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盆景技艺】实用盆景技艺摘抄——对盆景植物的了解(十八之十四)

 九州方圆图文 2015-05-10

十四、如是盆景入门之盆景植物的了解

真想自学学盆景的话,我就给你指一条路吧!首先是了解植物,当然植物种类太多,我们不可能全部了解,毕竟我们不是植物学家。我们只需要了解木本植物就行了。也就是多数的乔灌木和藤木那么必须就得有一套《中国树木志》的摄影图版。

以对照辨识植物了解植物的分布和习性,认识树种是第一步;了解树性是第二步;树性包括树木的生态和环境,也就是说其植物生长规律和对土、肥、水、光、温、风的需求。要知道一些术语,以及物候相关的术语解释。比如:年积温,有效光照之类。。。这些是植物学基础然后就是栽培基础。树木的土肥水光温的管理。这个就把握一个“供需平衡”原则就好了。再熟悉了植物学基础之后,这个栽培基础很容易掌握。但各种树其管理要求是不同的,还需小心区分对待第三步就是说加深你自己的美学和文化素养。

第三步我是无法教你的,靠你自己修为第三步也就是我常说的,功夫在诗外;这个积累很重要。文化有多深,境界就能做得多开阔。中国盆景毕竟不是倭岛的盆栽,不是简单的大树复制,是要讲意境的,讲一些言外之物、景外之情。

至于第四步,盆景的制作技艺,其实这个是最简单的。前提是,必须掌握前三步的基础上。盆景制作真是简单说到盆景制作技术的主体,无非就是两种“蟠扎”和“截蓄”。技术不是艺术!艺术必须是有目的的实施技术。一味的技术,而没有艺术的目的,那是旁门左道。蟠扎和截蓄这两种手段,说白了,就算是个弱智,也最多只用半天就可以学会。但通过蟠扎或者截蓄达成什么目的?什么时候、什么树种、什么地区、什么季节,适合蟠扎?适合截蓄?这个就是多年积累加上自身学养才能解决的问题。技术只是手段,手段是为了达成一个目的才会才用。换而言之,能通过另外的手段达成目的,那些传统手段不见得是必须的。

植苔:把干苔藓和黄土一起研碎加水调至糊状。用刷子刷在盆土表面。。。然后放置遮阴的地方,保持图面潮湿,温暖天气7-15天就会长出苔藓。。。。这样子能比较长,以前我装盆时候也这样子试过,一般山上的苔藓不耐全光照,但黄土地里的青苔就相对很耐光照,我都是山上抠来的青苔,回来晒干备用的,一般是在青苔的孢子成熟的时候,也就是倒挂葫芦变色了,变黄或变红了的时候,这时候,连土铲下,铺到盆面,浇上肥水,一般半个月之后新的苔藓自己长起来,很耐晒的。

什么时间去支最好!一般造型手段,无非两种,蟠扎和截蓄。一般造型手段,无非两种,蟠扎和截蓄。而截蓄的造型手法枝条修剪的合适时间,是在这一级枝条的粗度达到设计粗度的三分之二的时候。而截蓄的造型手法枝条修剪的合适时间,是在这一级枝条的粗度达到设计粗度的三分之二的时候。树是活的,没有一个硬性的机械的修剪时间规定。

如果粗度允许的话 什么季节制作最好 最好的意思是对树木伤害最小?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状态来确定。一般手法不纯熟的话在休眠期为好手法纯熟,技术到位的话,没有季节限制。手法不纯熟的孩子们放暑假和寒假的时候。打断一下老师,像黑松的蟠扎,一般过多长时间可以去除铝线?根据枝条粗度不同,时间长短也不同,一般4毫米以内金属丝蟠扎的在两个生长季就可以拆除金属丝。超过的时间顺延,最多的需要六个生长季,也就是3年。

黑松针控制:一般黑松上盆后,通过适当的栽培手段,比如,疏除一些枝上的针叶,集中养份在松芽上,露出松枝的骨架。逐年松针自身都会有一定量的缩短。这是其一。其二,在松树的发芽季节,一般需要及时摘芽。也就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摘除松树新芽的三分之二甚至更多长度。多的可以达到松芽长度的五分之四强,这个需要经验积累。摘芽的同时,严格控水。也就是使盆土偏干。

在整个芽期。直到展针之前,需要全光照。这个也很关键,跟控水一样。展针期间千万不要给松的枝干上喷水。另外就是,秋芽替换春芽。尽量在秋芽之前有富足的养份,利于松树的秋芽的多而密。到秋芽萌发的时候,就可短截并疏除一部分春芽的老针。(老师,打断一下。替换春芽的时候,是不是就在秋天出芽后把春芽疏剪)同春芽萌发时一样控水摘芽光照。(如是老师,怎么集中养分在松芽上呢)适当的氮素为主的肥料就行,树壮了就是王道。等秋针全展,就可去除所有的春针。这样几年基本针长就稳定了,甚至可以比大阪的松针还短。(老师,树很旺的时候一年中可以2次缩芽吗)春秋都缩树旺就是王道。(氮肥松树的根部是就可以了吗?还需要补氮肥吗)施吧?根施,叶施都只是手段。只要达成松的旺相,什么手段都无妨。我多次说过,不要将手段当成目的,不要将技术当成艺术。叶施在松针完全展开定型之后。松针的长度是基本没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