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各大洲地理概况

 许愿真 2015-05-09

(一)、亚洲:面积最大达4400万平方千米,东西时差达11小时,跨寒、温、热三带,大陆海岸线(69900千米)绵长而曲折,多半岛和岛屿:有阿拉伯半岛(300万平方公里世界最大)、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等大半岛;岛屿主要集中在东南海面,约有几万个大小岛屿,总面积为320万平方公里,其中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大岛有6个(加里曼丹岛〈世界第三大岛〉、苏门答腊岛、几内亚岛、苏拉威西岛、爪哇岛和本州岛)。东部边缘海外围的岛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区,东部沿海岛屿、中亚和西亚北部地震频繁。

亚洲地形总的特点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岭汇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洲面积的3/4,平均海拔950米,南极洲外最高。亚洲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也有陆地最低的洼地和湖泊--死海(湖面海拔-415米)。全洲大致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脉,之间有许多面积广大的高原和盆地,山地、高原的外侧还分布着广阔的平原。世界上海拔8 0 0 0 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带,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 8 4 4.43米。大江大河主要发源于中部山地,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内流区主要分布在内陆中部和西部。长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有58条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5条(长江6397千米、黄河5464千米、湄公河4500千米、额尔齐斯河(鄂毕河) 和黑龙江),以及重要内流河:阿姆河塔里木河2179千米);贝加尔湖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气候基本特征是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气候类型复杂。北部沿海地区属寒带苔原气候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靠太平洋的中纬度地区属季风气候,向南过渡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东南亚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赤道附近多属热带雨林气候中亚西亚大部分地区属沙漠和草原气候;西亚地中海沿岸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2000年人口达36.72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5%种族、民族构成非常复杂,尤以南亚为甚,黄种人约占全洲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种人,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三大宗教发源地。

矿产种类多,储量大,石油等储量居各洲首位;森林总面积约占世界可开发森林总面积的13%;可开发水力资源年可发电量达26000亿千瓦时,占世界可开发水力资源量的27%;沿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40%。除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外,亚洲大多数国家的经济以农业、矿业为主。各国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和部门、地域结构差异显著,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采矿业、农产品加工业及经纺工业占主要地位。

 

(二)、欧洲: 亚欧大陆的一部分,北、西、南三面分别濒临着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黑海,东部和东南部与亚洲毗连,宛如亚欧大陆向西突出的一个大半岛,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共45个国家和地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属于半岛和岛屿,其中半岛面积又占全洲面积的27%:有南欧与北欧四大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有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冰岛、西西里岛、撒丁岛、科西嘉岛、克里特岛等大岛屿。众多的半岛和岛屿把欧洲大陆边缘的海洋分割成许多边缘海内海海湾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比斯开湾是欧洲较大的边缘海,白海、波罗的海、地中海和黑海等则深入大陆内部,成为内海或陆间海

欧洲地形总的特点是冰川地形分布较广,以平原为主,高山峻岭汇集南部,平均海拔3 0 0 米,世界最低。地形 200以下的平原约占全洲总面积的60%,西起大西洋沿岸,东迄乌拉尔山麓,绵绵数千公里,没有间断,形成横贯欧洲的大平原(西欧、波德、东欧);欧洲最高大的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横亘南部,平均海拔在3 0 0 0 米左右。河网稠密,水量较充足,多短小而水量充沛的河流,三大重要河流——伏尔加河约3690米(世界最长的内流河)、多瑙河约2850米(世界流经国家最多),莱茵河(世界航运最大)。湖泊多为冰川作用形成,是个多小湖群的大陆,千湖之国 芬兰大小湖泊6 万个以上,面积占全国9 % 多。

欧洲大部分地区地处北温带,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西部大西洋沿岸典型的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多雨雾;东部远离海洋,属大陆性温带阔叶林气候;东欧平原北部属温带针叶林气候。北冰洋沿岸地区属寒带苔原气候,冬季严寒夏季凉爽而短促。南部地中海海沿岸地区冬暖多雨,夏热干燥,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人口约7.28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2.5%,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洲;绝大部分是白种人( 欧罗巴人种),多信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东正教等,梵蒂冈是世界天主教中心。欧洲经济发达,工业生产水平和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绝大多数国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其中北欧、西欧和中欧一些国家发展水平较高。工业、交通、商贸、金融保险在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农业为次要生产部门,农牧结合和集约化水平高为重要特点。主要种植麦类、玉米马铃薯、蔬菜、瓜果、甜菜、向日葵、亚麻等,小麦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大麦、燕麦约占60%以上;园艺业发达,主产葡萄和苹果;畜牧业以饲养猪、牛、绵羊为主。

 

(三)、非洲:北宽南窄的倒三角状,海岸平直少海湾和半岛,南北8000公里,东西7403公里,面积约302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有世界第四大岛马达加斯加岛,和其他小岛屿(东部塞舌尔群岛,东南部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旺,西北部佛得角、亚速尔、马德拉加那利群岛等)。高原型大陆,平均海拔750 米,大致以刚果河口至埃塞俄比亚高原北部边缘为界,东南半部称高非洲,多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原,西北半部称低非洲,大多在海拔500米以下。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东部的大裂谷约6400 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有不少狭长的湖泊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大河流水系较复杂,多急流、瀑布,有6671米世界第一长的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等。

非洲大陆几乎被赤道一切为二,大部分都位于热带地区之内,但西部呈大块突出状,故大部分土地都位于赤道北部。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一带属热带雨林气候,森林面积约占全洲21%;地中海沿岸一带夏热干燥,冬暖多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北非撒哈拉沙漠、南非高原西部雨量极少,属热带沙漠气候沙漠面积约占全洲1/3;其它广大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干旱,多属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属热带雨林气候,西部属热带草原气候。

非洲人口10亿(2009年),约占世界总人口15%。习惯上把非洲分为北部非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北非人口约占非洲的1/4,国民生产总值则占1/3以上,均属于中等收入国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相对落后,南非非洲现代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各国经济长期遭受帝国主义的控制,取得独立后,正在改变过去殖民统治所造成的单一经济状态。工业大部分为农畜产品加工,重工业相对发达的有南非、埃及、阿尔及利亚等。

全洲农业人口约占全洲总人口的23 ,许多经济作物的产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咖啡、花生各占世界总产量25%左右,可可、丁香、棕榈油、棕榈仁的产量分别占5080%,还有棉花、剑麻等。目前已知的石油、铜、金、金刚石、铝土矿、磷酸盐、铌和钴的储量在世界上均占有很大比重;主要矿物开采量在世界上都占重要地位:原油约占10%,铜矿石约占20%,金刚石、金均占70%左右,锰、锑、钴、铬、磷酸盐、石棉、铀、铂、锂、钽、铍、铌的产量常居各洲第一、二位,铁居世界第3

 

(四)、北美洲:北美洲除包括巴拿马运河以北的美洲外,还包括加勒比海中的西印度群岛,面积2422.8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大洲约占世界16.2%。大陆海岸线长约6万千米,西部的北段、北部和东部海岸比较曲折,多岛屿和峡湾;南半部海岸较平直。半岛总面积约为210万平方千米,岛屿总面积居各洲之首约400万平方千米,格陵兰岛为世界最大岛(217.6万平方千米)。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阿拉斯加148万平方公里)、加拿大北极群岛(160万平方千米)、格陵兰岛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九个地区;在政治经济上,又将美国以内的美洲部分归为拉丁美洲。

大陆地形的基本特征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分布于东西两侧与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于中部。东部圣劳伦斯河以北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为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平原北起哈得孙湾,南至墨西哥湾,纵贯大陆中部,北半部多湖泊和急流,南半部属密西西比河平原。西属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从阿拉斯加一直伸展到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条平行山地:东带落基山脉南北延伸5 000千米,是北美洲气候上的重要分界线,西带南起美国的海岸山岭,向北入海形成加拿大西部的沿海岛屿;中带包括阿拉斯加山脉、加拿大的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等;东带和中带之间为高原和盆地。北美洲的外流区域约占88%,除圣劳伦斯河外,所有大河都发源于落基山脉。落基山脉以东的河流分别流入大西洋(48%)和北冰洋(20%),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20%),密西西比河的长度为世界第四。湖泊众多,淡水湖居各洲首位总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中部高原区的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245 273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有北美地中海之称,其中以苏必利尔湖为世界第一大淡水湖。

北美洲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北部在北极圈内为冰雪世界,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热带飓风侵袭。大陆中部由于山脉的南北走向,从太平洋来的湿润空气仅达西部沿海地区,从北冰洋来的冷空气可长驱南下,从热带大西洋吹来的湿润空气也可以经过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气候很不稳定,冬季时而寒冷,时而解冻。

北美洲主要矿物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森林面积约占全洲30%,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18%;草原面积占全洲14.5%,约占世界草原面积的11%。北美洲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蕴藏量占世界8.9%约为24800万千瓦,已开发5360万千瓦,占世界的34.7%。沿海渔场的面积约占世界20%,主要在西部和加拿大东部的边缘海区。

北美洲人口4.62亿,大部分是欧洲移民的后裔,以盎格鲁萨克逊人最多,通用英语西班牙语,主要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美国和加拿大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工业基础雄厚、生产能力巨大、科学技术先进;农、林、牧、渔业也极为发达;北美洲铁路总长420 000多千米,内河通航里程约55 000多千米,公路四通八达。其他国家除墨西哥有一些工业基础外,多为单一经济国家。北美洲采矿业规模较大,主要开采煤、原油、天然气、铁、铜、铅等,而锡、锰、铝土矿、金刚石、硝石、稀土以及天然橡胶等重要的战略原料几乎全部或大部靠进口。农业生产专门化、商品化和机械化程度都很高,中部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农作物以玉米、小麦、水稻、棉花、大豆、烟草为主,其大豆、玉米和小麦产量在世界农业中占重要地位。中美洲、西印度群岛诸国和地区主要生产甘蔗、香蕉、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

 

(五)、南美洲:面积约1797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12%,巴西约占一半。大陆海岸线长约28 700千米,比较平直,多为与山脉走向一致的侵蚀海岸;缺少大半岛和大海湾,岛屿不多主要分布在大陆南部沿海地区。

南美洲大陆地形可分为三个南北向纵列带:西部为狭长的安第斯山(最宽400千米,全长约9 000千米),东部为波状起伏的高原(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南部有巴塔哥尼亚高原),中部为广阔平坦的平原低地(奥里诺科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560万平方千米]拉普拉塔平原)。南美洲海拔3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洲面积的60%,全洲平均海拔600米。火山较多、地震频繁且多强烈地震。湖泊不多,大西洋水系的河流大多源远流长、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流域面积广,亚马孙河是世界河流之最,超过1 000千米的支流有20多条,此外还有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巴拉圭河、乌拉圭河)等水系。

南美洲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以热带为主,由于安第斯山脉影响西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东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大陆性不显著,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气温的年较差小,不象亚洲、北美洲那样变化剧烈,最热月平均介于26.8之间,远不及非洲澳大利亚大陆的热带地区炎热;除山地外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冬季远比北美洲暖和。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的地区约占全洲70%以上,沙漠面积最小。西部则有呈带状分布的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安迪斯山脉则为高山气候,在南美洲东南部则有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委内瑞拉石油储量、巴西的铁矿储量居世界前列;铜矿的金属储量在1亿吨以上,居各洲首位,智利铜的储量居世界第二位,秘鲁居第四位;森林面积占全洲50%以上约92 000万公顷,约为世界的23%;草原面积约占全洲25%约为44 000万公顷,为世界的14%多。水力蕴藏量估计为46 700万千瓦,约为世界的16.9%。秘鲁沿海、巴西沿海为南美洲两大渔场

人口3.2 5亿,约占世界的5.6%,人口分布不平衡,西北部和东部沿海一带人口稠密,并且高度集中在少数大城市。民族成分比较复杂,白人最多,混血型多且以印欧混血型为主,印第安人黑人最少。官方语言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巴西),绝大多数信天主教,少数信基督教

战后南美洲经济发展很快,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但各国经济水平与实力相距甚远。阿根廷和巴西交通较发达,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乌拉圭、智利等国拥有较稠密的公路网,公路总长约2 00万千米,铁路总长约8.5万千米,内河通航里程约100 000千米。巴西、阿根廷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两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洲23,委内瑞拉、哥伦比亚、智利、秘鲁经济也较发达。采矿业是基础部门,大部分矿产供出口:委阿厄秘鲁等国的石油,巴西委智的铁,玻利维亚的锡、锑,智秘的铜,圭苏的铝土等都在世界占据重要地位。轻工业为多数国家制造业的主体,肉类加工、制糖、饮料、皮革、纺织、服装等部门较发达;钢铁、汽车、化工、橡胶、电器、机械等重工业集中在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智利、秘鲁、哥伦比亚等国家。农业在南美各国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种植业中经济作物占据绝对优势,向世界提供所需咖啡、香蕉、蔗糖的绝大部分及大量的棉花、可可、剑麻等(巴西的咖啡和香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东南部阿根廷等国则大量出口肉类和粮食。牛、羊的总头数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秘鲁和智利为世界著名渔业国。南美洲大部分国家中多数人从事农业生产,但粮食生产仍不足自给,大多数国家需进口粮食。

 

 

(六)、大洋洲:狭义的范围是指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群;广义的范围是指除上述三大岛群外,还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等。成为亚非之间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大洋洲陆地总面积约897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

一般分为大陆和岛屿两部分:澳大利亚大陆中西部,大部分为沙漠和半沙漠;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东部山地大分水岭(绵延约 3 000千米)海拔800米;新几内亚岛、新西兰的北岛南岛是大陆岛,岛上平原狭小,多海拔2 000米以上的高山,查亚峰5 029米是大洋洲的最高点;美拉尼西亚系大陆边缘弧状山脉的延续部分,岛屿多属大陆型,各列岛弧之间有深海盆和深海沟;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绝大部分岛屿属珊瑚礁型,面积小地势低平;此外还有少量火山型岛屿,如夏威夷群岛帕劳群岛所罗门群岛等。河流短小,水量较少,雨季暴涨,旱季有时断流,大多不利航行;墨累河是外流区域中最长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内流区域(无流区)约占总面积的52%,均分布在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主要内流河均注入北艾尔湖

大洋洲大部分地区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除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外,其余地区均属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50毫米,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属各月降水较均匀,但以冬季稍多的温带降水区,年平均降水量多在500毫米以上;澳大利亚西南部和西南沿海属地中海式冬季降水区。

矿物以镍、铝土矿、金、铬、磷酸盐、铁、银、铅、锌、煤、石油、天然气、铀、钛和鸟粪石等较丰富。镍储量约4 600万吨,居各洲前列;铝土矿储量46.2亿吨,居各洲第二位。森林面积约占总面积的9%;草原占大洋洲总面积的50%以上,约占世界草原总面积的16%。拉尼西亚附近海域、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及新西兰附近海域为主要渔场。

大洋洲人口约 2900万,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个洲,绝大部分居民使用英语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经济发达,其它岛国多为农业国,经济比较落后。 农业 农作物有小麦、椰子、甘蔗、菠萝、天然橡胶等。小麦产量约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3%,当地居民主要粮食是薯类、玉米、大米等。畜牧业以养羊为主,绵羊头数占世界绵羊总头数的20%左右。羊毛产量占世界羊毛总产量的40%左右。大洋洲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其次是新西兰。主要有采矿、钢铁、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化学、建筑材料、纺织等部门。大洋洲岛国工业多分布在各自的首都或首府,一般比较落后,仅以采矿及农、林、畜产品加工为主,多为外资控制,产品多供出口。近年来大洋洲国家重视发展旅游业。汤加、瓦努阿图等国家旅游业收入可观,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