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渚 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陷中(发挥)。在小指次指本节后陷者中(甲乙)。医统中液门下一寸。穴在第四指关节后一寸陷中。第四第五掌关节中。上述是一般取穴法。泽田先生是在第三第四掌骨间阳池下约一寸三分处。这部位有明显反应。 主治 无名指神经痛麻痹 参考 手少阳脉所注也,为俞。三焦经腧穴。 阳池 在手表腕上陷中(发挥)。在手表上腕上陷者中(甲乙)。灵枢中腕上陷者中也,为原。腕上是腕关节上。穴在腕关节后横头纹正中,尺骨茎状突起下端同样高度。和汉三才图会中无名指后,腕横纹陷。聚英医统认为在腕中央,我依从后者。 主治 通三焦停滞。即加强乳糜管吸收,治带下。调整心脏跳动。矫正子宫位置不正的名穴。缓和左腹直肌,治疗疝气,妊娠呕吐。腕关节炎风湿,上肢神经痛不可缺的穴。 参考 别名别阳。甲乙中手少阳脉所过也,为原。三焦经的原穴。聚英中三焦虚皆拔之。泽田流中最重要的穴位。因为三焦之原所以重要。难经中三焦是元气之别使。此穴是对补足下焦元气重要。此穴自古以来是禁灸穴很少用。(铜人经,资生经,圣济总录,医宗金鉴中禁灸,医学入门,类经,外台秘要,千金方,神农经中可灸)。泽田先生不仅打破禁灸,作为三焦主治最重要穴位常用必要穴。提出治疗子宫左屈,加强小肠乳糜管吸收的说法。泽田先生多用做阳池是因为根据素灵说法人右为阴,左为阳。阳池是阳的池所以取左。先生始终致力于针灸古道恢复,从不加个人私心所以博采众长。当然先生也没说不可以用右阳池。 外关 在腕后二寸陷中,别走心主(发挥)。手少阳之络。在腕后二寸陷者中,别走心者(甲乙)。走心应该是走心主。穴在腕后二寸即阳池上二寸陷中。桡骨和尺骨之间。和内关相对。深刺可到内关。 主治 腕关节炎风湿。腱鞘炎引起腕关节痛有效。可治五指尽痛。针刺可以减轻腹大巨压痛。 参考 手少阳之络(甲乙)。三焦经的络穴。经络从这里分开到心包经。外关和内关互为表里,重要穴。 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 支沟 在腕后三寸,两骨间陷中(发挥甲乙)。穴在腕后三寸,即外关上一寸陷中,桡骨尺骨间。 参考 别名飞虎,甲乙中手少阳脉所行也。为经。三焦经的经穴。 会宗 在腕后三寸空中一寸(发挥)。在腕后三寸空中(甲乙)。和支沟的关系不明确,但医学入门中有明确记载在支沟外旁一寸空中。冈本一抱认为支沟会宗仅隔一条筋,支沟在上侧,会宗在外侧。即穴在支沟外侧(尺骨侧)一寸,和支沟隔一筋陷中。 参考 手少阳之郄(甲乙)。三焦经的郄穴。郄穴治疗其经急性病有显著效果。此穴位置已经上述但历来众说纷纭,支沟在小指侧,会宗在桡骨侧取穴很多。但这样大肠经偏历就和会宗重合没法取穴。 三阳络 在臂上大交脉,支沟上一寸(发挥甲乙)。臂骨空在臂阳,去踝上四寸。两骨空之间(素问)。臂是手臂,臂阳在手臂后面。穴在手臂后面正中线阳池上四寸两骨间陷中。 主治 治三阳的邪气,所以头痛,其他地方剧烈疼痛时候,针刺此穴留针疼痛马上缓解情况很多。 参考 三阳络是三阳交会并且分开。所以甲乙经中臂上大交脉。甲乙中不可刺。一般都是禁针穴。但针刺也无碍。我为了治疗伴有剧烈疼痛的坐骨神经痛时候屡屡使用马上就能缓解。针灸说约中治中风肘臂不举。数试数效。按此穴诸书禁针,未必然。 四渎 在肘前五寸外廉陷中(发挥甲乙)。三阳络上三寸半(增注)。肘是肘关节。即穴在肘关节下五寸陷中。三阳络上三寸半。(灵枢骨度篇中从肘到腕长一尺十二寸半)。以上是四渎一般取穴。泽田先生在肘关节下二寸处取穴。孔最手三里并列,和手三里隔一筋陷中。 主治 上齿痛。耳鸣偏头痛有效。手臂神经痛麻痹,肩背痛有效。常用穴。 天井 在肘外大骨后一寸,两筋间陷中。屈肘得之(发挥甲乙)。穴在手臂上颗(桡侧上颗)和尺骨鹰嘴突起间上一寸陷中。这是一般取穴法。泽田先生在肘关节部,尺骨鹰嘴和桡骨小头中间陷中取穴。和以下灵枢说法一致。肘外大骨上陷者中。为合。屈肘乃得之。屈肘鹰嘴突起上产生的凹陷在肘关节部 主治 上齿痛。耳鸣,偏头痛。和四渎一样。肘关节炎风湿。 参考 手少阳脉所入也,为合(甲乙)。三焦经的合穴。所有合穴上肢在肘关节,下肢在膝关节和其以下部位,三焦经的合穴天井应该在肘关节或其前面取穴正确。所以泽田先生选择肘关节部位。 清冷渊 在肘上二寸,伸肘举臂取之(发挥甲乙)。穴在尺骨鹰嘴突起上二寸取穴。 消泺 在肩下臂外间,腋斜肘分下行(发挥)。在肩下,开臂外,腋斜肘分下行(甲乙)。甲乙经的意思不太明白。分是分肉。和汉三才图会中腋下约纹至肘尖长折半正中也,为正确。穴在腋后横纹端到尺骨鹰嘴突起一半中央,胳膊三头肌中。 主治 手臂神经痛。 臑会 在肩前廉去肩头三寸(发挥)。在臂前廉去肩头三寸(甲乙)。甲乙中臂前廉是肩前廉的误写。穴在三角肌后缘肩峰突起到尺骨鹰嘴下三寸处。 主治 三角肌风湿,胳膊神经痛,五十肩。 参考 甲乙经中手阳明之络。气府论注中手阳明手少阳络脉之会。三焦经大肠经交会处。经穴汇解中算在手阳明经。别名臑髎,臑交。 肩髎 在肩端臑上,举臂取之(发挥)。在肩端臑上,斜举臂取之(甲乙)。冈本一抱认为肩髃后外廉。穴在肩峰后下缘,肩髃后外约一寸五分。三角肌中。 主治 三角肌风湿,肩胛关节风湿。上肢神经痛,中风半身不随。对齿疼有效。 参考 气府论注中手少阳脉气所发。经络从这里经小肠经秉风到天髎。 天髎 在肩缺盆中,上瑟骨际陷中(发挥)。在肩缺盆中,瑟骨间陷者中(甲乙)。类经中直肩井后一寸。肩缺盆是棘上窝。不是锁骨上窝。瑟骨应该是肩胛骨上缘棘上筋下隐藏处。张介宾认为肩髃向肩井缺盆中两叉骨际,内间有秘伏小骨,此瑟骨也。瑟骨是肩胛骨上缘越加明显。穴在肩井后一寸,肩胛骨上缘。肩胛骨内上角偏外上。泽田先生取穴不同。 主治 肩凝 上肢风湿,神经痛,头后痛,偏头痛,中风,高血压等不可缺少穴。治疗五劳七伤。 参考 手少阳阳维之会(甲乙)。三焦经阳维脉交会处。经络从这里分开在胆经肩井交会入缺盆。经膻中沿着上中下三焦。从膻中其分支上行到天牖。 天牖 在颈大筋外,缺盆上,天窗后。天柱前,完骨后,发际上(发挥)。在颈筋间,缺盆上,天容后,天柱前,完骨后,发际上(甲乙)。发挥的说法容易理解。颈大筋是胸锁乳突肌。完骨是乳状突起。穴在侧头完骨突起下一寸,胸锁乳突肌后缘。后头神经经路上。
主治 项强即偏头痛。 参考 别名转听。牖是窗户。穴名就是头的窗。即对头有效的地方。窗户透光通气之处。 翳风 在耳后尖角下端陷中,按之耳中引痛(发挥)。耳后陷者中,按之引耳中(甲乙)。尖角是耳垂尖端。穴在耳垂后下方,完骨和下颚中间陷中。指头按压耳中有反应痛感。 主治 中耳炎,耳鸣,偏头痛,面瘫,齿痛,咽喉炎,打嗝。打嗝时按压此穴就能止住。 参考 手足少阳之会(甲乙)。三焦经和胆经交会处。经络从这里分开入听宫出耳门。即沿着耳朵。耳为肾之候,经络上属三焦经。顺便说小肠经也沿着耳朵。 瘈脉 在耳本后,鸡足青脉中(发挥)。在耳本后,鸡足青络脉。刺出血如豆汁(甲乙).鸡足的解说诸书都有但不能很明白。青络脉是静脉。如豆汁在针灸说约变成如赤小豆。好像是说此处泻血的分量。穴在翳风和角孙中间三折中一折处。耳翼后侧中央稍微向下。完骨前侧陷中。和耳孔相对。 颅息 在耳后青脉中(发挥)。在耳后间青络脉(甲乙)。穴在翳风和角孙中间三折中二折处,瘈脉上大约一寸陷中。 参考 甲乙中足少阳脉气所发。是手少阳的误写。刺一分入,出血多则杀人。静脉刺络需要注意。 角孙 在耳郭中间,开口有空(发挥)。在耳郭中,开口有空(甲乙)。医学入门中耳郭上中间发际下。这个最好。即穴在耳翼直上发际。 主治 眼病。即角膜实质炎,结膜炎,沙眼,角膜翳,水疱。和汉三才图会中生耳齿病目翳者,针灸之能治。 参考 甲乙经中手足少阳少阳明之会。三焦经,胆经,大肠经交会处。气府论注中手阳明为手太阳。灵枢寒热病篇中足太阳有入頄遍齿者,名曰角孙。上齿龋,取之在鼻与頄前。可以认为小肠经膀胱经也在此穴交会。 耳门 在耳前起肉,当耳欠中发挥)。在耳前起肉,当耳欠者(甲乙)。穴在耳孔前耳珠中央缺口前端陷中。手可触动脉。 主治 普通耳病。中耳炎,耳鸣,外听道炎,对眼病有效。 参考 耳门是耳朵的门,对于耳朵重要穴位所以得名。 和髎 在耳前兑发下,横动脉(发挥)。在耳前兑发下,横动脉(甲乙)。医学至要抄中兑发是耳前鬓角。耳门和鬓角中间有动脉兑发下的后面。值得参考。我在耳门穴上五分,颧骨上缘触到动脉处取穴 主治 眼病,对眼病整体有效。即角膜实质炎,虹彩炎,结膜炎,水疱,角膜翳,沙眼有特效。重要穴位。 参考 甲乙经中禾髎。应该是和髎。因为禾髎是大肠经鼻翼旁的穴位。甲乙中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胆经,三焦经,小肠经交会处。 丝竹空 在眉后陷者中(甲乙)。穴在眉弓外缘陷中。 主治 三叉神经痛针之有效。泪腺炎有效。可治疗眼病羞明流泪。稍泻血更好。 参考 甲乙经中不宜灸。灸之不幸让人目小盲。虽然没那种事,但脸部还是不要灸。 三焦经我见 一 三焦经自古学者争论比较多。有人认为三焦没有实体只有机能。很多疑问依旧在没解答的状态。即使是极其聪慧的和汉三才图会作者对于三焦经也缄口。直到德川末的三谷公器才有了明确答案。当然虽然说有断案但也不是没有可以商量余地。泽田先生因为自己多年的思考和他说法一致则全面肯定。使其说法更加明确。 三谷公器参照死体解剖认为上焦是胸管,下焦是乳糜管,中焦是胰脏(参照解体发蒙)。即中焦是营养物质消化之府,下焦是其消化之府。上焦是分配给身体的府。总之作为后天元气的营养物质体内摄取分配地方称为三焦。直到泽田先生多年苦心研究后讲三谷公器学说作为基础更加发展明确了三焦论。具体如下。 二 焦为热,体温之原。元气从这里出。三焦有三气。宗气,营气,卫气。 1天地间的精气(氧气)通过心肺摄入到体内。这是宗气。上焦的作用。 2天地间的精气(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经过消化系统(就中,胃,十二指肠,胰脏,脾脏,肝脏)摄入到身体。这称为营气。发挥中焦作用 3天地间的精气(脂肪)通过小肠的乳糜管摄入到身体,这称为卫气。发挥下焦作用。 三 宗,营,卫三气是生命之原,十二经之根。只有浇灌树根枝叶才能茂盛。天地间的精气即能量通过三焦进入人体,称为人体的精气。所以才有三焦是元气之别使。 四 热的调整需要根据三焦。原因不明的微热通过调整三焦可以消退是经常遇见的事。 五 三焦的通顺直接关系人的健康。故调节三焦是治疗根本。阳池重要是因为三焦的原穴。下焦之滞留可以用阳池中脘治疗实在是妙。 六 下焦的停滞会影响到皮肤光泽,皮肤上有很多汗毛是因为下焦停滞。通过灸可以让身体变好,汗毛也会脱落。 七 下焦停滞多在左天髎有反应点。成为肩凝的原因。这个容易让医生误诊为肺病。泽田先生认为要治疗首先调整三焦。 八 三焦和心包互为表里。和胆经也有关。手少阳和足少阳有关。 九 三焦经和三焦俞有关。膻中(上焦)。中脘(中焦)。阴交(下焦)有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