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咳痰喘 千万别大意

 步行d天涯 2015-05-10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却也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很多家长对打喷嚏、咳嗽这些“小毛病”习以为常,殊不知,当孩子反复出现咳、痰、喘等症状时,有可能是哮喘的“早期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延误病情,后果将不堪设想。 

警惕!潜伏在孩子们身边的哮喘!

在我国,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5%1。这意味着,我国有超过1000万的哮喘儿童。并且,调查显示,儿童哮喘患病率正在逐年增加,从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增加了101%!

哮喘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健康、学习和生活,不及时接受治疗可能会随着发病频率的升高而增加死亡的风险。但哮喘只要得到有效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够取得良好的控制。因此,家长们正确认识儿童哮喘十分重要。 

小儿咳痰喘,千万别大意

那么,家长应如何区别哮喘与普通感冒呢?首先,哮喘主要症状包括咳、痰、喘、胸闷,若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未愈,且用普通止咳药无效时就要注意了;其次,这些症状反复出现,并且通常在夜间或凌晨更多;再者,孩子在运动、大笑之后有长时间的喘息和咳嗽,如果这些症状经过使用哮喘治疗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后可以缓解,那么孩子就极有可能是哮喘患儿。

控制炎症最重要,早诊早治是关键

儿童哮喘的早期防治非常重要,可以使孩子免于急性发作的风险,享受和正常同龄孩子一样的生活,并且使其将来获益,即成年后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所以,一旦孩子出现如上文提到的症状,就应尽快去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诊治。

有些轻症患儿即使无表面明显症状,但其肺功能通常是存异的,并且气道损伤因慢性炎症原因在持续进行中。对于中、重度哮喘患儿来说,一次严重的哮喘急性发作甚至可能直接致死。因此,尽早就医用药,减少慢性炎症是儿童哮喘管理的关键环节。 

长期规范去治疗,尽量避免过敏原

儿童哮喘的治疗应该根据医生的诊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在治疗过程中,有些家长看到小孩喘息、咳嗽的症状减轻了,就会感觉松了一口气,想可能不是什么“大事”了。然而,家长应切忌有 “发作时用药,不发作就停药也不去医院”的想法!这种不正确的治疗方法只会使孩子的病情反复发作,并且症状愈发严重,最后导致肺功能恶化甚至气道重塑,这些都会危害孩子的一生。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气道炎症在没有症状期间也是持续存在的,因此治疗的重点其实是在无症状期,我们称之为“疾病缓解期”。也就是说,即使孩子哮喘发作的症状消失了,也应持续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进行控制治疗,具体的药物使用剂量和疗程需至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后确定。

同时,家长也应尽可能避免让孩子接触所有已知的过敏原和诱发因素。儿童哮喘常见的过敏原和诱发因素包括:寒冷、烟草烟雾、宠物、花粉、呼吸道感染和过度疲劳等,应尽量避免。若孩子小时候曾患有湿疹、变应性鼻炎,尤其是有哮喘家族史时,更应当警惕哮喘发生的可能。

激素治疗不可怕,安全可靠疗效好

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药物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研究表明坚持每日低剂量的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可以改善症状及肺功能2,3,减少急性发作次数4,使因急性发作而住院的风险降低2.6倍5 ,从而使哮喘患儿恢复正常生活。很多家长对激素治疗有误解,非常担心长期使用激素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但实际上,吸入药物中的激素含量非常少,往往只是静脉或口服给药的几十甚至几百分之一。研究证实,长期低剂量使用ICS,甚至使用7~11年后,对儿童各项生长发育均无显著影响6-8。因此,只要坚持正规治疗,根本不必过度担忧。 

日常监测要坚持,定期随访莫怠慢

对于已确诊的哮喘患儿来说,家长需协助孩子坚持日常监测并定期至医院随访,这样可以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疾病情况,从而确定更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年龄

监测方法

≤3岁

家长可采用记分原则进行初步判断:

  • 喘息发作大于3次(3分);

  • 肺部出现喘鸣音(2分);

  • 喘息突然发作(1分);

  • 有其它特应性病史(1分);

  • 二级亲属中有哮喘病史(1分)

若总分大于5分者诊断婴幼儿哮喘

>3岁

在观察儿童喘息发作次数(反复发生≥3次上者为高度可疑)时,需至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进行诊断。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儿童哮喘一旦发现并确诊后,需要家长密切关注,规范治疗,切不可随意自行停药或换药;如病情变化应随时去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发展调整治疗方法,以减少哮喘急性发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