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如何让火爆的乡村民俗游持续下去

 智慧旅游519 2015-05-11

    □徐梅文/摄

    今年春节期间,山东潍坊昌邑县东永安村烧大牛、淄博周村芯子、章丘文祖镇三德范村扮玩、泰山农家过大年、荣成烟墩角村海草房民俗体验等一大批齐鲁乡村民俗文化展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到乡村体验民俗、感受年味。

    然而,在众多游客涌入乡村的同时,乡村民俗游利益协调机制不成熟的问题开始暴露。以乡村老民俗艺人自发组织为主、缺乏市场化机制推动的乡村民俗游日显脆弱性,资金短缺、继承人匮乏,可持续发展前景堪忧。专家建议,乡村民俗作为山东宝贵的乡村财富,亟待形成内部支撑和外部循环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发式乡村民俗引游客

    每年进入腊月,潍坊市昌邑县东永安村家家户户就开始了扎制独角大牛的年俗活动。时任村支书的吕成英和现任村会计的丛乐海是村里这项传统年俗活动的组织者。丛乐海说,独角大牛的体型,从牛角到牛尾足有13米长,牛腿至牛角足有7米高。这么个庞然大物的扎制是需要动员全村大事。整套扎制活动有着明确的分工,男人主要负责用竹竿、竹枇、铁丝等扎制大牛骨架,妇女则用黄纸剪出“牛毛”,用布缝成“牛皮”,用银箔纸糊成“牛角”,用各彩色纸剪出铃铛、牛鞍等牛身上的部件及装饰品。

    “历时1个多月的扎制,正月十三晚上,丛、吕家族会联合举行庆祝活动,这是我们村的春晚,这一晚上历来都是通宵达旦的娱乐,就为了第二天庙会的举行。”有村民说。正月十四上午8点,东永安村锣鼓震天响、鞭炮响亮亮,3万民众涌上街头,感受一年只有一次的传统年俗。“大牛”游行到了村里孙膑庙西的空场上,祭大牛活动宣告开始。人们在空场上摆好供品,开始给孙膑烧纸烧香、磕头祈愿。与此同时,村民自发组织的扭秧歌、舞龙、打腰鼓、唱吕剧等活动,也开始井然有序地上演。肃穆的孙膑庙、威武的大牛和庙前空地上热闹非凡的文艺表演相映成趣,年味十足。

    在城里人眼里,“烧大牛”是个令人惊叹的年俗体验项目。但对东永安村的村民来说,他们把这作为村里年节期间的一种传统仪式,蕴含着传说、扎制技艺、艺术表演等乡村文化形式,并由此连带起亲邻关系、家族关系以及周边的村际关系等村落日常生活,从没想过还能和旅游沾上边。

    这种对于民俗游的“无意识”状态,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士闪有所察觉。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张士闪惊喜地发现,在山东的众多乡村中,蕴含着诸多像“烧大牛”这样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散发着浓郁的乡村传统文化风情。但同时他也发现,这些民俗资源的展示多为乡村自发,其对外的展示还缺乏以旅游为要素的有效引导。

    为了将更多的乡村民俗推广出去,受山东省旅游局委托,张士闪联合旅游、文化、历史、策划方面的专家深入山东各地农村,集中提炼了47项民俗活动,并作为当年山东贺年会的亮点向大众推出,这其中就包含了东永安村的“烧大牛”。

    “经过适度推广,去年元宵节期间,我在东永安村实地感受‘烧大牛’这项年俗活动时,来村里的自驾游、自助游客同比翻了一番,而且多是外地游客。”张士闪说。

    资金匮乏后继无人

    游客的大量涌入,并没有给东永安村产生多少经济效益。

    这样的结果,在张士闪的预料之中。他说,“贺年会虽然将乡村民俗资源推广了出去,吸引了游客的进入,但在当地,却没有形成以市场化为主导的民俗游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一直将年俗作为本区域范围内年节活动的东永安村,尚没有完成‘旅游’身份的有效转变,村里缺乏有效的组织,吃、住、行配套设施明显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也没有系统化的民俗游产品,以吸引游客在当地更长时间地逗留和体验。”

    在与吕成英、丛乐海这些民俗组织者的交谈中,张士闪了解到,“烧大牛”目前主要依靠当地7个有声望的老人组织起来,活动资金来源于东永安村全村捐款。没有产业链条的介入、经济效益的回报,村民无偿捐赠的模式难以为继,而传承人的流失也在加速。“这项传统民俗文化正面临着断层的危险。”张士闪说。

    不光是“烧大牛”,笔者了解到,淄博周村的芯子、淄川西关的“打铁花”等乡村民俗也都面临着衰落的危险。据当地老艺人介绍,表演一次芯子至少需要20人,每人每天的酬劳是150元,因此表演一次芯子的投入最少在5万元以上,只有有实力的村镇政府、企业和社区才有能力出钱来做这个事情。但事实是,由于缺少经济利益的吸引,会芯子的人越来越少。“打铁花”目前只剩2个传承人,濒于失传之境。省、市、县三级的非遗补助资金,对他们来说基本是杯水车薪。

    “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还具有很强的脆弱性,如果不能掌握好保护与开发的度,极容易造成对原生态民俗原貌的破坏。村里也曾想过自己寻找旅游投资企业介入,但旅游投资企业并不明了乡村民俗的规律,容易单纯考虑经济利益。没有政府的介入,依靠村民自己的力量很难实现各个要素的统筹。”张士闪认为,乡村民俗游虽然亟待形成市场化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但同时也要打造一种保护民俗资源的平衡机制,难度不小。

    需构建新的利益模式

    要推动山东的乡村民俗游持续发展,张士闪认为,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利益发展模式不可避免,官方和民间的协作创新是主要突破口。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民俗旅游虽有了长足发展,但仍然相对落后,对政策的依赖性比较大,行政力量对旅游业的干预仍然具有客观的现实合理性。”张士闪说,山东尝试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民俗旅游新模式,与以往自发组织的民俗旅游活动相比,打破了封闭,走向了行业联动,可以实现制度上的创新,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为了避免市场主体的介入造成对乡村原生态民俗原貌的破坏,政府主导下的民俗旅游开发,可以尽力维护开发与保护的平衡。”

    张士闪认为,政府对乡村民俗旅游的支持,主要在于旅游法规、意见、方案等政策支持与专项资金投入,包括建立高效统筹协调机制,例如,应该在县级市以上确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制度,将分散于各相关部门的职能整合一体,加强对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的支持、协调和治理。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市场主体协同创新机制的鼓励和引导,包括协助成立行业协会、鼓励农民或经营者成立民间团体等。只有这样,民俗旅游协同创新体制改革才有强大的组织保障,才能有效确立区域性民俗旅游一盘棋的战略格局,通过集中分配和调控,实现区域民俗旅游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此基础上,张士闪主张,政府应该重点培育委托项目,注重利益分配,激发民俗旅游项目内在的市场活力。首先,通过专家调研,先将民俗旅游资源调研清楚;其次,政府形成保护文化的制度和规范;最后,通过市场的手解决民俗游的持续性问题。乡村要形成民俗旅游组织或公司,从接待户的选择上、建设标准上、接待上一律实行公司化管理。除了接待设施的完善,还要形成民俗游产品系列,结合风景线、民俗线形成二日游、三日游线路,形成共享的利益分配模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