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反”运动 “三反”运动始于1951年末的东北地区,其主要目标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前中国国民党党员及无党派官员。 “三反”为: 反贪污 反浪费 反官僚主义 “五反”运动 “五反”运动始于1952年1月,其主要目标为国内的资产阶级。 “五反”为: 反行贿 反偷税漏税 反偷工减料 反盗骗国家财产 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官方定性意义 五反运动为1953-1956年的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政治上铺平了道路,使得中共改变原本承诺五十年的过渡期、加快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波及者 1952年2月10日枪毙了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 邓小平的连襟乐少华在“三反”运动中被批判。1952年1月15日,乐少华在寓所内自杀身亡。 上海从1952年1月25日至4月1日的不完全统计,因运动而自杀者就达到了876人,平均每天的自杀人数几乎都在10人以上,其中有很多资本家是全家数口人一起自杀。 中国航运大王卢作孚被“运动”后,于2月8日吞服安眠药自杀。 冠生园创始人洗冠生于1952年4月被工人围困在办公室里两天后,跳楼自杀。 南三行中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创办者陈光甫1949年后先到香港观望中国政局的发展,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时明确拒绝共产党的北上邀请、确定留在香港,继续经营在香港注册的上海商业银行,后又定居台湾直至去世。 张爱玲目睹1951年的武训传批判运动和1952年的三反五反运动后,于1952年7月拒绝夏衍的挽留、赴香港“继续因抗战而中止的香港大学学业”。 经济变化 华北第一大商埠天津,自“三反”以来,商业批发减少一半,运输减少四成,银根紧,市场交易不畅,粮食成交下降达一半,生产下降,税收减少三、四成。天津市委在给中央的报告里诉苦道:“一部分直接受到影响的劳动人民已在叫苦。如不采取措施,经济上的萎缩现象还要发展,时间过长,则元气损伤过大。”重庆一些工厂商店歇业停工,钢铁、机器、建筑、卷烟、针织等业目前均极度困难,生产停顿,累计有两万工人失业。西南局书记邓小平向中共中央发去措辞严厉的电报,指出重庆很多市民已陷入无食缺食之境地,开始对“三反五反”运动表示不满。而上海“三反”以来,失业工人增至十三万人,比1950年初经济形势最糟时还严重。事实上,直到1952年底,因运动导致的经济形势恶化尚未好转。打贪污得到退赔和“五反”得到的退补,还不够堵运动造成的窟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