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2迫击炮简易射击的精彩实战运用(13)

 迷茫的星空610 2015-05-11

至诚大兵

(上接作战纪事之十一http://blog.ifeng.com/article/1868774.html参战次日闻噩耗 炮弹震死尖子兵》)晨曦微露,黎明来临。经历了最漫长、最难忘的第一天战地夜晚,18日的阳光随着夜露的消失而慢慢升起。

这是战争的第二天,1979年的218

新的一天开始了,枪声仍然在天空中传送,炮弹的爆炸声不时从远处传来,硝烟依然弥漫――新的这一天,我们部队将有什么行动?我们将面临什么场面?对我们又将是什么样的考验?今天又有谁会成为战场的牺牲者呢?当夜幕再次降临的时候,我和我的兵们会不会还都好好的?……

我看着我班里的士兵们,巡视那一个个熟悉亲切的面孔,脑海里一连串的问号翻来覆去。战争的情况下,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俗话说“子弹是不长眼睛的”,可敌人的子弹和炮弹全都是瞄准我们射击的啊。早晨拥有阳光,不等于晚上拥有宁静哟。

我自己的生命,却由不得我自己掌控。

前方,枪声密集了起来。是哪一个部队在进攻了么?正想着,部队行动了。看来,今天暂时没有我们的行动,只不过是随着大部队朝前移动罢了。部队沿着山梁行进,我们气喘吁吁,时停时动。

“嗒嗒嗒……嗒嗒嗒……”突然,机枪声在我们前边不远的三连处响起。抬眼看,是三连钢八班班长蒋育林在指挥他班里的机枪对着山梁下两个奔跑的人射击。显然,这是被我军打散了的越军残敌,那绿色的军装,在阳光下格外引人注目。因山高距离较远的缘故,机枪子弹对他们好像没有构成威胁,虽然他俩感觉到了我军的注意,但他们仍然在继续奔跑着。

看着没把机枪射击当一回事的越军残敌,我突然灵机一动:这不是我们实施迫击炮抵近简易射击实战的良机么?

在此,大兵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迫击炮的构成与原理:迫击炮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迫击炮筒(称为炮身),就是那长长的从炮口放炮弹的钢铁管子;二是脚架,就是如同人脚张开,支撑迫击炮身,起着稳固射击并调整炮口高低角度与方向位置的部分,脚架上有着高低机和方向机;三是迫击炮底部的锉钣(音:坐板),就是有一点像锅盖垫在迫击炮筒底部的装备,迫击炮正是借助脚架与锉钣的三角原理支撑,起到稳固射击的作用;四是瞄准装具,瞄准镜与脚架上的高低机和方向机,共同构成迫击炮的瞄准装具。迫击炮的正常射击,要如我们第一天作战炮击那样,首先用铁锹挖掘锉钣坑,然后将锉钣双手往前高高扬起(如同打夯那样),使劲砸牢夯实在锉钣坑上,再将迫击炮筒底部的炮杵旋转着放置到锉钣中央的炮臼中咬实,用炮架上的固定箍箍紧固定,装定射击诸元,才能瞄准再开始射击。

但是,迫击炮在紧急情况下,在不方便构筑炮阵地的情况下,在距离合适的时候,可以不使用锉钣与脚架,单独将炮身对准目标,以手臂的长度平伸推出炮身形成与距离相适的射角,然后左手扶炮身,右手轻轻将炮弹放入炮口实施射击。这一招,叫做简易射击。我军文革前的炮兵司令赵章成将军使用最得心应手,几乎是指哪打哪。作为迫击炮兵,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简易射击仍然是必须掌握的技能,但在平时的训练中,因训练经费的限制,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简易射击的实弹射击。

山下的敌人还在奔跑着,我目测距离,感觉直线距离差不多约是300,是迫击炮简易射击的可实施距离。于是,我请示排长和连长,连长不置可否没有表态,实际是默许了我的请求。当机立断,我立即命令副班长王志学实施简易射击,并将一枚炮弹安装上引信与底火等待。只见王志学伸出右手拇指眯眼测试距离,从一炮手陈立华手中接过炮身,再双手将炮身往地面使劲一杵,右手抠住炮口迅速推出炮身,“射击准备完毕”,随着他的报告声刚落,我将炮弹递到他张开的右手掌中,炮弹滑下炮膛,底火撞击到击针,“咣”的一声,炮弹飞出炮口,射向空中形成一条弧线,飞向目标。“轰隆”,炮弹爆炸了,烟雾散去,两个奔跑的敌人全爬在了地上,不知道是被炸中了呢,还是卧倒地上隐避。82迫击炮弹的有效杀伤半径是30,按说那两个敌人至少是吃了一些弹片,不死的话,也将是受伤的。

炮身深深陷入了泥土中,王志学将炮身使劲拔出,炮口还冒着青烟。“再打一发!”我命令道。王志学重新操作,又将一发炮弹射向了敌人。又一次的“轰隆”爆炸声中,两个敌人依然不动。三连的战友们将眼光投向我们,说:“哟,你们这炮打得有水平嘛……” 我反身看连长,他仍然没有说话,我却看到了他满意赞许的眼光。

  接着,我们又继续沿着山梁前进了。

您可能也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