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大千人物画精品赏析

 荷叶的图书收藏馆 2015-05-07

《大威德佛》 101.5×58.5cm 1949年作

张大千起步学画,是在其母、姊及二弟善孖的指导下习学的。但始学的是以工笔为主,而写意人物却不多见。他学画人物先从山水的点景人物逐步过渡到唐寅的仕女,进而仿学赵孟頫的九歌、李公麟的七贤,最后落脚于敦煌的供善人物,并力追历代各派人物画的渊源,为己所用,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鱼篮大士》 69.5×31cm 1940年作

张大千创作的人物,从题材上分,可分为古典人物、仕女人物、佛像人物和敦煌供善人物等。而从画法分,一般以工笔设色为主,写意有,但不多见。晚年始创泼墨泼彩画法后,也偶见一些与泼墨泼彩相结合的人物画。这类人物画,一般先以比较粗疏的线条勾画人物,而背景,如树木、竹枝及山体却以泼墨泼彩法绘制,似有工写相合之味,看去别具风格,独具神韵。他的人物画包括高士、仕女、肖像、道释等。从记载及他所留存画的风格看,开始从任伯年,上追陈洪绶,崇向工笔高古风格。其次20年代左右学习华喦和张风,发展飘逸简笔的风格,以明清作家的人物为主的临摹,最后形成了早期的削肩清瘦,设色柔丽妍美,弱不禁风,人称之为“病态美”。


《杜少陵秋林行吟图》 72×146cm 1941年作

中国画自从产生至今,尤重笔、墨二字,即使在“画重丹青”的前唐绘画中也极其重视用笔用墨,宋朝以后,笔、墨二字更成了中国画之灵魂,是中国画最基本的、又是最高的法门。而写意白描恰恰最能体现中国画特点。白描写意是常用的一种人物描写手法,它重在以形传神,不重形似而求神似。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特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用少量的词句点染,寥寥数笔就勾勒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 张大千的人物画先学唐寅进而效法赵孟頫、李公麟等诸家,得其神髓,线条优美,潇洒秀逸,赋彩辉煌浓丽,仕女雍容高华。


《浣纱女》 66×41cm 1943年作

林百里曾说“张大千与唐伯虎虽然都爱美人和画美人,但唐伯虎画的确不如大千先生,原因是张大千是一个唯美主义者,既懂得欣赏美人,也很能表现美人的不同类型和情绪,特别是所表现的古代仕女见人羞怯的感觉。而这种含蓄之美的感觉却有画龙点睛之妙,具有很好的审美意义,是其他画家笔下无法体验和享受到的。” 张大千的作品在拍卖场上一直有不俗的表现,成为藏家关注的热点,其仕女题材无论是早期作品还是中期作品都曾屡创佳绩。


《倚竹摩登仕女》108×55cm 1943年作

《唐宫鹦戏图》 116×52cm 1943年作

《杜少陵觅句图》 130×53.5cm 1944年作

《摩登女》 124×67cm 1944年作


《贵妃琵琶行》 134.5×65.5cm 1945年作

《薛涛咏诗图》 108×53cm 1945年作

《蕃女掣尨图》 106×57cm 1946年作

《羲之观鹅图》 131×66cm 1946年作

《蕉阴清坐图》 81×53cm 1946年作

《高士卧游图》 94.5×45cm 1947年作


《松荫高士》 115×53cm 1948年作


《帘幕仕女》 98×44cm 1949年作

《捧缸仕女》159×73.5cm 1950年作

《惊才绝艳》 139×67.5cm 1953年作

《凤箫图》 90×83.5cm 1955年作


《自画像》 47×68cm 1981年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