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蓓蕾之歌》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聆听、学唱歌曲,体会歌曲真挚的感情和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的语言、媒体激情导入,在听唱法中学会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能够依据《蓓蕾之歌》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甜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 【教具】电子琴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够依据《蓓蕾之歌》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甜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2、难点:歌曲中切分节奏和七度旋律音程的大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四年前汶川的每一个画面,每一个瞬间,都令人动容,都感天泣地,四年前,是他们让残垣断壁生出希望的光芒,他们是谁?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那个不愿用言语提及的场面。 2、观看电子相册《汶川师生情》(配《蓓蕾之歌》音乐) 师:他们是谁把生命最灿烂的那一刻给了学生呢? 生:老师。 3、师: 是的,我想当同学们看到这里,都会为这个群体的英勇非凡所感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是他们以血肉之躯承受千钧横梁,保护孩子们花朵般的生命,以坚定的身姿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教育圣火。这也更加坚定了我,选择教师这一职业的决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蓓蕾之歌》,感受教师职业的生生魅力!(出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感受聆听 1、初听歌曲《蓓蕾之歌》 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 师:这首歌曲是深情的、抒情的,是李岚清副总理在1999年秋第三届全国教育会议期间举办的艺术歌曲音乐会而创作,赞美了老师无私奉献之情。 2、复听歌曲《蓓蕾之歌》 师:是什么原因让歌曲拥有这种情绪呢?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从速度、节拍、节奏这些音乐要素方面来分析一下。 生:速度:中速 节拍:4/4拍(强 弱 节奏:稳健,略有动感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略有动感的节奏特点呢? 生:歌曲中的切分节奏:X (二)学唱歌曲 1、切分节奏练习 (1)师:师领生打节奏(1—4小节)并加入歌词边拍边念。 4/4 (2)师范唱全曲,生拍打节奏。 2、学唱 (1)生按照节奏读歌词,师电子琴伴奏。 (2)随琴加入歌词演唱,注意两个小节一呼吸。 (4)随伴奏演唱歌曲。 (5)有感情的演唱全曲,强调演唱姿势和唱歌的状态。 (三)拓展探究 1、创作活动 师:一首歌曲的演唱可以有很多的演唱形式来丰富歌曲的表现,请同学们分组设计演唱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 2、课外拓展 师:你还知道哪里赞美老师的歌曲呢? 生:《飞来的花瓣》、《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我爱米兰》、《教师圆舞曲》…… 师:根据时间安排,让学生有选择性的欣赏。 三、课堂总结(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师: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你一定深深感受到教师对你们的辛勤栽培,你的一句“老师,您辛苦了!”会让每一位老师感到幸福。为你们的梦想插上翅膀吧!为你们的梦想扬帆起航吧!每一位老师会真心的为你们保驾护航,让你们在摇篮中茁壮成长! 【板书】 一、感知音乐 1、速度:中速 2、节拍:4/4拍 3、节奏:稳健,略有动感 二、学唱歌曲 X 三、活动升华 【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