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香雪海探梅,然后顺道来到了铜观音寺,这也是来光福景区的一个好地方。不知何时起,开始喜欢了这些宁静而又不失色彩的寺庙。或许是因为生活在繁杂的上海时间久了,人总想找个安静的地方歇息。让心灵去旅行。 来铜观音寺之前,我有在往上浏览过相关的介绍,也因为这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而有所向往。晴朗的午后,走进铜观音庙,许下一个美好的愿望。我想,只要诚心,愿望一定会实现,就像当我双手合十的许愿时,微风吹起烛光,宛如心形的火焰在在晃动。心顿时也变得格外的舒畅和安详。 铜观音寺,原名光福讲寺,因寺内原供奉有铜观音像而得名。始建于梁朝天监二年(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古寺与寺后山顶的古塔、寺前宋代的古桥及寺院内古碑刻一起已成为珍贵的文物。这里曾作为高僧讲经授道的地方,在唐朝达到鼎盛。当然,赶上好天气,这里也是人流如织,门庭若市。然而,那天我们去我们去的时候香客却寥寥无几,有幸能安静的拍点片,感受这一片静地。 2:这里就是铜观音寺。跟着我的脚步一起去感受吧。 3:这是光福寺桥,位于铜观音寺前,当地人称它为琵琶桥。走过光福寺桥,我们来到了铜观音寺,开启虔诚的拜佛之旅。是的,这次走进铜观音寺,我诚心的许下一个心愿。 4:寺庙前,拍摄一张,这里离香雪海有些距离,没有多少游客前往,随后进入寺庙,首先看到的是天王殿,四大天王分坐四方,有的身缠金龙,有的手持宝剑,有的怀抱琵琶,有的高擎法伞,一个个怒目而视。好在昶永平日为人和善,不惧。参观后从后门继续往上走。 5:我们是午后抵达,庭院前静悄悄,没有游人,偶尔听到树梢上的鸟叫。 6:看见这两支蜡烛,我想我的心愿一定会实现。 7:庭院里的铁树长得很好,看来环境不错。 8:大雄宝殿前面是一个院子,两边栽种着芭蕉、松柏等花木。特别是大门前的一棵香樟树,令人肃然起敬。据说此树大约生于明仁宗朱高炽时期,距今有六百岁。枝干伸向四周,树冠遮天蔽日,形成一把绿色的擎天大伞,蔚为壮观。 9:这环境,看了反而让我很舒心。 10:大雄殿旁边有钟楼,鼓楼。 11:不敢拍摄里面的铜观音,咱就拍摄墙壁上的吧,昶永是诚心的,没有冒犯之意。 12:我们沿着台阶继续往上周,来到大雄宝殿左侧的碑廊,这里面放置有珍贵古、近代石碑数块。宋代古碑有元绍初年尚书礼部记事碑、嘉熙二年公据纪要等;元代有皇帝圣旨文榜免役碑、大德三年(1299年)平江总督祈请观音感雨碑、至正大事记残碑、明况钟碑等。走廊上挂着一些石碑,雕刻着许多文字。 13:穿过大雄殿往后走,就到了铜观音殿了。 14:殿前有大鼎。 15:还有栩栩如生的铜制狮,看来不少游客抚摸过。 16:走进铜观音殿,虔诚的跪拜,许下一个真诚的心愿。 17:而后走到西方殿,可惜大门紧闭。 18:沿着石板路继续向后走,郁郁葱葱的树林,有些宁静。阳光照耀在城墙上。光影恰到好处。 19:枝繁叶茂,杂草丛生,江南的春天来得有些早。 20:篱笆里还有一小屋,紧闭的门栏,我只好悄悄走过。 21:午后阳光,斑驳的剪影映衬在黄色的墙壁上。 22:我来到了墨池旁,看着墨色的池水,倒映出高高的光福塔。池边坐下,闭上双眼,想着那些过往,曾经在池边洗笔墨和砚台的人人们。 23:墙内是光福寺塔。 24:香炉上雕刻的“风调雨顺”,预示着这一代的人们过得幸福安康。 25:而香炉的另一面是“光福寺塔”。 26:当我抵达塔下的时候,小伙伴们已经陆续的往上爬了,这不,牛牛童鞋已经在上面跟我们打招呼了。矗立在龟山之巅的光福塔,还是有些挺拔。 27:虽然是晴天,可今天的能见度还是不太给力呀。 28:登上它的最高一层,鸟瞰这座城。 29: 古:山围水抱开农桑,乐土风光真画里; 今:湖绕山扩建楼房,湖畔环境换一新。 30:我喜欢这个角度。远处的太湖波光粼粼。 31:当我们走回来的时候,又路过了此地,看着,忍不住又拍摄一张。 32:寺庙里也有不少梅花,就在光福塔下。 33:春天就是好,梅花盛开,各色各样。 34:微风,把花瓣吹落了。 35:粗壮的树枝上,绽放着美丽的花朵。 36: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一棵梅花树,恰是花开的时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