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幅作品见证法国艺术五百年

 百了无恨 2015-05-12
“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以来,引起广大群众的热切关注,来自法国5座知名博物馆的10幅绘画杰作,涵盖了法国从16世纪至20世纪的重要艺术成就。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对展出8位大师的10幅作品进行详细的解读,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名作的创作背景及艺术影响。

这次展览是从影响法国艺术开端的《弗朗索瓦一世像》开始的,它是法国著名的肖像画大师让·克鲁埃的代表作。弗朗索瓦一世执意引进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果,他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艺术家引进到巴黎,带动了法国艺术的开端,法国艺术由此走向了世界艺术的新层面。画中的弗朗索瓦仪态庄重,有骑士风度;身穿华丽的绸缎大袍,雍容华贵。画家在神情的刻画与不同材质的描绘方面都显现出了高超的绘画技巧。主题形象的平面化处理也能够联系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乔治·德·拉·图尔以擅长描绘影与光而著名,他的《木匠圣约瑟》,为我们阐释了文艺复兴的成果。因为文艺复兴让宗教回归到了社会现实中,所以这幅画更像是在描绘普通的市民生活。作品中影与光所表达的现实感,尤其小孩的手作防风的姿势捂住蜡烛,透过光能感受到血液的流动,指甲所透露出来的泥土等感觉刻画得精细入微,光与影的关系在这幅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的《门闩》,表达了法国艺术中的一个特别题材——爱与欲望。画面中男士背对着观众,一只手去拨动门拴,在他相对应的斜线桌面上有一只苹果,代表着原罪。不管是红色的帷幔,还是凌乱的床,爱与欲望这个主题在这幅画中让观众产生了充分的想象。以上3幅作品由卢浮宫提供。

  《63岁时着加冕服的路易十四全身像》是此次展览中由凡尔赛宫博物馆提供的唯一一件藏品。从弗朗索瓦一世到路易十四,法国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而这两幅画也表现了这次展览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艺术与权力。作为凡尔赛宫的建造者,路易十四对于推动法国艺术发展的贡献可以说和弗朗索瓦一世等量齐观,如果没有路易十四的推动,法国艺术在弗朗索瓦开创的路途中不可能会有更深入的发展。里戈由于受到路易十四的追捧成为当时法国最重要的肖像画家,而正因为路易十四这幅全身像的成功,使得这一时期开始的法国肖像画成为社会的时髦。

  雷诺阿《煎饼磨坊的舞会》是一幅令人惊叹的举世名画。从古典主义进入到印象主义,法国艺术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印象派绘画从不为人知到成为普世皆知,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反映出法国艺术中流淌不变的创新精神。这幅《煎饼磨坊的舞会》和《秋千》,表现了巴黎蒙马特高地上的世间风情。印象派画家以特有的艺术魅力描绘出一个阳光下露天舞会的场景,其中光影关系的表达是印象派绘画中最核心的语言,它使古典主义绘画传统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转折。

  从雷诺阿的另一幅作品《秋千》中也可以看到,印象派画家将表现对象放在了社会最基层的民众中间。自由散漫的阳光洒落在不同物体上形成了丰富的色彩变化,展现了印象派艺术的独特神采。

  毕加索博物馆提供了两幅毕加索的作品,从1921年的《读信》到1970年的《斗牛士》,可以反映出毕加索持续50年绘画艺术发展的过程以及变化。在上世纪20年代,毕加索已经创立了立体主义,而且立体主义的风格已经逐渐为人们所知。在1921年类似《读信》这种风格的作品是比较少见的,这也成为毕加索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一件代表作。因为进入立体主义时期的毕加索,他的语言、造型、色彩都已经和过去有了很大不同,既不同于古典主义,也没有传承印象主义的色彩和方法,他把画中人物作了一些平面化的处理,并没有刻意作出立体主义的安排。《读信》是毕加索为了怀念已经去世2年的作家朋友而作,这也为我们深入了解毕加索艺术的多样性提供了最为直接的资料。

  生于西班牙的毕加索于1973年去世,而《斗牛士》则是他1970年即去世前3年的作品,当时他已经把立体主义的绘画技法运用得非常娴熟,从具有象征性的斗牛士装束及配件中可见一斑。在此次展出,法国人选择了西班牙籍画家毕加索,也表现了法国艺术的包容与兼收并蓄,可以说进入立体主义时期的毕加索的作品为我们掀开了20世纪法国现代主义的一个新篇章。

  在现代主义的发展过程当中,由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所提供的莱热和苏拉热的两幅作品,也让我们了解了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兴起过程中每一阶段所出现的大师。《三个肖像的构图》创作的年代应该和毕加索《读信》的年代相仿,但他们对于社会政治的看法以及他们对于艺术的表达方式可能会完全不一样。莱热把工业社会中一些具有标志性的图形以及他平面化处理包括变形中的3个肖像的描绘,都让我们看到了法国艺术在这一时期给予新时代的贡献,在这样一个贡献中,我们看到法国艺术经历了古典主义、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三个不同时期的创造。

  展览中苏拉热的作品创作于1956年,他也是此次展览中唯一健在的画家。法国方面的策展人希望让中国公众了解法国艺术的多样性。此次展览,让法国500年历史的精华完全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也为我们打开了认识法国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

 
 
 
让·克鲁埃 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像
约1530年 木板油画 卢浮宫博物馆藏
 
 
巴勃罗·毕加索 读信 1921年
布面油画 毕加索博物馆藏
 
 
皮埃尔·苏拉热 油画 1956年
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