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读历史:重读历史:汤斌凭啥成为清朝文正第一人?

 憨痴呆 2015-05-06

满清王朝,谥文正者八人。汤斌为第一人。

不过,看简历,汤斌的官阶仅仅是礼部尚书、工部尚书,与刘统勋、朱珪、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张廷玉、王杰等人,功勋卓著,死后也没此谥号。汤斌何德何能,就成了满清文正第一人了呢?还有,其他七位谥文正者,都是死后即谥文正的,唯独这个汤斌,竟然在死后整整五十年,才被乾隆皇帝想起而追谥文正。这又是什么原因?

汤斌(公元1627-1687),字孔伯,别号荆岘,晚号潜庵。一般的评价,他既是清初理学名臣,也是一位廉洁奉公的能臣。顺治九年中进士,参与明史编撰,江苏巡抚,明史总裁官,礼部尚书,工部尚书等。康熙26年,突发疾病去世。清史稿有《汤斌传》,记其生平功绩。

有关汤斌的历史评价,大致有三条:勤政恤民、刚正不阿、治学有成。这也是他后来被雍正选入贤良祠和被乾隆谥文正的主要理由。

其—,勤政恤民,清廉自律。

汤斌曾先后在陕西、江西、江苏、北京四地做过官,从政十二年。汤斌说:“公则明,廉则威。”

汤斌出任江苏巡抚,曾根据当地水灾实情,向朝廷建议,免除了江南一带的赋税。汤斌还曾先斩后奏,下令打开官仓、动用国库存银五万两,救助当时的受灾民众。汤斌江苏巡抚任上,苏北成千上万灾民涌进苏州,秩序混乱。这时,康熙正在南巡,快到苏州。两江总督等官员见城里灾民沿街搭设简陋房屋,致使道路不畅,欲下令拆除民居,以拓宽皇帝车驾通过的御道。汤斌知道后,立即劝阻。康熙车驾来到苏州,进入城区,发现街道狭窄,交通堵塞,就叫汤斌问话。汤斌向康熙帝面奏,他说,皇上关怀体贴民间疾苦,所以才南巡。如果仅为一时通行而扩充街道,令民众没有住处,这可不是皇上的本意啊!。汤斌此说有理,康熙满意。汤斌为保护民众利益,坚持不拆民居,受到百姓爱戴。汤斌担任江苏巡抚两年后升任礼部尚书,离任之日,苏州百姓曾罢市三日,痛哭挽留,其情其景,感人至深。

汤斌生活清苦,他的家板门竹篱,异常简陋,据说其死时家里仅剩下八两俸银,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汤斌为官清正,时常采野菜供膳,且每餐必有一味豆腐,因而他有一个看似戏谑、实为敬重的外号“豆腐汤”。汤家的生活,苦得像黄连一样。夏天,用从典当铺里买来有旧布帐子。冬天,汤夫人坐轿出门,西北风起处,有旧棉絮从轿帘里吹散出来。汤斌有四个儿子,两个小的带在任上,老大、老二留在睢州,侍奉祖母。野史说,有一次,汤斌看家中的账本上写着“买鸡一只”,立即查问,老仆回答,大少爷来了,叫买的!汤斌大怒,把大儿子汤溥唤来,罚跪庭中,严加训斥,据说,汤斌到苏州,就从没有买过鸡吃。他教训儿子说,世上哪有读书人不能咬得菜根而可以做大事的?!

台湾小说作家高阳称汤斌为“天下清官第一”,甚至说汤斌是康熙盛世“清官册”上的第一人。虽说没有史料的佐证,也有一定的道理。汤斌是清官,确实是名头很大的,他与当时著名的廉吏于成龙齐名。

其二,不畏权贵,刚正不阿。

顺治十二年,汤斌出任陕西潼关道。他用官俸买了三头骡子,一头驮着两套破旧被褥,一个竹书箱。主仆二人各骑一头,像穷书生赶考似的。到了潼关,汤斌向守关把总说明身份,把总见他一主一仆人畜俱瘦,行李又少,使劲摇头说:“把你放到锅里煮也煮不出个官味来。”可是,就是这个“煮不出官味来”的四品道员,上任不到三个月,潼关各州县的土豪劣绅就不敢再作恶,地痞流氓纷纷收敛,百姓安居乐业。““汤青天”美名,家喻户晓。

汤斌任江苏巡抚时,江苏上方山有一祠叫“五通神祠”,民间传说此祠有求必应,非常灵验。史说:“几数百年,远近奔走如骛。谚谓其山曰‘肉山’,其下石湖曰‘酒海’”。当地人信巫士所言,痴迷异常。汤斌对此十分愤怒,于是,上奏请求毁掉神祠。巫士听后,又恨又怕,大造舆论反对。当地百姓既信神灵,又敬汤斌为民所作功绩,纷纷前来劝阻,汤斌执意而行。拆祠那天,有成千上万的百姓焚香拦在道上,有的甚至跪地求情。汤斌不为所动,“斌收其偶像,木者焚之,土者沉之”,亲自拆掉了“五通神祠”。

汤斌不趋权贵也是出了名的。当时明珠朝中当权,外官纷纷向明珠送礼,唯独没有汤斌。康熙二十五年,因修河道之争,汤斌仗义执言,触怒明珠,因而遭到明珠及其党羽的陷害。汤斌任职苏州,曾有文告称:“爱民有心,救民无术。”明珠就此诬陷,说其有诽谤皇上之意,弹劾汤斌。汤斌一生光明磊落,勤政廉洁,却屡为权贵陷害。因为一连串打击,再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良,康熙二十六年,改任工部尚书仅一个月的汤斌就在家中病逝了。

其三,治学有方,著述颇丰。汤斌一生以学问治天下、以学问辨是非、以学问教后辈。他不但是理学的创新者,也是理学的实践者。他从1660年归家丁忧起,近二十年间无闻于宦海,潜心做学问。他著有《潜庵语录》、《潜庵文钞》、《春秋增注》等十几部书。同时,他教子有方,四个儿子汤溥、汤浚、汤沆、汤准皆有文才,四子汤准著有《临漪园诗集》。不提。

然而,汤斌的这些事迹,并非丰功伟绩。满清一朝,这样的人,还真不少。雍正和乾隆拿汤斌说事儿,死后四十六年入贤良祠、五十年谥文正,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历史原因。

众所周知,满清入主中原,当时的绝大多数汉人知识分子,俱有不仕清朝的骨气,尤以江浙文人为甚。比如,著名的顾炎武(1613—1682)、黄宗羲(1610年—1695年)、万斯同(1638~1702)、朱之瑜(1600~1682)等人,他们既是大家学者,也是抗清名士,保持民族气节,是大义所在。然而,也有一些人,率先应招入仕,汤斌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有名的,还有于成龙等人。

清史稿说,“明末流贼陷睢州,母赵殉节死,事具明史列女传。父契祖,挈斌避兵浙江衢州。顺治二年,奉父还里。九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国史院检讨。”顺治二年,汤斌即随父亲从躲避战乱的浙江衢州回到河南老家,顺治九年,就考中进士,入清朝为官了。汤斌、于成龙这样的行为,在当时是为汉族文人所不耻的。不过,对满清统治者来说,则是相当需要的。他们也需要榜样,需要有影响的文人来为他们服务。

汤斌曾两次参与明史编撰工作。一次是顺治年间,他是相关工作参与者。到了康熙二十一年,汤斌则出任明史总裁官。实话说,汤斌在稳定大清王朝的统治上功不可没。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文化统治。当时,围绕编撰《明史》,斗争激烈,甚至出现血案。庄廷鑨、戴名世等有血性的汉人知识分子因为要留存历史的真实面目,竟然牺牲了宝贵的生命。当时,汉族典籍饱经禁毁、抽毁,满目疮痍,而前朝典籍,多借重修之名予以删改,检索典籍,往往不是阙如,就是片面,甚或歪曲。鲁迅后来一言道破,天下后世若披览《四库全书》之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然而汤斌完全不同,他绝对臣服满清统治者,处处以朝廷意念为重,甚至还以焚毁所谓“淫秽小说”的名义来进行文化出版物的清洗,这一点深得统治者的欢心。

四十六年之后,汤斌被雍正皇帝重新拎出来予以表彰,也正是基于汤斌在清初的文化清洗中的突出表现。

雍正十年(1732年),汤斌被入祀“贤良祠”。终清一代,入祀贤良祠者计175名,多为有功绩的满人勋戚和少部分汉人,入祀者大多享有崇高加衔,如太傅、太保、少保、大学士。相比之下,汤斌是级别比较低的。他怎么就入选了呢?这就要看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背景。其时,满清“文字狱”酷烈。雍正为强化在思想领域的统治,制造了大量的文字冤案。比如,著名的“吕留良案”。吕死后多年竟然还被开棺戮尸,大批汉人知识分子遭到迫害。吕留良是与汤斌同时代的明末清初知名理学家,他在明亡后誓死不仕清朝,隐居山林,落发为僧,锐意著述,曾写下著名诗句“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一方面是文字狱盛行,另一方面,雍正还要树立“正面形象”。于是,像汤斌这样率先入仕满清的汉人高级知识分子,又尽力为满清文化政策鼓与呼的文化名人,自然成为可选择的最好目标。

乾隆元年(1736),汤斌再上层楼,被乾隆皇帝追谥文正。在中国的历史上,文人做官,梦寐以求的谥号就是文正。文正谥号,就是文人敬仰的符号。文正谥号,过去也称文献或文贞,如东晋王导,谥号是文献。唐朝魏征等人是文贞。北宋时改为文正,因避宋仁宗赵祯名讳,改为文正。司马光称:“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被认为是文人道德的极至。清朝谥文正,是从乾隆朝开始的。他所谥文正,以汤斌这个汉族文人为对象,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只有归随大清的文人,其文才正。以此循例,终清一代,谥文正者,均为汉人,也说明了一点问题。

因此,汤斌谥文正,成为满清第一人,情况确实特殊,乾隆用意也是清楚的,树汤斌而达到收拢汉人的政治目的。用邹容的说法,“人中虽贤”者,不过是“驯静奴隶”也。汤斌死后,其墓志铭由其乡人田兰芳撰文、吴学颢篆刻,两人是平民儒者,层次和级别比较低,根本不符合御祭御葬的体例。由此可见,汤斌显然是因为政治需要而被刻意拔高的。

汤斌死后,葬在宁陵县黄岗乡己吾城村村南。这个家族墓地,埋葬着汤斌和他的四个儿子、一个侄子。汤斌墓志铭,现存商丘市博物馆,可供参观。汤斌后代根繁叶茂,遍布全球,有汤氏宗亲会,每年都会有人到宁陵墓地祭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