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冲出自己编织的“心理牢笼”

 昵称15221501 2015-05-11
冲出自己编织的“心理牢笼”

    世上最难攻破的是“心理牢笼”,但是每个人都有攻破“心理牢笼”的本能。

    有个长发公主的故事,主人公叫雷凡莎,她头上披着很长很长的金发,长得很俊很美。雷凡莎自幼被囚禁在古堡的塔里,和她住在一起的老巫婆天天念叨雷凡莎长得很丑很丑。

    一天,一位年轻英俊的王子从塔下经过,被雷凡莎的美貌惊呆了,从这以后,他天天都要到这里来,一饱眼福。雷凡莎从王子的眼睛里认清了自己的美丽,同时也从王子的眼睛里发现了自己的自由和未来。有一天,她终于放下头上长长的金发,让王子攀着长发爬上塔顶,把她从塔里解救出来。

    囚禁雷凡莎的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那个老巫婆是她心里迷失自我的魔鬼,她听信了魔鬼的话,以为自己长得很丑,不愿见人,就把自己囚禁在塔里。
 哲人说得好,不要完全相信你听到的一切,也不要因他人的议论而鄙视自己,否则就会陷入自卑的“心理牢笼”。雷凡莎公主对巫婆的话信以为真,自己常常对自己说:“我长得很丑很丑,快躲起来吧,莫让别人看见我。”这些下意识的暗示,使自己陷入自卑的“心理牢笼”。我们常常发现有些人身上的自卑,除了喜欢拿别人的优点长处与自己的缺点和短处比较外,另一个原因和雷凡莎一样,喜欢听信那些不该听信的话,认不清自己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久而久之,丧失自信,心绪委靡,便不知不觉地为自己营造了自卑的“心理牢笼”。

    人的心理牢笼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所有的“心理牢笼”,都是自己给自己营造的。就拿自寻烦恼来说吧,有人老是责备自己的过失,有人总是唠叨自己坎坷的往事和不平的待遇,有人念念不忘生活和疾病带来的苦恼……时间一长,就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囚禁在“心狱”里。自寻烦恼有好多种,其中还有一种是喜欢用自己不懂的事情塞满自己的脑袋,使自己陷入紧张、痛苦之中。原苏联著名作家别洛夫斯基讲过下面的故事。

    一位公司职员,一天觉得自己好像生病了,就去图书馆借了本医学手册,看该怎样治自己的病。他一口气读完了该读的内容,然后又继续读下去。当他读完介绍霍乱的内容时,方才明白,自己患霍乱已经几个月了。他被吓住了,呆痴痴地坐了好几分钟。

    后来,很想知道自己还患有什么病,就依次读完了整本医学手册。这下可明白了,除了膝盖积水症外,自己一身什么病都有!

    他非常紧张,在屋子里来回踱步。他认为:“医学院的学生们,用不着去医院实习了,我就是一个各种病例都齐备的医院,他们只要对我进行诊断治疗,然后就可以得到毕业证书了。”

    他迫不及待地想弄清楚自己到底还能活多久!于是,就搞了一次自我诊断:先动手找脉搏,开初连脉搏也没有了!后来才突然发现,一分钟跳一百四十次!接着,又去找自己的心脏,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感到万分恐惧,最后他认为,心脏总会在它应在的地方,只不过自己没找到罢了……

    他往图书馆走时,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而当他走出图书馆时,却被自己营造的“心理牢笼”所监禁,完全变成了一个全身都有病的老头。

    他决心去找自己的医生,一进他家门,他就说:“亲爱的朋友!我不给你讲我有哪些病,只说一下没有什么病,我的命不会长了!我只是没有得膝盖积水症。”

    医生给他作了诊断,坐在桌边,在纸上写了些字就递给了他。他顾不上看处方,就塞进口袋,立刻去取药。赶到药店,他匆匆把处方递给药剂师,药剂师看了一眼,就退给他说:“这是药店,不是食品店,也不是饭店。”

    他很惊奇地望了药剂师一眼,拿回处方一看,原来上面写的是:煎牛排一份,啤酒一瓶,六小时一次。十英里路程,每天早上一次。他照这样做了,一直健康地活到今天。

    这位职员幸亏治疗及时,否则一定会被自己营造的“心理牢笼”所囚禁,最后非得上病不可。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喜欢用自己不懂的事情塞满自己的脑袋,把一些不相干的事与自己联系在一起,造成了心理障碍。殊不知,不懂的事,就是不理解,不理解的东西是自己无法掌控的。如果盲目地相信某些毫无根据的感觉,使自己失去理智的判断能力,最后被囚禁的就是自己。

    “心狱”不但囚禁了那些自寻烦恼者,还囚禁了不少无休止的懊悔者和自责者,小李就是其中的一个。在阶级斗争盛行的年代里,他为了做一个剥削阶级的叛逆者,从小离家出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对父母没有尽到做儿子应尽的孝心。过了40年,到了洞明世事时,才认清自己的偏激和卑怯行为。这时父母早已过世,失去了孝敬的机会,良心遭受到道德无情的谴责,心灵受到自责的拷问,对这难以弥补的终生懊悔,常常寝食难安,失眠头痛接连发生。这时自己才真正感受到世上没有任何一种惩罚比懊悔和自责更为痛苦的了。幸运的是,他在一次偶然的施舍中找到了冲破“心狱”的途径。一天,他在车站看见一个要饭老人的背影很像自己的父亲,便加快脚步赶上前去。他望着这位老人,爱怜之心油然而生,便把衣袋里仅有的零花钱掏出来,统统给了老人。这时他从老人感激的眼神里仿佛看到了父亲宽恕的笑容。当他走上地下通道时,心情一下子变得好多了。

    这小小的施舍,使小李找到了冲出“心理牢笼”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一个人想真正地爱自己的生命,那就得首先学会爱人和爱这个世界。从此,小李学习用爱和感恩来拂拭思想灵魂深处的污垢尘埃,减轻了心灵的苦痛,良心不再受往事的萦怀和谴责,失眠和头痛症也不药而愈。

    人的一生充满许多坎坷、许多愧疚、许多迷惘、许多无奈,稍不留神,就会被自己营造的“心狱”监禁。营造“心理牢笼”既不花钱,也不费力,一瞬间就能制造出来。“心理牢笼”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人的心脏病患,大多都与“心狱”有关,严重者则会造成精神失常,甚至自杀。有人说,“心理牢笼”是很难攻破的。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我们还应该明白,人的“心理牢笼”既然是自己营造的,自己就有冲出“心理牢笼”的本能。这种本能就是精神意志的力量,有了这种力量,什么样的“心理牢笼”都可以攻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