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别推荐:一位湖南县委书记的“政”见

 思益学 2015-05-08

友阿黄金特约·??湖南政商参考

今天,湖南政商参考特别推荐一位湖南县委书记读《论语》的笔记。他结合在区县任正职七八年的经历指出,作为一方主政者,面对的事务千头万绪、错综复杂,要树立权威、推进工作、避免犯错,就必须持守中正,领会并践行“政者”“正也”的哲学要义。在此,参考君也送宦游者一句论语妙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宦海无涯,人生苦短,权欲伤身,唯有造福一方,方能留下政声清誉。


所谓主“政”一方,这个“政”字怎么理解,怎么把握,是一切施政行为的基础。理解好了,把握对了,虽错也是无心之错,不会铸成大错。理解偏了,把握错了,即便全力施为,仍难免南辕北辙,做多错多。所以,“政”是第一问题。好在孔夫子在《论语》中早就说过:“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离开机关,在区县任职近八年,其中历任党政主要负责人也快五年了,回首这些年间,兢兢业业,磕磕绊绊,做了一些有益群众的事,没有出过什么太大的问题,最大的关键,也就是一个“正”字。细细想来,正,是为政之基;正,是权威之源;正,是自保之本。



正,是为政之基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其实,慧眼人皆有之,根本不必也不能外借,只需擦亮就好。


我们在做一些具体决策的时候,时常会看不清,只是因为“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个乱花,就是名利。名利遮眼,心就乱了,心一不正,就会出问题。我这些年来,确实没有感觉到太难判断的难题,仔细回想起来,就是一以贯之的简单化,有事不藏着掖着,大家一起商量;实在不行了,及时向上级报告;最后还处理不了的,坦然应对,靠前指挥,尽量把影响降到最低。


心正,则坦荡,事后看来,也没有出现过足以影响区域发展的问题。倒是在几个关键时候如果脑筋一动歪了,走了捷径,上了歪路,可能一时奏效,长远看来却极可能小事变大,最终不可收拾。


正,是权威之源


权威权威,其实是两个词,两件事:权是组织授予的,威是自己建立的;权是瞬间获得的,威是逐步积累的。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群众也好、干部也好、领导也好,人人心里有一杆秤,听其言之外,主要是观其行。用人公不公,处事公不公,是领导的基本标准,其他空头理论讲得再好,也是枉然。


林肯说过:“一个人可以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所有的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所有的人”。在一段时期内任职一方,足以让干部群众把一个人看清楚、揣摩透。这几年主官的经历,不但影响到任期内权威能不能树立、政令能不能畅通,而且会形成官声,终其政治生涯,如影随形,不可不慎!


正,是自保之本


近些年,不时有一些地方负责人因失职渎职丢官辞职,甚至锒铛入狱,说起来,大家往往会长叹一声,他就是吃了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亏,或是说他有经历但没经验。


这个所谓基层工作经验。一任主官,数年任期,小事不足以论,其间真正需要领导干部的只有几个关键点。大是大非之前,彷徨不安之时,痛苦抉择之间所体悟的,才是基层工作经验,终身受益。在这个时期,即便是天下皆曰是,我独以为非的定力和魄力,而这个定力,也就是个“正”字。


现在基层事物繁多,纷繁复杂,尤其是在处理那些历史遗留问题时,你有没有存私心杂念,有没有依法依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无论是对于地方,还是对于个人,都是天渊之别。


正如《名闲集》所载,“寸心不昧,万法皆明”。地方事物,纷繁复杂,一定要学会把握主要矛盾,把握好主要矛盾了,其他的事物就迎刃而解了。


在我看来,这个主要矛盾就是以“正”,就是去私心、讲本性、依法律,就是守规矩、明进退,就是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在纷繁复杂的诸般事物之前,守住了“正”,也就守住了“德”,守住了“廉”,至少也就是个不错的公务人员了,如果再佐以“勤”、“绩”,就是党和国家事业真正需要的人了!


来源:约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