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户大规模重返上市银行 机构被挤出前十大股东

 原野奋斗 2015-05-12

  散户股民大规模重返16家上市银行

  股东人数半年增长146万人 农行散户激增177%

  从2014年三季度末至今年一季度末,上市银行股东人数由599.3万人增至745.2万人,增幅高达24.41%

  或许是“人品”大爆发,上市银行的股东人数终于“触底反弹”。

  从去年三季度末至今年一季度末的半年时间,146万名股东在二级市场对16家上市银行“+关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前四年,逾四成、约259万名股东从上市银行股东席位上持续出走。从一季报的数据来看,“股东粉丝”增长最快的是中国银行,半年增长51.1万人;而增幅最高的是农业银行,其股东人数由25.5万人猛增至70.7万人,增幅高达177%。

  “对于银行股来说,股东结构的变化意味着交易特点、活跃度乃至板块龙头都可能发生变化”,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对记者指出。

  “小散”曾持续四年出走

  身为根红苗正的大蓝筹,在价值投资理念中本该是中小投资者用来“压箱底”的上市银行,在过去长达四年的时间里一直集体面临被数以百万计的散户抛弃的尴尬局面。

  据记者此前独家统计,从2010年三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上市最晚的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均于2010年三季度完成上市)至2014年三季度末的四年时间内,上市银行的股东户数由857.8万户锐减至599.3万户,减少了258.5万户,降幅高达43%。

  需要提醒的是,过去数年间,A股市场散户的持股时间通常远远短于机构投资者。此前的2013年年底,证监会官方微博在回应机构投资者与散户的持股时间、收益率问题时曾经表示,专业机构平均持股期限约为143个交易日,自然人平均持股期限约为44个交易日。持股市值越大的自然人,平均持股期限越长。

  另外,上市银行的市值管理曾经遭遇了估值和理财产品发行“左右互搏”的尴尬。“此前的熊市阶段,股市资金的最大分流方向就是银行理财产品。而且,选择银行股的股东大多数是寻求相对稳定收益的投资者,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风险,但是也比较有限,衡量收益率时会与存款利率或其他安全性较高的投资产品做比较,这部分投资者与银行理财产品的购买者更是有相当程度的重合”,一位市场人士此前对记者表示,“这正是银行的矛盾之处,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总量是有限的,当银行的客户多的时候,股东可能就会少了。”

  而且,权威数据显示,各类银行理财产品中,一般个人客户产品募集金额最高,占整个市场募集资金的七成左右;其次为机构客户专属产品,募集资金占市场比例为两成多,私人银行客户专属产品和银行同业专属产品募集资金量相对较小,合计占比不足10%。

  半年内急速回归

  上市银行股东人数的拐点出现在去年年底,而飙升则是在今年一季度完成的。

  数据显示,去年年底时,16家上市银行的股东人数恢复至613万人,这也是该指标单季度环比连续四年持续下降后的首次上升,尽管约2%的增幅还比较有限。

  此后的今年一季度,上市银行股东人数迅速拉升。截至一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合计的股东人数已经增至745.2万人。也就是说,从去年三季度末到今年一季度末的半年时间,上市银行的股东数增长了146万人,增幅达24.41%。

  从各银行来看,“股东粉丝”增长最快的是中国银行,半年增长51.1万人;而增幅最高的是农业银行,其股东人数由25.5万人猛增至70.7万人,增幅高达177%。

  此外,从股东人数的最新排名来看,中国银行居首,其后依次是民生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等,这一顺序与上市银行股本总数大小的排名相似但并不重合,显示出银行“股东粉丝”并不完全取决于其股本权重。

  “每年的二季度是银行分红季,二季度银行散户股东的数量还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当然前提是二级市场比较稳定”,上述分析师预计。

  确实,对于股本规模庞大的银行来说,借助分红实现合理的股息率无疑是挽留股东的最好武器之一。

  记者注意到,16家上市银行中,有14家在2014年年报中披露将进行现金分红(未分红的上市银行主要是因为正在进行再融资,按照监管要求暂时不能分红),现金分红比例最高的是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现金分红比例超过了33%;其后是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分红比例也超过32.9%;此外,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的现金分红比例也均超过了30%;而宁波银行现金分红比例虽然仅为26%,但是其将进行“10转2”的股本派送,综合分红比例高达37.5%。

  从股息率指标来看,绝大多数上市银行可以说比较诱人,工农中建四大行目前的股息率约为5%,在央行多次宣布降息的背景下,回报比较合理。

  投资者口味转换

  对于银行股的估值来说,近8个月以来也经历了过山车式的震荡。截至去年10月底,银行股还处于全面破净的低迷状态,然而截至今年5月8日,16家银行中仅交通银行于破净与不破净的边缘徘徊,其余银行股估值均走高,其中估值最高的是宁波银行,市净率达1.64倍;其后依次是平安银行的1.59倍、南京银行民生银行的1.45倍、北京银行的1.42倍……

  “现在银行股的估值也是概念化的,其中互联网++的市场影响力最为火爆”,资深市场人士指出。

  记者简单梳理发现,不同于以往单纯的大盘蓝筹股这一同质化定位,如今上市银行的二级市场概念确实各具特色。除了常规的基金重仓概念、沪深300概念、低价概念等以外,北京银行拥有“二马概念”,中国银行拥有“沪港通概念”、民生银行拥有“增持回购概念(准确地说,应该是员工持股计划)”、中信银行拥有“余额宝概念”、华夏银行拥有“QFII持股概念”等等。

  这些概念对二级市场的影响比较大。例如,日前北京银行与腾讯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北京银行向腾讯提供意向性授信100亿元,双方将围绕京医通项目、第三方支付、集团现金管理、零售金融等领域开展业务合作。为待该合作落地,北京银行停牌两日。而去年,北京银行与小米公司合作虽然并未停牌,但是该行股票曾因此涨停。

  2位牛散现身中国银行A股前五大股东 持股市值合计逾20亿元

  2位牛散现身中国银行A股前五大股东

  持股市值合计逾20亿元其中,自然人股东周滇是中国银行第三大A股股东,排名仅在中央汇金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之后

  持股市值合计逾20亿元

  其中,自然人股东周滇是中国银行第三大A股股东,排名仅在中央汇金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之后

  “能够与中央汇金并列在中国银行前五大A股股东中(注:并非前五大流通股股东榜单),想一想也是醉了,两位散户绝对是‘超级牛散’”,在某知名股吧,有网友如此评价中国银行今年一季报披露出来的两位自然人股东。

  由于银行股尤其是国有大行股本数量庞大,其前十大股东一直是机构投资者、央企和民企大佬的天下。不过,《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中国银行今年一季报中,两位散户投资者崭露头角,其持股数量分别达到了2.45亿股和2.14亿股,按照中国银行5月8日的收盘价4.49元/股计算,两位散户的持股市值合计高达20.61亿元。

  自然人新晋

  中国银行大股东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今年一季度首次在中国银行前十大股东中露面的两位境内自然人股东周滇、杨莉芳甚至已经拥有了超越多数机构投资者的话语权。

  财报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周滇成为了中国银行A股第三大股东(持股2.45亿股,占比为0.08%),排名仅在中央汇金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之后;而另一位自然人杨莉芳则持有2.14亿股,占比为0.07%,为中国银行A股第五大股东。按照中国银行5月8日的收盘价4.49元/股计算,两位散户的持股市值合计高达20.61亿元。

  中国银行在季报中表示,“本行未知上述普通股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从过往的数据来看,周滇在二级市场比较低调,仅在去年三季度新进入东北证券前十大股东名单,持有1154.28万股,并在东北证券股价高歌猛进的去年四季度从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消失。“在最完美的时刻出入东北证券”,有网友如是评价周滇的上述操作。《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去年三季度,东北证券股价最高为9.88元/股,最低位6.96元/股;去年四季度,东北证券股价最高达到了22.88元/股,最低也为9.19元/股。

  从理论上来看,如果周滇真的实现了底部入场、顶部抛售,可以将持有的价值8000万元的东北证券资产增值至2.64亿元。

  而杨莉芳的投资则相对有迹可循,不过也更为奇特。在大比例持有中国银行之前,杨莉芳曾在2009年第四季度进入金城股份,2010年一季度进入宜华地产和山鹰纸业,不过上述投资还都仅是“小儿科”,其持有上述公司的数量分别为99.13万股、47.71万股和219.77万股。此后的一段时间,杨莉芳在上市公司“前十大”中销声匿迹,直到2013年中期才重出江湖至方正证券,且一改之前投资的小打小闹,持有数量高达5555.11万股;去年第三季度,杨莉芳成为内蒙华电的第六大股东,持股接近5000万股,并在去年年底再度消失。与周滇类似,如果杨莉芳成功二级市场短线操作,其仅在内蒙华电一家公司就可以赚取逾亿元。

  机构被挤出

  前十大股东

  中国银行一季报显示,该行前十大股东中,有五位股东为新进入“前十大”,其中除了两位自然人股东外,还包括工银瑞信基金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005L-FH002沪和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比较有趣的是,由于新进入的股东比较多,原来的部分机构股东很可能并没有减持,却仍被挤出了“前十大”。

  《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去年年底,持有1亿股中国银行股权就可以跻身“前十大”,而3个月后的今年一季度末,需持有1.9亿股才可能排名前十。

  截至3月31日,被两位散户股东和新股东挤出“前十大”的机构投资者包括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客户资金(交易所)、兴全趋势投资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019L-FH002沪、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铝业公司,这份名单包括了资管公司、基金产品、险资和“中字头”央企,这也从侧面引证了两位超级散户的“爆发力”。

  中行“两融”业务

  极为活跃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因为二级市场交易不活跃而被剔除出上证50的中国银行,去年四季度以来非常活跃,尤其是在融资融券市场,中国银行的活跃度甚至超越了原本粉丝最高的几家股份制银行,可以说是加杠杆最成功的银行股。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数据统计发现,今年一季度,中国银行区间融资净买入额高达60.83亿元,在所有标的股中位列第三;在银行股中排名第一且遥遥领先,排名第二的浦发银行融资净买入额为32.93亿元。

  “对于大户投资者来说,两融市场是比较理想的资金加杠杆渠道,资金价格相对便宜,操作方面,券商中介的积极性也高”,资深市场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银行第一大股东中央汇金高度控盘,持股比例接近A股的九成,而汇金又不可能轻易减持。由于潜在的对手比较少,大户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敢于在中国银行身上加杠杆,中行这样的股权结构可以保证资金相对低风险。”

  而且,本轮牛市起点(去年11月份)以来,中国银行二级市场成交量快速放大,由此前的日均成交约1亿元,猛增至今年以来的日均成交67亿元,用百分比已经很难形容其增长的幅度。

  此外,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国银行曾经多次领涨银行股(收盘涨幅超过8%的交易日共有4个)。以去年11月12日中国银行涨停为例,当日收盘后上交所公布的“龙虎榜”信息显示,中国银行买方前五个席位合计买入3.83亿元,其中,国泰君安上海福山路营业部买入1亿元,该席位曾被业内看做是国内某知名阳光私募的总舵,资金实力非常雄厚;西藏同信证券上海东方路营业部买入0.88亿元,该席位在业内也被认为游资大佬经常盘踞。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DF07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