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省潍坊一中2015届高三4月过程性检测语文试题

 海中第一人 2015-05-11

山东省潍坊一中2015届高三4月过程性检测

高三过程性检测

语文试题

【试卷综析】山东省潍坊一中高三4月过程性检测考试语文试题。作为检测性考试试题,该卷有以下特色。

第一,特别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如第1、2题的字音和字形,引领考生平时要注重基础知识积累。

第二,题型稳定。词语、病句和连贯题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常规题型与高考接轨。

第三,题目不难,有一定的梯度,对高考知识点涵盖较广,如阅读题的设置往往不止一个考点。

第四,关注时下热点,如压缩题和作文材料,都紧扣热点,又有一定深度。

说明: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I卷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II卷答在答题纸上。               

第I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91                                           

【题文】A0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颤动(chàn)    悲恸(tòng)     口头禅(chán)        翘首以待(qiáo)

B.晕车(yùn))     处方(chù)    爆冷门(bào)      龇牙咧嘴(zī)

C.瓜蔓(màn)     伯仲(zhòng)  一溜烟(1iù)       天遂人愿(suì)

D.茎叶(jīng)     连累(1ěi)    露马脚(1òu)       按捺不住(nài)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解析】A  解析:B项,“处方(chù)”应为“chǔ”;C项,“瓜蔓(màn)”应为“wàn”,“伯仲(zhòng)”应为“zhòng”;D项,“露马脚(1òu)”应为“lóu”,“按捺不住(nài)”应为“nà”。

【思路点拨】字音题需要针对字音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多音字需要切记据义定音,形声字需要谨防声旁误导,形近字需要注意细微差别,方言字需要矫正地区缺陷。

【题文】B0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亵赎  膏梁    变速挡    奇貌不扬  树倒猢狲散

B.诧异  埂塞    拌脚石    心无旁骛  有志者事竟成

C.低炭  临摹    亲和力    要言不烦  废力不讨好

D.畅销  枯燥    候车室    举步维艰  快刀斩乱麻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解析】D  解析:A项,“亵赎”应为“亵渎”,“变速挡”应为“变速档”,“奇貌不扬”应为“其貌不扬”;B项,“埂塞”应为“梗塞”,“拌脚石”应为“绊脚石”;C项,“低炭”应为“低碳”,“废力不讨好”应为“费力不讨好”。

【思路点拨】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能力,平时要注意正确使用,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区别,并及时积累。

【题文】D0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年来,不良文艺增多,并逐渐大行其道。有的走向了低俗文艺、媚俗文艺、恶俗文艺,甚至________为黄色文艺。这些“伪文艺”_________人们的鉴赏视野,刺激人们的感官娱乐。当这些“伪文艺”__________文艺阵地后,文艺生态受到很大破坏,优秀作品主导文艺创作的生态格局________。

A.堕落  充斥  蚕食  岌岌可危

B.沦落  充塞  鲸吞  岌岌可危

C.堕落  充塞  蚕食  摇摇欲坠

D.沦落  充斥  鲸吞  摇摇欲坠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A  解析:“堕落”,(思想、行为)往坏里变,贬义词。“沦落”,被驱逐流落;陷入不良的境地,多用于指人。“充斥”,充满,塞满(含厌恶意)。“充塞”,塞满,填满。蚕食:像蚕食桑叶那样一点儿一点地吃掉,比喻逐步侵占。“鲸吞”,像鲸一样地吞食,形容大量侵占。“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岌岌可危”,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思路点拨】正确使用实词。高考中,实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为句子选择词语,它要求考生能利用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及它们不同的语言色彩来认识其不同的表达效果,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或者考查对一定语境下词语使用正误的判断。

【题文】D0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很重要。这种能力的习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政治课或通识课所能取代。

B.作为城里人如果错误地认为农村远离城市,对农村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把城市污染物转移到农村,终究要自食其果,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

C.水利工程特别是灌溉工程是农业丰收的重要保证,其重要性不容置喙。国家对抗旱工程的投入绝对不能雷声大雨点小。

D.很多同学总是认为,因为时间关系,平时马虎点没关系,考试时认真就可以了。因而对平时的练习不以为意。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C  解析:“不容置喙”,容,容许,允许。指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显然与语境不符,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思路点拨】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成语的意义比较固定,一般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还有一些成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另外的意思,造成了两义成语。

【题文】E0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荧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B.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同样不容忽视。

C.为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养成文明排队、有序乘车、遵守公共交通的习惯,现长期面向社会招募站台引导志愿者。

D.2015年春晚凸显“中国元素”,以“中国情”打动人心,以“中国魂”凝聚人心,以“中国梦”鼓舞人心,处处体现“中国味”。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D  解析:A项,表意不明,“个性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是指现实中的他,还是指银幕上的他,不明确;B项,不合逻辑,“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两者不可并列;C项,成分残缺,应为“遵守交通规则”。

【思路点拨】常见的辨析病句常方法有:(1)梳理枝干法。即用语法分析的方法,依次检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2)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看句子是否合于语言习惯。可与语法分析配合使用。(3)造句类比法。对语感判断或语法分析仍吃不准的句子,可仿原句的结构造一个日常用的句子,比较得出结论。(4)逻辑分析法。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句子是否得当,句间关系、前后顺序等是否合理。 “病句”,是指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修辞不当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不通顺的语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结构不当,二是表达不当。

【题文】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题文】M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写文章的主要目的不外两点,叙述事实或表达意见。无论是哪一点,文章都应该写得明明白白,让人家看得懂,否则不是白说了吗?但是有些事,作者或不愿说,或不能说,或不敢说,不说又心有未甘,或想留个历史记录什么的,于是遮遮掩掩,转弯抹角。结果是,说了好像没说,没说却又说了一点。那种“既怕别人看不懂,又怕别人看得懂”的尴尬为难,是写文章的人最辛苦的事。

中国有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传统,圣人又以“温良恭俭让”垂教后世,写文章的人左支右绌、欲语还休,主因在此。

《陈情表》中李密说:“……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那句“舅夺母志”,就是“母亲原意守节,但舅父强迫她改嫁”的意思。照李密所说,他出生六个月父亲就过世了,李密母亲当时年龄也许只有十六七岁,怎可守寡一辈子?但在那个年代,改嫁是不光荣、辱门楣的事。李密想来是不愿讲的,但不讲就接不上祖母刘氏含辛茹苦抚养他的情节。不能不说,但又不能说得太白,“舅夺母志”就成了为亲者讳的千古名句。

为贤者讳则是一种宽谅的品德,是与人为善的情操,向来受中国文人的尊重与信守。史家蒋廷黻说,林则徐广州禁烟,幸亏朝廷把他贬谪,否则战事一起,他可能就是“海上苏武”叶名琛。据今天某些史家看,林则徐当年禁烟,可以做得更周到、完善一些,但他是“民族英雄”,大家就不加深论了。

其实,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还比较容易处理,最难的是为尊者讳。所谓尊者,多指在上位的人,也就是有权有势之人。如不讳亲者,不讳贤者,最多于心不安、受人批评而已。但不讳尊者,轻则关系职务、收入、仕途,重则有牢狱之灾、杀身之祸,那就非同小可了。

但有那些是非心、使命感特别强的人,像(《知识分子论》的作者萨义德教授一样,认定“知识分子应向有权者说实话”。可是现实环境不准说得太清楚啊,那就委婉一点,  “巧言令色”一点,能说多少是多少吧!  

为尊者讳那种“既怕看不懂,又怕看得懂”的苦楚,比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情境又不可同日而语了。   

今人总以为,古代皇帝专制独裁,没有人敢不为尊者讳,说他们的不是,其实并不尽然。唐太宗时,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兼管起居注。有一天太宗问他,起居注都记些啥事,我能看看吗?褚遂良回答,起居注记人君言行,好的坏的都记,好使皇帝不敢为非作歹。它是留给后人看的,皇上不能看。太宗追问:“朕有不善,卿必记耶?”褚遂良回答很干脆,职责所在,怎能不记?君臣对话如此,已经很僵了。不料黄门侍郎刘洎又在旁边插嘴:“人君有过,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

居上位者必须有此认识:不让今人说实话,后人也必然会说出来,因为“天下之人皆记之矣”。敬畏历史的领袖,必得为“明君”,方受史家肯定。

6.下列关于中国文人写文章“左支右绌、欲语还休”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人秉承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传统,写文章时有所顾虑,遮遮掩掩,拐弯抹角。

B.写文章的主要目的不外两点,叙述事实或表达意见,这两点使得中国文人不能将文章写的明白。

C.作者有些事不愿说、不能说或不敢说,又想留个历史记录,“既怕别人看不懂,又怕别人看得懂”。

D.中国圣人“温良恭俭让”的教诲,对中国文人产生影响,使他们写文章时左支右绌、欲语还休。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B  解析:文中表述为“无论是哪一点,文章都应该写得明明白白,让人家看得懂”,所以“这两点使得中国文人不能将文章写的明白”错误。

【思路点拨】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7.下列对文章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由写文章的目的入手,来表现写文章的人“欲语还休”的尴尬为难处境。  

B.文章第三段以《陈情表》中“舅夺母志”表述为例,表现文人有为亲者讳的传统。

C.文章第四段借林则徐例来表明为贤者讳是文人忌讳中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

D.文章最后一段重在表明“居上位者”需让人说实话,敬畏历史,方可受到史家认可。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C  解析:本段的分论点是“为贤者讳则是一种宽谅的品德,是与人为善的情操,向来受中国文人的尊重与信守”,是举史家蒋廷黻的例子证明“为贤者讳”。

【思路点拨】首先,通读全文,要有整体阅读的意识,对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要做到胸中有数;第二,要理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联系;第三,可以借助文章的关键词句来理清文脉;第四,论述类文本属于议论文,要注意提出了什么问题,是怎样分析问题的,最后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史学家不深论林则徐禁烟时的不周之处,体现了史学家为贤者讳的宽谅的品德和与人为善的情操。

B.《陈情表》中的“舅夺母志”是李密“为亲者讳”而不得不编造出来的,并非真的有母亲改嫁之事。

C.不讳尊者,轻则关系职务、收入、仕途,重则有牢狱杀身之祸,所以作者完全不赞同萨义德的看法。 

D.古代皇帝专制独裁,没人敢不为尊者讳,褚遂良、刘洎等人也无一例外,对上位者不敢以实记之。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A  解析:B项,“并非真的有母亲改嫁之事”错误;C项,“作者完全不赞同萨义德的看法”错误;D项,“对上位者不敢以实记之”错误。

【思路点拨】回答本题,先在文中分别找到备选项内容的对应语段,采用比对方法,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题文】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题文】J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问题

李弼,字景和,陇西成纪人。六世祖振,慕容垂黄门郎。父永,魏太中大夫,赠凉州刺史。   

弼少有大志,膂力过人。属魏乱,谓所亲曰:“大丈夫生世,会须履锋刃,平寇难,以取功名,安能碌碌依阶□求仕。”初为别将,从尔朱天光西讨,破赤水蜀,以功封石门 县伯。又与贺拔岳讨万俟丑奴、万俟道洛、王庆云,皆破之。贼成畏之日:“莫当李将军 前也。”

及天光赴洛,弼隶侯莫陈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周丈帝自平凉讨悦。弼谏悦,令解兵谢之。悦惶惑,计无□出。弼知悦必败。周文帝至,悦乃弃秦州南出,据险以自固。是日,弼密通于周文帝,许背悦。至夜,弼乃勒所部,云悦欲向秦州,命皆装束。弼妻,悦之姨也,时为悦所亲委,众咸信之,人皆散走。弼慰辑之,遂拥以归周文帝。悦由此败。周文帝谓曰:“公与吾同心,天下不足平也。”

大统初,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从平窦泰,斩获居多。周文帝以所乘骓马及泰所著牟甲赐弼。又从平弘农。与齐神武战于沙苑,弼军□敌所乘。弼将其麾下九十骑横截之,贼分为二,因大破之。以功进爵赵郡公。四年,从周文帝东讨洛阳,弼为前驱。东魏将莫多娄贷文率众至谷城,弼倍道而前进,遣军士鼓噪,曳柴扬尘。贷文以为大军至,遂走。弼追斩贷文,传首大军。翌日,又从周文帝与齐神武战河桥,身被七创,遂为所获,阳陨绝于地。睨其傍有马,因跃上得免。历位司空、太保、柱国大将军。废帝元年,赐姓徒何氏。六官建,拜太傅、大司徒。及晋公护执政,朝之大事,皆与于谨及弼等参议。周孝闵帝践阼除太师进封越国公邑万户前后赏赐巨万。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四十八》)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属魏乱,谓所亲曰            属:恰逢

B.弼隶侯莫陈悦                   隶:附属

C.令解兵谢之                       谢:谢罪

D.弼倍道而前进                   倍:增加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D  解析:“倍,加快速度。

【思路点拨】对此类题的解答一定要学会推断,推断的方法很多,最根本、最实用的是语境推断。无论是做实词选择题还是翻译题,考生都要有强烈的语境意识,即把这个词放在句中解,把句放在文中读。只有建立并强化了这个意识,推断才有保障。具体可采用联想(联想课文语句)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法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同义复词、偏义复词)帮助推断等方法。

10.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以取功名,安能碌碌依阶□求仕

②悦惶惑,计无□出

③与齐神武战于沙苑,弼军□敌所乘。

A.①以②所③为    B.①以②之③因

C.①且②之③为    D.①且②所③因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A  解析:①“碌碌依阶”目的是“求仕”,所以此处填“以”表“目的”;②“无所出”是固定结构;③根据语境,李弼被敌人打败,此处填“为”表“被动”。

【思路点拨】文言文中的“虚词”与今天所说的虚词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别。要根据上下文,从多种用法中认定其属何种用法。有些虚词,古今用法不同,应注意辨别。还要注意特殊。所谓特殊,一是指“兼词”,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中的“焉”相当于介宾短语“于此”。二是“形同而义异”的双音字,如“吾从而师之”(《师说》)中的“从而”,古义为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而”是顺承连词;现代汉语中则是一个表示因果的连词。文言虚词,其实并不虚无,只要大家多多积累,用心揣摩,定会很好地掌握它的。

1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周孝闵帝践阼/除太师进/封赵国公/邑万户/前后赏赐巨万.

B.周孝闵帝践/阼除太师/进封赵国/公邑万户/前后赏赐巨万.

C.周孝闵帝践阼/除太师/进封赵国公/邑万户/前后赏赐巨万。

D.周孝闵帝践/阼除太师/进封赵国公/邑万户前/后赏赐巨万.

【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C  解析:先通读语句,根据上下文确定大意;再抓住“践祚”“赵国公”“前后”等词语断句。

【思路点拨】文言断句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一是通读全文,了解大意;二是先易后难,逐步分割;三是借助标志,巧妙断句,如看虚词,找对话标志词,分析修辞手法,重视名词和代词;四是利用句式特点辅助断句。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弼身世显贵。六世祖李振,担任慕容垂的黄门郎。他的父亲李永曾被赠梁州刺史,而他自己又与侯莫陈悦是亲戚。

B.李弼少有大志。魏末战乱时,他不愿按常规来加官晋爵,靠履锋刃、平寇难,来求取功名利禄,贼兵望而生畏。

C.李弼识时务。周文帝从平凉来讨伐侯莫陈悦,他就曾劝侯莫陈悦解散军队投降,知其必败时,带领军队归顺文帝。   

D.李弼立下战功。随从平窦泰,斩杀俘获最多。随从平弘农,在沙苑战齐神武,击败并斩杀他,将其首级在军中示众。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D  解析:“随从平弘农,在沙苑战齐神武,击败并斩杀他,将其首级在军中示众”错误,斩杀的是“莫多娄贷文”。

【思路点拨】这类题一般以“选非”的形式考查,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

13.把文中画线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弼妻,悦之姨也,时为悦所亲委,众咸信之,人皆散走。弼慰辑之,遂拥以归周文帝。(5分)

(2)翌日,又从周文帝与齐神武战河桥,身被七创,遂为所获,阳陨绝于地。睨其傍有马,因跃上得免。(5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⑴李弼的妻子,是陈悦妻子的妹妹,当时李弼被陈悦宠爱信任,大家都相信了他的话,人们都分散逃走。李弼安慰召集他们,于是带着他们归顺周文帝。  解析:“委”,信任;“咸”,都;“慰”,安慰;“拥”,归顺;语句通顺各1分。⑵第二天,又随从周文帝在河桥与齐神武作战,身受七处创伤,于是被俘获,他佯装坠地死亡。斜视身旁有一匹马,于是跃上马背逃走得免于难。  解析:“翌”,第二;“被”,受;“阳”,佯装;“睨”,斜视;语句通顺各1分。

【思路点拨】古文翻译题的答题要求是:①字字落实:忠于原文,不增不减。(落实关键词语)②句句通顺:合乎文意,明白通顺。(落实特殊句式)③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④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注意:直译和意译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参考译文】

李弼,字景和,陇西成纪人。六世祖李振,是慕容垂的黄门郎。父李永,是北魏太中大夫,赠为凉州刺史。   

李弼从小有大志,膂力过人。正赶上北魏动乱,他对自己的亲信说:“大丈夫生在世上,一定要踩着锋刃,荡平贼寇,来取得功名,怎么能碌碌无为依靠熬资历来获得官阶呢。”最初他做别将,跟随尔朱天光向西征讨,攻破赤水蜀,凭借功劳封为石门县伯。又和贺拔岳一起征讨万俟丑奴、万俟道洛、王庆云,都打败了他们。贼人成畏之说:“不要挡在李将军前面。”

等到尔朱天光奔赴洛阳,李弼隶属侯莫陈悦,征讨多次获得胜利。等到侯莫陈悦害贺拔岳,周文帝亲自平凉征讨侯莫陈悦。李弼劝谏侯莫陈悦,让他解除兵权向皇帝谢罪。侯莫陈悦感到惶惑,没有什么办法。李弼知道侯莫陈悦一定会失败。周文帝到了,侯莫陈悦于是就放弃秦州向南逃跑,占据天险来保护自己。这一天,李弼秘密通知周文帝,许诺背弃侯莫陈悦。到了夜里,李弼于是命令自己的部下,说侯莫陈悦想回秦州,命令大家都整装待发。李弼的妻子,是陈悦妻子的妹妹,当时李弼被陈悦宠爱信任,大家都相信了他的话,人们都分散逃走。李弼安慰召集他们,于是带着他们归顺周文帝。侯莫陈悦因此失败了。周文帝对李弼说:“你和我同心,天下都可以平定了。”

大统初年,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跟从平定窦泰,斩获很多。周文帝把自己所乘坐的骓马以及窦泰所穿的甲胄都赐给李弼。又跟从平定弘农。和齐神武在沙苑激战,李弼的军被敌军偷袭。李弼率领麾下九十个骑兵把敌军横着截断,贼人一分为二,因此大破敌军。凭借功劳进爵赵郡公。大统四年,跟从周文帝东讨洛阳,李弼作为前驱。东魏将领莫多娄贷文率军队到达谷城,李弼加速前进,派遣军士大声喧哗,拉曳柴木扬起灰尘。贷文以为北周的大军到了,于是就逃跑了。李弼追击斩杀贷文,把他的首级在大军传看。第二天,又随从周文帝在河桥与齐神武作战,身受七处创伤,于是被俘获,他佯装坠地死亡。斜视身旁有一匹马,于是跃上马背逃走得免于难。李弼历任司空、太保、柱国大将军。北周废帝元年,赐姓徒何氏。六官建立,拜为太傅、大司徒。等到晋公担任执政,朝廷的大事,都和于谨以及李弼等人商议。周孝闵帝继位,担任太师,进封越国公,封邑万户,前后赏赐有巨万

【题文】K014.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8分)

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成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下曲·鹫翎金仆姑

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①金仆姑:箭名;②蝥弧:旗名。

(1)王诗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分)

【知识点】本题赏析诗歌的景物形象,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牵马渡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刀;沙场落日,黯黯临洮。王诗前四句描写了塞外晚秋时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  解析:抓住“马”“水”“风”“沙”“临洮”等意象,大漠,狂风,边关在加上渡河的人,构成一幅塞外晚秋时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

【思路点拨】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常常借助于景物形象,来渲染气氛,烘托情感,这时的景物形象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分析时,逐句抓住景物形象进行概括,后结合意象整体感知意境即可。

 (2)王诗和卢诗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知识点】考查考生鉴赏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王诗描写景象荒凉、白骨成丘,格调低徊哀伤,表达了非战思想;卢诗描写场面壮阔、声势浩大,格调雄浑高昂,表达了对发布新令将军的赞美之情。  解析:王诗由“马”“水”“风”“沙”“临洮”等意象,营造荒凉、白骨成丘的意境,“昔日”与“足今”的对比,表达了非战思想。卢诗“鹫翎”“燕尾”“千营”等意象,营造了场面壮阔、声势浩大的军营景象,表达了对将军的赞美之情。

【思路点拨】掌握诗人的情感,不能脱离诗句去分析。具体赏析时,或借助创作背景去探求创作动机,把握诗人内在情感;或逐联赏析,结合诗句描述,把握景物特征,体会语言特色,直接感受情思。

【题文】L0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无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感叹离乡漂泊,年老多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并向往大江永恒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名家名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

【答案解析】(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⑵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解析:先审题干,理解要记忆的内容;回忆相关内容,注意“省”“臾”“羡”等字的写法,不要漏掉“而”“之”等字。

【思路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对所考查“名篇名句”的分析或提示,要求写出诗文内容。这种题型较之填充补足型,增加了对“名篇名句”内涵的考查,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更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吸收。要答好这类题,就必须根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的具体情况来填写句子。

【题文】五、(12分)

【题文】I0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论断。那么,    ①    ?首先,阴阳是互相对立的,万事万物都存在这种关系,比如自然界的天地、四季、山水、风火等,都有阴阳之别。其次,阴阳两种属性尽管是对立的,    ②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相配合,才能化生万物。再次,阴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赢与输、泰与否、损与益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上所述可见,阴阳两种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①阴阳二者是什么关系呢;②但也是互相依存(统一或配合)的  解析:这是一道语言综合运用类试题,此类试题作答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和句式等内容来考虑。先通读语段,本段论述的是“阴阳二者的关系”,所以第一空填“阴阳二者是什么关系呢”;又由“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相配合,才能化生万物”,确定第二空应填“阴阳的对立统一”。

【思路点拨】此类试题可以从话题、结构、逻辑、条理及情境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也可以联系相邻句入手作答。一道语言连贯题往往就是一段完整的话,它都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解题时我们首先做的就是要把握题干,把握这段话的中心意思。因为一段文字表述中总有一些是主要信息,一些是次要信息,所以我们在把握中心的基础上,还要能根据前面的一些规则来辨别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从而界定出文段的重点。确认题目的性质,就是确认是事理的逻辑性、行文的照应性、话题的统一性、对应的分承性、性质的一致性、画面的整体性以及组合的俗成性中的哪一种。准确探索出命题者的思路,实际上就是找到了解答问题的突破点。在梳理好上述头绪后,可再将揣摩好的语句代入到原文中,重新理清一下文段的头绪,检查一下前后文的语意是否衔接连贯。

【题文】F217.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次“什么是幸福”的社会调查活动,请你根据随机调查的9个行人的回答,写出一条对幸福的调查结论。(4分)

调查问题:什么是幸福?

调查记录:

①三轮车夫:有钱就是幸福。                      ②忙的白领:有闲就是幸福。

③下岗工人:有工作就是幸福。                  ④失去双亲的人:父母在就是幸福。

⑤捡破烂的人:多捡些垃圾就是幸福。        ⑥落榜考生:考上大学就是幸福。

⑦双目失明的姑娘:能看见就是幸福。        ⑧椅上的瘫痪病人:站起来就是幸福。

⑨小学生:妈妈能带上我上公园玩就是幸福。

调查结论(不超过2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生活中缺少什么,什么就是幸福。  解析:此题属于压缩语段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文句,归纳主要意思。最后根据字数限制组织语言答题。从所提供的回答来看,三轮车夫是没有钱的人,忙的白领是没有闲的人,下岗工人是没有工作的人,失去双亲的人是没有父母的人,捡破烂的人是靠捡垃圾为生的人,落榜考生是没考上大学的人,双目失明的姑娘是不能能看见世界的人,椅上的瘫痪病人是不能站起来的人,小学生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出去玩。由此可以总结出在大家眼里,自己缺少的东西就是幸福。另外考生还需注意字数要求。

【思路点拨】对文段的理解整合能力是语言应用的一个基本要求,它要求考生在阅读文段的基础上,能对文段中的主要内容加以概括,能够对他人的思想、观点加以评论,思维训练的方向性、目的性非常明确,对议论性的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因为议论文经常采用的方式就是先提出观点再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往往就在开头或结尾,抓住了中心句,也就抓住了文段的主要信息。对文段的理解和整合,考生往往欠缺的正是不能全面正确地把握文段中的主要信息,常常会犯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错误。

【题文】H0 F118.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学意象,常常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请从下列意象中选择一个作为对象,写一段话描绘你所想象的情景。要求:①体现意象特征;②句式不限:③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④字数不超过60字。(4分)

羽扇纶巾  梧桐细雨

大漠孤烟  渔舟唱晚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和扩展语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答案示例:(4分)  羽扇纶巾:江风咆哮,卷起万丈狂澜。巍峨的战船上,一抹修长的身影,俊逸如竹。面对百万敌军,他轻摇羽扇,强敌瞬时鸟兽散。  梧桐细雨:黄昏时分,绵密的雨丝无情地拍打在梧桐树叶上,细雨点点,是丢不掉的孤单,是斩不断的愁绪,是道不出的落寞。  大漠孤烟:风静沙落,广袤的戈壁滩如无边黑夜。远处一缕轻烟犹如擎天之柱,划破了无边的死寂,捎来生命的气息,又平添无限凄凉。  渔舟唱晚: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映照在彭蠡之滨,远处青山朦朦,白帆点点,随风飘来阵阵 渔歌声,浪涛沸腾栖息的梦幻,收一网红霞回眸家乡。  解析:本题要注意题中所给词语使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文学意象,任选一个即可,同时注意句式的选择,要抓住意象的特征,同时要使用修辞手法,要注意字数的限制。如,“羽扇纶巾”,考生要联想到周瑜,再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组织句子即可。

【思路点拨】先仔细研读原句,把握扩展基点。扩展基点即是这句话中说得比较含蓄、概括而有待“丰富”的内容。再明确答题要求,找准扩展方向。扩展语句要仔细阅读题干的“提示和要求”,领会扩展的目的,充分考虑语境对陈述对象、语意语气、审美情趣等的制约,明确语句明示或暗示的具有可能性的扩展方向。最后展开联想想象,适当添枝加叶。明确了扩展方向之后,要运用再现想象,复现原句所创设的情景,运用创造想象,进行合理扩展。或列举,或补充,或承接,掌握扩展方法。

【题文】六、(18分)   

【题文】N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

《子恺漫画》序

夏丐尊

新近因了某种因缘,和方外友弘一和尚(在家时姓李,字叔同)聚居了好几日。和尚未出家时,曾是国内艺术界的先辈,披剃以后专心念佛,见人也但劝念佛,不消说,艺术上的话是不谈起了的。可是我在这几日的观察中,却深深地受到了艺术的刺激。

他这次从温州来宁波,原预备到了南京再往安徽九华山去的。因为江浙开战,交通有阻,就在宁波暂止,挂褡于七塔寺。我得知就去望他。云水堂中住着四五十个游方僧。铺有两层,是统舱式的。他住在下层,见了我笑容招呼,和我在廊下板凳上坐了,说:“到宁波三日了,前两日是住在某某旅馆(小旅馆)里的。”

“哪家旅馆不十分清爽吧。”我说。

“很好!臭虫也不多,不过两三只。主人待我非常客气呢!”

他又和我说了些在轮船统舱中茶房怎样待他和善,在此地挂褡怎样舒服等等的话。

我惘然了,继而邀他明日同往白马湖去小住几日。他初说再看机会,及我坚请,他也就欣然答应。

行李很是简单,铺盖竟是用破席子包的。到了白马湖,在春社里替他打扫了房间,他就自己打开铺盖,先把那破席子珍重地铺在床上,摊开了被,把衣服卷了几件作枕。再拿出黑而且破得不堪的毛巾走到湖边洗面去。

“这手巾太破了,替你换一条好吗?”我忍不住了。

“哪里!还好用的,和新的也差不多.”他把那破手巾珍重地张开来给我看,表示还不十分破旧。

他是过午不食的。第二日未到午,我送了饭和两碗素菜去(他坚说只要一碗的,我勉强再加了一碗),在旁坐了陪他。碗里所有的原只是些萝卜白菜之类,可是在他却几乎是要变色而作的盛馔,喜悦地把饭划入口里,郑重地用筷子夹起一块萝卜来的那种了不得的神情,我见了几乎要流下欢喜惭愧之泪了!

第二日,有另一位朋友送了四样菜来斋他,我也同席。其中有一碗咸得非常,我说:“这太咸了!”

“好的!成的也有成的滋味,也好的!”

我家和他寄寓的春社相隔有一段路。第三日,他说饭不必送去,可以自己来吃,且笑说乞食是出家人的本能。

“那么逢天雨仍替你送去吧。

“不要紧!天雨,我有木屐哩!”他说出木屐二字时,神情上竞俨然是一种了不得的法宝.我总还有些不安。他又说:“每日走些路,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

我也就无法反对了。

在他,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一切都好,小旅馆好,统舱好,挂褡好,破席子好,破旧的手巾好,白菜好,萝卜好,咸苦的蔬菜好,跑路好,什么都有味,什么都了不得。

这是何等的风光啊!宗教上的话且不说,琐屑的日常生活到此境界,不是所谓生活的艺术化了吗?人家说他在受苦,我却要说他是享乐。我常见他吃萝卜白菜时那种喜悦的光景,我想:萝卜白菜的全滋味,真滋味,怕要算他才能如实尝到的了。对于一切事物,不为因袭的成见所缚,都还他一个本来的面目,如实观照领略,这才是真解脱,真享乐。

艺术的生活原是观照享乐的生活,在这一点上,艺术和宗教实有同一的归趋。凡为实利或成见所束缚,不能把日常生活咀嚼玩味的,都是与艺术无缘的人。真的艺术,不限在诗里,也不限在画里,到处都有,随时可得。能把它捕捉了用文字表现的是诗人,用形及五彩表现的是画家。不会做诗,不会作画,也不要紧,只要对于日常生活有观照玩味的能力,无论如何都能有权去享受艺术之神的恩宠.否则虽自号为诗人画家,仍是俗物。   

与和尚数日相聚,深深地感到这点。自怜囤囵吞枣地过了大半生,平日吃饭着衣,何曾尝到过真的滋味!乘船坐车,看山行路,何曾领略到真的情景!虽然愿从今留意,但是去日苦多,又因自幼未曾经过好好的艺术教养,即使自己有这个心,何尝有十分把握!言之怃然!   

正怃然间,子恺来要我序他的漫画集。记得子恺画这类画,实由于我的怂恿。在这三年中,子恺着实画了不少,集中所收的不过数十分之一。其中含有两种性质,一是写古诗词名句的,一是写日常生活的断片的。古诗词名句原是古人观照的结果,子恺不过再来府画表现出来,至于写日常生活断片的部分,全是子恺自己观照的表现。前者是翻译,后者是创作了。画的好歹且不说,子恺年少于我,对于生活有这样的咀嚼玩味的能力,和我相较,不能不羡子恺是幸福者!

子恺为和尚未出家时画弟子,我序子恺画集,恰因当前所感,并述及了和尚的近事,这是什么不可思议的缘啊!

注:丰子恺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另一位对他有较大影响的老师则是夏丐尊,他称李叔同对他的教育方式为“爸爸般的教育”,而夏丐尊老师的则为“妈妈般的教育”,这两位老师,尤其是李叔同,对他的一生影响甚大。

19.作者在文中说“可是我在这几日的观察中,却深深地受到了艺术的刺激”,请结合原文,概括“我在这几日的观察”的具体内容,试分条陈述。(4分)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1)住简陋的统舱,仍感舒适自足;(2)用敝破的手巾,仍很珍惜;(3)吃萝卜白菜,却喜悦有加;或吃咸斋菜,说咸有咸的滋味(4)每天跑些路,也是好的。(5分)(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给2分,三点给3分,四点给5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句子在第一段结尾处,起到总领下文的作用。所以答案应从下文寻找。文中说弘一大师在条件很差的旅馆住宿,他却说“很好!臭虫也不多,不过两三只。主人待我非常客气呢!”所用手巾黑而破旧,他却说“哪里!还好用的,和新的也差不多。”萝卜白菜在他看来“却几乎是要变色而作的盛馔”,即使是做得咸了的菜,他也说“好的!咸的也有咸的滋味,也好的!”下雨天路不好走,他却说“每日走些路,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这些都是答案所在,考生只需稍加总结即可。

【思路点拨】所谓句子的含意,它包括三层意义: ①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②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 ③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

20.文章用很长篇幅记叙了作者自己与和尚弘一大师相聚数日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知识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1)意在说明和尚的人生以臻宗教境界与艺术境界,具有恬淡风格,也说明生活的艺术化,只要对日常生活有观照玩味的能力,就可享受艺术的恩宠。(2分)(2)为下文评述丰子恺的画作铺垫,也说明两人在画艺上的传承关系(丰子恺师承李叔同)。(2分)  解析:这类题目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解答。从内容上看,文章用很长篇幅记叙了作者自己与和尚弘一大师相聚数日的经历,意在说明“琐屑的日常生活到此境界” 就“是所谓生活的艺术化”,“ 艺术的生活原是观照享乐的生活”;从结构上看,下文作者点出“子恺为和尚未出家时画弟子”可知作者这样写是为下文做铺垫,说明两人之间的师承关系,介绍丰子恺画风。

【思路点拨】本题可从三个角度去思考:①内容本身所写。就是看该句段写了什么内容,对表现主旨、抒发情感等有哪些作用。②上下文关联。即这些句段与材料在上下文起到了什么样的关联作用。这是思考的主体部分。这时的答案应具体。如答“过渡”,必须写出由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照应”是与哪些内容相照应。③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

21.怎样理解“凡为实利或成见所束缚,不能把日常生活咀嚼玩味的,都是与艺术无缘的人”这句括在文中的含意?(4分)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人的心灵世界不被外物所役、不被因袭的成见所束缚,心灵世界进入到一种澄明的境界;(2分)又能以审美的眼光去观照生活玩味生活,便能感受到生活中的诗意美,即使苦境,也会生出乐境,做到了这两条,才是与艺术有缘分的人。(2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这类题目要把句子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来理解。结合上文来看,作者通过弘一大师的行为告诉读者,人的心灵不要被外物所束缚,要能够以苦为乐,“艺术的生活原是观照享乐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与艺术结缘。

【思路点拨】高考设置的“重要句子”多为揭示文章主旨、体现行文思路、传达作者情感、蕴涵丰富意味的语句。一般情况,这些语句都有突显其含意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性词语。抓住了关键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如上例中的“云端”“不通人意”。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常需要查看它在文中的地位:如果是统领句,那么解释句意时要从后面的语段中梳理内容层次;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如果是总结句,此时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有些语句采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的。如果所给的语句是一个结构复杂的语句,可以采用分析其句子成分,提取主干,梳理枝叶的方式,理解其含意。

22.作者在序文中介绍了丰子恺先生的两类漫画,并作了很高的评价,认为“画的好歹且不说,子恺年少于我,对于生活有这样的咀嚼玩味的能力,和我相较,不能不羡子恺是幸福者!”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6分)

【知识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探究)。

【答案解析】(1)作者用自己对艺术化的生活未曾有十分的把握来衬托丰子恺对生活的咀嚼玩味能力;(1分)丰子恺将生活艺术化,审美化后,呈现出一种诗意美,所以说他是幸福者;(1分)这就说明艺术修养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得到提升,只要是有心人,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诗意的美。(2分)表达通顺流畅再给1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句子出现在文章倒数第二段结尾处,有深化主题的作用,因此应结合全文来回答。从前文看,作者强调了“艺术的生活原是观照享乐的生活”又说丰子恺的画“至于写日常生活断片的部分,全是子恺自己观照的表现”可知,作者说子恺“对于生活有这样的咀嚼玩味的能力”是指丰子恺将生活艺术化,审美化后,呈现出一种诗意美,因而说他是一个“幸福者”,从另一方面理解,也就等于说艺术修养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得到提升。“子恺年少于我”“和我相较”则是作者用自己来衬托突出丰子恺。

【思路点拨】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命题人肯定不会让考生漫无边际地瞎猜,对考生不熟悉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一般会在题干中或通过注释等形式予以交代,这就要求考生不放过命题人给出的每一个信息;对考生应该熟悉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出题人则不会在题面上再去多费笔墨,这就要求考生复习备考时应该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题文】七、(60分)

【题文】Q3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罗丹把自己约束在雕塑的世界里,柴可夫斯基则专注于音乐,但他们都获得了创作的自由。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米开朗琪罗把自己约束在西斯廷教堂的圆顶下面,他画成了壁画,创造了艺术史上的一个奇迹,也充分享受了创作的自由。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字迹清晰,书写正确,标点规范。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写作材料作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材料的核心是谈“自由与约束”的关系,考生可从以下角度来立意:

1、自由和约束

自由?每天想着自己能象鸟一样在空中飞翔。

但是社会里没有绝对的自由。每个人在拥有自由的同时也要接受相应的束缚

学过政治的人都知道,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前提。自由也一样。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必须遵守各种各样的规则,如果不遵守规则,不仅自由随之泡汤,而且人还会受到更多的让人觉得“不自由”的惩罚和淘汰。

有的学生说,给老师和家长管着一点自由都没有。如果没有家长和老师管着,一天的生活会变成怎样?天天在打游戏、看电视,干着自己想干的事情。这样看起来很“自由”,但“自由”的结果是荒废了学习,这样一直“自由”地玩下去,人一到社会就成了什么都不会的废人。

西方的一位教育家说,过度的自由实际上是在提倡野蛮,此言有理。

在人们心里,美国是一个民主而且自由的国家,公民的权利能够得到最大的保护。比如枪支的使用。只要有持枪牌照就能购买枪支和使用枪支,这是比中国自由。但美国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枪击案发生,人的生命的自由得不到保障;而在中国,公民不得私自持有枪支,这种限制让一部分人觉得很不“自由”,但结果是我们很少听到社会有什么校园枪击案发生,“不自由”的枪支管理让生命的“自由”存在得到保障。

又比如美国经济。胡佛担任美国总统的时候,实施自由放任经济。在自由放任的政策下,整个市场一下子“繁荣”起来,但发展的结果却是富人更富、穷人更穷,再往后的结果便是美国和资本主义国家承受的长达十年的经济危机。而最近的美国金融海啸,始作俑者就是美国的房贷政策的“自由”,降低贷款买房的门槛,使得穷人也可以“自由”的贷款买房,结果是整个房利贷和房美贷的亏空,多来米骨牌效应产生,美国经济开始雪崩和海啸。

看来,过度的自由不是一件好事,过度的自由可能会带来许多不好的后果。

自由是需要约束。如果没有法律,这个社会会变得不安定,人类将变得跟野兽一般,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权利可以为所欲为;老师和家长的约束并不是要扼杀你享有自由的权利,只是为了保证你不误入歧途。

约束虽然在某些方面限制了人的自由,但在另一些领域给予人更多的自由。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正因为遵循了艺术法则,所以才能够步入正确的艺术轨道;而那些艺术大师正是因为在遵循法则的基础上出神入化的运用某些法则,才突破了众人的规矩,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树立了新的风尚。

自由和约束,是一对孪生兄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两方面的兼顾,才可以获得更好的自由。

大自然的动物们生活的多么自由,但是它们之间依然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规则。

自由其实跟一匹野兽有着类似的地方,人的欲望让其无所约束而四处暴虐,但加上适当的笼嚼并加以驯服,野兽才能为人服务,造福于人。

自由是需要约束。没有约束的自由会让人觉得可怕,有约束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2、适度自由,保持自由

有人说,自由的天空是辽阔的,因为雄鹰可以振翅;有人说,自由的大海是无边的,有鲸鲨可以穿梭;有人说,自由的大地是广袤的,有猎豹可以驰骋。而我说,自由的人们,在过度自由时便会失去自由,最后获得的是监狱牢房一般的生活。

适度自由,保持平衡。

美国亚利桑那的体态优雅白尾鹿长期以来与当地的草原及其天敌美洲狮、狼处于一种平衡状态,鹿群数量维持在4000头左右。1906年,为了“保护”鹿群,当地政府开始执行一项捕杀其天敌的计划。鹿群则以每年20%的速度增殖,到1925年时鹿达到了25万头,是自然状态数量的60倍。这时,意想不到的“自由繁殖”的结果出现了:许多鹿被饿死,另一些鹿长得很小或不健康。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饥饿的鹿越来越靠近人类的居地。它们吃农作物、菜园里的蔬菜、灌木等,直接影响依靠这些植物生存的鸟类和小动物,生物的链条开始紊乱,生物群的平衡被打破。

人们很喜欢这些体形优美、漂亮敏捷的鹿,多数人不希望看到这些鹿遭受饥饿或疾病的折磨。可是人们啊,不是你们给予路的繁殖的过度自由,反而使得鹿群失去了平衡,导致鹿群自身和生物群之间的生存危机吗?

看来,适度的自由建立在平衡的基础上。自由和束缚的相对平衡。

适度自由,保持心态。

风筝很自由,可以翱翔与天地之间,它飞得稳稳得,不像燕子,它可以停在空中。风筝身上连着一条线,风筝线使得风筝在线轴的牵引下平稳地飞翔,不至于飞走,可是,当这根线拉得太紧的时候,风筝便会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无目的的左冲一下,右滑一下;完全没有了线的牵引,失去平衡的风筝会很快从天上掉下来。风筝的自由,建立在线的束缚和牵引上。所谓适度的自由是让事情保持在一个平衡点上,不至于太多,或者太少。线放多了,风筝由于风力不够飞不起来,而线少了呢,风筝又无法在风的作用下飞上天。没有线的风筝更不行。以此来比喻我们对生活自由的态度,那就是既不要过度束缚自己,也不能过度的放纵自己,更不能认为束缚是自由的天敌,而彻底舍弃它。在生活中,面对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颗善于平衡的心,一种健康的心态,这样才能够获得真正自由。

适度自由,获得最大的自由

生活中的人们,总是累个不停,从这件事累到那件事,累个没完。其实,太累了,就该修整修整,调整状态。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保持休息就保证了健康。也有一些人,碌碌无为,荒废光阴,整天打着哈欠睡觉,他们的螺丝太松了,这时候该紧一紧了,不然,生活的螺丝就报废了。适度自由,这是工作的一大准则,张弛有度,生活才有滋有味。适当的约束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也就是我们渴望的最大的自由

 适度自由,收获美丽人生

翅膀的两端,是生活的自由和束缚,用心去挥动翅膀,才能在生活中平衡的飞翔。

3、自由的深意

 当自由的微风轻柔拂过,我们自然心旷神怡;当自由如狂风恣肆刮过,我们难免深陷灾难。自由,关键在于适度
      适度的自由,显现自由存在的真正意义
     曾经有一所学校在学生们的强烈要求下,让学生们体验一个月“完全自由”的生活,没有作业,没有监督,没有管教,让学生们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于是,有夜不归宿行踪不定的,有打架斗殴住进医院的,也有违法乱纪而被拘留的……这个月的自由体验,让许多人认识到:自由,关键在于适度。可见,只有适度的自由,才能让人们真正拥有,才能显现它存在的真正意义。

 适度的自由,让我们的生活愈加美好
 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微风轻柔地拂过,我们感到心旷神怡;当阳光温柔地洒在我们身上,自然无比舒服;当秋叶似蝴蝶翩翩,飞舞于林间,自然无限美丽;当冬雪轻盈飘落,整个世界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但是,我们须知这都是地球的各种因素适度自由的范围的调配,才让我们感受到四季的美丽;现在的地球因人类的活动打破了自然的某些平衡,产生了;了温室效应,气候正在发生某些变化,从而使某些地方的季节的美丽正在消失。所以,我们要明白自由的深意:适度自由,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富有诗意。

 过度的自由,会造成失败或酿成灾难
 行星自由地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则相安无事;而若过度自由地运行,不守规则,则一定会相互碰撞。小草在庄稼地过度自由地生长,就让庄稼颗粒无收。夏天雨水过度自由地降落,堤坝就会因承载不了太多水量而决堤,田地就会因承受不了太多水分而成涝。冬雪过度自由地飘落,冰封世界,那么就会中断交通,影响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总之,过度自由,让我们得不到真正的自由,而只会造成失败或者深陷灾难。

自由,关键在于适度

因为有适度的自由,风筝才能在线轴的牵引下平稳地飞翔;

因为有适度的自由,溪涧才能在山谷的约束中自在地流尚;

因为有适度的自由,我们才能在法律的保障下幸福地生活。

适度的自由,为我们的生活撑起一方蔚蓝的天空。适度的自由似和煦的微风,似淙淙的溪流,值得我们真正地拥有

审题参考:1、可以论证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气可鼓,不可泄。2、可以论证关键时刻巧妙机智地进行鼓舞激励的重要作用。3、可以论证充满信心,振奋精神,就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决定胜负的铜钱

  这是禅宗里的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一次,他率军对敌,但双方兵力悬殊,他的全部人马只及对方十分之一,因此众将士有点信心不足。这位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神问卜,然后,他取出一枚铜钱,当着众将士说:“胜负在天,就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吧!如果铜钱落地后正面朝上,神将保佑我们战无不胜;如果正面朝下,是神让我们失败,我们只有听天由命。”说着,将军轻轻向上一抛,铜钱落地,正面朝上,顿时全军欣然。接着将军又抛了一次,还是正面向上。这样,将士们欢腾雀跃,士气大振,终于获得全胜。凯旋归来后,将士们纷纷提出要感谢神灵的保佑。这时,将军才拿出铜钱让大家看,原来,这枚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众位将士这才恍然大悟,保佑他们获胜的不是神灵,而是自己。

提示: 1、可以论证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气可鼓,不可泄。

2、可以论证关键时刻巧妙机智地进行鼓舞激励的重要作用。

3、可以论证充满信心,振奋精神,就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例子:1、一位农民朋友曾给我讲述了一段他自己的故事。

那天,我拖着沉甸甸的板车疲惫地来到了山脚下。望着前面那一段长长的上坡路,我不禁畏而却步。心想,今天靠自己一个人绝对拉不上去了,肯定得有人帮一把才行正在为难之际,正巧过来了一个热心的路人。他看出了我的窘境,对我说:“没关系,我来帮你。”说着,便利落地卷起袖子,拉开一副推车的架势。于是,我就咬紧牙使劲地拉车。在热心人“加油,加油”的鼓劲声中,我们终于将车拉到了坡顶。当我感谢热心人的鼎力相助时,没想到他却说:“你用不着感谢我。这两天我的腰扭伤了,根本就不能用劲。我只是喊喊‘加油’而已。能将这趟车拉上去,全靠的是你自己。”

2、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个叫亨利的青年移民,站在河边发呆。这天是他30岁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必要。因为亨利从小在福利院里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讲话又带着浓厚的法国乡下口音,所以他一直很瞧不起自己,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没有工作,也没有家。

就在亨利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时候,他的好朋友约翰兴冲冲地跑过来对他说:“亨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我刚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播音员描述的相貌特征,与你丝毫不差”

 “真的吗,我竟然是拿破仑的孙子”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联想到爷爷曾经以矮小的身材指挥着千军万马,用带着泥土芳香的法语发出威严的命令,他顿感自己矮小的身材同样充满力量,讲话时的法国口音也带着几分高贵和威严。第二天一大早,亨利便满怀自信地来到一家大公司应聘。

20年后,已成为这家大公司总裁的亨利,查证自己并非拿破仑的孙子,但这早已不重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