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淑女·王昭君篇

 文苑折枝 2015-05-09

淑女·王昭君篇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王昭君和亲

 
 
 

这次到内蒙,不是来观沙漠、草原、北雁;而是来看王昭君,当然现在只能看到的是一座青冢——昭君墓了。

呼和浩特市,驱车向南不到十公里,我们来到大黑河南岸一个叫做贾家营的地方,有人指着那旷野之上有座一座小山,说那就是昭君墓,似的古墓,又叫“青冢”,蒙古语特木尔乌尔虎",“古垒”,那就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

 
 

时令已是立冬,四顾已无几个游人塞上风寒,阴阴的天,光秃秃的树,灰蒙蒙夹带黄沙的天。这荒凉,这凄清,无非给我这个曾怀敬仰而去拜谒的游子增添了些许凝重!

 遥想: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无奈圣命难违。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哪知汉元帝因后宫女子众多,就叫画工画了像来,看图召见宠幸。宫女都贿赂画工,独王昭君不肯,所以她的像被画得差,不得见汉元帝。后呼韩邪来朝,帝敕赐之。临辞,帝召舞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帝悔之不及,追究下来,就把毛延寿、陈敞等许多画工都杀了。历代文人多据此为文、吟诗作赋,如吴雯《明妃》:不把黄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媒同 杜甫《咏怀古迹》: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王安石《明妃曲》: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欧阳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中国的皇帝,没有几个座得稳的,历来“边关”吃紧,战争频仍,为保其位,打不赢,就给银子,给粮食、布匹,送美女,以和亲。李白有诗《王昭君》:“昭君拂玉鞍,上马蹄红颜。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在众多的和亲举措中,汉代的王昭君和唐代的文成公主是最成功的典例。

有历史为据:从汉武帝元光二年到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昭君出塞之年,其间整整一百年,汉王朝与匈奴部落联盟之间,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之中,而这种由双方统治阶级发动的相互掠夺的战争,不论谁胜谁负,对于两族人民来说,都是灾难。昭君出塞之年,正是匈奴拒绝和亲一百年,很明白寄托在王昭君身上的政治使命是恢复中断了一百年的汉与匈奴之间的友好关系。昭君不负众望,成了和平使者。她出塞以后,汉与匈奴之间有50年左右没有战争。边疆地区出现了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人民炽盛,牛马布野的和平景象。50年的和平,在历史上不是小事,而这50年的和平是与昭君出塞有密切关系的。翦伯赞先生为此感叹道:王昭君在过去的史学家眼中是个渺小的人物,在现在的史学家眼中还是个渺小的人物,然而在这个渺小人物的身上,却反映出西汉末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侧面,民族关系的这个侧面。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公元前一世纪下半期汉与匈奴之间的关系的全部历史。翦伯赞还指出:现在还有人反对昭君出塞,认为昭君出塞是民族国家的屈辱。我不同意这样的看法。……当然,和亲也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有些和亲是被迫的,但有些也不是被迫的,昭君出塞就没有任何被迫的情况存在。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和亲就一律加以反对,那么在封建时代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间的和解呢?在我看来,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所以翦伯赞有诗云:“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关于王昭君,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据说王昭君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单于,来平息汉匈干戈。出塞时,和单于走到黑河边,只见朔风怒号,走石飞沙,他们只好停下来,昭君弹起她心爱的琵琶,顿时彩霞横空,白云缭绕,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不一会儿,遍地长满了青草,开满野花。远处的阴山变绿了,黑水变清了,还飞来了无数的百灵、布谷、喜鹊,在昭君和单于的马队头顶上飞翔和啼叫,于是单于和匈奴人民高兴极了,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后来,昭君和单于走遍了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里,哪里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走到缺水草的地方,昭君的琵琶一划,地上就出现了一条玉带似的河流,一片片绿茵茵的嫩草。昭君还从一个美丽的锦囊里取出几粒种子,撒在地上,从此塞外便有了庄稼,她从袋里取出一把金剪子,用羊皮剪成犁、车、羊、马,放在地上,就成了铁犁和木车,木车周围还出现了成群结队的羊群和马群、骆驼群……不少史料证明:王昭君赴藩,为匈奴人塑造了一个高贵、美丽、智慧、勤劳,贤慧的汉民族形象,使匈奴人民近距离了解了汉人,使汉、匈两族真正实现了互相的交流和了解,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和好。

昭君出塞后, 呼韩邪单于封其宁胡阏氏,与其育有一子,呼韩邪死后,王昭君欲归汉,汉成帝命其从胡俗,再嫁呼韩邪单于的儿子复株累若鞮单于。育有二女,长女为须卜居次,次女为当于居次。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睦宁友好。“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遮忘于戈之役。

这无疑是昭君的智慧和善举。

王昭君以大为重,忍受极大委屈,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岁的绝世佳人王昭君去世。

昭君死后,人们为其筑墓,我所见的座落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的昭君墓,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

 有人说,昭君出塞,是自愿的,她是高高兴兴赴藩的。这样的说法未免有些不合人情常理,其实昭君无论出塞,还是在匈奴生活的岁月,都是强忍内心的悲恸,个人遭遇很不幸的。传说“昭君出塞”时,王昭君行于大漠途中,悲怀于自身命运和远离家乡,因而在马上弹《出塞曲》,而天边飞过的大雁,听到曲调的幽怨和感伤,肝肠寸断,纷纷的落下来,“落雁”由此得名;她的婚姻更是不幸的;丈夫死后,她曾托信给喊皇帝想归汉未遂;据说她英灵早逝,只活到33岁……

 
 

大底是出于对王昭君的不幸抱不平,曾有人反对和亲,最突出的是戎昱

有诗云:“汉家青史上,拙计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净沙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据说,在内蒙其它地方,在四川、陕西、甘肃,在王昭君所生长、经过的地方,都有昭君墓。人们对王昭君有好感,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大底是因为她的为国自我牺牲精神带来了民族的和睦、友好、安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正如翦伯赞所说,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我拜谒在纪念塔前,心灵对王昭君充满着敬意。

 
                                     2005、11、20日于呼和浩特市寓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