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人生如酒

 秋天枫叶正变黄 2015-05-11

《品味男女人生》

自古以来,酒是宣泄情感的工具。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酒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迎来送往离不开酒,喜庆丧事都要摆酒席,久别重逢,好友相聚,更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喝酒本是人生一件快意的事情,几杯酒下肚,忧郁的人,会露出笑脸;沉默寡言的人,会谈笑风生。酒酣耳热时,所有的人都会神采飞扬,壮志在胸。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饮酒的度把握得不好,逢喝必酩酊大醉,让酒精把平常理智的人变成了冲动的魔鬼。具有关数据表明,因饮酒死亡已经取代癌症成为了人类的第一杀手,饮酒不仅伤害身体健康,而且许多人酒后兴奋冲动、失态,酿出了许多悲剧,特别是酒醉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更是给许多家庭带来了灾难。我国虽然已出台法令严禁酒驾、醉驾,此举深得民众拥戴。其实更重要的是人生与饮酒一样,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遵循规矩,张弛有度,毫无节制放纵自己的行为与花钱买醉一样,最终只能会落得饮尽欢乐是孤独的感慨。

[转载]人生如酒
人生如酒,酒如人生,尝过各种酒的人才知道酒的味道如何?初识酒味,少不更事。生活就像一杯散酒,淡如水、香如粬,酒尾似苦似涩。独酌一樽酒,惊落庭前花。岁月流淌,饮酒无数,杯起杯落之间,还真品出了一点酒中百味。酒品看人品。话虽绝对,也能一叶知秋。你看那些性格豪放之人,酒杯一端,谈笑间杯中酒早已“吱溜”下肚,不用劝,自会尽兴;性格细腻之人,小口慢酌,细细品味,似秋雨淅淅沥沥,于缠绵之中滋润出一脸桃花;阴诈之人,忧抱琵琶,跑冒滴漏,口是酒非。性格决定酒风,酒精源于心情。李白算得上饮酒豪放的代表人物。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把李白的豪放描写得淋漓尽至:“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酒瘾大,酒量也不小,“会须一饮三百杯”,就是度数低的黄酒也不是一般人能消受的。关健是李白饮酒后,人性、诗性得以张扬,皇帝老子都不在呼,少了尘俗,多了灵性,他的诗自然就雄奇豪放,充满浪漫。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算得上是一个如秋雨般品酒之人,冲破宦海羁缚,归隐南山下,或独饮,或与父老乡亲对饮,远听狗吠,近闻鸡鸣,悠然自得,天地合一。醉了就往石头上一躺,看云卷云舒,听汨汨流水。李白豪放,陶渊明恬然,固然来自于他们骨子里的本源,同样的官场失意,郁闷的极至反倒形成了他们共有的旷达。这就是他们的人生吧。

酒如人生也如人,酒贯穿了中国的历史,酒演绎了中国各朝代政权的交替,酒谱写了中国的文学,酒渲染了中国的绘画,酒挥写了中国的书法;酒穿越了时空,酒为人与人之间缩短了距离;酒为人们心中压抑困顿开启了买化妆品闸门,[转载]人生如酒
酒为男女孤独苦闷填充了空间,酒为失意人提供了宣泄胸中块垒的天地,酒为男女情爱诠释了寻找天人合一的旋律。酒具有神奇的魔力,人们喝酒,酒所起到的作用是有益也有害,界限何以把握?度何以全衡?酒在人的身体里所产生的一种互相对抗的力量,过分贪恋也会生出一份尴尬甚至是杀身之祸。楚汉相争的“鸿门宴”,《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论英雄,宋代初年的“杯酒释兵权”,都是把酒作为通向阴谋的桥梁。以酒误国的典型恐怕当推商纣。纣王本来是一个聪敏、勇力过人的人,但后来他为了享乐,在摘星楼下,以酒糟为山,“山”上插满树枝挂满肉,又掘地为池倒满醇酒,纣王在酒池肉林里和一群裸体男女追逐嬉戏,最终把江山玩丢了,面对汹涌而来的周军和倒戈反击的商军,纣王抚膺长叹,在冲天烈火中自焚而死。饮酒不当,君王误国,百姓误事。对于昏庸的老百姓只能败家而已,而对于昏庸的君王却能使他们陷入混乱,堕落深渊,亡国丧命。对于智者来说饮酒是激发他们灵感和想象力的催化剂,是培植创造力的沃土和动力。酒让浊者自浊,清者自清。

[转载]人生如酒
酒是人类生活的密友
,古往今来,临风抒怀离不开酒,饯行送别离不开酒,壮士出征离不开酒,红白喜事离不开酒,寄托情思同样离不开酒。人是感情丰富的高级动物,都会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许多人总要借助酒来渲泻情感。一代枭雄、三国时期政治家曹操在《短歌行》中,有这样的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像曹操这样具有雄才大略的豪杰,面对人生短暂,人生无奈,仍借酒解愁,感叹“人生几何?”何况我们呢?其实人生是杯苦酒,酿满了酸辣苦甜,即使多么刺鼻烧喉也总得喝下去。或淡或浓,或醉或醒,但再苦再涩也得把它饮下去,正如世人常言,人生难得几回醉?!只有内心真正的从容了,面对人生的变化莫测,面对命运的考验折磨,也就应付自如、勇于接受了。

[转载]人生如酒
现实生活中的我虽然不胜酒力,但是工作中场面上时常为了应酬,必须陪酒,饮酒也常醉。我体会过酒醉的难受滋味,酣醉对身体是极其有害的,浅醉却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古人官场的酒桌上险象环生有之,而现代人官场的酒桌上也是危机四伏,暗藏杀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人生有时很无奈,有些事情本来是自己不想干的,但是偏偏要违心去做。有些事情明明是自己看不惯的,但是偏偏要睁只眼,闭只眼。这也可能正如一句古话所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但我总认为,在一些场面上的应酬,只要把握好度,醉也好,醒也好都无所谓。但有一点必须坚持,那就是做人必须清醒,做事必须明白,做人要讲道义,做事要有良心。终日沉醉之人,是不可能成就大事的。许多时候,人们是酒不醉人人自醉,明人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写道“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意思是:好名的人醉于朝廷官位,好利的人醉于民间财富,豪富的人醉于声色犬马。如何才能获得一剂清凉之药,使人们服下能得到清醒。陈眉公先生笔触犀利地刻画了众生醉态。认真思考起来,当今大千世界,纷纷趋酒、醉酒者何尝不是如此呢?

[转载]人生如酒
人生如酒
,呈现给世人的当是馥郁的芳香。有一句俗话叫“酒香不怕巷子深”,人,无论是贫居闹市,还是隐退山野;无论是身在职场,还是浪迹江湖。只要为人正直,品行端庄、学识渊博,其美好的品德就会如陈年老酒一样,德馨远播,香远逸清,令人敬仰。昔周朝姜子牙渭水垂钓以待周王,三国时诸葛亮陇中隐逸,刘备三顾茅庐求贤,而我们曾经干部倒在酒桌上再也爬不起来了有之,梦生醉死的干部折射出了社会风气之殇、官场作风之痛啊!十八大之后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三令五申的强调、严禁大吃大喝,各个地方也出台了相应的“禁酒令”,要求干部严于律己,要在遵守党纪党规的基础上做好本职工作,在正风肃纪的大背景下,党员干部更要强化自律意识,许多事例,不胜枚举。古语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真是告诫我们当今党员干部为官之道、从政之德。为官要自始至终头脑清醒,坚定地保持“四个”距离:对待名利要保持远距离;对待人民要保持近距离;对待领导要保持等距离;对待工作要保持零距离。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酒,观之,清澈能静心,闻之,清醇能诱人,饮之,痛快能抒情,醉之,烦恼能遗忘,醒之,万事然依旧。这就是酒的魅力。

[转载]人生如酒
人生如酒,我们应该把握好自己,不因为酒的醇香而迷失自己,我们应该珍惜自己,在每一次醉酒后勇敢地站立!每次的醉酒就是我们所体验到的一次人生的痛苦。经历这许多次的痛苦后我们的生命便有了韧度和力量,就像常春藤,即便是风暴将它无数次地甩在地面,可它依然顽强地崛起,在如酒的人生里练就一颗坚强的心。人生如酒,它的滋味取决于你对生活的态度。有人用一生的光阴,寻求他人期望的成功人生,实业家劳心劳神,政治家殚精竭虑,音乐家沉醉其中……酒为人所酿为,又被赋予了许多人为内涵。红酒摇曳,浪漫,讲究情调与风情,如那浪漫曲调中翩翩起舞的婀娜少女;白酒沉重,浓烈,浑身洋溢着男子汉的气概与尊贵的王者风范;啤酒激情,活泼,愉悦轻松,如同时尚、无沉重负担的青年人;黄酒温和中庸,讲究养身之道,恰如承上启下正值盛年,大有可为的中老年人。面对紛繁的未知世界,我们应当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倾听心灵的选择、真理的呼唤,选择一条属于和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这条路定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绚丽多彩。岁月会悄悄又无情地溜走,也许,我们可以用红酒的芳香、浪漫来和红颜一起感叹人生,用啤酒的清爽、激情来和朋友海阔天空吹牛,用白酒的醇香、浓烈来和家人享受家庭,如果可以这样,我们便活得滋润无比,快乐无比了!人生如酒,酒如人生,其中滋味惟己自知……(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