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旧|那些年南京路上消逝的商店 侬宁得伐?

 泽潝先生 2015-05-09

南京路,人潮涌动,流光溢彩,是上海城市记忆中华彩的一章。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上海市政改造、商海浮沉,南京路上不少经营了上百年、数十年的老店、名店、特色店相继退出。儿时的你是否曾经光顾过呢,如今,你还记得ta们吗?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科艺冲晒|原南京东路150号

原名勒克斯新闻摄影社,开设于1937年,初期专门拍摄新闻照片。1940年开始发展冲晒业务和冲洗电影胶片。1945年开始承接天然彩色照冲洗放大业务,是当时上海最早经营彩色照的单位,在冲晒方面有较高的声誉。解放后,改名为科艺冲晒,很快发展成为一家颇有经营特色的业余摄影冲晒放大的专业单位。

中华皮鞋店|原南京东路252号

中华皮鞋店开设于1917年,是一家我国最早经营男女特色皮鞋的商店。从开创之日起,中华皮鞋店就以独特的风格、新颖的款式、优良的质量,与外商进行竞争,并取得成功。1935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女儿结婚时,就在“中华”定制了100多双不同式样的皮鞋作为嫁妆。1950年,中华皮鞋公司与工场脱钩,商店改名为“中华皮鞋店”。后在大众第一皮鞋厂的支持下,设立“中华”牌皮鞋生产小组。这个小组生产的“KK(凯凯)”和“中华”牌男皮鞋,除保持了为中老年顾客供应平跟鞋外,还陆续增加了中跟皮鞋。

老介福|原南京东路257号

老介福呢绒绸缎商店开设于1860年,最早由福建人祝氏兄弟合资开设,故取招牌为“介福”(即两个福建人的意思)。后盘让给苏州人程芦舟,以后该店又由绰号叫“老寿星”、“长脚”、“大阿福”的李灿石、姚荫莉、程用六(程芒舟之子)三人合伙经营,从各人绰号中取一字(“脚”谐音“介”),更店名为“老介福”,并请近代著名书法家唐驼写了招牌。“老介福”最早以经营绸缎著名,备货注重高档贵重商品,并以收集世界各国精美花型图案,自行设计新品种,直接向沪、杭、苏、湖州等地丝绸厂定织定染、特殊加工为其经营特色。20世纪80年代,“老介福”经营品种达1500余种,年销售各类丝绸160多万米、呢绒100多万米,成为全国最大的呢绒、绸缎特色零售商店。

丽华公司|原南京东路270号

丽华公司由广东人梁海筹创设于1926年,当时设铺面、二楼、三楼3个商场,经营百货,生意兴隆一时。1954年成为中国百货公司上海市公司第一家代销店。1966年改为红卫百货商店,1984年恢复丽华公司原名。1993年扩建,营业场地为5个楼面,经营品种达6000多种。

大丰果品商店|原南京东路300号

大丰果品商店的前身是上海第一食品商店门市部,20世纪60年代初期,改组为上海市供销合作社门市部,并更名为大丰果品商店,后又改名为大丰土特产食品商店。这家商店综合经营各类水果、土特产食品,有2000多个品种,分设10个专业柜组。

扬州饭店|原南京东路308号

扬州饭店初名“莫有财厨房”,1950年1月由扬帮名厨莫德峻和其子莫有庚、莫有财、莫有源三兄弟共同创设,原址在江西中路374号(近宁波路)上海银行大楼三楼上海纱厂工商界人士联合俱乐部内。因经常由老二莫有财出面交税、办事,故名。1997年底,因地铁2号线施工,扬州饭店迁至南京西路72号“喜来临”楼上营业,后由于“新世界城”二期工程开工,该店停业。2004年10月,扬州饭店又迁至福建中路345号原“知昧观酒家”所在地重新开业,后又开出几家分店。

五芳斋点心店|原南京东路391号

五芳斋点心店初名“姑苏五芳斋”,1858年秋由苏州糕团名师沈敬洲开设。由于其自产自销的苏式糕团原料来自玫瑰、桂花、松花、莲花、荷花五种天然清润芳香的植物,故取名“五芳斋”,店主和糕团师傅又来自苏州,所以取店名为“姑苏五芳斋”。“五芳斋”首先在沪上用水磨粉制作的“汤团”和各式糕团,吃口香糯细腻,很受顾客欢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第一次来沪访问时,下榻在锦江饭店,曾经品尝了“五芳斋”师傅为他特制的“含馅八珍小圆子”,色泽洁白如晶,皮韧而薄,吃口细腻而甜,异常别致。尼克松吃后极为高兴,说:“此品贵如珍珠!”1998年,“五芳斋”迁至四川中路136号;2008年,“五芳斋”总店迁址云南南路28号。

马咏斋熟食店|原南京东路445号

马咏斋熟食店创始人马咏梅早期在常熟古里村制作酱蛋、酱鸡、酱麻雀等卤味野味,每日到城里串街走巷叫卖,后在苏州、常熟开店,以质量考究闻名。1937年来上海开设这家商店。马咏斋除冬令供应各式野味,夏令供应糟肉、糟鸡等各种糟货外,日常供应的有上海烧鸡、五香酱鸭、五香酱肉、酱汁肉、熏青草鱼等二三十个品种。该店尤以油鸡和油锅沃鸡著名,烧煮时选用肥嫩草鸡,以特种香料配制,皮呈油光,色泽蜡黄,肉白,吃口鲜嫩,食之清香。当年在西藏南路16号还设有马咏斋西号。

东海皮件公司|原南京东路200号

东海皮件总店前身是“中兴皮箱厂”,开办于1937年,创始人叫顾福生。因顾经营不善,濒临倒闭。顾的亲戚、上海江湾人李鸿生于1942年盘下中兴皮箱厂的全部财产,决心重整旗鼓,使“中兴”在皮件业站稳脚跟。东海皮件总店1989年8月被评为上海市市级企业,同年9月被上海市第一商业局等单位命名为第一批上海名特商店。1990年10月,东海皮件公司由西藏中路迁至南京东路200号。

新新美发|原南京东路546号

该店设立于1925年,原设在新新公司(现食品一店)内,服务对象主要是该公司职员,且限于男子,所理发型也较简单。新新公司老板李泽在1938年花大本钱对所属的新新美发部(位于三楼新新旅馆部)进行了全面的扩充与装修,增设女子理发部,引进国外先进理发设备和高级化妆用品,并聘请了上海一批理发高手, 1939年秋以“新新美发厅”为名正式对外营业。解放后,在国庆十周年前夕,“新新”迁到南京东路546号营业。 1991年“新新”彻底翻造后扩展为5个楼面的新新美容城。由于技术一流,“新新”曾一度“客满为患”。2007年后,“新新”由于南京路业态调整退出南京路步行街,分别在汉口路575号和浙江中路466号安生立命。

协大祥绸布|原南京东路580号

“协大祥”的创建者孙琢璋,浦东川沙人,幼时家境贫寒,19岁经人介绍学生意。24岁这一年,他由土布店转至“协祥”洋布号当职工,为店主丁方镇、柴宝怀所赏识。1912年,委派他到小东门外大街的店堂去当经理,因该店开间要比协祥布店大,故称“协大祥绸布商店”,以图发迹赚大钱。“八一三”事变后,日军进入南市,使地处南市小东门的“协大祥”营业一落千丈。为图谋生存发展,于1937—1938年,“协大祥”在金陵路八仙桥附近开设第一支店和第二支店。1949年,为在繁华的南京路上展开竞争,便开设第三支店。继承和发挥老店的经营特色,业务不断扩大,成为上海棉布业“三大祥”中的首位,始终执棉布零售业之牛耳。1956年公私合营后,“协大祥”各分支店相对独立。1992年,商店翻建后。改名为“上海协大祥商厦”。2000年,协大祥商厦被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收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