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的药量计算

 雪地情缘 2015-05-12

作者:郝万山教授(节选)

一、度量衡制

衡量单位: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 《汉书.律历制》中记载的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结果是:1合=20ml 1=200ml 1斗=2000ml。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的分、寸、尺、 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 尺=23cm

 

分:汉朝后的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4分=1两。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

 

二、经方药量的折算

如麻黄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 15g 15g 15g 10g 4枚。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

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10g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

 

《伤寒论》中还有以容量和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比如说粳米一升,就用现在的粳米200ml进行称重就是180g。半夏半升,我们用半夏100ml,今天称重大概是 50g。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g。麻子仁丸中的厚朴一尺,一尺当然是23cm,但是宽和厚没有说,我们今天用中等的厚朴,就是宽3.5cm,长23cm, 称重大概是15g。五苓散用一方寸匕,就是用一个边长是一寸的正方形药勺来去这个散,我用一个2.3cm见方的纸板来取五苓散,称重大概是56g
用数量来计算的药物,如大枣等。但是不常用了,都改成了称重的方法。如杏仁,有人称得杏仁100粒去皮尖是40g,桃仁100粒称重是30g,枳实一枚是18g(中等大小),附子一枚20g,大的附子一枚25g,乌头一枚大约是 5g。还有个一钱匕,大概是11.5g。仅供参考。

《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汉方)及其以前的方剂中:
1=250g
1=15.625g(又说是13.8g
1=200mL
如:汉1升半夏=今法半夏56g,京半夏58g
1升麦冬=61g
1升火麻仁=49g
1升五味子=40g
1升吴茱萸=31g
12枚大枣=36g
12枚栀子=20g
50枚杏仁=25g

 

三、经方药量的比较及药与水的比例

我们看《伤寒论》中桂枝汤方:前四味药计11两,13.8×11 = 152 。柯雪帆先生测十二枚大枣约30,则总量为182,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药水之比约18,是合理的。如将药量增加一倍,水则太少,或象今天把一两折为3克,则水又太多。葛根汤共七味药,前六味计 16两,13.8×16 = 221,加大枣 11枚约 25,总计246,水一斗煮麻黄用去二升八升水为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药水之比约 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