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账单分期提前还款仍收手续费 |
案例:李莉买台9000元的数码相机,向银行申请账单分6期还款,计算每期还款1555.8,每期手续费55.8。3月后准备把剩余的全还上。55.8x3外加20元的提前还款手续费。 |
事实:信用卡账单分期后,提前还款时,如按月缴纳,需把剩余月份的手续费都补齐;如果是一次性缴付手续费,也不会退提前交手续费。 |
提醒:办理账单分期前,应将提前还款等事咨询清楚,避免申请期限不合理,多缴手续费。目前有银行规定,提前还清账单分期付款余额,剩余的月份不需继续缴纳手续费。 |
|
二、最低还款全额利息照收 |
事实:大额消费,无法全额还款,选择最低还款额还款(一般为总欠款的10%),这样可防止不良记录产生。但算利息是从消费的那天就开始算了,没有了免息期,并且采用全额计息,已还款的部分在全部额度未还清之前,仍算计息基数。以透支1万元计算,虽然已经还了9900元,算利息时还是按1万元算,而且利息还是“利滚利”。 |
不过,目前已有银行取消了此项“霸王条款”,只对未还款部分计收利息。 |
提醒: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在决定以最低还款额还款之前,还是要把情况搞清楚了。 |
|
三、信用卡不能当储蓄卡 |
误会:卡里面存钱,这样刷卡消费也会获得积分。银行偷着乐,因为损失的是持卡人。往里面存2000元。当在ATM机上取1000后,扣10元,取现必掏手续费。 |
事实:目前各家银行取现收费标准各不相同,有的银行收取1%,最少要收10元;有的银行收取2.5%,最少要收50元。 |
提醒:往信用卡里存钱,“进去”了,就没那么容易“出来”了,这种无私奉献的“蠢事”还是少干为好。 |
|
四、信用卡取现不免息 |
误会:有些人认为信用卡取现和刷卡消费是一样的,都可以享受免息期待遇。 |
案例:信用卡取10000急用。还款时发现要多还330元。这330取现利息从取现日当天起算,到缴款前一天止,按日息5‱计收,另外还要加收3%的取现手续费。 以此计算,为10000元*0.05%*6天(5月30日-6月5日)+10000元*3%=330元。 |
事实:信用卡取现要付利息,不享受免息期待遇,日息5‱利息算,年息超18%。另外还要缴纳高额取现手续费,只有少数信用卡免除手续费。 |
提醒:想要“算计”银行的免息期,那就让身边朋友把现金给你,借用你的卡消费吧。 |
|
|
五、分期付款难捡便宜 |
诱因:让持卡人用信用卡在商场购物后,与银行约定分为多少次还清透支金额,银行在约定还款期内不收透支利息,这看上去很美。 |
事实:白白地把钱借给持卡人?做梦!透支利息变了个花样。持卡人在办理免息分期还款时,银行每月要收一定手续费,比同档贷款优惠利率高得多。 |
提醒:天上是掉不下馅饼的,对零利息噱头背后的“陷阱”要小心。 |
|
|
六、信用卡并非越多越好 |
诱因:信用卡“专业户”会办多个主题的信用卡,如航空主题卡、汽车主题卡、商场主题卡、理财主题卡、淘宝主题卡,这样不同的消费时段,积分可翻倍 |
事实:卡太多,会乱。还款期是什么时候,从而造成还款拖欠等现象,而且积分也会散到各个卡里,并不划算,也给自己造成了不小的“理财负担”。 |
提醒:多多益善,这不是谁都能驾驭的。信用卡多了,玩不好,优惠变负担。 |
|
七、与储蓄卡绑定也不能高枕无忧 |
事实:如果担心忘记还款日,办信用卡时,就选与理储蓄卡的同一银行。到还款日会自动全额还款,且不收取手续费。或办个跨行转账不收手续费的储蓄银行卡 |
提醒:信用卡消费的时候可要悠着点,如果储蓄卡里的还款金额不够,未能一次全额还款照样要付利息。 |
|
|
八、密码比签名更安全 |
事实:签名消费凭证是国际银行业主流,而国内相反,密码比签名更安全。国际惯例信用卡用签名、核对签名的责任在商家;而用密码、保管密码责任则在持卡人。 在国内没有多少人去验证签名,除了信用卡被盗刷的事,处理起来和国外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因此,更为保险的还是采用密码+签名的形式。 |
提醒:国外的经验还是算了吧,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在国内,还是老老实实地使用秘密+签名的传统模式吧。 |
|
九、超额刷卡有“超限费” |
信用卡超限费,估计很多卡民们没有听说过,但这项费用确实存在。 |
案例:交行原2.5万额度调到5.5万。买装修材料花了5万元,到还款日按以往最低还款额的经验,还5000元,结果收到银行收取了超限费的通知。 |
事实:为了避免产生超限费,持卡人必须在临时额度结束期限之内(一般为一个月),将超出原本额度的部分还清,否则就会多出一笔额外的开支。 |
提醒:提高信用卡临时额度,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少方便,但不要忘记这个额度是临时的。还款前要向银行咨询清楚,不要让临时额度“坑”了你。 |
|
十、积分可能让你空欢喜 |
诱因:诱惑是积分可以换礼物,为某个礼物而努力刷卡赞积分时,却可能发现分却被清零了。因为很多银行的信用卡积分都是定有效期的,一般2年。 |
事实:积分价值越来越低,积分也越来越难获得,购房、购车等大额消费排除在外。招行、中行消费400元获得也只可兑换1元的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