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放 | 暗度陈仓:古汉水地理与战役成败(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第二季第二讲笔记)

 真友书屋 2015-05-06


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第二季)——

秦崩·楚亡·汉兴:楚汉之争的历史细节(共三讲)

第二讲 暗度陈仓—古汉水地理与战役成败

时间:2015年4月25日晚

地点:三联韬奋书店地下一层

主讲:日本就实大学人文科学部教授 李开元


主持人:

晚上好!欢迎各位,我们现在继续“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的第二讲,听李开元先生为我们讲授秦汉史。

李先生是四川成都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协助著名学者田余庆先生任教。1989年,获东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日本就实大学人文科学部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是秦汉史。

李开元先生是三联书店的老作者,他写的第一本专著《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是2000年在三联书店出版的,列入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这本书近期将会有新的修订版。他还有一本《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上个月在北京另外一家出版社制作了新版。《秦谜》与我们的系列讲座也有内容上的关联,大家可以在网上买到。

最近十年中,李先生写了两本影响很大的书,就是这次三联书店推出的《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和《楚亡:从项羽到韩信》。我们的系列讲座,就是以这两本书中的部分精彩内容为中心的。

在上一讲中,李先生讲了战国末年的游侠风气,刘邦就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人物。后来,他进入秦帝国时代、后战国时代,身份几次转变,但他游侠的气质并没有变,这对刘邦个人,对楚汉之争的历史大势,都有深远的影响。凡是昨天听讲的人,都已经领略了李先生这位历史学家的强大魅力了!

今天的题目是《暗度陈仓:古汉水地理和战役成败》,涉及到另一位重要的人物,韩信。暗度陈仓一仗是韩信出山的处女秀,像诸葛亮的处女秀,火烧博望坡和火烧新野一样,是一场漂亮仗。但这一场仗,比诸葛亮更了不起,因为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从汉中反击关中,获得成功的战例。而诸葛亮的晚年,站在和韩信一样的战略位置上,在汉中面对秦岭天险,却至死没能越过。李先生今天不但将告诉我们韩信获胜的具体经过,独到的神机妙算;而且会以这场战役为一个例子,展示历史地理研究最为引人入胜的一面。有请李先生——



李开元:

上一讲,讲的是人物、时代精神,也就是一个时代怎么塑造这种不同的人物。今天可能比较专门一点,今天要讲地理。

我们讲楚汉这段历史,三国也是这样,很重要的就是战争。古代的战争,一个要紧问题就是地理。大部分的讲座在这方面都大而化之,根本就不了解军队具体是怎么走的。我自己在做历史叙事的时候,要把战争重新讲出来,我就得拿着地图,把这个点和那个点全部连接起来。这个时候会发现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史记》(里的问题)。

司马迁文学才能很高,一部《史记》非常精彩动人,但司马迁的地理观念很差。我是非常敬佩司马迁的,但是我对他提一点意见,你们看《史记》,这部书是没有“地理志”的,《汉书》有。我们用司马迁的《史记》来复原古代历史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地理——基本上都不对,都复原不了。最有名的巨鹿之战,也就是灭秦这一大仗,项羽是怎么走的?你看最权威的军科院编写的《中国军事史》,台湾“三军大学”编的《中国历代战争史》,地图都画不出来。我最初也不是很喜欢地理,可是正因为要复原历史,不得不去解决地理的问题,在这个当中我就发现了很多的乐趣。

讲到一个战争,古文中几个字就讲完了,可是要把这个过程全部复原出来,就要下很大的工夫。历史在时间上已经过去了,可是在空间上都有遗存,山形水势没有变,道路都还在,当然现在的高速公路除外,我们的考察绝对不走高速,都是顺着山形、沿着河谷,几千年没有变化,我们一定要走老路。人们常说我们比较落后,我们都是往后看、走老路。但是在老路中常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这不但对一个人的学问,而且对人生都有很多的收获。这些年我们有一个口号就是,“我们要做历史的行者”。这个乐趣,不但是专家可以享受,对我们一般人也是一样的。

开场白以后我们就开始。“暗度陈仓”这一讲,大致的内容是这样:


一 暗度陈仓的真假虚实

二 汉中的交通地形

三 武都大地震与古汉水水系的变化

四 明出子午,暗度陈仓

五 萧何追韩信,韩信拜大将的历史背景


首先,要讲“暗度陈仓”这个词,这是我们汉语的成语,可是对它的内涵,特别是它真实的历史背景在哪里,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也就是暗度陈仓的真假虚实。

第二,是这次讲座最重要的,汉中地区的交通。汉中现在是一个安静的小城,你走到那儿心不像在北京那么浮躁,那儿非常安静。在古代,刘邦他们最初是在汉中地区,从汉中翻过秦岭山脉又打回关中,关键的就是汉中地区的交通。还有就是诸葛亮五次北伐,都翻不过秦岭,韩信一次就过去了,而且成功了。如果不把地理弄清楚的话,根本就没法理解,为什么韩信这个从楚国投降过来的项羽的警卫兵,到刘邦这边以后能够拜为大将——军队的总司令。我们读历史故事、读《史记》的时候感到完全不可思议,所以只有理解刘邦他们被困在汉中、根本没有出路、部下纷纷逃亡的背景才行。这个时候唯有韩信提出来,我有办法,越过秦岭山脉打回关中。这一仗刘邦获得成功,使韩信这个在汉军中原来默默无名的年轻人,建立了最高的威信。诸葛亮后来五次都过不来,和汉中的地形、交通关系密切。

第三要讲到,汉初一次巨大的地震完全改变了汉中的交通,改变了汉水的水系和汉中的地形,这一点最近才清楚。这个地方是地震多发地区,我们要把地震对于历史的影响复原出来,这是以前不知道的,特别是司马迁并不知道这次地震,他没有留下任何记录。

第四,把当时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复原以后,我们才来讲韩信是用什么样的方式,用什么战略、从哪里出去,之所以获得成功。

最后,我加了一个第五,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再提一提萧何追韩信,刘邦拜他为大将,真正的历史背景在哪里?


一 暗度陈仓的真假虚实


我们知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最早出自元代戏曲的唱词,作为成语,它的典故来自韩信。最新的研究表明,这一军事胜利的背后有非常特殊的地理原因。简单来说就是,汉水发生了变化。待会儿我们要仔细讲,现在汉水是两条,一条叫做汉水,一条叫做西汉水——西汉水是流到四川的,是嘉陵江的一级支流;汉水一直流到湖北,流入长江。但是在古代,它们是一条河流。关键就在这里,这条河因为地震被分成两条了,我们今天就是通过复原地理和人文环境,重新谈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讲韩信反攻关中的意义。其实刚才我们已经提到了,如果他这次不成功的话,刘邦集团就完全被困死在四川和汉中地区,以后大概就不会有汉帝国。刘邦被围困在四川,那是一个非常消磨意志的地方,他苦于出不来。在中国军事史上,由汉中翻越秦岭山脉反攻关中,韩信是唯一成功的例子,后来诸葛亮五次都过不去,韩信一次就过去了。

我们先看,这是汉中博物馆。


汉中是非常安静的一个小城,古风尚存。2005年8月我去那里,据说当初刘邦做汉王时所修的宫殿就在现在的汉中博物馆所在地,而且有很多石碑值得一看,记有汉军“出散入秦”的《汉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碑,就在这个博物馆。

我们回到文献上来,韩信还定关中这场战争,具体是如何展开的,由于史书的简略缺漏,我们基本上是不了解的。特别是对于夺取这场战争胜利的关键,也就是韩信是如何指挥汉军突破三秦军的封锁堵截,跨越秦岭天险,成功进入关中的这件事情,更完全是历史之谜。《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记载平定关中的整个战事,只用了68个字: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峙,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


其中,由汉中越秦岭进入关中的紧要大事,竟然只有4个字,“从故道还”。所以军事科学院、台湾“三军大学”都写不出来,史书上没有材料,怎么办?特别是古代史,历史上真正记载下来的就是0.01%,99.99%都没有记载。这个时候是沉默不语,还是用其他办法?有人有办法。

历史学家们没有材料就不敢说话,当真相沉默不语或者历史学家畏缩不前的时候,文学家说:我们来吧,我们不但说,还要唱!所以元代就唱了一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元曲《暗度陈仓》中的韩信是这样唱的:


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从此以后我们脑袋里有的不是司马迁那四个字“从故道还”,就成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后来更被总结成了三十六计的第八计。历史就这样被文学改变了。今天我们要真正从历史的角度,把属于文学的唱词澄清一下。

元曲中的明修栈道,主事者是樊哙,地点在褒斜道。如果我们今天去汉中的话,留坝褒斜道旁有樊河,河上有樊河铁索桥,相传为樊哙明修栈道时所建,桥旁有“新建樊河铁索桥碑”,清道光十五年(1835)所立。我们到当地走马观花的时候会感觉到人证、物证都在,仔细考察下来,这些都是明清以来附会流言所修建的观光建筑,在商业往来通道上,为了便利大家纪念而修的。文学是求美不求真的,对于时间、地点基本上不太关心,就像我们原来在大学里念书的时候,我们辛辛苦苦说这个事情时间在哪里、地点在哪里,中文系同学说,那有什么关系?

现在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是留坝的樊河桥,据说是樊哙当初带兵渡过的河,现在这个河叫樊河了。

樊哙是很有名的英雄,刘邦的猛将,也是鸿门宴的主角,杀狗出身的。我们看,碑上写的有,“留坝县人民政府立”,说这是当年暗度陈仓的重要历史遗迹,而且是县里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你会认为是看到真的东西了。

在旁边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碑,“汉相国萧何追韩信至此”,这叫“寒溪夜涨”——韩信到河边,水涨了,韩信过不去,被萧何追上了,你去看,非常有意思。



二 汉中的交通地形


古往今来,进出汉中最大的难题是交通。由汉中进入关中地区,必须通过山间的谷道穿越秦岭山脉。秦岭山脉东西绵延800里,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山势险峻难行。秦汉时代,自东而西,穿越秦岭有四条道路,都是蜿蜒穿行山谷间的险峻小道,中国交通史上著名的栈道,就集中在这些道路上。分别称为:

(一)子午道。全长六百余里,是早早开通的官道,也是由汉中出秦岭后距离咸阳最近的通道。

(二)傥骆道。秦末汉初时期,在史书中没有提到过,或许只是民间的小道,尚未作为官道开通。

(三)褒斜道。褒斜道的大规模修建,是在汉武帝时期,秦末汉初,这条道路应当也是一条小道。大军团在(二)(三)两条小道上移动是不可能的,而且我们做历史就知道,行军一定要有道,而且一定要顺着水走,这是很关键的。

(四)陈仓道。从陈仓出发,进入故道县,过大散关,沿嘉陵江上游河谷西南穿越,大体就是今天宝成铁路走的路线。

最后还有(五)祁山道,就是沿西汉水迂回去陇西,再翻大陇山(六盘山南段)东去的道路。这条道太有名了,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是走这条道,这条道以前没有人弄清楚,我们最近弄清楚了,待会儿会讲是怎么走的,我们走过了。

又回到刚刚看过的地图,这个地图非常重要,我专门请一位专家为我绘的,世界上唯有这一张,比军科院、台湾“三军大学”的都更准确。


在此之前,第一次对韩信还定关中的路线作认真的考察、得出有价值的见解的,是军事科学院主编的《中国军事史》第5卷,该书指出:


汉军“潜出故道,很快即攻占了下辨(今甘肃成县西)、故道(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大散关东南)二县,击破西县(今甘肃礼县)雍军于白水(今白江)之北,从而顺利越过秦岭,渡过渭水,突然推进道陈仓”。

在这一叙述中,明确地指出了在韩信军反攻关中的战事中,曾经进攻下辨县和西县,这两个县都在今天的甘肃陇东地区。这是一个有价值的新见解。这个新见解的提出,源于该书没有拘泥于《高祖本纪》的简略记载作陈陈相因的叙述,而是利用了《史记》中列传的材料,主要是《曹丞相世家》和《樊哙列传》的记载,推陈出新,是值得肯定的。可我们拿着地图,想把线连起来,却还是连不起来。


《史记·曹丞相世家》:“从至汉中,迁为将军。从还定三秦,初攻下辩、故道、雍、斄。”

《史记·樊哙传》:“迁为郎中,从入汉中。还定三秦,别击西丞白水北,雍轻车骑于雍南,破之。”

于是,根据《史记》我们整理出三条路线:

(一)汉王路线:故道—陈仓—好峙—废丘—咸阳—废丘—陇西—北地—上郡。 ( 《高祖本纪》)

(二)曹参路线:下辨—故道—雍—嫠—好畤—壤乡—壤东—高栎—好畤—咸阳—景陵—废丘。(《曹相国世家》)

(三)樊哙路线:西县白水北—雍南—嫠—好畤—壤东—郿—槐里—柳中—咸阳—废丘—栎阳。(《樊哙列传》)


《高祖本纪》是司马迁就韩信军主力路线所作的概述,最为简略,《曹相国世家》和《樊哙列传》的记载比较具体,反映了韩信指挥下的两员大将的进军路线,都是从二人受封的功状中直接摘抄下来的,应是比较可靠的原始史料。

不过,汉军由南郑出发,进攻下辨和西县,方向是向西迂回,攻击目标在秦陇西郡。走故道进攻陈仓,方向是往北,攻击目标是在秦的内史地区。反攻关中的汉军为什么会走出这样一个方向不同的路线呢?对此,《中国军事史》似乎无法解答,只能基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立场,笼统以“潜出故道”一笔带过,将问题悬而不决。

2005年,辛德勇先生发表了《论刘邦进出汉中的地理意义及其行军路线》(出自《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一书),对这个悬而不决的问题给出了一种解答。辛德勇指出,韩信指挥汉军反攻关中,战略方针是“明出陇西,暗渡陈仓”。首先由曹参和樊哙领军由祁山道佯攻陇西,吸引章邯的注意力,然后再迅速撤回,转赴散关道攻克故道县和陈仓,一举成功。这个意见合理而有创见,将上述问题的解决向前推进了一步。


三 武都大地震与古汉水水系的变化


请注意(下面)两张地图上的两条汉水。

关中地图-秦



关中地图-今


在韩信反攻关中以后大概二十年,也就是在吕后西汉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的时候,这个地区发生了一场地震称为“武都大地震”,这个大地震在《汉书》是有记载的,写的很清楚。2010年,周宏伟先生发表了一篇很重要的文章《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历史研究》,2010年第4期),关于武都(今陕西略阳、宁强一带)大地震对于汉水上游水系和地形的变迁,作了详细的考察和论证。经过考证,他得出结论,武都大地震前后,汉水上游的水系和地形发生了堪称天翻地覆的大变化,交通路线也随之改观。《汉书》卷三《高后纪》高后二年条这样记载:


春正月乙卯,地震,羌道、武都道山崩。


《汉书》卷二十七下《五行志》,也有一条记载:


高后二年正月,武都山崩,杀七百六十人,地震至八月乃止。

可见,这是一场持续了八个月之久大地震,山崩地裂,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

在武都大地震以前,今西汉水和汉水本是一条河道,可以称为古汉水,今嘉陵江的上游本属于古汉水水系。古汉水的发源地,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西汉水的发源地一带,南下流经陇南地区的西县,西南经由西和县、成县进入陕西略阳,一直向东流去,与今天的汉水一体连通,经过勉县、汉中地区、安康地区进入湖北,再流经十堰、襄樊、荆门、孝感等地区,在武汉汇入长江。当时,汉水上游略阳一带,有巨大的山间水道型湖泊,被称为“天池大泽”。由于天池大泽储水抬高水位的原因,汉水上游的各个河道大多通航,水路交通便利。从汉中出发,逆流而上,舟行可以抵达陇西,顺流而下,行船可以一直抵达东楚,洋洋荡荡一条汉水,成为联系陇南、汉中、荆楚间的重要通道。

这个情况在西汉高后二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年的春天,今陕西略阳、宁强地区发生了一武都大地震。由于武都地震引起的山崩地变,汉水被截断成为西汉水和汉水两条河,自古以来一直贯通的水路交通被切断。尔后,随着地形的变化,嘉陵江和汉水的分水岭在略阳一带形成,西汉水及其附近的河道南流进入四川,成为嘉陵江上游的水源。失去了西汉水的汉水,河道缩短,水量减少,舟楫之便也大不如从前。

韩信统领汉军由汉中反攻关中,发生在汉元年(前206年)八月,武都大地震发生在西汉高后二年(前186年)正月,其间相距二十年的时间。

《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在武都大地震之后近百年,书中没有关于这次地震的任何记载。这场地震所引起的地理变动,可能会对事后的历史记录和历史认识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也就是说,《史记》关于这场战事的叙事并未考虑武都大地震带来的影响,是在武都大地震以后的交通地理环境中叙述这场战事的。我们有必要重新联通古今,在地震以前的交通地理环境中对这场战事作历史再叙事。


四 明出子午,暗度陈仓


我们今天不一定就比《史记》知道的更少,实际上有大量的出土文物、大量新的研究告诉我们,我们今天可以比司马迁知道的更多。在复原古代史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和他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甚至带着更多的材料来重新改写这段历史。我们称为新的历史叙事的意义就在这里,我们重新叙事可能比司马迁更接近于历史真实。



汉军的出发点是南郑。南郑在今陕西汉中,下辨在今甘肃成县西北,西县在今甘肃礼县,白水在西县东北。可见,韩信所指挥的汉军最初攻击的方向不是北走散关道攻击故道、陈仓,而是迂回向西,走下辨和西县攻击陇西。

再看曹参和樊哙攻击陇西的路线,南郑—下辨—西县—白水,都在武都大地震前的古汉水沿线。正如前面已经概述过的,当时的古汉水全程通航,从秦的陇西郡上邽(今甘肃天水)出发,船舶可以经西县、下辨抵达南郑,进而可以一直抵达南郡一带。

如果这一立论可信的话,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看法,曹参和樊哙攻击陇西,是沿古汉水进军的,有可能是利用古汉水的通航之便水陆并进逆流而上的。进军的目的,除了制造汉军将迂回陇西进入关中的错觉而外,应当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防御性进攻。

韩信军真正的主攻方向是出散关道取陈仓进入关中,大军北上以后,汉中空虚,如果陇西的秦军趁机顺流而下,不仅汉中不保,北上大军的后勤和退路也将被截断。所以说,在古汉水上游各水道通航畅通的历史地理条件下,汉军大军欲出散关道,首先必须控制古汉水上游的水道,防止陇西秦军顺流而下的攻击,曹参和樊哙攻击下辨—西县—白水的战事,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其实大家都没有注意,韩信一生用兵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用水。攻魏之战,在临晋(今陕西大荔)渡口陈船为疑兵,奇兵从夏阳(今陕西韩城)用木制水瓮渡过黄河,一举灭魏;灭赵有背水之战,在井陉道(今河北井陉)绵蔓水边布阵,置将士于死地而后生,大破赵军;攻齐之战,在高密(今山东高密)阻断潍水,诱使敌军追击,中途放水大败楚齐联军……他一生中的重大战役,除了垓下之战,垓下之战是唯一一次硬碰硬的战争,都是用水。你去淮阴韩信的老家一看,多少河流汇集在那儿,完全一副水乡面貌,韩信就是水乡长大的人,所以这个和他一生用兵善于用水有很大的关系,这是韩信的特点。他在这一次从汉中反攻关中时,也是利用了汉水水道的舟楫之便,这是后来没有的条件。

当曹参、樊哙达到了这个目的,控制了汉水水道,派军队驻守设防以后,主力马上顺流而下,与集结在天池大泽一带的韩信军会合。然后,利用汉水支流泉街水(今嘉陵江上游)的水道航运之便,水陆并进,一举攻占故道县,迅速推进到陈仓,击败章邯军,进入关中。

以上,我们在经过复原的历史地理环境中,对韩信反攻关中的战略和路线的主要部分作了考察,得到了新的认识。韩信战略的这个部分可以概括为:战术上防御性地攻击陇西,战略上决定性地攻击陈仓。那么,韩信反攻关中的战略和路线是否仅仅如此呢?我认为并不是这样,韩信的反攻,还有一个重要的掩护性行动,这就是“明出子午”,也就是在开始防御性地攻击陇西的同时,另外派遣一支部队走子午道,大张旗鼓作攻击塞国的姿态,吸引坐镇废丘的章邯的注意。

有关韩信“从故道还”反攻关中,除了《史记》的不太详细的记载以外,最早的史料是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的石碑《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碑文为当时的汉中太守王升所撰,这个碑就在我们刚才说的汉中博物馆里面,这是非常可靠的。碑文说:


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


这两句,比《史记》多了四个字,意思是说,汉高祖刘邦接受了天命,兴起于汉中,道路经由子午,由大散关进入秦中。

大散关,是散关道(即陈仓道)上的关口,在今天的陕西宝鸡西南,至今遗址尚存。韩信大军由此进入关中,当是确凿无疑。子午,就是子午道。“道由”,道路经由,不过,究竟是指刘邦军入汉中还是出汉中的道路经由,没有明言。有历史学家怀疑,这句暧昧的表述,或许是指韩信军同时也出子午道的事情。

古文,咱们的文言文,有很大的问题——具体的事说不清楚。看一下彭城之战,项羽3万人打败了刘邦军56万人,几个字就写完了,根本不知道这个战役是怎么打的。可是西方的《高卢战记》就非常详细,怎么挖那个壕,怎么修那个槽,十分清楚。记载的疏略,有一个原因就是,文言文不能做具体的描绘,有比较大的缺陷,所以近代以来要发展白话文。今天要重新叙述历史,有一个方面就是解决语言上的问题,文言文可以很含蓄地、很缥缈地讲一下什么是“君子好逑”,但是你要让他写这个仗怎么打、怎么布阵的,一点儿都没有。


以前都说我们要从历史看现在,实际我们可以倒过来看,从后面看前面,一样是可以的。一个人看不懂今天,其实也读不懂古代史。人情、人性是没变的,也不可能完全改变。今天的人情、人性如果你理解不了,古代的书读了也读不懂。

说到三国,这是大家最熟悉的。《三国志·蜀书》卷四十《魏延传》记载: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


诸葛亮据汉中欲攻取关中,情况类似于当年韩信。魏延所建议的如“韩信故事”,就是采用类似韩信当年的战略,兵分两路,奇兵一路由魏延统领精兵万人,正军一路由诸葛亮统领蜀军主力,两路兵马走不同的道路,汇合于潼关。诸葛亮不同意,管住他,不让他做。

对于魏延的建议,《三国志·魏延传》注引《魏略》有更详细的记载:


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趁船逃走。长安中唯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他说夏侯楙年纪轻,是曹操的女婿,胆怯无谋,如果给我精兵五千人、运粮的五千人,从褒中出,循秦岭向东,从子午道出来,他的意思是说我的精兵从东边子午道出去,不过十天就可以到长安了。夏侯楙听说蜀军突然来了,肯定乘船逃走。渭水和黄河是通船运的。长安城中只有御史、京兆太守这些,我们占领以后夺取粮食解决我们的军粮问题。魏国军队在东面,过来还要花二十天时间,而蜀军主力从褒斜道过来,比他们从洛阳过来快,这样我们就一举占据咸阳以西的地方。魏延说,两军一汇合,就“如韩信故事”。这也提醒我们了,韩信肯定是像这样,有一支奇兵部队是出子午道的。

我们可以倒过来推断,韩信反攻关中,也应当是兵分两路,东西夹击会师关中。韩信统领汉军主力西出(相当于魏延所建议的诸葛亮统领蜀军主力西出),走散关道取陈仓,这在史书和碑文上有明确记载,是没有疑义的。问题是韩信军的另一路兵马,相当于魏延统领万人出子午道的奇兵,究竟由谁统领,走哪条道路,由于史书没有记载,千百年来成为历史之谜。

韩信大军西出散关道,奇兵东出所走的道路,只能是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三条道路中,褒斜道和傥骆道都是小道,距离散关道较近,难以收到出其不意东西夹击的效果。子午道在东边,汉军出子午道攻击杜县、咸阳,关中震动,正可以收到与出散关道的韩信大军东西夹击章邯的效果。

而且,上述五条道路中,四条的出口都在章邯的雍国境内,唯有子午道口,属于司马欣所领的塞国,兵力比较薄弱,正是围堵出汉中的刘邦军的薄弱环节。

我们知道,刘邦军首先攻入关中时,驻军在灞上,灞上在子午道口近处。因此,汉元年四月,刘邦军由关中进入汉中就国,就近走的子午道。张良送刘邦,建议刘邦烧毁栈道,为了让项王放心,表示不回来了,也在子午道。我们再把话稍微回到刚才说的元曲唱词,元曲唱“明修栈道”并没有唱错。明修栈道,应当是大张旗鼓地修复被烧毁的子午道栈道。

结合以上诸种因素考虑,史书没有记载的韩信反攻关中的奇兵部队,应当和魏延的路线一样,走子午道。考虑到当时汉水水陆畅通的地理环境,有可能是水陆并进,顺汉水而东,当子午口而北,进入子午道后,大张旗鼓,明修栈道,作出汉军主力大出子午的姿态,震恐塞王司马欣,诱使雍王章邯作出错误判断,调动雍军主力东去。

至于统领奇兵出子午道的汉军将领是谁?由于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只能根据零碎的史料作推测。灌婴是刘邦军的骁将,在许多重大战役中往往统领奇兵作突袭,战功卓著。关于灌婴在反攻关中战役中的功绩,《史记》卷九十五《灌婴列传》是这样记载的:


从还定三秦,下栎阳,降塞王。还围章邯于废丘,未拔。


虽然记载过于简单,比较前面所勾画的汉军反攻关中的路线,我们可以看到灌婴和韩信军主力的路线是不一样的,他没有在关中西部活动,而是活跃于关中东部,首先攻取塞国的首都栎阳,然后再回军西去,配合汉军主力围攻废丘。前面已经说过,子午口是五条通道中唯一由塞国防守的道路,出子午口进入塞国,挥军北上就是栎阳。由此推想,受韩信之命,统领奇兵佯出子午的将领,可能是灌婴。

做一个简单的总结。韩信统领汉军,这一仗是怎么打的?他首先佯装顺着西汉水一直往西去打陇西,由曹参、樊哙把陇西的几个县控制以后,又撤回来和大军会师;同时派灌婴一部,从子午道出去吸引章邯的注意;韩信的汉军主力则是暗度陈仓,利用水道的便利一直潜伏,再从陈仓道一直往北。他通过这样一个非常复杂的战役,使围堵他的章邯产生错觉,弄不清楚他究竟从哪儿出来,就像当年希特勒也弄不清楚盟军究竟要在哪儿登陆,造成章邯几次错觉以后,大军暗度陈仓,突然出现了,一举成功。而且他的成功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我们刚才反复提到的水道,韩信没有粮食运输的问题。这就又回到诸葛亮的话题了。

诸葛亮北伐失败,首先和地理条件有关,也就是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汉水已经分为两条水道了,西汉水流到嘉陵江,汉水流到长江。汉水水流很小,从汉中往西去运粮的交通就是非常大的问题,可是他已经没有当年韩信的条件,这就是他的命。另一方面,诸葛亮是非常谨慎的一个人,“诸葛一生唯谨慎”,他不敢出奇兵,过于冒险的事诸葛亮是不做的,他不像曹操,曹操是敢冒险的。诸葛亮的谨慎也有种种原因,除了个性以外,蜀国本身就那么点本钱,一旦打掉了,他会非常难受。《三国志·诸葛亮传》陈寿评论他说:“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若论治理天下,诸葛亮是第一流的人才,他能和管仲、萧何相比;但不断兴师动众,六出祁山,未能成功,应变将略并非诸葛亮所长,如我们讲的,魏延老是不服他就是这个原因,一直强调我们要出奇兵,要跟韩信一样,诸葛亮总不让他这么干。

三年以前,我又一次去子午道。

这就是子午道,你到了关中的时候,完全是平原,可是你从西安进入子午谷以后就是这样,两边完全是这种山。子午道当初还算是大道,至于小道,走都走不通。


这是子午道进入之后的一段路。在这里你就可以想象,当初项羽封刘邦到汉中,刘邦带3万本部进入汉中就是顺着这条路走的,路上有人就开始逃,他们的士兵都是江苏苏北的人,哪儿见过这种山,一进山就失望了,就开始跑。韩信原来一直是跟着项羽的,实际上是项羽的警卫兵。我们在讲鸿门宴的时候,甚至设想他可能都在场,因为他一直在项羽身边,项羽最后不能用他。刘邦进汉中的这个关键时刻他就脱离项羽,跟着刘邦走进这条子午道。我在写这段历史的时候就想到,韩信面临人生的抉择,究竟是跟着项羽回到老家去,还是跟着刘邦到汉中另谋出路,此时他做出了人生的重大选择,没有回老家,而是跟着刘邦进了汉中,就是顺着这条路进去的。


这就是子午道出来以后的子午道道口,因为照片没拍清楚,前面就完全是平原了,子午道一出来马上就到了杜县,就是现在我们西安的长安区,眼前就是一马平川。所以说章邯当时有一个判断,他始终坚持,刘邦一定会出子午道,因为唯有子午道是大道。



五 萧何追韩信,韩信拜大将的历史背景


韩信到了汉中以后,见不到刘邦,所以刘邦也不用他。最后他决定怎么办,逃亡,逃亡的时候就被抓住了。当时抓住逃兵是要处死刑的,跟他一起逃亡的人在前面有十三个都被处死了,轮到他的时候,他突然抬起头了,韩信身材很高大,相貌堂堂很威风的,我估计他是韩国贵族的后裔,当时监斩的就是刘邦的马车夫夏侯婴,韩信大声说汉王不是要夺天下吗,为什么要斩壮士!夏侯婴一看这个人相貌不一般,刀下留人,就把他留下来了。跟他一交谈,觉得这个人不简单,但史书上没说哪点不简单。夏侯婴就把韩信推荐给刘邦,刘邦也觉得他不容易,就用他了,后来韩信一直做到相当于后勤部长。但他还不满意,他在做后勤部长的时候就认识了萧何,因为萧何管后勤。萧何这个人,我将来要写第三部书《汉兴》的时候就是以萧何为主,萧何识人有慧眼,他当初看刘邦就是这样,说刘邦虽然毛病多,但是能成事,不怕事,能担责任。与韩信一席话谈下来,觉得这个人了不起,又推荐给刘邦。

我们读史书感到不可理解,韩信刚从楚国来,他在楚国做小官,我们连级别都不太清楚,他到这儿以后刘邦已经很提拔他了,让他做了军队的后勤部长了,相当于将军一级的人,他还不满意。跟萧何谈了几次,萧何说我一定向刘邦推荐你,说了几次。你想一想,刘邦对韩信,这个刚刚投奔过来的人,已经提拔两次了,现在还要提拔,太说不过去了,大家都不服气,怎么可能呢?但是韩信心高气傲,觉得萧何已经向刘邦推荐了他,但刘邦还是不愿意用他,韩信又第二次逃亡。韩信要做的是大将军——汉军的总司令。我们读史书就会觉得,这个是历史还是故事?怎么也信不过。

大家很熟悉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当然不是在月下。萧何追韩信,方向不是往关中去,关中那是秦军的地方,是敌对阵营。他实际上是往四川走的,走米仓道穿越大巴山,进入今四川南江,然后东去鄂西,经过南楚回归故里。我的书里已经写了,萧何往南面追韩信,在两角山和米仓山间有截贤岭。刘邦当时听说萧何都跑了,你可以想象得到刘邦的惨状,部下纷纷逃亡,韩信已经做到后勤部长了,第二次跑,连萧何都跑了,这是多惨的境地!真是跑的差不多了。

刘邦非常痛苦、非常愤怒。然后过了两天,萧何回来了。刘邦跟萧何关系非常密切,刘邦这个人一向是嘻笑怒骂,骂萧何你王八蛋跑哪儿去了?萧何说,我去追一个人。追什么人呢?他说,追韩信。一听刘邦气就不打一处来,他说,你追别人我还信,你追韩信这个王八蛋我怎么信得过!这个时候我们想象得到,刘邦真是没有办法了。萧何说,我们现在这个处境,唯有韩信有办法。实际上韩信之所以这么自信,他觉得他一定要当汉军的总司令,就是因为刘邦他们被困在汉中,一点办法也没有,谁都想不出办法怎么从这里出去。困在这儿,一天天等死,跑的跑。要不然退到四川,那更没有希望。所以是在绝望当中,韩信向萧何提出了建议,第一个就是我们怎么出去,第二是,后面我们还要讲到,怎么整顿军队,第三,我们怎么做一个大的战略,实际上是三步的战略。萧何是听了他这个建议以后向刘邦提议的,刘邦当时并没有完全拒绝,他只是说我们再看一看,韩信这个人刚投降过来,我已经提他两次了,当将军了,当后勤部长了,樊哙这些人谁都不服气。但是韩信又跑了一次,萧何再一次严肃地对刘邦说,如果你想困守在这里,就不必用韩信,如果你想出去,东去和项王争天下,非这个人不可。

完全是在被迫的情况下,刘邦同意了,他说就任韩信做大将,马上就叫他过来。萧何说,拜大将不能如同儿戏,要设拜将坛,要择吉日,斋戒,完成拜将之礼,刘邦都一一答应了。所以,我们说刘邦的确不简单。当然,也是实在没有办法,公司要垮了,真是马上要垮了,只有用韩信也许可以暂时度过难关,还有一线希望。

汉大将韩信拜将坛


韩信此时说服了刘邦,比较敌我双方的优劣,挑明了由弱转强的可能,进而分析三秦的形势,提出了反攻三秦的设想。刘邦思路由此打开,方向由此明确。不过,刘邦是实干家,他多年领兵作战,深知一兵一卒、一刀一枪的战斗战役之紧要,当他真要任命韩信为大将时,眼下如何实现北上还定三秦的具体方法最为急迫。从之后的历史来看,有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韩信在这个时候提出来的。第一,提出“明出子午,暗度陈仓”的反攻三秦的具体计划。第二,“申军法”,就是按照秦军的规章制度,对汉军作大规模的整编和训练。

关于韩信申军法,意义非同寻常,但是历来语焉不详,这里不得不稍作解说。我们知道,战国以来,秦军之所以能够多年不断地战胜各国军队,除了上升的国势、强君能将的种种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更为根本的原因,就是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以来的一系列改革,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军事制度。这个军事制度,以二十等级军功爵赏制度为中心,包括了军队的编制训练,征发动员,奖惩激励,旗鼓通讯,退役抚恤,进而连接到军人转业入仕,个人的财产身份和社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方方面面,几乎牵涉到整个国家体制。这个制度的框架细则,统称为“秦军法”。由秦军法所规定的秦的军事制度,是当时最先进、最高效率的军事制度,这个制度,是秦军之所以战无不胜,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军队的根本。

秦统一天下后,将秦的军事制度推行到整个帝国。秦末六国复活,各国不同的军事制度也在不同程度上复活。刘邦军自起兵以来,打着楚国的旗号,服从楚王,使用复活后的楚国的制度。进入汉中建立汉王国后,刘邦面临一个重大的制度决策,究竟是迎合关东出身的广大将士的心愿,继续保留楚国的制度,争取回到家乡?还是变更思路和政策,采用秦国的制度,以旧秦国作为新根基,一切重新开始?

这个改制的问题,关系到汉王国立国根基的确立。从以后的历史来看,汉王国建立以后,废除了楚制,采用了秦制,确立了全面继承旧秦国的国土、人民和制度的“秦本位”国策,这个重大的决策,是刘邦能够战胜项羽的根本原因和制度保证。而韩信呢,他是从军制改革的角度,最先提出并推行秦本位政策的人。可以说,由韩信申军法开始的军制改革,不但将刘邦军整训为一支制度最为先进,战斗力极强的新型军队,而且为秦人加入刘邦军队提供了制度的保证。刘邦军后来反攻三秦十分顺利,楚汉战争中秦人死心塌地追随刘邦与项羽殊死决战的原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依据。可以说韩信申军法,既是汉军走向胜利的开始,也是汉承秦制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开始。


最后我们说点题外话。这些年我感觉到历史学变味了,忽视了历史叙事,历史学家丧失了叙事的能力,丧失了文学的和思考的能力。感受到这个缺陷以后我才开始做这个工作,就是重新把历史讲一遍,叙事、再叙事。

再叙事为什么是必要的呢?刚才我们讲到古代语言的问题,古代的史书是文言文,细节讲的不是很清楚的,所以我们要吸取西方史学的那些很细致的方法,这方面可以有很大的余地。

第二个,体裁。你读《史记》你就知道,我们刚才讲的都是很零碎的,为什么零碎?因为是纪传体的。要把整个东西统和起来,把事件复原,就得重新叙事,所以我们要重新做这个工作。

当初去北大读历史,我是很喜欢司马迁的,读《史记》是那么有意思。考到了北大的历史系,发现这里没有司马迁,历史系是“历史科学系”,司马迁的《史记》只是研究材料,他们是要提出问题、写论文、解决问题,至于你把这个历史重新写一遍,这不在历史系的教学范围之内。所以我当时受冲击非常大,后来不得不适应环境、顺应环境,开始写论文,好像还能适应下来。可是后来还是觉得不对,这不是我的心愿,我想的还是司马迁、司马光。有一次我把这个问题跟我的老师田余庆先生说,我说,田先生我们是要写历史吗?他说,是啊,我们当然要写。我问,为什么我们老没写?他说,我们在准备,一直在准备。我问,要准备到什么时候呢?田老师沉默了,然后说,我们还没准备够。我后来想了想,可能准备够的日子永远见不到了,咱们现在就开始干吧!

所以我就开始自己写,写了两本,《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楚亡:从项羽到韩信》。这不是电视上的“讲坛”那样的著作,在三联版中我增加了一些学术性的注释,我所写的都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没法在叙述里面亮出来。这相当于《资治通鉴考异》,《资治通鉴》是叙事,把从战国以来一直到五代的历史做了完整的叙事,书后有一个《通鉴考异》,体现了司马光的研究。叙事是《通鉴》的本体,研究是支撑他叙事的一个学术支持,所以《资治通鉴》非常严谨,流传这么久。

我做历史叙事有两个榜样,一个是司马迁的《史记》,一个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我们要把文史哲打通,文史哲还包括考古,各学科之间不要成见那么深。我想了一个办法,可以做一些合理的推测,根据一些间接的材料做推测,甚至借用一些文学的手法来把史书的空白填补出来。我们并不是说推测就一定对,只是说聊胜于无,起码提出来一种说法,以后有新的证据证明我错了,请你按照你的。有新的材料证明我对了,那我也很高兴。起码像考试一样,完全不作答的话是零分,我猜一猜,猜对了说不定还有几分呢,这当然是笑话了。

叙事要非常精彩,我这两本书是非常重视文采的。《秦崩》是在电台广播过的,那个广播员就跟我说过,读你的书的时候她就感觉是能上韵的,其实自己写作的时候我是念的,我一定要念。我是成都人,我的语言有三层结构,我最深层的语言是四川话,后来我在北京生活比较长,第二层是普通话,我还有一个大家都不爱听的日本话,所以我真的念的时候,很多情况下我是用四川话念的。所以说责任编辑说你的书里有“兄弟伙”,这个词我们没见过,那就是成都话。我们非常重视叙事要精彩动人,事实要讲究有根据。我今天讲的韩信怎么反攻关中,对这个问题我写了篇论文,今天我是按照学术论文的路子来给大家讲的,中间我穿插了一些东西,这就是一篇历史地理的学术研究。

还有,我们说文史哲本来就是人为划分的,像司马迁《史记》,我们有一个新的看法,它既是一个史学的作品,又是一个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是诸子百家之一,《史记》和“二十四史”其他的所有史书都不一样。史书里唯有司马迁的《史记》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便,成一家之言”,所以我们用鲁迅的话讲,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再加上“诸子之别家”,这个结论是有根据的。

司马迁《史记》里的纪年比较准确,问题比较少,他的材料来源我们是很清楚的,问题主要出在故事上,《史记》中有很多故事的真实性连司马迁也判断不了。比如我们讲的“焚书坑儒”,焚书是法令,坑儒就是故事。所以对《史记》,要特别地看待,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史记》不是史料,它是史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