜的追求才能求得大胜。放弃小的有形实用价值而追求道之大功用,惟有圣人能做到。”

以众小不胜为大胜

这个寓言故事到底表达了什么内涵,是颇让人难以琢磨的事情。蚿能够不知其所以然而使万足,关键在于“动吾天机”,如果靠有意识的操控,恐怕是很难配合好的。如此自然也蕴含“人为不如自然,思虑不如下意识”之意。

但蚿万足却羡慕无足的蛇,蛇的行动仍有形迹,所以它羡慕几乎无形的风。则又是多不如少,有不如无了。风的回答则是:“以众小不胜为大胜”,并推而至圣人之能。则又似乎在表达放弃对小的有形实用价值的执著才能实现向道之大胜的超越,也就是要从现象之有进展到本体之无。这是在用寓言来形象阐释河伯和北海若七番问答表达的道理。

不过这里有点让人感到不解的是:一开始说“风怜目,目怜心。”接下来却没有解释风为何羡慕眼睛,眼睛为何羡慕心灵。如果不是文本脱落,则为庄生文章妙法了,留下空白让读者自悟。就我个人的看法,“风怜目”乃在于眼睛看到就已经到了,而眼睛看到乃是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睛而成像,则眼之能乃达光速,自较风为胜;而“目怜心”则是因为眼到虽快,仍受制于光速和眼睛的物理机能的限制,而心则纯然超越物质时空限制,心念所至,则虽亿万光年的宇宙亦不在话下,可谓“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了。如此,则超光速的星际旅行,真是毫无意义了。

总而言之,则有人为不如自然,思虑不如直觉,多不如少,有不如无,物质不如精神之寓意。自夔至眼,虽能力逐渐递进,但皆为“有”所限,是谓“有限”,他们之间的差别正如时空之中的相对大小差别,没有根本的意义。唯有至“心”之纯精神本体层次,乃能绝对超越而自由。而这又要建立在形而下层次的放弃和超越的基础上,所谓“舍”名利知识之执著,乃能“得”心无挂碍之大自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