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4月30日,2015年共有806家上市公司公告遭遇重要股东净减持,合计净卖出股份数为185.52亿股,参考市值为2165.42亿元;而去年同期536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的股份数为31.92亿股,参考市值仅仅为401.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1.2%和539.79%。 今年前四个月的减持数据已经远超去年全年1400亿元的减持市值。这当然是源于强劲不止的A股市场,今年前四个月,上证综指涨幅高达38.51%,深圳综指涨幅34.92%,创业板指涨幅几近翻倍达到93.32%,中小板指涨幅达61.37%。
兴业银行(601166.SH)是被减持金额最多的上市公司,其两次遭减仓参考市值高达134.32亿元。2月11日、12日,恒生银行以每股13.36元的均价通过大宗交易减持5%股份,减持后扔持有5.87%的股份,有意思的是,恒生银行本次减持后兴业银行股价一路飙升,到4月17日已经创出历史新高21.42元。 同期被减持的银行不止兴业银行一家,宁波银行(002142.SZ)遭到众多高管和原始小非们的减持,减持股份占总股本的0.71%;南京银行(601009.SH)、浦发银行(600000.SH)、交通银行(601328.SH)、北京银行(601169.SH)和光大银行(601818.SH)都遭到小规模减持。同期工商银行H股和农业银行H股也遭到重要股东小规模减持。 中信证券(600030.SH)今年1月份遭到大股东中国中信有限公司的连番减持,减持市值超过110亿元,市场揣测是由于AH股的价差致使大股东做套利行为,该项意图并未得到证实,但是减持行为无疑影响了市场信心,自减持后中信证券A股至今涨幅几乎为零。榜单中的华泰证券(601688.SH)小非也自解禁后不断减持股份。 在减持市值的榜单中,京东方A减持金额排名第二,主要是2013年定增参与的机构投资者解禁后获利兑现。 此外,中国重工(601989.SH)、万邦达(300055.SZ)、文峰股份(601010.SH)、南钢集团(600282.SH)、*ST海润(600401.SH)都遭到控股大股东减持。但是与中信证券走势迥异的是,即使是大股东减持,以上公司仍被市场追捧,越减越涨。 其中原因在于,不同于中信证券,上述公司或是正逢政策利好暖风不断的档口;或是产业资本逢高减持,将资金从高估值股票中兑现,通过投资新行业努力转型;或是改善资本结构,有利于资本参与方介入市值管理过程。 在表二中可以看出,减持比例占总股本前十位的公司,平均涨幅超过50%。
相较于主板公司,中小板和创业板成为减持高发地。在806家遭减持上市公司中,包括305家中小板公司以及186家创业板公司,两者占比为60.9%。 截至4月30日,中小板公司家数为738家,年初以来,305家中小板公司遭到重要股东减持,今年前4个月近半数公司遭到减持,合计减持金额达到451.29亿元。其中,该板块减持金额居首位的是美邦服饰(002269.SZ),包括大股东和泽熙都做出减持行动,合计减持1.5亿股,占总股本的15%,套现金额达到35.83亿元,两者均减持在股价最高位左右,减持结束后公司股价一路下跌;排名第二位的赛象科技(002337.SZ)遭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1.51亿股,套现金额达到27.65亿元,减持完成后实际控制人易主。 在446家创业板公司中,185家公司被累计减持319.27亿元。减持金额最大的为万邦达,公司第二大自然人股东不断减持公司股份,套现金额63.50亿元;大牛股上海钢联(300226.SZ)14年年初至今股价翻了5倍,今年前四个月遭遇一众高管和公司控股股东轮番减持,累计减持股份1165万股,套现金额12.59亿元,与此同时,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终翻脸,净利润亏损1298.45万元。 目前股市可能遭遇阶段性高位,产业资本和公司内部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不能轻易的下结论说遭遇减持就股价下跌,毕竟马化腾减持从来都卖在了山脚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