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手机、掉书包……生活中的马大哈不少,但因为宣传和信息整合不到位,椒江96345社会公共服务中心的失物招领中心运行一年来“门庭冷落”。为改变这一现状,96345中心不断完善这项便民服务,现在—— 乘出租车,公文包落车上了;出门逛街,手机忘记丢哪了……生活中,时常能够听到马大哈们焦急寻找失物的事情。与此同时,好心人捡到东西、找不到失主的现象也屡有出现。 针对这一情况,去年4月,椒江96345社会公共服务中心成立失物招领中心,构建了一个失主(失物)与拾者(拾物)信息相对统一集中的对接平台。 一年多了,失物招领中心运行的情况如何?出现过哪些马大哈?昨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掉手机掉书包 马大哈掉的东西真多 车骑着骑着,手机没了。这样的事情你遇到过吗?别惊讶,椒江就有这么一位失主。 “我看着手机从他身上掉下来。”在失物招领中心的记录中,有一部手机是工作人员李瑾捡到的。当时李瑾正等候在一个红绿灯路口。绿灯时,身边一个小伙子开着摩托车呼啸而过,因为声音比较大,引人注意。不过,就在行人给小伙子行“注目礼”时,小伙子的手机从口袋里掉了出来。 “好几个人过去捡。”李瑾说,后来她同捡到手机的行人交涉,对方把手机给了她,拿到失物招领中心。随后,李瑾和同事通过手机里的通讯录联系到了失主的朋友。 丢手机比较常见,丢书包的有听过吗?椒江有位胡女士就把儿子的书包落在了公交车上。当时,胡女士与儿子在椒江教育局门口乘坐公交车回家。下车时,那么大一个书包就被两人落在了车上。等到发现书包没了,公交车都已经走远了。胡女士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拨打了96345的服务电话。半个小时后,儿子的书包被找到了。 今年,手机上可查询和发布信息了 虽然放到失物招领中心的失物最终都物归原主了,不过数量不多。“从去年到现在,只有7件失物。”中心副主任李永敏说,相比起来,在平台上找东西的市民更多一些,有近50位。 李永敏表示,量少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宣传还没有到位,很多人还不知道96345有一个失物招领中心,可以24小时发布、查询失物信息。二是信息整合不到位,例如公交车和出租车等丢东西最多的地方,都有各自的失物认领中心,目前信息没有统一到一个平台上。 “中心正在不断地完善这项便民服务。”李永敏说,除了拨打96345热线或登录96345网站、微博发布或查询失物信息外,考虑到微信在市民中的受欢迎程度,今年初,失物招领中心在“e椒江”和椒江96345公众微信平台上开辟失物招领板块,市民可以直接通过手机发布拾物和查找失物。 此外,随着志愿者网格化的细分后,以后捡到失物的好心人不用专程将东西送到失物招领中心,只要拨打24小时开通的热线,就会有该网格区域的志愿者赶到现场领取失物。 “随着认知度的不断提高,我相信96345失物招领中心这个平台会越来越有人气的。”李永敏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