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懂我们的母亲——献给母亲节[组图]

 tjhx0526 2015-05-10

    母亲,一个慈祥温暖的词汇,母亲节,一个感恩母爱的节日。在这个温情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赞美母亲,礼赞母爱,更要读懂我们的母亲。

 读懂我们的母亲——献给母亲节[高清组图]
    2010年1月30日,一位背负着超大行李的母亲怀抱孩子在南昌火车站匆忙赶车。
  我国历来就有“慈母严父”之说,慈母,是几千年来国人心目中固有的母亲形象。世间万物的生命法则,慈祥是与生俱来的母性,母爱是最伟大的力量。十月怀胎,母亲孕育了我们;嗷嗷待哺,母亲哺育了我们;牙牙学语,母亲教导了我们;蹒跚学步,母亲呵护、陪伴着我们。可以说,在我们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母亲辛勤的劳作、默默的付出和无言的支撑,都烙下了母亲不可磨灭的印记,“慈母”的美誉当之无愧。正因为如此,两千多年前“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如今仍在津津乐道;孟郊的一首《游子吟》流传至今,诗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传神生动的慈母形象深入人心;一曲《烛光里的妈妈》红遍大江南北,唱得多少儿女潸然泪下。但是,正如严父也有温情一样,慈母有时也有严厉的一面。我们调皮捣蛋,母亲也会大声呵斥;我们胡闹莽撞,母亲也会扬起巴掌;我们懵懂犯错,母亲也会给予惩罚。更不必说今天不时涌现的辣妈、虎妈式的“严母”们了。其实呢,慈母的严,不过是慈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罢了。所谓“三岁看大。”母亲们都信奉一个朴素的道理,孩子的培养教育从小就马虎不得。

 

              读懂我们的母亲——献给母亲节[高清组图]
                                              年轻妈妈给儿子哺乳

  我们继承了母亲的血脉,沐浴着深深的母爱,却未必真正懂得她们。儿时我们依恋母亲,母亲的怀抱最温暖,母亲的呼唤最动听,母亲的肩膀最安稳;我们渐渐成长,稚嫩而自大,青春而叛逆,就急欲摆脱母亲的束缚,而不懂母亲“儿女再大也还是孩子”的那种心态;待到我们长大离家,在外忙于学习、工作和生活,又会有时无时忽略了母亲,更难以体味“儿行千里母担忧”的那份牵挂与期盼;及至我们为人父母,挑起家庭的重担,承载生活的压力,才开始慢慢懂得母亲的艰辛,体味母爱的博大与深沉,却又很难静下心来感悟垂垂老矣的母亲。

 

             读懂我们的母亲——献给母亲节[高清组图]
          饱经沧桑的母亲。凤舞云飘拍摄于四川一处乡镇。老人满头银发、额上、脸上深深的皱纹传递出她饱经沧桑的过往岁月,慈祥深沉的目光,参悟了人生的悲喜苦乐。

       母亲赋予了我们生命,儿女是她们的心头肉。作为女人,无论是高资才女,还是目不识丁,家庭在心中的位置永远无可替代;作为母亲,儿女是她们一生的牵挂。虽然母亲也希望儿女成龙成凤,但纵使儿女成不了大器,只要能够自食其力、健康平安,母亲就会感到欣慰,而绝不会低看自己的儿女。虽说母爱无私,其实母亲也图回报。操劳一生,暮年已至,如果衣食无着,她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儿女的赡养,而不会要求或者说不会寄望于政府和社会,这种天然合理的期望,丝毫不影响母亲的形象和母爱的伟大。如果衣食无忧,如果儿孙绕膝,能够膝下承欢则是母亲最大的幸福。对于众多母亲来说,晚年最怕的是孤独。由于女性预期寿命延长,常常是父亲先走,留下许多孤独的母亲。这种孤独,是儿女不在身边的冷清,是无人陪伴的孤单,是无处诉说的寂寞。与父亲不同,大多数母亲越到老年,就越喜欢唠叨,一件往事说百遍,而我们往往会显得不耐烦,却不知是孤独的母亲在倾诉。对于母亲,我们更多注重物质生活上的关心和照料,却很少给予母亲最需要的精神慰藉。

  母亲节前夕,国际慈善机构救助儿童会发布了2015年度《世界母亲状况报告》,重点关注的是“母亲的境遇”。母亲节到了,我们都来关注“母亲的境遇”吧。我们要感恩、要表达,更要努力去读懂母亲。只有懂得母亲、懂得母爱,我们才能学会该怎样去爱我们的母亲!(源于资阳日报编辑配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