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父母必读》发表的文章——亲子散步里的学问

 小不懂123 2015-05-08

   散步是最富诗意的休闲,因为它的随意、缓慢、平静与无目的,这种简约而优雅的生活与我们如今倡导的“慢养”十分契合,因此,散步也可以成为一种教育,只是“教育”的目的要被深深的隐藏……

  户外运动与睡眠、饮食是学前儿童最重要的三件大事,其中,户外运动是重中之重,它不但关乎强身健体,更与知识增长、智力开发、陶冶心性密切相关,所以,妈妈们不要把散步当作百忙生活中的奢侈,更不能把散步当做教育生活的补充,而应把散步当作与生活品质息息相关的组成部分,做好准备,带宝宝去散步!

  为保证教育目的的隐藏与达成,妈妈们带宝宝散步前,要对于散步的场所、陪伴散步的玩具与运动用品甚至散步时对话的内容等进行精心的设计;带宝宝散步时,要以“童心未泯”的态度与孩子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目的的最高境界,无目的,让宝宝在看似随意的散步中,悄然成长!

  一、体能运动

  体能发展是学前阶段孩子发展的核心,以散步的方式,达到锻炼的目的,让孩子身体强健,这应该是亲子散步最重要的目的,尤其是对于三岁之前的低年龄幼儿来说。

  为实现这一目的,妈妈们要为宝宝准备好出行的玩具,大约从学步开始,这样的玩具就应该随着孩子的发展不断更新,例如,玩具车类的玩具可以有学步车、手推学步车、扭扭车、滑板车、自行车……在这之中,我们还可以穿插其他玩具,比如小足球、跳绳、风筝、泡泡机等等。带上玩具去散步,孩子定会留连忘返、乐在其中,体能自然会有所提升。

  二、丰富视野

  真正意义上的早教,是以丰富孩子的视野为手段,通过多重、多样的刺激激发孩子的思维与想象,达到启智的目的。散步,自然是丰富孩子视野的好时机。

  以丰富视野为目的的散步,就要不断更新散步的场所,把每次的散步都置身于不同的环境,用新奇的变化吸引孩子去观察、去探索。

  除了空间的丰富,还应该有时间的保障,比如同一片海,早晨与正午不同、正午与傍晚不同、傍晚与午夜不同,四季之间更是千差万别,晴雨之间、风雪之下,也不尽相同……这种同一区域的不同风景,更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品质,激发孩子的思维与鉴别,让观察与思考更深刻。

  当诸多的空间与时间在妈妈的内心熟稔,当雪花飘飘、细雨婆娑、艳阳高照之时,我们就会轻易的判断出哪里的风景最美,哪里的意境最沁心,有了了然于胸的选择,带着宝宝有目的的去散步,定会收获多多。

  试想,大雪纷纷的时候,妈妈带着孩子,拉着他的小车儿、小铲去银装素裹的世界去玩雪,脚下传来咯吱咯吱的声音,寒风从脸上掠过,洁白的雪花落在围巾上、如同小山般的雪花装满小车儿……这该是一副多么美丽而温馨的画面!踩雪的声音、渐渐陷落的感觉、飞舞的雪花、寒风吹过的阵阵寒意……一切体验都会在纯粹的环境中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的美丽与真实,胜过千言万语。

  三、知识积累

  如果把散步视为诗意的散淡之旅,知识的积累则是其中最给力的点缀,图形、数字、文字等等就被我们信手拈来,自然的融入环境之中。

  知识的积累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围绕认识图形的散步,我们可以先在散步周围的环境中寻找图形,比如汽车的轮子的圆形、公园的路灯是柱形、桥下的石墩是方形、玩具店的小屋是长方形、小屋的屋顶是三角形……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有意的去一种物体中发现图形,比如,路边的石子各式各样,我们可以给不同形状的石子去命名……在对图形比较熟悉之后,我们可以欣赏图形带来的魅力,欣赏不同图形的艺术效果,于是可以带着宝宝去特色建筑比较集中的地方欣赏建筑的美,如去长安街散步、去奥林匹克公园散步、去特色建筑密集的高校散步。

  知识的积累也是一个多元刺激的过程,比如认识数字,我们可以从公交车上教孩子认识数字,可以从汽车牌照上教孩子认识数字,接着可以从购物的过程中认识数字并学会简单的计算……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操作对数字有更深入的认识,比如散步到某处停下来歇息的时候,可以与孩子用树枝、石子摆数字,还可以用不同数量的石子表达家人的年龄,让孩子对数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四、陶冶心性

  散步,之所以被定义为最富诗意的休闲,是因为它的随意、缓慢、平静与无目的,而这如同优美的诗篇一样,是对人心性最好的陶冶。

  纯美的自然本身就是对心灵的一种抚慰,如果带着孩子漫无目的的嘻嘻其中,一起静听花开花落、一起静听雪花飘飘、一起让风掠过发梢、一起与雪花与细雨同飞舞……这样的经历往往让我们忘我,成为最真实的陶醉,而陶醉,是一种最美妙的陶冶。

  除此,能称其为陶冶的还有文学、哲学与历史,如果我们漫步时光,有了诗的陪伴,有了哲学的追问与历史的厚重,那是更深层次的陶冶。

  根据季节、时节变化,我们有准备的选择那么几首诗,在散步时不经意间为孩子娓娓道来,也许他就会与你一起吟诵,比如春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吟诵“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秋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吟诵“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当爆竹声声的除夕,我们可以看着窗外绚烂的烟花给孩子吟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样的诗篇,还有很多很多,当此情此景与诗中的已经完美的契合在一起,不但是陶冶了孩子的心性,还对孩子的古诗学习大有裨益,这种浑然天成的理解,比之于字字句句的分割,要强之百倍!

  3岁之后,孩子会提出许多诸如生死、时间等类似于天问的哲学问题,对此,我们不好给孩子冷冰冰的“科学”答案,而应该引导他去思考与不断追问,用哲学的思辨培养孩子的思维,开启孩子的心智。此时,我们完全可以在与孩子漫步的过程中,从身边最为熟悉的花开花落、草绿草枯谈起,与孩子探讨生命的始与终以及存在的意义,让孩子从直观中思考抽象,从抽象中解读身边熟悉的事物。

  历史是伴随这些“天问”应运而生的话题,当我们与孩子漫步古建筑的时候,不妨从古建筑的产生、保留谈起,谈谈与之相关的人与事,让孩子在历史穿梭中陶冶,在历史的厚重中学会思辨与尊重。

  五、沟通交流

  随着孩子的长大,小小的他也会有自己的挫折与心事,如果我们面对面坐下来与孩子谈,过于严肃会让他们有所保留或不知所措,散步这种散淡的气氛,更利于心灵的沟通。

  我们与孩子散步时,可以在放松的心态下与孩子谈谈他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并一起探讨解决的办法,比如一起坐在湖边说说孩子的伙伴们,他们的长处与不足,孩子对他们的看法以及交友的困难,在这种散淡的交流中,我们会体会到,孩子也有他们的小世界,在这个小世界中,也有喜怒哀乐……就在这种闲谈之中,我们可以时不时的给孩子一些交友的建议与指导,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六、交往协作

  亲子共同的散步,其实很多时候也是亲子之间的一种协商、合作、妥协,因为我们很难说对于每次散步的时间、场所、方式,亲子之间是完全一致的。而亲子之间的交往与协作,最为重要的是妈妈有一颗与孩子同龄的心,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提出倡议、规则、建议等等。

  为了增加散步的趣味性,我们不妨给散步事先安排好任务,让孩子与妈妈一起完成,通过亲子合作的方式,增加亲子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孩子的任务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秋天的时候,妈妈可以以做一幅装饰画为目的,与孩子在散步的时候一起收集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树叶,然后一起加工完成,放在孩子的卧室。收集的过程可以有所分工,比如,孩子负责发现、拾取(够不到的时候妈妈帮忙),妈妈负责收放和整理。带着发现的任务去散步,相信孩子会发现更多的风景。

  对于散步,我并不主张家长依据自己的安排来控制时间,孩子意犹未尽,家长却要立刻回家,这是常常见到的情境,我更喜欢顺其自然,陪孩子玩到天黑,玩到酣畅淋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让孩子为所欲为,所以,“如何把撒了欢的孩子带回家?如何与孩子高高兴兴的结束漫步之旅?”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我想最为巧妙的办法莫过于我们揣着一颗童心,把孩子“引”回家。下面,我与大家分享一个可爱的案例,好友三岁多的儿子处于“泛灵”期,在拟人化的思维与爱模仿的特性趋势下,他也有了自己的“儿子”——玩具小熊,一次外出玩的很high,玩了整整一天还拒绝回家,智慧的妈妈问了一句,“你的儿子一天没吃饭了,会不会很饿?好可怜!”儿子立刻归心似箭,赶快回到家中喂儿子小熊吃饭。这个童趣十足的案例告诉我们,带孩子回家,不用剑拔弩张,只要我们有一颗与孩子同龄的心,定能轻松自然,四两拨千斤!

  总之,散步与家庭教育有诸多相似之处,最为相似的莫过于慢慢滋养与无目的的最高目的。散步的诗性让很多人喜爱有加,使之成为业余生活最为惬意的选择,在漫步中锻炼身体、调整节奏、抚慰心灵,让散步成为生命的一种常态,让散步带来的舒缓、诗意、哲思融入生命之中。家庭教育,无疑也是一种修养身心的漫步,过于功利过于高效都会令其适得其反南辕北辙,因为无论是陶冶心性、丰富视野还是沟通交流,都是需要时间来积淀的,就是知识的增长,慢慢滋养、循序渐进也是十分重要的。请相信,只要我们把教育视作生活的一部分,且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在慢慢的滋养中,孩子定会从中汲取到成长的养分,让心灵在不知不觉中丰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