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棋、象棋和麻将背后的中国文化基因

 昵称22346171 2015-05-08
中国有三大游戏,这三大游戏反应的是中国文化的基因。体现的是三种精神。这种三大精神是舍得、牺牲和灵活。

一是围棋体现中国人的舍得精神。

围棋曾经是做过最上层认识玩的游戏。围棋之所以能够产生和流行,其反应了很深厚的中国文化,就是舍得。在围棋里有句话就是“弃子争先”。弃子争先的目的获得地盘。因此围棋中是占,是占有,是获得。这种弃子争先的思想,就是以失而得的思想。围棋的精髓就是得失观。要做到弃子争先就需要有大局观,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格局。要学会判断。要懂得如何在整体的布局中去学会选择和放弃。这就是境界。

日本人曾经很喜欢围棋,说明日本人看到围棋的精髓,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就是一种是舍弃的精神,可惜日本没有这种境界和能力去把握这种精髓。。

二是象棋体现出中国人的牺牲精神。

象棋的本质是布局和进攻。是中国式战争思想的体现。象棋的精髓是牺牲。与围棋不同,围棋是越下越对,而象棋是越下越少。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反差与对比。

象棋在开始阶段,围棋一样也需要布局,但是这种布局是进攻,进攻的过程是伴随着牺牲,而不是得。象棋是以消灭对手为目的,最终消灭对手的老将老帅。

象棋的本质是速度,技巧,局部的配合。残局最体现象棋的本质。围棋是优势越多越好,强调整体实力。而象棋的精髓恰恰不是子力多,围棋讲利用,象棋讲配合。在象棋的残局阶段,你的子力配合不好,往往是被自己的士相(象)憋死。本来士相(象)是保护老帅和老将,象棋的的车马炮非常有意思,车的面对,炮的隔子,马的拐弯。这些都是杀死对手的方法。这种方式就是象棋的魅力。

围棋的残局强调哪里得的更多,围棋的残局叫收官。看哪里得的更多。日本人海域面积大与围棋有关。象棋的残棋最神奇不是以子力多少,而是强调局部的子力优势。局部的子力配合。在象棋的布局阶段强调丢卒保车,到了残局阶段,就是以嬴为目的,任何东西都能牺牲。了解中国人需要了解象棋中的牺牲精神。

三是麻将体现出中国人的灵活精神。

麻将的打法是三分水平,七分运气。再高的水平,比不上运气好。因此,麻将可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国际比赛。麻将打的过程中,抓牌过程中抓什么牌不知道,带有偶然性,出牌过程中不能只考虑自己,要看看左邻右舍的出牌。自己没用不一定出,自己有用不一定敢留,这种二难背后做好就是平衡,做不好就是无奈,这恰恰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就不难理解中国为什么会产生中庸文化。

不过这也养成了麻将的基本打法:看着对门,盯着上家,堵着下家,修炼出中国人无比的灵活性。这种灵活的背后,不是一种无奈,而是一种等待,等待运气的出现。这也是麻将的神奇的地方。

总之,围棋和象棋有相通的地方。棋强调一个“下”,强调出手时的居高临下格局,整体的选择,关键时刻的舍弃,局部的配合,战机把握。不同的地方是,围棋的残局是“得”,象棋的残局是“舍”。围棋的结果是“多”,象棋的结果是“杀”。围棋和象棋对手的下法如果仔细考虑是能够算得出来的。因此围棋和象棋都是可以用计算机算出来,一定有最佳的打法。

麻将一个字“打”,打的过程的洒脱,干脆,力量。麻将的神奇就是你很难知道未来会出现什么,不能预测,怎么办?等,等待,这就是中国人的灵活性的深层原因。

围棋、象棋和麻将体现中国文化。一个中国人要想成大事,需要具备三种智慧,围棋的舍得。象棋的牺牲,麻将的灵活。悟透这些道理人生就会游刃有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