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加试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10分)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 无 所 遗 于 辞 无 所 假 咸 以 自 骋 骥 騄 于 千 里 仰 齐 足 而 并 驰 以此 相 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节选自《典论·论文》)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21.下列不属文学批评的作品是(2分) A.《典论·论文》 B.《文心雕龙》 C.《山海经》 D.《人间词话》 22.《典论·论文》作者 ▲ ,其文学成就非常突出,他的《 ▲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创作的完整七言诗之一。(2分) 2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段的观点。(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边城》中,翠翠与傩送初次见面时,二老说过“大鱼来咬你”的玩笑话,深深印 在翠翠的心里,从此,英俊勇敢而又关心体贴人的二老就占据了翠翠的心。 B.《子夜》中,吴荪甫说:“要来的事到底来了!”吴少奶奶听了却“自感惭愧”, 是因为林佩瑶与雷鸣的重逢,让空虚寂寞的吴少奶奶内心有些迷乱。 C.《欧也妮·葛朗台》中,人们称葛朗台为“葛朗台老爹”,他的一举一动,往往很快 在小城里传开,被认真揣摩,支配了全城人的情绪,可见人们对年长者尊敬的心态。 D.《飞鸟集》中,世界是人性化的,自然也是人性化的,万物都有它们自己的生长与 思考,而作者只是为它们的人性化整理思想碎片而已。 E.《茶馆》中,当唐铁嘴说“感谢这个年月”时,常四爷毫不讳言对社会的不满:“这 个年月还值得感谢!”他最后更是绝望地喊出:“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25.简答题(10分) (1)“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是贾雨村对月寓怀吟的诗,反映了他的什么特点?他在《红楼梦》的结构方面有何作用?(4分) (2)请简要叙述《三国演义》中“司马懿诈病赚曹爽”的故事情节。(6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28题。 “活法”是江西派吕本中提出来的口号,是要诗人既不破坏规矩,又能够变化不测,给读者以圆转而不费力的印象。杨万里所谓“活法”当然也包含这种规律和自由的统一,不仅如此,根据他的“万象毕来”、“生擒活捉”等话看来,可以说他努力要跟自然界建立嫡亲母子的骨肉关系,恢复耳目观感的天真状态。古代作家言情写景的好句或者古人处在人生各种境地的有名轶事,都可以变成后世诗人看事物的有色眼镜,或者竟离间了他们和现实的亲密关系,使他们的作品“刻板”、“落套”、“公式化”。他们仿佛挂上口罩去闻东西,戴了手套去摸东西。譬如赏月作诗,他们不是想到杜老的鄜州对月或者张生的西厢待月,就是想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或者“本是分明夜,翻成黯淡愁”。六朝以来许多诗歌常使我们怀疑:作者真的领略到了诗里所写的情景,还是他记性好,想起了关于这个情景的成语古典呢?杨万里也悟到这个道理,不让活泼泼的事物做死书的牺牲品,把多看了古书而在眼睛上长的那层膜刮掉,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写了形形色色从没描写过以及很难描写的景象,因此姜夔称赞他说“处处山川怕见君”。 (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有删改) 26.请简要概括杨万里的“活法”在文中的意思。(4分) 27.如何理解“他们仿佛挂上口罩去闻东西,戴了手套去摸东西”?(5分) 28.请结合材料,说说姜夔为什么称赞杨万里“处处山川怕见君”。(6分)
徐州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加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阅读材料(10分) 20.(4分)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每处1分) 21.(2分)C 22.(2分)曹丕,燕歌行(每空1分) 23.(2分)审察自己的才能,然后再衡量别人(既要能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能看到别人的长处)。 【参考译文】当今的文人,(也不过)只有鲁人孔融孔文举、广陵人陈琳陈孔璋、山阳人王粲王仲宣、北海人徐干徐伟长、陈留人阮瑀阮文瑜、汝南人应旸应德琏、东平人刘桢刘公干等七人。这“七子”,于学问(可以说)是(兼收并蓄)没有什么遗漏的,于文辞是(自铸伟辞)没有借用别人的,(在文坛上)都各自像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要叫他们互相钦服,也实在是困难了。我审察自己(之才,以为有能力)以衡量别人,所以能够免于(文人相轻)这种拖累,而写作这篇论文。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5分)C、E(C崇拜金钱的心态; E项“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这句话是王利发说的。) 25.(1)(4分)①野心大(有抱负,名利心重)(2分)②线索作用。(2分) (2)(6分)①曹芳即位,曹爽为扩张势力,夺去司马懿兵权,司马懿为免受其害,装病不出;②曹爽派人前去探听,司马懿装将死之状,瞒过曹爽;③司马懿趁曹爽出城祭祖之机,发动政变,夺回兵权,杀了曹爽。(每点2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6.(4分)①规律和自由统一(循规矩,能变化);②亲近自然,恢复观感天真状态。(每点2分) 27.(5分)古代作家的名句轶事如同“口罩”“手套”阻断了他们与自然的亲密接触(离间了他们和现实的亲密关系),(3分)致使他们的作品失去了天真意趣。(2分)(意思对即可) 28.(6分)①杨万里具有耳目观感的天真状态,没有因多看古书而失去敏锐观察力; ②杨万里能够用敏捷灵巧的手法,将形形色色的“山川”刻画在诗里。(每点3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