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战纪事之五 敌军机枪挡道路 我连炮火显威风

 迷茫的星空610 2015-05-11

2008-11-22 14:12:36

归档在 对越作战亲历纪事 | 浏览 12751 次 | 评论 3 条

  1979--作战纪事之五 

         敌军机枪挡道路 我连炮火显威风

              至诚大兵

   (上接《作战纪事之四 夜暗偷渡过红河 战友关怀不湿脚》)我们偷偷渡过红河后,全是密密麻麻的茅草和荆棘,几乎没有路。我们艰难地前进,只好一个紧盯着一个臂膀上那若隐若现的白毛巾所显示的一点白色。路滑,我比别人更加忧心忡忡,因为我身上背着我们全班炮弹的引信。引信是方形的铁皮箱密封装着,战前开封,一箱是12枚还是多少枚,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引信叫做瞬发引信,就是装在炮弹最前端的引爆装置,炮弹落地后就是通过引信触动引爆自身再引爆炮弹内置的炸药。一颗引信相当于一颗手榴弹的爆炸威力。稍不小心,摔跤就会因触碰引起引信爆炸。战前我担心班里战友背上后在路上摔跤引爆,所以就自己亲自背在背上。走路就格外小心谨慎,好在一路上没有出什么差错。

   "嗒嗒嗒……嗒嗒嗒……""轰--隆!轰--隆!"不一会,前方枪声炮声大作,三连和二连的战友打响偷袭的战斗了。我熟悉的82无后座力炮弹的爆炸声,在黑暗中的山野里显得格外闷沉。流血的战斗真正开始了。我们的心揪紧了起来。这是我们这代人谁也没有想到的战斗呀,我心里默默祝福步兵连的战友,希望他们打得顺利,伤亡尽量少一些。尤其是担心三连指导员陈其敏的安危,因为他原来是我们炮连副指导员,也是与我兄长一同入伍的老乡。战争年代的尖刀连指导员也没有多少活着回来的呀。关于三连指导员陈其敏的安危,我的以后文章里边会专门叙述(大约将是作战纪事之十吧),那也是惊心动魄的场景,敬请大家关注。

   就在写作此文的前几天,我看见网上一则报道说,就在1979年2月16日晚上,日本的某名记者将我军将要开战的消息透露出来,使我军在战场上吃了很大的亏。其实,以我亲身所见,并没有这样。当时,如果越南要是知道了我军行动,那么,他们绝对是有准备的,我们就不会偷渡成功了。而且我们偷渡后,一直潜行到了越军的前沿阵地,越军都未能发现我们。当时越军放电影的银幕都仍然挂得好好的。据尖刀连的战友讲,偷袭到达敌军前哨时,还见到敌军围着火堆在烧小鸡吃,根本没有一点戒备。事实上,我军的突然行动达成了预期的目的和目标。

   墨黑的天,墨黑的地,虽然我们与作战的步兵连紧挨着,但是,只看见子弹和炮弹在空中飞过的火光和爆炸的亮团。直到天亮了,248高地已经成功突破和占领,我们才目睹了步兵连进攻194高地的实况,并且用炮火支援了他们的战斗,这才算是真正地打了仗。

    步兵在194高地的鞍部,遭到敌军机枪火力点和密集火力的压制受阻。连长王南栓马上命令全连:"构筑炮阵地!马上战斗!"

    各班立即选择地形构筑炮阵地,随即连长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

    "目标,正前方敌军火力点!"

    "用炮!"

    "标尺×××!"

    "方向×××!"

     我们三班最为快速,从挖锉钣坑、架炮、装定诸元、瞄准、炮弹装上引信、到报告"三炮好!",全抢在其他班之前。

     敌人的机枪吐着恶毒的火舌,子弹在战友们身边不断飞舞。

     连长见我班最先报好,来到我们的炮前,观察满意后命令:"二号装药,三炮一发!放!"

     副班长王志学充当的二炮手,他将炮弹轻轻放入迫击炮口,炮弹沿着炮筒迅速滑进炮筒底部,"轰!"地一声巨响,呼啸着飞向了敌军。没想到,炮弹不偏不倚,正巧落在敌军咆啸着的机枪火力点上。"轰隆!"在爆炸的烟尘中,敌军尸体飞了起来。

     "各炮三发!放!"全连6炮齐发,"轰!""轰!""轰!"……炮弹愤怒地怒吼着砸向敌人阵地,"轰隆!""轰隆"的炮弹爆炸声,携裹着晨风,回传到我们的耳中,震得耳膜发痒发痛。敌人阵地上如同火海,腾起阵阵爆炸的烟雾。趁着敌军火力的减弱,步兵们一跃而起,端枪抵近射击,一下子冲上了高地,撕杀的枪声更加紧密。

     这是我们的炮弹第一次真正战斗,我们也没想到效果是如此地好。我们沉浸在喜悦中,迅速收炮,又赶快与步兵一道向前推进。

     当晚霞降临的时候,连队郑重宣布:鉴于我三班的优异表现与勇敢,营党委决定给三班荣记集体三等功;给我和王志学分别记三等功。

    (欲知后事,等待再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