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幸福的黄金法则

 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 2015-05-11

幸福的黄金法则

 

长久以来,人们关注幸福、追求幸福、谈论幸福、体验幸福。如果你有心,不妨上网搜一搜,你就会发现幸福或者不幸福的讨论,总是最受人关注的关键词之一。如此看来,幸福的涵盖面是非常广泛的。

无论是哲学家,还是我们普通人:

对幸福的向往,谁都憧憬过;

对幸福的回忆,谁都珍藏过;

对幸福的滋味,谁都品尝过。

但是,幸福究竟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在一个变化的时代,获得幸福?


什么是幸福?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族群,对幸福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孔子认为:仁,就是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不走极端,选择中道,就是幸福的黄金法则;

古希腊人的幸福:要求人们在大千世界找准自己的位置;


历代中国人的观念:尽忠尽孝、光宗耀祖、履行职责、服务社会、关心他人也是幸福。


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则从心理学的角度赋予幸福四个方面的意义:


1
总体的幸福感

简单地说,就是你对自己总体生活中的状况基本满意。生活有方方面面,有时候,你可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感受不到任何幸福,但你的家庭让你感到温暖和幸福,总体幸福感让我们跨越了这些具体方面的局限,来对自己的幸福程度下一个平均的评价。


2
快乐的性格

性格有着跨情境和跨时间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所以,幸福的人,往往是有快乐性格的人,他们喜欢社会、喜欢他人,对未来充满向往和期待。幸福的人生活的动机更加强烈,应付挑战和困难的意志更加坚决,对成功的渴望和行动也更加明显。尤其是他们乐观向上的性格和心态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支持和社会的欣赏——我们总以为那些废寝忘食、舍生忘死的天才人物所取得的伟大成是由他们的高速度、快节奏、紧张的工作带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快乐的人创意更多,成就更大。因此,幸福其实就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幸福也是提升生产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3
积极的情绪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的变化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体验情绪。喜怒哀乐,是我们常有的情绪,但是心理学家发现:人还有很多积极的情绪,比如感恩,同情,敬畏,福流等等,在这样的情绪下,我们也会感到幸福。因此,国际幸福日是联合国的重要节日,更应该是我们中国人民生活中的一个幸福的节日。


4
愉悦的感觉

每当我们漫步沙滩,雨中跳跃,月下谈心,品尝美食,闻到花香,甚至温柔地触摸,都让我们感到一种身心的愉悦。虽然这种愉悦只是感觉,但它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因此,身心的愉悦,是幸福最直接的体现。




幸福为什么那么重要?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幸福的人身体更健康、更长寿。平均而言,快乐的人比不快乐的人要多活7岁。


这7岁增寿意味着什么?我们不妨拿吸烟来进行比较,一般而言,吸烟的平均危害是减寿2.5年。如果一个烟民每天不停地抽烟,从17岁开始到71岁死亡,那么香烟对他的寿命伤害甚至可以达到6.5岁。由此可见,幸福对我们人体健康的影响,其实要超过吸烟对我们人体健康的影响。


我们尤其应该意识到,单纯的追求经济的发展并不能保证带来人民的幸福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在《美国悖论》一书中就提到,虽然过去的30年,美国的经济指数增长,但是美国人的幸福感并没有由此而增加。


因此我们中国人没有必要去照搬美国人的经验,我们完全可以向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仁者无忧”,这就是一种优秀的幸福资本。通过做善事、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我们中国人民可以提高自己的幸福感。


心理学的研究还证明,一个社会,越是平等,那么这个社会的人民就越幸福。从理论上讲,平等的社会主义是更能够给人民带来幸福感的。


因此,我们中国人民是有资格,有权利,也有足够的文化资本研究幸福、传播幸福、领导世界幸福与积极心理学运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