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品中正制与士族兴亡

 自作自受的人生 2015-05-09
九品中正制与士族兴亡
  
  才到中天万国明
  
  曹魏能建立新皇朝,从根本来说是通过扩张自己股权和打击小股东的方法,把自己手里皇权集中到一定地步了,曹氏不同于司马氏,司马氏没经过大规模战争就继承了曹魏的帝国,内部没有进行大规模清洗,可以说是股份联合公司。
  
  而曹魏是自己建立政权军队,不断扩张打平整个北方的。他对内清洗的幅度和力度远远超过司马家。之前和汉朝相始终的三辅豪门,可以说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之前东汉根本的南阳豪门也是如此。而曹氏起家两大支柱之一的汝颖士族,和后来收编的河北士族如荀崔等都遭到了曹操的打击。
  
  而且在曹丕称帝的时候曹氏宗室和亲信牢固掌握了地方各大军区和中央军权,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士族豪门是无力反对曹魏代汉的。
  
  当然,一手大棒一首胡萝卜本来也是正常。但是九品中正制,曹魏实行的开始阶段重点可不是有利于士族的,而是强化中央集权的政策。
  
  要知道,汉朝是实行察举制度,评价推荐官员的权力是掌握在地方郡守刺史等人手里。随着士族的崛起和清议的发展,这种权力被士族逐步分到一些。这种考评实际是企图不地方大族清议的舆论权力收归到中央任命的大中正手里。
  
  而九品中正其实本质还是察举,只不过是把地方察举人才的权力收归中央任命的中正官。而且察举制度变成九品中正也是适应当时形势的,要知道,传统察举,一个人想出仕,必须从其本土籍贯,可在东汉末大战,很多当地人被迁徙或者主动转移,这种情况下要他们继续从本土本群进行察举出仕是很困难的,而如果不这样则名不正而言不顺,而中正官直接不是郡级别考评,而是州级别考评方便了许多。
  
  九品中正真正转化为完全有利于士族出仕的政策,根本在于士族的强大势力导致各州出任大中正的多半是士族子弟,评价人物不是按官方标准(曹魏的官方标准是魏武三诏令的才德分离,用人不看门第,这都是有利于寒门的),而是以士族有利的标准来选拔和品评(曹魏文帝明帝和曹爽执政时期,当时争议是很大的),随着司马氏集团的胜利,为了争取士族支持,则是完全采用士族标准,不再打压士族,久而久之自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而到士族完全占据统治地位的西晋,士族统治已经习以为常,也根本不依赖九品中正了。
  
  认为在九品中正实行的时候还有势力敢于挑战反对曹魏代汉,请重新看看史料。士族的兴盛不可阻拦在东汉后期就很明显了,是先有士族兴盛后有上品无寒门,而不是有九品中正才有士族的垄断。
  
  从根本来说,早在西汉,随着宗王和军功爵地方势力的瓦解,随着汉家国家采用十五税一的制度(等于可以容纳地主们剥削了)自然给豪强让出了空间。
  
  到西汉灭亡,豪强大兴,汉光武帝政策重点就是一方面把豪强中央化,转化为功臣勋贵们,一方面打击不愿意进行转化的地方割据的豪强们。在这种大棒胡萝卜的打击下,豪强逐步中央化学术化,诞生了通经世代相传的士族。
  
  在当时社会条件下,随着东汉末年全国长期大战的残酷导致社会经济文化全面衰落(货币经济衰亡,公学衰亡),以家族形式传承文化成了唯一的维持社会文明的出路(另一条路是宗教)。而且随着东汉后期天灾人祸不断,庄园经济,大家族制度无论从开发新地区,还是自保上都有绝对必要。整个东汉就是小家庭自耕农的解体(到魏晋时期,唯一能存在的小家庭自耕农只有依附化,成为政府控制的国家农奴才能生存下来,由于士族依赖国家政权,由于皇权始终反对无限之兼并,所以国家始终能以国家依附农奴的形式掌握一部分自耕农和土地,这是皇权在魏晋南北朝依旧能存在的经济基础)和大族和庄园经济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从经济,文化上,士族崛起都是不可阻挡,政治上地方大族累世两千石,中央如袁杨这种累世三公都是这种情况的反映,而随着征兵的衰落和募兵的崛起,士族豪强在军事的崛起也完成了。
  
  无论谁上台如何打击士族,如何强化中央集权,只要还需要维持国家政权需要的官僚和文化,只要士族大庄园经济还在,只要政治上无法取消士族的优势(随着官学的没落和寒士的衰弱越来越大),那士族成为社会主导阶层都是一种必然
  
  整个中古时期,社会实际是二元(皇权代表的国家控制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基础和士族豪强控制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甚至三元(南北胡汉)结构对立。
  
  到唐朝,随着士族的消亡,皇权对基层的控制也在直线消解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