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北岛作品赏析

 虹72 2015-05-07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全诗: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这两句本身是一很奇怪的陈述句,这明显是一个隐喻,简略来说就是「卑鄙」是「通行证」,而这「通行证」是「卑鄙者」的,这给原属中性的「通行证」,沾上「卑鄙」负面的感情色彩。事实上,意象感情色彩的改变往往是阅读意象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这里也不例外。

    若从规范语言的角度看,在这么一个短距离内,出现两个相同的字词「卑鄙」和「卑鄙者」的情况是应该极力避免的。但这种不规范不洗练的语言现象,在文学文本强调陌生化效果的前提下,便变成吸引读者注意的手法。读者不禁要问:「卑鄙」为何能够成为「通行证」呢?诗人刻意把这两个意象放在一起,目的是让读者思考。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卑鄙」是指语言、行为很恶劣,不道德的形容式名词;若在语言上、行为上是恶劣,又如何成为「通行证」呢 ?

   「通行证」意指到达某特别地方的证明,而这地方是限制进出的,「通行证」一般是给合资格人士进出的凭证。可是如果结合这两个意象在一起,「卑鄙」是「通行证」的话,便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来:这个限制进出的地方是以行为语言恶劣及不道德作为进出标准的。读者不难由此推断:这以「卑鄙」为「通行证」的地方,必然是乌烟瘴气,是非黑白不明,道德沦亡的。 

      接着的一句:「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也与前一句紧密地连在一起。「高尚」是用来形容道德水平高的人。这句里呱想[喻:说「高尚」是「墓志铭」,「墓志铭」是指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石刻上的文字,一般是死者生前好友对死者的评价。「墓志铭」一词的出现,暗示「高尚者」已死。 

    「高尚」与「卑鄙」的意义在哪里?卑鄙的人竟然可以凭藉「卑鄙」而通行无阻;相反,高尚的人却因他的高尚而死,这究竟是一个怎麼样的社会,怎么样的世界呢?这明显给「卑鄙者」和「高尚者」身处地方,一个极负面的评价。 

       如从诗句的结构和组织来看,这两句用上了对比和比喻原则。首先「卑鄙是通行证」和「高尚是墓志铭」是隐喻,四个意象分别以比喻原则连在一起。另一方面,四个意象从另一角度看,又形成强烈的对比。「卑鄙」与「高尚」是言行的两个极端,对比明显十分强烈。「通行证」与「墓志铭」一组,前者是畅通无阻的根据,后者则是死亡的标志,也有著无法继续前进的意味;所以两个意象之间明显有著对比的关系,再加上「卑鄙者」与「高尚者」的强烈对比,使这两诗行形成比喻的横向关系,以及对比的纵向关系。

      只这两句已能将〈回答〉一诗的主题:社会黑白不分,道德沦丧的现象表露无遗。

 缺德的话可以靠缺德在社会里畅通无阻,但是这样的人生在北岛看来一文不值,因为他用高尚者的高尚来反衬它,认为这样的人死了会被人唾弃,因此才有将高尚作为墓志铭的说法。 

    不过现在的人貌似比较崇尚卑鄙,因为他可以让你畅通无阻(北岛君不知此时做何想=。=),如果人人卑鄙,我的问题是:我去哪找那么多的口水去唾他们! 

    其实主要是讽刺现实,卑鄙者在社会中春风八面,高尚者却四处碰壁 。

    卑鄙者可以用卑鄙达到一定目的,高尚者却可以因高尚流芳百世。

 

(转载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