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城非物质文化遗产

 丰城往事 2015-05-11


丰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先辈创作并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亦包含了大量发源于民间,根植于民间,深藏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民间古老的文化记忆,展现了民族文化的个性与特征,凝结了丰城人祖祖辈辈的智慧与精神,为今天丰城的繁荣和谐增添了隽永独特的文化魅力。

丰城岳家狮--丰城的百姓为纪念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而创造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它起源于宋代,延续至今已有1000多年。岳家狮是丰城狮子邓家村的邓子龙将本地字门拳与岳家硬门拳(岳家拳、岳家掌、岳家手)有机地揉为一体,把岳飞阵法、书法、武学巧妙地移植于民间舞狮中,充分展示岳派武艺的威、雄、险文兼武备的特征和“还我河山”的豪迈气概,用拳术展示书法,舞艺体现剧情的一种群体性艺术表演。它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艺术玄机,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既能强身健体,又能鼓舞人们的意志,具有较大的文化价值。丰城岳家狮2006年省政府批准确立为江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钗锣鼓--在丰城俗称“吹打锣鼓”,萌芽于明代,正式形成于清朝,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它属于民间乐队,几乎每村一个乐队,全市覆盖面达百分之百,深受群众喜爱,长期成为百姓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民俗文化活动。由旋律(唢呐)和打击乐两部分组成,乐队一律是七人十件乐器,其曲调部分由两支唢呐演奏。花钗锣鼓的传统曲牌有109个,分单首牌子和套曲两类,其套曲的大部分段落粗犷悲壮。而单首牌子适合热闹场合演奏。凡民间婚丧喜庆、传统节日、龙灯社火、朝佛敬神等民俗活动,均有花钗锣鼓演奏助兴。2008年被列入江西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溪梅烛--起源于唐朝贞观年间,俗称板凳龙。板凳长龙在夜间烛光点点,状若梅花,故称梅烛。取“梅占花之魁、烛乃光之源”之义,古老而典雅。相传,唐代贞观盛世,玉皇大帝规定丰城隍城镇及周边地区,只准降三分雨,存七分干旱,“露龙”为拯救苍生,偷洒甘露,因此触犯天条被斩。民众为纪念露龙,在每年正月十三举行声势浩大的“梅烛”民俗活动,历时千年,传承至今。隍城镇清溪村是受露龙恩泽的中心区域,梅烛活动更是兴盛不衰。2008年5月清溪梅烛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丰城剑传说--始于西晋永平元年(291年)。丰城剑即龙泉、太阿宝剑,合则一柄,分则两把,因晋时在丰城出土,称为丰城剑。丰城剑铸造于浙江德清莫干山,发掘于江西丰城荣塘墟,丢失于河南襄城北汝河和福建南平延平津,地跨四省四县,时跨2500年。期间,亦真亦幻,或隐或现,是神是物,有记有传。该剑自发掘到失落,最后在延平津双双化龙而去。经过文字整理,口头传说,在丰城形成了一整套富有传奇色彩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后来,丰城剑传说还成为典故被广泛使用。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引用此典写出“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的名句。2008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挂联剪纸工艺--始于宋代,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最初的表现内容形式以“挂联”为主(即春节挂在大门横梁上的门联),寓意“挂剑”避祸消灾。工艺是用大红彩纸把各式各样的吉祥图案、文字剪、刻以横幅形式悬贴在大门横梁上,使春节门庭充满吉祥喜庆的色彩。挂联剪纸的制作工艺及内容都有自身的严格要求和独特内涵。丰城挂联剪纸制作主要分布在丰城市桥东、秀市、洛市三个乡镇,以桥东镇路边村下南山村小组为最。它是以传统手工技艺创造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结合的民间美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价值。2010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丰城挂联剪纸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谌母医药疗法--源于丰城市罗山谌母行宫,成规模于欧石岩青云寺。丰城市及其周边县市的善男信女均会前往青云寺进行法事活动,祈求谌母元君药签庇佑,消灾解难。谌母医药疗法即“谌母药签方与传统中医刮痧疗法”,是宗教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其主要价值在于以舒筋活血通经络的理论和方法治疗病痛和肢麻,而穴位的刮痧和经络的拍打在于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使人体能够更好更快地吸收药物。这一民间疗法,其影响涉及丰城市内外和海峡两岸,台湾玉清宫亦存有该验方,高雄文殊讲堂与丰城青云寺一直有文化交流。2010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丰城谌母医药疗法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丰城冻米糖--丰城市优秀传统产品,俗称“江南小切”,以其“洁白如雪、香脆酥甜、落口消融”的独特风味闻名天下。据《丰城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丰城开始制作冻米糖,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代民族英雄邓子龙(1531~1598年)曾令部下将士,把糯米饭晾干,炒成爆米花,以糖粘拌,切成小块,取名“小切”,又叫“米花糖”,以备行军打仗作干粮食用。此传统一直延续至清代,始渐演化为待客解茶、馈赠亲友之用。1756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途经丰城,品尝小切后连声称好,此后小切便成为皇室贡品,并蜚声全国,驰名东南亚,成为久负盛名的江西地方特产,享有江西“四大名点”之一的美称。2010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丰城冻米糖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许真君传说--许逊(239-374),字敬之,河南汝南人。是我国历史上继大禹治水后的又一位治水英雄人物,他为官清正,誉为“许旗阳”,辞官为民治水造福人间,民间奉为“普天福主”、“许仙真君”。曾任旌阳县令,以晋室纷乱,弃官东归。学道法于丰城池山(罗山),周行江南诸郡,殇灭毒害。在长达30多年治水活动中,丰城是他治水活动的主要地区,因而留下了大量的遗迹遗址和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2010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许真君传说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洪洲窑碗泥岭窑址制陶技艺--洪洲窑是唐代六大民窑之一。其名源于唐代陆羽《茶经》,《唐书》亦有记载。与1977年首先在丰城市曲江镇发现洪洲窑。实物资料证明,洪洲窑始烧于东汉,发展于两晋南北朝,鼎盛于隋唐,终烧于晚唐五代,延烧800余年,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碗泥岭窑址,在铁路和石江相邻界的碗泥岭和黄金水库周围,在阳夏坊下窑坑和钳石村枫树下一带有较高的龙窑包数座,这里民风淳朴、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山林茂密、土地肥沃,具备产销陶具得天独厚的条件。2013年8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洪洲窑碗泥岭制陶技艺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丰城社火--元末明初,由于连年战争,天下饥荒,百姓苦不堪言。有一年不知是饥饿还是流行病的发生,隍城地区有不少人病倒,甚至病死。有人说是瘟神下降,为消灾免祸,村民集资,于农历八月动工兴建天符庙,以求祈祷人畜平安,从此病者日渐好转,疫情不再蔓延。天符庙到农历十月二十八日落成,为纪念这一特殊日子,当地人把每年农历八月和十月定为一个节日,各村轮值举行庆祝活动。因这些日子香火异常旺盛,人们便把这些日子取名为过社火。丰城社火一般流传于赣江以西的隍城、梅林、湖塘、董家、泉港、曲江等乡镇。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丰城社火2013年8月正式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丰城木雕--丰城市是江西著明的木雕之乡,也是江西有名的侨乡,据考证丰城木雕起源于洪州窑商代制陶期。那时为了打造制陶生产工具,雕刻各种制陶花纹模具,也就渐渐产生了木雕工艺。丰城木雕,源远流长,至今主要工艺有浮雕、透雕、圆雕、混合雕等技巧,内容多是传统文化、民间故事,常见于家具中的床、柜、箱、桌,建筑中的牌、匾、楼、阁等,做工精美、色泽自然、纹理清晰、格调高雅,在丰城的一些古建筑的村落、老民宅的旧家具中均可见到丰城木雕的倩影。丰城木雕以其历史悠久、名扬九州、匠心独具、工艺精湛而自成一体的特色,于2010年6月列入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