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金萍:一片丹心铸师魂,两袖清风育桃李

 采菊东篱630 2015-05-12

--记庐江县希望小学何金萍老师

何金萍老师,女,1993年毕业于和县幼儿师范,同年七月来到庐江县希望小学任教,并且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几年来,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深受学生的喜爱和社会的好评,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和顶梁柱。先后被评为庐江县“青年岗位能手”,庐江县“教学能手”, 巢湖市“骨干教师”。

一、痴情未改,丹心无悔

1993年7月,年轻漂亮的何金萍老师从和县幼儿师范毕业后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也开始了她的班主任生涯,并从此与班主任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干就是十八年。她热爱班主任工作,始终抱着一个信念:班级是自己的家;始终用这样的心态来提示自己:如果我的孩子是这个班级里的成员,我该如何管理?正是有了这个最原始的也是最根本的基点,她就把自己的心交给了她的班级,交给了她的学生。

“表达师爱,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的,师爱,要用自己的言行来实践;老师对学生要满腔热情满腔爱,做到师爱荡漾。”这是现代教育家于漪关于师爱的注解。这句话,也是对何金萍老师做班主任工作的最好注解。干不好班主任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从教18年,她做了18年的班主任。18年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她的班级里永远洋溢着一股爱的暖流,似一团氤氲,弥漫着整个班级。在学生的心目中,她俨然是一个严师和朋友完美的结合体。

从她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始,就涌动着这样一个念头:干不好班主任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她觉得,老师这个职业,不仅仅是教书,更是育人。而能体现出育人效果的最好检验方法,就是当一名班主任。为此,她在别人的惊叹声中,一次次地向领导请求担任班主任工作,诚心打动了每个人。在她连续送走两届毕业班后,她的实力和她对事业的执着,让领导和同事们放心地把班主任这个光荣而繁杂的工作交给了她。

班主任的工作是细致而忙碌的,有时,就是你付出了很多也不一定会得到什么好的结果。做过班主任的老师对此深有感触。所以好多老师都有不想长期做班主任这个角色的思想。而她认为,既然我选择了她,我就无怨无悔。在长期和学生的接触中,她愈发爱学生,也愈发热爱班主任工作。她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是其他老师所不能想象的,1997年,何老师休产假,仍然放不下班主任工作,在家里隔三差五地打来电话,了解班级动态,为新任的班主任解决班级难题出谋划策,使新班主任感动不已。

常年的超负荷工作使得何老师的体质急剧下降,疾病缠身,但她从不因身体不好而请假。2010年五月的一天,,她正在上课,突然倒地,双腿疼痛,站不起来。学校派人把她送到医院检查,发现她的双腿膝关节患了严重的骨关节炎,医生建议她休假治疗。但何老师放不下班上的几十个孩子,坚持不请假,带病坚持工作。自己不能骑车就让爱人每天骑车接送,学生们为她对班级工作的执着和热爱而感动,纷纷表示,一定好好学习,决不辜负何老师的期望。果然,学生们在镇期末统考中成绩名列第一,她所带的班级由于各项工作出色而被评为优秀班级。当时很多老师都劝何老师要休息一段时间,静心养病,何老师坚定地表示:“不,我放不下这几十个可爱的孩子,我可以边治疗,边工作!”就因为有这样的信念,何老师的班主任工作一直干到了今天,感动了学校的全体师生。

二、师爱无疆,众生平等

何老师爱生如子,宽严相济是为希望小学的全体师生所称颂的,她有一颗慈母般的心,把自己所有的爱心倾注在学生身上。

郑雨婷同学身患先天性心脏病,她的家境十分贫寒,父母无力承担她的巨额治疗费。何老师对她百般呵护,关怀备至,为她寻找治疗单方,寻找治疗医院,还时常为她捐款、筹集治疗经费,经常鼓励她战胜病魔,令该同学及家长感动不已,郑雨婷同学也把何老师当成良师益友。

李蕊同学家境贫寒,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她十分自卑,性格十分孤僻。何老师经常邀请她到自己家做客,反复开导她,表扬她心灵美,引导她发现自己的长处,逐步让她树立起自信,终于使她走出阴霾,重新振作。在何老师的精心辅导和帮助下,李蕊同学进步很快,在省少年儿童讲故事大赛中获优秀奖,并且还荣获巢湖市“十佳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乐小龙同学的母亲是个聋哑人,父亲也有残疾,常年在外打工,家境之贫困可以想象。何老师怕他自卑,自己掏钱为他买了新衣服,还背着他组织同学捐款。他的学习有困难,经常难以完成作业,他的母亲又无法给予他帮助,何老师就经常把他带到家里辅导他写作业。何老师就是这样用爱心感化了一个又一个学生,被同学们尊称为“老师妈妈”。

何老师也是个严厉的老师,她的学生都知道常挂在她嘴边的一句话是:“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指在班会上讨论后定下的班规)定下来了,希望大家认真执行。对事不对人,不论是谁,如果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我不答应,其他同学也不会答应的!”

对犯错误的学生的批评,她认为,批评要入情、入理、入心。同时,要选择合适的批评方式。柏家磊同学曾是老师眼中最头痛的学生,到处招惹是非,欺负其他同学,上课也坐不住,老是站起来,晃头晃脑,典型的多动症,何老师对他进行特殊“监控”,不让他有机可趁,然后对他耐心的教导和引导,现在的柏家磊不论是遵守纪律还是成绩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各项班级活动他都踊跃参加。陆治圳同学跟祖父母一起生活,纪律观念差,听不进任何人的批评教育,何老师通过多次家访了解其原因,在严厉批评他不守纪之后又以一颗慈母之心感化他,使他不断进步。

在何老师心目中,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缺少方法的老师,因此在何老师那里没有差生、后进生的概念,每个学生都是她的心头肉。无论美俊,无论贫富,也无论成绩好坏,品行优劣,只要是她班的学生,就都是她的孩子。何老师对别人眼中的差生,能从多方面寻找其落后的原因,善于发掘其潜能,通过多次座谈,反复家访,最后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何老师每一期家访的记录要做两大本,访遍了每一个学生家庭,与学生家长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搭起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连心桥,取得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外学区转入的学生周亦豪,心理上有些障碍,性格内向,与同学合不来,又十分自卑,学习成绩不稳定,要求转到何老师的班上,何老师二话没说,对他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这种做法对一个这样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一剂催人奋进的兴奋剂,使周亦豪同学感动不已。何老师接下来又趁热打铁,找周亦豪同学促膝谈心,解开他心里疙瘩,使他融入到班集体中,逐步走向正常化。现在周亦豪同学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习成绩正在稳步上升。

三、甘于清贫,潜心教学

教学工作在何老师的心目中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虽然班主任的工作任务繁重,但是她对教学工作从未敢有丝毫的懈怠。为了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专科的学习。平时她不仅把课备透,还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显着。在教学中,她认真钻研、吃透教材,既备教材又备学生,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等能力,同时,虚心向同组老师请教,向领导、专家请教,使自己在教学方面博采众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何老师多次担任校﹑镇﹑县级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课的教学任务,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她所教的班级在每一次镇统考中都取得了名列前茅的好成绩。

在搞好教学工作之余,她还潜心教学研究工作,不断探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她深知:社会在不断地变化,适应社会需要的教育教学理论也要不断变革;如果一个教师不主动学习,进行变革,却还抱残守缺,肯定会被新的教育形势淘汰。多年来在何为虎﹑张茂平两位特级教师的带领和辅导下,她先后参加并承担巢湖市《“四普”式农村小学作文“立体化”训练》的课题研究;参加并承担巢湖市“十.五”教育科研项目《小学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研成果究》的课题研究;承担国家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子课题--《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优化作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的研究;主持并承担巢湖市教科研项目《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古诗词分类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主持并承担国家级课题《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促进时代优秀素养形成的研究》子课题--《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撰写的论文先后在县﹑市﹑省﹑国家级评比中多次获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个人的努力,领导的器重,她在工作中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庐江县“青年岗位能手”,庐江县“教学能手”,“ 巢湖市骨干教师”; 所教的班级在每一次镇统考中都取得了名列前茅的好成绩;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所辅导的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次开平方。其实这些都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对于从事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

何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耕耘,收获着桃李满天下的喜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何老师正朝着新的目标奋进。我们相信,有像何金萍这样的老师的不懈努力,庐江希望小学的明天将更加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