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警惕!被掐去“笋尖”的文言文

 月满空山花满楼 2015-05-08

    最近,一部大型文化专题片《中国书法五千年》在中央电视台热播。该片以中国汉字的书体演变为线索,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几千年来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与辉煌成就。此片可以说是集结了当今最丰富、最全面的书法史料以及最具权威性的当代书法评论人,堪称一部大制作、大手笔。

    然而,片中有一处细节却令笔者大跌眼镜:有一位评论家在谈到明代的祝枝山的草书艺术时,说他的草书“点画狼藉”,如何如何,一派褒扬之词。“点画狼籍”是对书法的赞扬么?笔者实难认同。

    “点画狼藉”一词,出自唐代书法家孙过庭的《书谱》一文。原文是这样的:“伯英不真,而点画狼籍;元常不草,使转纵横。”伯英,是指东汉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张芝(张芝字“伯英”),史书上记载张芝擅长草书。

元常,是指三国魏时的著名书法家钟繇(钟繇字“元常),史书上记载钟繇擅长楷书。正是由于人们对这两位书法家的常规性认识,所以导致历来对这一句话的理解是这样的:张芝并不擅长楷书,但是他的草书却具有点画狼藉的特点;钟繇不擅长草书,但是他的楷书却具有使转纵横的特点。

    这种翻译有问题吗?很有问题。问题就在于理解得太“直”了。孙过庭的书学思想是很深邃的,此处不能直来直去地像这样理解,还须拐一个弯。“伯英不真,而点画狼藉;元常不草,使转纵横。”这一句话是古汉语中常见的暗含着假设关系的关联复句。如果将它们还原的话,就是这样的:“(如果)伯英不真,(那就)点画狼藉;(假使)元常不草,(将会)使转纵横。”所以,孙过庭说的“点画狼藉”、“使转纵横”决不是对书法的褒扬,而是指的一种毛病。这句话的正确翻译应该是:如果张芝不会楷书,没有楷书功底,那么他的草书作品就达不到现在的面目,将是一片点画狼藉;假使钟繇不会写草书,那么他的楷书作品将如同纵横的道路一样平庸方整,毫无生动的灵气。

    笔者的这种解释是比较合符孙过庭本义的。因为这一句话后他马上接着说:“自兹以降,不能兼善者,有所不逮,非专精也。”孙过庭要强调的是“兼善”诸体,然后才能互相通融。这里的“专精”,并不是指只精一种书体,而是说在众体皆擅的情况下有突出的一体。

    古文和诗词语句中暗含假设关系或者其它关系的这个现象值得注意。古代没有清晰的关联词,即便有,也常常不用,而全凭语感以及上下文之间的裙带关系去简约地表达。这层意思就要靠读者自己去揣摩。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唐代杜牧的一首诗《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第三句诗与第四句诗之间就暗含着一层假设关系。如果不是东风给周郎的妙计帮了忙,那么赤壁之战周瑜将会惨败,大乔、小乔两位美人将会被曹操掳去关闭在他的铜雀台。这两句诗之所以还比较容易识破,是由于人们都晓得历史事实,知道周瑜胜了,曹操败了。如果不加上关联词去直来直去地理解,那显然与历史事实不符,所以但凡有一点语言常识的人都会自动地加上这一层假设关系。这样一来,文义就通了。

    鲁迅先生有一首叫《自题小像》的诗,也很有名。诗曰:“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首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之间,也是暗含着假设关系的。“寄意寒星荃不察”这一句诗用了宋玉《九辩》和屈原《离骚》的典故。作这首诗的时候,鲁迅还在日本留学,他还没有全面参与到国内的社会生活当中,怎么谈得上“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屈原句)呢?显然这只是鲁迅为抒发爱国之情、表明爱国之志作的假想与推测,意思是说:如果祖国和人民不能了解我的拳拳报国之心,那么我将用鲜血去献给自己伟大的中华民族。

    北宋词人李之仪有一首《卜算子》的词,中学课本里也有收录。全词是这样的:“我信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首词明白如话,大概没有人看不懂。但是果真100%懂了么?中间的两句“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许多版本都是两个“?”结尾,这就有点问题了。难道这两句是作者在发问么?非也,谬之甚矣。这两句决不是疑问句,而是含假设关系或条件关系的复句,标点应作逗号加句号。意思是说:如果(或者除非)这条长江里的水什么时候干涸了,那么我对你的思念才会终止。或者简单一点说:这水什么时候干了,我对你的思念就什么时候停止。

    中学课本里还有一首汉代的乐府诗《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首诗如果把最后一句“乃敢与君绝”去掉,那就是一派胡言。什么“山无陵,江水为竭……”那些事情怎么会发生呢?所以这整首诗里也暗含一种条件关系:“除非……才……”除非天地间发生了那一系列不可能发生的事,我才与你断绝关系。

    汉语的确是个奇妙的东西,两个被掐去了头的东西,把它放在一起,它自己也会连起来。古汉语中有这个情况,现代汉语中也有。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基于人们对于汉语共有的一种理解力,或者一种约定俗成的表达习惯。记得笔者上初中时,语文课本有一篇叫做《看云识天气》的文章,里面引用了一条农谚:“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条谚语笔者当时硬是没弄明白,老师也没讲。可能在老师看来,这一句话太简单,无须解释。

笔者那时小,是个直脑筋,怎么也弄不懂,说朝霞又没长脚,它怎么能够出门呢?直到若干年后,自己才慢慢琢磨出其中的意思。原来那意思是那么一回事:(如果天空出现)朝霞,(那么就)不出门;(如果天空出现)晚霞,(那么就可以放心地)远行千里。这一句农谚里面原来暗含着这样一层假设的关系!

     我们现在在路边常见的一句提示语:“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其实也是这种类型,只不过更通俗了,假设关系隐藏得不那么深了。怕是连文盲听了也知道是什么意思。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听到这样的话:“你来,我走;你不来,我不走。” 这样的话几乎让人忘了它跟古代汉语还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这是一句实实在在的大白话。

    然而,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文言文中极其简约、吝啬、像是被掐去了“笋尖”的这种表达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