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字

 黄毅弘 2015-05-07
=讠(言,商议)+周(全而不漏)。

造字本义:为达成一致在各方间商议。

  



調 diào

形声字,从言,周声。

“言”为言语、言词;“周”为周全、周到。“言”“周”为“調”是指:经过周详的思考,采取周到的方式,通过周全的语言,进行周旋与沟通,协调原本不和谐的状态,以达到调和之目的。故《说文-言部》云:“調,和也。”本义为声音调和、协调,读为tiáo

“调”又读作“diào”表示安排、处置之意,即通过周详的调查,制定周密的方案,通过周全的语言,实施周到的安排,达到调遣、调动、调换、调度之目的。故调动的行为是以协调为前提,首先要有言行的统一、谐和,才会顺利、成功地调动、调配,而调动的目的又是为了使整体达到协调、调和。

調 zhōu清晨,早晨。通“朝”

调【调調】(tiáodiào

  “调”,繁体为“調”。形声字,从言,周声。

  “言”为言语、言词;“周”为周全、周到。“言”“周”为“調”是指:经过周详的思考,采取周到的方式,通过周全的语言,进行周旋与沟通,协调原本不和谐的状态,以达到调和之目的。“调”是使人、事、物和谐的一种手段、方式。故《说文·言部》云:“調,和也。”本义为声音调和、协调,读为“tiáo”。“调”有调整、调和、调理、调养、调心、调身、调息等。

  “调”又读作“diào”,表示安排、处置之意,即通过周详的调查,制定周密的方案,通过周全的语言,实施周到的安排,达到调遣、调动、调换、调度之目的。“言”又为书面语言,表示文字。计划方案、调兵遣将首先要经过严格的部署,然后根据相关文件、文案等进行调动、调查、调配等行为。故调动的行为是以协调为前提,首先要有言行的统一、谐和,才会顺利、成功地调动、调配,而调动的目的又是为了使整体达到谐调、调和。

  调解、调和是处理矛盾的一种方法。人与人交往,由于“情”或“利”的不一致而产生矛盾,常需要中间人去调解、调和,以使双方最终消除矛盾或纠纷。调解、劝说须要兼顾到双方的利益、情绪,这就是周全、周到。“调和”也指将两种或多种因素相合之后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和谐状态。如各种声音调谐得当,可以形成优美的曲调;多种颜色调配得当,可以产生丰富的色彩。刘禹锡《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虽是陋室,但却可以弹弹琴,读读书,怡然而自乐。这里的“调”表示使琴音和谐悦耳。由这个意义引申出来的还有调剂、调配等,均是为达到“和”之目的。

  “言”“周”为“调”,又指发出的声音适宜、协调,所以“调”也专指音乐中的曲调。音调有高低,曲调有长短,由此“调”也用来说明人的才气、风格、情趣、人品等的高低好坏。如人们在评价文章时常说到的格调高雅、论调激昂等。

  养生中的“调”是有意识的、积极地调理身心,以达到气血和畅、平衡,调节的过程即是一种积极适应的过程,调节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和”的境界。中华养生讲究“三调”,即对身体、呼吸和心灵的调节。“三调”以“气”为媒介,人有意识地控制呼吸长短、深浅,深吸缓吐,即为调气。通过气的调节,形体与精神的调节才能得以进行。

  “三调”中“调心”尤为重要。《新语·道基》说的“调气养性,仁者寿长”,强调的即是精神的调养。精神调养,关键是道德修养。所谓“大德必得其寿”,从生理上来讲,道德高尚、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心理宁静,有利于神志安定、气血调和,有利于人体生理机能正常而有规律地进行运转,进而身轻神清,耳聪目明,精神饱满,情操高雅。通过调心养神,不仅能培育真气,疏通经络,调和血气,战胜疾病,而且能开发智力,延缓记忆力衰退,充分激发人体内在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唐伯虎自幼天资过人,16岁在秀才考试中拔得头筹,轰动苏州城。

有一年,他参加乡试,在考试前请客吃饭,席间放出豪言:“今科解元舍我唐伯虎,更有何人?”

果然,这次乡试,他高中第一名“解元”。

第二年,唐伯虎入京参加会试,再次大言不惭:“会试榜首,非我唐寅莫属!”

他忘了,这是龙虎集会的京城,不是他的家乡。京城对他的话众议纷纷,认为唐伯虎作弊才得到第一名。

就这样,唐伯虎卷入“科举舞弊案”,落了榜,蹲了监狱。

虽然最后被释放,但是被革去举人身份,并且终生不得再参加科举考试。

作家巴尔扎克说:“自满、自高自大和轻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

眼高于顶,看不到脚下的路;妄自尊大,会被现实狠狠地教训。

做人要实心,千万不要飘到天际,迷失了生命的方向。


(你可以高调,也可以低调,但不能跑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