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读 | 两岸LED产业数据剖析:陆资厂商崛起

 方丈助理 2015-05-06

?????提示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吧


2014年成为产业形势急剧变化的一年,而对于两岸LED产业来讲,从财报数据和企业规模增长来看,攻守连纵之势也在悄然变化。


首先,陆资LED芯片和封装企业201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均好于台湾同行,且差距较大,由此可见大陆和台湾LED企业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逆转,大陆企业借助地理和成本优势可以在大陆照明市场的崛起中获得更多份额,从而挤占了台湾同行的发展空间。


其次,大陆LED芯片厂商全球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预计2015年新增MOCVD设备中有约74%的份额来自陆资企业,扩产后大陆龙头芯片企业总产能全球占比将超过20%。


并且大陆LED芯片行业市场集中度也有所提升,2014年前五大芯片厂商市场份额合计占比达到67%,较2013年上涨3个百分点,行业多寡头格局形成。


最后,由于LED封装和应用行业市场集中度偏低,行业竞争激烈,因此并购整合将成为行业龙头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


大陆和台湾LED企业境遇不同


随着LED行业的逐步发展,大陆和台湾已经成为全球LED生产企业数量最多的两大地区,并分别在芯片和封装领域诞生出一些优秀的LED厂商。


由于台湾LED产业起步早于大陆,因此台资LED企业经营状况一直作为监测LED行业景气度的标准使用。


但随着大陆企业在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除个别高端细分领域外,大陆LED厂商在芯片和封装领域与台湾同行的差距基本抹平,而在产品售价方面又相对低廉,因此陆资LED企业开始逐渐侵蚀台资企业的市场份额,尤其在对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低的照明领域这种趋势将越发明显。


通过对台湾和大陆LED芯片以及封装上市公司经营数据的统计可以发现,台湾芯片厂商2014年营收较2013年同比增长15%,封装厂商营收较2013年同比增长10%,而大陆同类企业的相关数据分别为25%和33%。


由此可见2014年大陆和台湾LED芯片及封装企业经营状况已经开始分化,陆资企业显著好于台资企业。


图1:2013-2015台湾芯片企业营收情况



图2:2013-2015台湾封装企业营收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东兴证券研究所


图3:2013和2014年大陆芯片企业经营情况



图4:2013和2014年大陆封装企业经营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东兴证券研究所


总结

由于在大陆本土销售的LED灯具产品几乎不涉及专利问题,因此大陆灯具厂商更倾向于购买由陆资芯片和封装企业生产的价格相对低廉的光源产品。


同时在照明市场大陆传统灯具厂商在品牌和渠道方面具有先天的竞争优势,所以台湾LED厂商很难在大陆市场通过自建渠道销售照明产品。


因而我们认为台资企业较难分享大陆照明市场发展的饕餮盛宴,陆资企业将成为我国LED照明市场爆发的最大受益者。


芯片行业多寡头格局逐步形成


从全球来看,2014年MOCVD出货量为228台,同比增长54%,这也是自2011年以来MOCVD全球新增数量首次同比实现正增长,这也表明了LED芯片企业对于行业前景的乐观情绪。


其中大陆购入MOCVD150台,同比增长36%,在全球出货量占比66%,连续四年成为全球购买MOCVD数量最多的地区。


预计2015年全球MOCVD出货量有望达到252台,同比增长11%,其中有约74%的份额来自陆资企业,大陆芯片企业开始进入新一轮扩产能周期。


图5:2009-2015全球和大陆新增MOCVD情况


数据来源:CSAResearch,Digitimes


从设备保有量来看,2014年大陆MOCVD数量在全球占比为31%,其次是台湾的26.8%,两者合计占比接近60%,是全球最大的芯片生产基地。


预计到2015年大陆MOCVD保有量占比将升至34.7%,而台湾、韩国、日本和欧美占比均出现小幅下降,由此可见全球LED芯片产能将进一步向大陆集中。


图6:2014和2015各主要地区MOCVD保有量占比


数据来源:Digitimes


从产能分布来看,2014年全球前9家LED芯片厂商产能之和在全部芯片产能占比超过50%,其中晶元光电与璨圆光电合并之后产能合计占比达到15%,位列全球首位。


陆资厂商包括三安光电、德豪润达和华灿光电进入前9大名单,三者合计约为17%,其中三安光电紧随晶圆光电之后位列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该统计数据并未考虑三安光电的扩产计划,我们预计三安扩产完成后总产能与晶电相当,加之陆资其他厂商持续购入MOCVD设备,预计2015年大陆龙头芯片企业总产能全球占比将超过20%份额。


图7:2014年全球主要芯片厂商产能占比


数据来源:SemiconductorToday


虽然全球LED芯片企业进入新一轮扩产能周期,但由于LED照明市场的崛起,产能过剩问题将得到缓解,过剩产能由2013年的27%降至2014年的10%,并在此后数年间逐步缩减,因此LED芯片价格将不会因为产能过剩而出现暴跌,市场价格趋于稳定。


图8:2013-2018年LED芯片供需情况


数据来源:IHS


在成本端,由于蓝宝石衬底在LED芯片总成本占比约为50%,因此蓝宝石衬底的价格变动将会对LED芯片行业的盈利水平造成较大影响。


目前行业内常用的2寸片蓝宝石衬底价格基本稳定在8美元,在苹果手表出现前行业内蓝宝石供应完全能够满足LED芯片企业的生产需求。


但如果苹果手表出现热销并带动同类产品大规模使用蓝宝石材料,那么蓝宝石衬底价格有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所以这也是LED芯片行业主要风险点所在。


图9:2011-2014年2寸蓝宝石衬底价格情况



在大陆方面,LED芯片行业在经历2011年的投资热潮之后产能过剩情况严重,从2012年开始行业逐步回归理性,新增MOCVD数量逐年减少,同时行业开机率和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


到2014年虽然芯片行业新增MOCVD数量较2013年有所增加,但在照明市场需求增长的带动下行业MOCVD开机率达到80%,产能利用率达到62%,均创下三年新高。


图10:2012-2014年中国MOCVD产能利用率和开机率情况


数据来源:东兴证券研究所


同时大陆芯片行业龙头企业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前五大芯片厂商市场份额由2013年64%上升至2014年67%,芯片行业多寡头格局就此形成。


我们认为随着政府补贴的逐步退出,新进入者将很难负担能够与行业龙头形成竞争所需的设备支出,同时行业内一些境况不佳的小型芯片企业在失去补贴后也将被市场淘汰,这将进一步强化龙头企业的行业控制能力,从而建立稳定的行业竞争格局。


图11:2013和2014年大陆前五大芯片厂商市占率情况


数据来源:华强北指数网


总结

从2014年开始全球LED芯片行业进入新一轮扩产能周期,其中中国大陆企业是此轮扩产的绝对主力。预计2015年扩产完成后,大陆芯片龙头厂商产能合计在全球占比将超过20%。


与2011年产能盲目扩张不同的是,此次扩产是芯片企业基于对未来市场需求合理判断的前提下做出的,因此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不会发生,芯片价格将趋于稳定。


同时,2014年大陆芯片行业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行业形成多寡头竞争格局,有利于稳定芯片产品价格以及提升龙头企业盈利能力。


目前LED芯片行业存在的主要风险点是由苹果手表带动的同类消费电子产品对蓝宝石材料的大规模使用,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将显著拉升蓝宝石衬底价格,从而挤压芯片企业利润空间。



来源:阿拉丁新闻中心,作者:金龙。

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复“报名”了解活动详情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