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心中的瓶颈,就可以排除一切障碍。 举重项目之一的挺举,有一种“500磅(约227公斤)瓶颈”的说法,也就是说,以人体的体力极限而言,500磅是很难超越的瓶颈。499磅的纪录保持者巴雷里比赛时所用的杠铃,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实际上超过了500磅。这个消息发布之后,世界上有六位举重好手在一瞬间就举起了一直未能突破的500磅杠铃。 有一位撑竿跳选手,一直苦练都无法越过某一个高度。他失望地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 教练问:“你心里在想什么?” 他说:“我在冲到起跳线时,看到那个高度,就觉得我跳不过去。” 教练告诉他:“你一定可以跳过去。把你的心从竿上跃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 他撑起竿又跳了一次,果然跃过。 心,可以超越困难,可以突破阻碍;心,可以粉碎障碍;心,终究会达成你的期望。 所谓瓶颈,其实是心理作用。你有生活瓶颈吗? 一个人的生活罗盘经常失灵,日复一日,有多少人在迷宫般的、无法预测也乏人指引的茫茫职场中失去了方向。他们不断触礁,可是别人却技高一筹地继续航行,安然应对每天的挑战,平安抵达成功的彼岸。为了维持正确的航线,为了不被路上意想不到的障碍和陷阱困住或吞噬,你需要一个可靠的内部导引系统,一个有用的罗盘,为你在职场困境中指引出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可悲的是,太多人从未抵达终点,因为他们借助失灵的罗盘来航行。这坏掉的罗盘可能是扭曲的是非感,或是被蒙蔽的价值观,或是自私自利的意图,或是未能设定目标,或是无法分辨轻重缓急,这简直不胜枚举。聪明人利用罗盘,可以获致恒久的成功;有智能的卓越人士,沿着正确的路线,坚定地向前行进,可以摆脱周围的危险,安抵终点。 小梅很小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对科学的热爱,念书时,每到自然课她就如鱼得水。后来她继续升学,直到大学化学系毕业。她的第一份工作也和实验工作有关,这是让她最有归属感,也最能施展抱负的领域。小梅不仅完成了老板交付的所有工作,还自动加倍做事,她一大早就去上班,直到很晚还不下班,就连周末都跑到实验室加班。 在这个职位做了几年以后,小梅变得不安起来,是因为这个职务的挑战性并未随着她知识的增长而拓展。由于无法找到适合她的挑战,小梅决定回到校园继续深造。在研究所攻读的小梅,学到了一种新技术,这门新兴的科学令她十分着迷,她写的硕士论文便以此为题。她发表的论文让她声名大噪,一毕业就接到好几家公司提供的十分吸引人的工作机会。她接受了一家公司的邀约,因为他们让她有机会应用所学,继续进行商业性研究。小梅很满意这个职位,表现优异且绩效卓著,她的工作为雇主带来高经济效益的技术突破。为了奖励她卓越的成就,高层决定将小梅升为实验部门的主管,这是一个收入丰厚、位高权重、但也肩负重大责任的职位。 小梅新的角色是负责管理其他研究人员的工作,这是她第一次担负管理工作,包括准备工作日志、指导绩效评估、处理监督事宜、企划等。她花在实验室的时间少了,留在办公室处理公文、打电话、与人互动的机会却增多了,另外还有冗长的会议,小梅最厌恶的就是开会。她开始怀念过去的日子,觉得那时她是多么的生气勃勃又充满挑战性,金钱和名望已不足以弥补这个遗憾。 每天都有许多困惑不安的人,鱼贯进出心理诊疗室,因为他们拒绝接受人生的定律,你不可以吃着碗里的,还望着盘子的,鱼与熊掌是无法兼得的,这是千古不变的至理名言,小梅既想要她所热爱的有趣且富挑战的工作,又想要加薪、名望、权势,但她不可能全都得到。 我们太庸人自扰,因为我们拒绝面对一个简单的事实:世事不可能尽如人意。我们日复一日作茧自缚、陷入苦恼,因为追求一个愿望,却造成另一个愿望无法实现,还拒绝调整自己接受这个事实。 小梅的罗盘就是这样坏掉的,它同时指向两个背道而驰的方向,因此她感到困惑。小梅需要一个仅仅指向单一方向的罗盘,一个值得让她继续前进的方向。 |
|
来自: 昵称15221501 > 《打开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