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转载)难道我会告诉你《化工原理》的夹缝里面隐藏着《易筋经》和《九阳神功》么
2015-05-12 | 阅:  转:  |  分享 
  
难道我会告诉你《化工原理》的夹缝里面隐藏着《易筋经》和《九阳神功》么

《化工原理》当年在大学是我的苦主,LZ学什么都是三心二意,不求甚解。所以,读书方法与众不同,常常有新的发现。

因此,如果我说,我利用化工原理的一些知识,领悟了至高无上的内功心法,请大家Hold住,你遇见的不是一个疯子,也许,应该是个天才,哈哈哈。。。

LZ从灵机一现开始边练边悟,到打通任督二脉,仅仅只用了14天时间,再到如今大彻大悟,一通百通,想通了无数古往今来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其过程之精微曲折,难以言表。

写这个帖子开八之前,我已经在练功的过程中证悟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很多看似深奥的东西,点穿窗户纸,其实SOeasy。。。。

先说目录,LZ打算分以下主要的章节:

《人体装置论》

《人体疾病论》

《气-血相对论和真气-经脉论》

《脏腑论和任督二脉论》

《养生功法论》

《内家功夫论》

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以,不要因为前面写的东西过于浅显而觉得LZ是跳大神的。

这些都是事实,是我亲身经历和证悟的。

气功是经过那么多人验证和体验过的,LZ只是从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原理,来解释一些中医、武术的现象和实质而已,现代人被所谓的科学祸害了,自己无法理解的事情,都觉得是伪科学,殊不知,这才是不科学的态度,如果你无法理解,一定是没有研究透彻其本质,仅此而已。如果科学是真理,那它一定能解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没有这样的精神,不配谈科学。

一、前言今天,我想从一个工程师的视角来谈谈中国传统的中医理论和养生学。并希望能够籍此让大家重新认识一些传统中医的疗法、传统武术的功法、以及慢性疾病、神经性疾病的病因学说。我敢说,我的一些发现是两千年来古今中外关于人体养生最具独创性的观点之一。有人会问,你一个学机械的,凭什么谈论医学和养生?我只有一个回答:“久病自成良医。”我从小体质虚弱,成年之后又不懂得煦养身体,曾经有四五年,每天下班后就坐在电脑面前,直到上床睡觉。长时间的久坐和过度的耗费眼睛,加上平时又不爱运动,25岁一过,就明显的感觉到身体素质的下降,表现为眼睛容易干涩、颈椎疼痛,加上工作和生活的各种压力,精神和情志的抑郁,带来一系列毛病,诸如睡眠质量差、早醒,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差,心跳过速,血压不定期偏高,容易心慌气短,抑郁等等。我相信,我所经历的这些症状,在如今的年轻人中并非个例,而是相当普遍的事情。只不过,有些人体质好,则症状略轻,稍加调节,自然痊愈;有些人体质差,则比较严重,非经医药,不能缓解,有些甚至连药物也难以治愈。这些症状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是难以忍受的折磨,我当然也去过很多次医院。说起就医的经历,每个人都有罄竹难书的血泪史。不必说难以忍受的排队、化验、来回驱驰之苦,更不必说众目睽睽之下被问东问西、隐私泄露之羞,光是各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折磨反复、失望和打击,就已经比病痛本身更让人伤心难过了,与之相较,那些药石之苦、针砭之痛,早已经可以忽略不计。身体有如此之多的病痛,可是,每次体检,却一切正常,各项指标简直正确、健康得像教科书一样,正因为如此,我对西医的治疗理念深深的怀疑,每次去西医院,化验一堆的项目几乎就要排队耗费一天,有些结果甚至还要第二天才能拿到,而医生看到之后只有一句——“一切正常”,然后建议去另外的科室做进一步的检查。而且可笑的是,很多西药根本就不是治病的,仅仅是缓解症状而已,我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咳嗽的很厉害,去医院看病,医生给开了一种德国进口的口服液,治疗咳嗽的症状确实有效,效果立竿见影,可是,药效一过咳嗽更加厉害,然后我仔细一看说明书,主要成分就是类似于之类的镇静和麻醉剂,让我深感震惊。各种西药的说明书中,副作用让人触目惊心,而且,大部分都只是起到专门的功效,比如,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些仅仅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抗剂,用阻抗血管收缩的方式降低血压,对血压降低之后供血量不足的危害视而不见,因此,如果没有一个从系统全局来统筹治疗的主治医生,往往是治好了脚痛,却害头疼,因为那头疼就是治疗脚痛的药物造成的。最关键的问题是,那么多不同的病症,并不是单独一个科室可以治疗的。在西医的范畴内,治疗眼睛干涩和颈椎病,根本风牛马不相及,治疗失眠抑郁和肠胃疾病的专家,也互相不太待见。既然说西医是科学,那么我们不妨来思考一下,如果有一种原因导致了这么多病痛的话,就一定有一种方法把它们同时治好,而不是分成很多种疾病分别治疗。而现实却是,西医把疾病的症状人为的分割成很多部分,分别给予所谓的治疗(其实往往只是缓解),而对疾病本身则是一种盲人摸象的状态。西医让人畏惧,中医也好不了多少。现在的中医院,逐渐形成了不好的风气,也开始分科室、专家之类的了,各种高科技的检测手段和仪器,并不会让医生的水平更高,而是完全违背了中医的理论和理念。那些所谓的中医,大部分只是使用中药治病的西医而已,有些甚至只是会治疗一两种病症的所谓“专家”。治疗这类检查不出异常指标的疾病,往往并非朝夕可成,更何况很多医生一周只在特定的日期上班,如果要坚持治疗,则为工作所不允许,因此,我也亲身试验过各种养生疗法,桩功,静坐,穴位按摩,针灸,拔火罐,食疗等等。我甚至服用过褪黑素(脑白金的主要成分),吃过抗抑郁类的精神治疗药物,试用过南怀瑾所述治疗心肾不交的方法——将花椒、艾草、桂圆碾成泥、捏成丸,睡觉时放在肚脐里,用胶布封上。这些治疗方式并非全无功效,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而未能完全奏效。站桩,艰苦枯燥,让人难以坚持,而我又不太喜欢出汗,因为不懂得一些禁忌,站桩结束之后大冬天的用冷水洗澡洗头,后来头疼了接近一年;静坐,不得门径,断断续续坐了一年多也没有找到所谓的气感;穴位按摩,开始的时候效果明显,时间久了疗效逐渐轻微,没有持续,仅仅帮助我了解了经脉而已;针灸和拔火罐,我是去专业的中医院治疗的,应该说效果不错,甚至一度帮我畅通了头顶的经脉,但是,治疗费劲,没人帮助,自己几乎无法进行,去医院又没时间,价格也不便宜;食疗,我肠胃吸收功能不好,感觉吃什么都没有太大的效果。正是进行过各种方式的治疗,所以,尽管他们没有治好我的病痛,却分别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两三年前起,我就开始自学中医学,然后又购买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研读,虽然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随便翻翻,但是,我经常按照其上的理论进行自我验证和观察,每逢有新的感触,就会翻书寻找根据。我每次去医院,都会记下医生所开的药方,对每一味药物都会查询药性、作用机理,琢磨医生配伍的思路,有时候医生还会增减一两味药物,我就仔细留心自己身体的反应和差别,因此得以渐渐理解了医书上所说的八纲辨证和六经论治,通过对中、西医的对比和互证,逐渐摸到了人体病理学这头大象的轮廓。

二、人体装置论我从大学毕业起就一直从业于石油化工行业,对各种化工装置的原理了如指掌,所以,在我用这些行业经验来重新审视人体的时候,我得出一个结论——人体就是一个精密而先进的化工装置。心脏是人体装置的泵,肺脏是压缩机,大脑是CCR(中央控制室),血管是工艺管线,经脉类似于平衡冲洗管系统,穴道是冲洗液储藏池,神经是DCS(直接控制系统),胃是进料预处理器,小肠是分离精馏系统,大肠是固体废料和中水回用工厂,肝脏是化学三剂添加系统,肾脏是污水处理厂,肾上腺和脑垂体是人体催化剂工厂,膀胱是污水池,诸如此类……之所以说人体是一个精密而先进的化工装置,是因为它跟普通化工装置相比较而言,具有无数先进的特性,比如:①全自动操作:维系人体正常运转,从化工的角度而言,其控制系统简直复杂变态到让任何控制系统专家感到疯狂的程度,包括对人体约549块肌肉、206块骨头、各种器官、难以计数的血管、神经等进行调节,控制各种腺体、淋巴、器官,分泌各种维系身体运行必需的激素、组织液、体液,完成诸如行走、表情、消化吸收食物、排泄废弃物、对外来病菌免疫等一系列复杂功能,还要能够自我调节平衡,具有自我预警、自动反应、自我修复的功能,这些控制不仅仅复杂,还要求超级精确,否则,雄性激素分泌多那么几毫克,搞不好就把一个女人变成了男人。②操作弹性很大,你可以从一天三顿饭到特殊情况下几天不吃饭,身体一样可以维持运转。而一般化工装置,进料减少到50%基本就歇菜了,不要说几天不进料了。③进料适应性广:人体可以消化淀粉、糖类、蛋白质等等营养物质来维系生命,都不必说其五花八门的外在形态了,你吃米饭可以活命,喝奶也不会饿死。可是,你给一个烧汽油的汽车加上柴油试试?更加不必说一般化工装置对进料的苛刻要求了——进料浓度低一点也许就达不到反应要求,要求液态进料的,如果是固体状态,也无法反应,甚至连进料温度都要严格控制。④使用寿命和连续运转周期长:人体正常的使用寿命可以认为普遍在70年左右吧,操作得当运行平稳的,甚至可以达到100年以上,而且,全部是连续操作,中途绝不停车。而一般化工装置,设计寿命普遍为20年,连续运转周期一般为3年就必须停工检修。⑤自我修复:这个不必说,化工装置如果可以自我修复,装备制造业基本都要破产了。⑥可以自我复制和遗传:人类可以繁衍后代,把自我的基因和遗传特征传递下去,但是,你听说过哪个化工装置开了几年自己在附近又生了一个类似的么?如果认真总结,当然还可以比较出更多的先进性出来,人类自己设计的任何产品,跟人类本身相比,简直低级得可笑。然而,总有一些人,为了这种低级的产品,比如苹果手机,就可以把自己身上的肾给卖了。之所以把人体比作化工装置,是因为后面需要用到一些化工原理来解释人体的各种生理结构和现象,你会发现它们有越来越多的——有趣的共同之处。

三、人体疾病论要搞清楚如何治疗疾病,要先弄清楚人体为什么会产生疾病,而疾病又是什么。在遇到一种疾病的时候,西医首先找以下原因:①是否是病毒造成的?②是否是血液成分变化?③是否是激素水平改变?④是否是身体组织异常?⑤是否是基因缺陷?然后,根据找到的异常因素一一进行纠正和治疗。这是西医常见的思路,其治疗手段因为具有针对性,效果也往往立竿见影,值得信赖。但是,西医又存在不少弊端:①杀死病毒?病毒多种多样,还会产生变异和耐药性,则研制对抗和消灭病毒的药物显得永无出头之日,而且,杀死病毒的药物,往往也会杀死对人体有用的细胞,对身体危害很大,属于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疗法;②清除血液中的有害成分?听起来似乎不错,但是,人类的化工水平远远达不到那么高的程度,血液中的物质种类多样,一则很难做到中和一种有害成分而对另外有益的成分秋毫无犯;二则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往往含量很低,为了治疗疾病,不得不让大部分的无用甚至有害成分进入血液,带来二次污染;三则剂量很难精确,药物本身往往是有害物质,为了保证疗效,往往是适当过量使用的,容易造成肝肾代谢的负荷加大;③调节激素水平?这个更加是野心勃勃的计划。人体内的激素种类就多达75种以上,肽类激素,氨基酸类激素,胺类激素,类固醇激素,每一种激素对身体的影响都是复杂微妙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剂量极其微小,控制非常困难,同时,饮食的影响也无法忽略,每个人的饮食环境不同,身体素质不同,如何找到最合适的剂量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也往往最大最复杂。④组织异常?手术呗!可是,手术切除身体的一部分,其破坏很多都是损伤、消耗性和不可恢复性的。所以,即使是西医,一般能够采取保守治疗的,也绝不轻易使用手术。⑤基因药物?目前只存在于传说之中,据说是下一次科技的重点突破方向之一。相对而言,中医治病的思路则完全不同。中医的理念中,压根就没有什么感冒、咽喉炎、高血压、肝炎的概念区分,这些不过是疾病的症状,而非本质,中医对疾病本质的描述大致可以用虚实和正邪来定义。所谓虚实,就是人体脏腑及其他器官、组织功能的强弱,脏腑虚,则易受邪气侵犯。所谓正邪,就是免疫系统的负荷状态,免疫系统是主导人体是否生病的决定性力量,如果外来致病性因素,诸如病菌和毒性物质对免疫系统的侵犯程度超出了负荷,则邪气盛,疾病生,就需要扶正祛邪,加强脏腑器官的功能,提高免疫系统的能力。事实上,如果对一些中药和西药进行对比分析就会发现,它们很多是具有同样的药理的,大部分都是激发特定的肾上腺素或者脑垂体分泌,短时期内提高身体的机能,来帮助身体免疫系统杀死侵犯身体的致病性因素,或者进入一种良性循环,逐渐纠正或者消除致病性因素。区别在于中西医的辨症理念不同,西医是独立的辨症,中医是系统的辨症。在西医眼中,各种疾病是独立的,或者有限伴生的,因而容易忽略和破坏免疫系统本身,疾病被治好了,以为是药物杀死了病菌,其实,药物只是刺激了身体,切换到了特殊的模式,然后,免疫系统杀死了病菌。而中医用药,从最原始的理念,就是帮助身体脏腑充实、协调,从而增强人体机能,逐渐消除疾病。

所以,西医见效快而往往治标,中医见效慢,却往往治本。中医的疗效通常更加具有系统性,治疗一种病症,反而意外的同时把别的病症也治好了的情况屡见不鲜,因为它本身就是通过改善身体机能,增加免疫力的方式来消除疾病的。更何况,中医有很多疗法,是根本不用药的。这就更加能够体现出中医依靠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治病的理念了。比如说中医推拿、刮痧、针灸和拔火罐,同样可以治疗很多常见疾病,疗效也非常显著,还很好的避免了药物对身体的伤害。在此理念之上,中医创立自己独特的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七情六淫的致病学说,发展了望闻问切的诊法、六经论治的治法、四气五味的药理学说、经脉学说等等一系列让现代人无法理解的、世界范围内特立独行的理论体系。中医这么好,为什么还是有很多治不好的病呢?即使是中医所擅长的慢性病,仿佛也并不都那么见效。这就需要仔细琢磨一下了。古语说“上医治人,中医治病,下医救命”,最差的医生,只会起死回生。可是,天底下根本就没有什么起死回生的事情,即使有,也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生了肿瘤,就开膛破肚、锯胳膊锯腿,命是救了,人也残了。何况,导致肿瘤的病因并没有因此去除,多活几年,老地方一样要生肿瘤,只不过,不必担心,病人肯定活不到那个时候了,因为这种治法对身体伤害太甚。中医治病,妙手回春。可是,有些病治得好,断不了。因为,导致生病的根源不除,还是会继续生病。该休息的时候拼命消耗,该运动的时候,却坐卧不动,该出汗的时候,拼命吃冷饮,该保持寒冷的时候,又贪图温暖;纵声色之乐,贪口腹之欢,藏泄失序,逆时而行,焉能不病?然而,如今的中医能做到善于治病的就已经极其有限了,更不用说治病之余,关心你的生活习惯,告诉你病治好了还要改掉致病的坏毛病了。上工治未病,就是要注重养生。可是,如果已经生病了怎么办呢?那么,就先把病症治好了,再改掉那些致病的生活习惯,用正确的方法养生,就可得以延年益寿。所以,有些疾病,并非治不好,而是人自身的原因。一边补水,一边漏水的事情,并非只存在于小学数学题中。导致疾病的,除了那些外伤以及人自身的原因以外,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外感性或者内伤性因素。那么,中医所认为的致病性因素是什么呢?传统中医认为可以伤害身体的主要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先说七情,七情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不同的情志,分别刺激伤害不同的脏腑,比如说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怒伤脾,恐伤肾等,其中的原理说起来话就长了。反正,这七种情志伤害是直接消耗脏腑功能的,所以,导致疾病不难理解。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致病因素的统称,我个人认为,归纳起来就两点——冷热。冷热又包含两种,天气的冷热,人体的冷热(这也是为什么医圣张仲景将其著作命名为《伤寒杂病论》的原因)。我曾经读《素问》中的《四气调神大论篇》,了解到关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理论,然后,我观察自己手指甲上的半月痕,每次到了冬天,就自然生长到7个左右,而到春天就逐渐的减少,我平时的作息习惯非常的规律,因为身体不好,总是尽量减小劳累对身体的伤害,四季的饮食也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波动变化,然而,身体的元气就如《素问》中所说的那样,年复一年,有规律的变化,真的是很神奇的事情。

所以,我就反复的琢磨这个事情,它究竟有什么样的科学道理。直到我看到六淫致病的说法之后,结合我曾经历过的针灸、刮痧、拔火罐等各种传统中医疗法,我亲身试验过的静坐、桩功等养生功法,结合我仔细观察过的药物药性,借助中医经典中关于气血、脉络的理论,我终于感觉到有一些模糊的东西逐渐变得清晰,仿佛有一扇窗在我眼前打开。冬天比春天的时候,身体元气充足,可是其他的条件并没有大的变化,变化的仅仅是气温和昼夜的长短。冬天夜长昼短,睡眠时间长,人体在睡眠的时候脏腑器官负荷下降,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代谢身体的毒素,生产更多对身体有益的物质,因此,元气得以充实。那么,为什么气温的变化,会让身体元气得以补充呢?因为,你的身体被病邪侵犯的强度降低了,免疫系统得到了休养生息,五脏六腑不必经常被调动潜能去做消防队员了。为什么冬天的时候病邪反而少了呢?不是说六淫致病么?风、寒、暑、湿、燥、火,这里面可有好几个跟冬天有关系呢!且听我慢慢道来。之所以我把六淫归纳成冷热两点,并非妄言,一下子就要推翻几千年的中医理论。只是,如果让我引入一个概念,你就会认同我的看法了。我们都知道,空气里面是有水的(以气相即水蒸气的形式存在),水有一定的,温度高的时候,空气中含水量就高,比较湿润,温度低的时候,空气中的水结露冷凝析出,所以空气比较干燥(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气压,气压高,空气含水量高,气压低则含水量低)。在一定的地域条件下,冷热和寒暑、湿燥其实就是一回事,因为温度的变化,导致空气湿度变化。我们常说水土不服,因为你适应了一个地方的湿度以后,去另外的地方,即使温度相同,也不容易适应,因为湿度不同,病菌的种类不同,你的免疫系统没那么快调节到位。而细菌、病毒跟人一样,同样喜欢温暖、湿润的生存环境,冬天的时候,温度低,空气干燥,自然降低了病毒生存的几率和在自然环境中的密度,则人体免疫系统受到的侵犯强度大大降低。而且,冬天的时候,人们着装注重保暖,体表干燥,其温度反而比其他季节的时候更高(夏天因为出汗挥发带走过多热量,体表温度反而较低)。如果你注意自己的皮肤,就会发现冬天的时候有很多的死皮,这从侧面说明它受到侵犯的强度低了,所以新陈代谢的速度慢了,节省了很多的能量消耗。皮肤,其实就是人体第一道防火墙,所以,最轻的疾病,在腠理。除此之外,冬天的时候容易上火,是因为空气干燥,人体的体液消耗过甚,容易产生阴虚火旺,自然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肝虚也容易导致上火,之后逐步深入后再详解)。理解了这个之后,我们就可以更深入一点了。我说过,冷热又分天气的冷热和人体的冷热两种。天冷的时候,病菌侵犯强度较低,为什么身体受凉了还是容易生病呢?因为,病菌少不表示没有,你受凉的时候,身体的抵抗力就弱了。那么,为什么身体冷了,就抵抗力差了呢?很简单,血液循环差了。身体受寒以后,会自然发抖,产生热量,帮助你维持体温和血液循环,即使真是因此而生病了,身体还会发烧,帮助你祛除寒气,杀死病菌(关于此点,后面会再次提及和解释)。但是,这只是缓解和稍微改善血液循环差的状态,并非完全扭转。身体冷的时候,热胀冷缩,毛细血管收缩,所以,血液循环差,身体无法把含有免疫力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的每一寸肌肤,如果你裸露在外面的部分恰好是血液循环死区,防火墙就失效了。《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就是说,如果人们能够保养谨慎,勿使致病的邪风侵犯经络,要是刚中经络,还未流传到脏腑,就给予治疗,四肢一感到不方便,就用调整呼吸,施用针灸、推拿,使得耳目口鼻以及大小便都畅通……穿衣服要调节冷热,饮食要注意甜酸苦辣,勿使人体有所衰退,疾病就不可能侵入肌肉皮肤。这是指导人们对疾病作斗争的认识和方法,要求人们做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就是对我这一观点的有力佐证。同时,这一段话还提到了很多治疗的方法,后面我们会谈到它们的原理。当然,受点凉就导致重大疾病,那倒不至于。可是,长期身体寒冷还有一个坏处,就是大面积的区域毛细血管收缩不通,气血不畅。气血不畅,就会带来很多的相对严重的问题了。在进一步深入剖析所谓气血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血液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再经各级静脉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泵入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再通过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路线就是肺循环。请留意这段话,它们是理解气血相对论和真气-经脉论的关键。

气-血相对论和真气-经脉论中医的理论里面常常说气血,为什么气血要联系在一起说呢?我以前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拔过几次火罐之后就恍然大悟了。拔火罐常用来治疗风湿、肌肉酸痛、淤血等疾病,通过火罐中的真空度,使体表的毛细血管在巨大的压力差作用下破裂出血,这种伤害身体的方式,为什么反而能够治疗疾病呢?原因是人体有众多的毛细血管,因为经常受凉的关系,大部分毛细血管都不是很通畅,于是,产生了血液淤积(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血液质量变差,“有害”物质逐渐堵塞了毛细血管,这些“有害”物质有些是富营养化的物质,有些则是真正的有毒有害物质),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弊端:①淤积的毛细血管多了,则血管系统中参与流通和循环的血液量少了,或者说流通速率低和当量小了,于是产生了类似于贫血的症状(流通速率低了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只要了解循环水工厂的人就会知道,流速过低,容易结垢,这一点会在之后详解);另外,单位容积流通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增高了,血液的健康度下降了。②毛细血管堵了,动静脉血与组织液、淋巴液交换的路径少了,影响血液循环和营养供给、废物排泄;动脉输血、静脉回血的难度增加了。另外,毛细血管堵塞了,组织液、淋巴液等各种影响血液循环和代谢的重要液体分泌也少了,从而减小了不同血管系统毛细血管的沟通媒介的有效表面积。③动静脉血液循环的难度都增加了,势必造成脏腑和其他器官组织的供血、供氧不足(氧气依靠血液中的红细胞提供,所以,从西医的角度而言,血是某种意义上的气,它给身体所有组织供给必须的氧气),从而脏腑功能虚弱(特别是分泌各种激素的肾上腺和脑垂体,控制神经系统的脊椎和大脑等等)。脏腑虚弱,则人体免疫系统处于缺血工况,导致对所有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自我修复能力下降,陷入衰弱循环。④为了维持脏腑的功能,保证其正常供血,心脏需要保持较高的功率,因此,血压增高,心跳加快,容易心跳过速。⑤长时间的高血压,会造成血管弹性下降,容易发生血管老化,高压血流对血管壁的冲刷,容易造成其表面剥落、粗糙,形成更大的血流阻力,同时,剥落物还容易积聚造成血栓。⑥粗糙的血管表面,容易堆积血液中的脂肪等物质(跟毛细血管中的“有害”物质类似),造成血管截面积进一步缩小,加剧发生高血压的根源性因素,陷入死循环。⑦高血压还会造成心肾等器官的损伤。⑧毛细血管堵塞,组织液、淋巴液的营养供给变差、分泌变少,导致经脉不通(这就是中医常说血虚则气弱,气滞则血淤的原因,这一点稍后再解释),从而使得唯一可能帮助解决这些死循环的身体机能也陷入沉睡状态。⑨血液还供给身体热量,血液循环如果长期不好,就会变得怕冷,肌肉紧张之后,加剧血液循环差的状况,陷入另外一个死循环。而拔火罐的时候,因为毛细血管破裂,反而使得局部地区产生了较大的血流压差,改善了血管和经脉内的微循环,尽管损失了部分血液(还包含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但是,人自身的造血机能如果是正常的话,会用新血补充老血,降低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浓度,从而起到了一些治疗的功效。然而,它毕竟会损失血液,如果频繁的使用,造血跟不上损血,自然会产生很大的伤害,这也是拔火罐不宜频繁使用的原因。

那什么是“气/真气”呢?这似乎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问题,武术家们为我们描绘了无数得气、行气、运气的感觉和神奇功效,但是,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人能够从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清楚“气”究竟是什么。即使是很多练习气功的医者,也弄不清“气”究竟是怎么来的,怎么发挥功效的。它看上去似乎是通过特殊的修炼方式,通过呼吸得来的。可是,如果说是空气在体内行走,那显然是不符合医疗验证的。如果想要弄清楚“气”是什么,一定要先弄清经脉(或经络)是什么。从解剖学的意义上来说,经脉是不存在的,这也是西医不承认人体经脉学说的原因。但是,经脉的诸多神奇功效,又是不容质疑的。提起经脉,不得不说一个人——祝总骧,中国著名经络学家,首次用科学实验证明人体经络存在的世界级经络学家。此人生于1923年,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化学系,1947年转入北京医科大学后任生理学讲师,1956年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任教,并在心脏生理和高血压发病原理研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973年以来,他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与合作者经过二十年长期艰苦攻关,发表论文110篇。写成专著《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中国第一大发明的科学验证》(北京出版社,1989)。他们运用电子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声学和形态及动植物等多种学科检测和独特的实验法,准确地揭示人体经络线的分布位置,证实了古典经络图谱的高度科学性和客观存在。以后又提出“经络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立体结构的调控系统”的理论。这一研究成果运用于临床之中,取得神奇效果。因此获得国家科委首届“星火杯”创造发明特等奖。此外还10次荣获国家卫生部、市科委等科学进步奖。

但是,祝教授仅仅证明了经脉的存在和位置,至于经脉究竟是什么东西,“气”如何在经脉里面运行,却语焉不详。虽然发明了“312”经络锻炼法,毕竟只是功法,未能把原理讲述明白。因为,不亲身练习气功,找到“气”感是什么感觉,体会行气打通经脉是什么感觉,是很领悟到“气”和经脉的。我练习过一年的桩功,从开始的时候,只能站48秒的马步,到后来可以轻松站半个小时以上,虽然那时候,我还没有领悟到真气是什么,却给我逐渐领悟真气和经脉的“真相”提供了莫大的帮助(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我所说的也许仍然是假相,因为这只是我的一种猜想,不过,很多科学都是从猜想开始的,只要理论框架没有问题,一些砖瓦基石自有更加深入和细致的人去补充和完善)。48秒和半个小时,无疑是数量级的差别,虽然我练功前后,腿部力量的确有了很大的增强,但绝对不存在数量级的差异。所以我就一直在琢磨为什么能够站那么久,然后,细心体会身体的状态和差别。我发现,最开始站桩,腿部肌肉非常的紧张和酸痛,特别是膝盖韧带的疼痛,多坚持一秒钟都是莫大的煎熬。可是,后来找到感觉了,站的时间长了,大腿根本就不会酸痛,反而,站得久了会觉得腿跟身体仿佛都在呼吸,全身轻松,感觉很舒服,在武术家们的所谓功法心得里面,这就是“得气”了。可是,我从来没有学过什么功法,只是盲人骑瞎马的自己找感觉,拼命的坚持,到后来就慢慢的做到了原本不可能的事情。这个谜题一直在我脑海里面盘旋,久之不去。人体发力,通常依靠神经发出信号,使得肌肉产生收缩,肌肉收缩在细胞内基本是个生化过程,通过主动调节钙离子浓度而实现细胞收缩的调节,所以缺钙容易发生肌肉抽搐。长时间的肌肉收缩,会大量消耗能量,需要心脏增加供血以补充养分,养分供给不足发生缺氧,则分泌乳酸,产生肌肉酸痛。这也是初学桩功的人普遍的状态。但是,血液的作用,绝不仅仅是提供钙离子和其他养分而已,它本身也会起到“液压油”的作用。在肌肉收缩的时候,神经系统发出信号,局部血管随之收缩,通过体积改变的方式,提高微观区域内的血液及其他液体的压力,从而产生液压力辅助肌肉组织的收缩。因此,在站桩的时候,如果能够利用这种液压力和肌肉收缩力轮替,有节奏的让肌肉获得休息,则不会因持续、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而产生乳酸,就像我们走路的时候肌肉也在不停的收缩,但是,因为不是持续的,则不会发生缺氧状态。但是,问题又出来了,如何获得这种液压力?我们可以按照一般科学的方法,进行局部分析,截取一段肌肉组织作为这种液压力的研究对象。维持液压力,首先要保持这段肌肉组织中是充满液体或者气体的,否则,力无法稳定平衡的输出。但是,血液在血管之中脉动,似乎并没有充满,其他液体(包括组织液、淋巴液、水等)在血管之外也存在波动或者流动,似乎也不可能完全充满,心脏收缩压一消失,到下一次收缩压恢复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压力中断期,而气体是可压缩的,无法像液体一样传递那么大的压力,这种力的输出平衡很快被打破。幸好,肌肉和血管的收缩可以帮忙改变这一状况,当进入这个压力中断期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人为的收缩肌肉和血管,改变液压密封腔的大小,来代替心脏维持这种液压力。因此,桩功练上身的时候,你不是用大腿正面的肌肉群维持一个不变的拉力,而是它维持一会儿拉力,一会儿又放松这种拉力,改成了整个大腿肌肉群收缩,增强血管及经脉收缩,维持局部地区的液压力来替代它,如果用一个放大镜去观察人体站桩时的腿部状态,就是时钟1的时候,大腿正面肌肉很紧张,血液供给主要依靠心脏压;时钟2的时候,心脏压降低,大腿正面肌肉放松,整个大腿径向(即环向)收缩,减小因心脏压降低带来的血管空腔,大腿内的液压力上升,身体的重力转化为大腿内的液体均匀分布的——对大腿血管和肌肉、皮肤、骨骼的径向(即环向)压力,透过膝盖骨铰接处传递给小腿骨骼。普通人是通过膝盖韧带绷紧,拉住大腿不让其与小腿的夹角变小,维持上半身不下沉,而正确的方式是大腿通过液压力的传递,把小腿变成了一个铰链支座,上半身的重量是压在小腿骨上的,因此,膝盖韧带基本是放松的。从身体自身的感觉来说,就是腿部在“呼吸”,内部液体在试图扩张大腿,但是,大腿肌肉实质上在收缩,维持这种压力。肌肉力和液压力这两种不停交替的力,支撑着因身体重力带来的不平衡。功力较浅的人,较难掌握这两种不同力之间的平稳切换,因而有时候液压力不足以完全替代肌肉力,在站桩的时候,身体会上下有节奏的弹动,因而,较多的使用了肌肉力,容易疲劳。

功力深厚的人,则得心应手,从外面看几乎感觉不到任何晃动,肌肉力的消耗更少,更加节省体力,看上去气定神闲,渊渟岳峙。我在领悟这个道理之前,虽然最长也能站到半个小时以上,感觉却并非轻松,开始的十多分钟,身体负荷相当的大,汗如雨下,身体上下震颤,肌肉紧张,等到大腿肌肉因为劳累之后,实在坚持不住了,反而,身体自然而然的切换到了液压力和肌肉力轮替使用的模式,逐渐轻松,找到了感觉。如果长时间未坚持练习,再开始站桩的时候,往往只能坚持很短的时间即告投降。而我领悟这层道理之后,尽管我已经小半年没怎么练习过站桩,却可以不经任何强化训练,仅仅调整下呼吸和胸膈肌收缩的节奏,就能轻松自如的应付,整个过程身体的感觉轻松愉快,仅仅微微发热出汗,而且,可以轻松站到一个小时以上,如果想继续坚持,也绝非难事。这也许就是武术家们对悟性那么看重的原因吧,很多时候,身体素质跟悟性相比只是次要的。理解了这个,我们再来说中医理论中的气血和所谓的真气。我直截了当,先说结论,再来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我的理论是,经脉是一种复杂的综合体,它由通道、气血、心肺以及神经、肌肉组织的有规律运动共同发生作用。人体肌肉、骨骼,血管、其他各种组织之间的缝隙,是其通道,血液交换物、组织液、淋巴液、外界补充的气体、身体代谢的气体填充其中,为所谓的“气”,请注意,这还不是真气,气和真气之间,还需要一些特殊的机理才能发生转化(不流通的真气,只能说是淤气)。这种机理,通过神经和肌肉、血管等共同发生有规律的运动,从而产生所谓的“真气”。请注意我所述的真气,它是兼有气体和液体的,其功用各有不同,待后面详解。这种有规律的运动,就是类似于我之前所说的两种不同力的轮替带来的谐频波动,在站桩的时候,肌肉力和液压力互相转化和轮替,这是宏观的表象,从微观层面看,还有气血的交换。因为液压力的作用,毛细血管处的物质交换速度大大提高,原本堵塞不通的毛细血管在增大的压差作用下,将血液中的废弃物代谢排出到组织液和淋巴液中,也就是排到经脉之中,组织液和淋巴液中的有益物质(也许主要是水)交换到血液之中,从而改善了血液的质量。更加关键的问题是,毛细血管是动静脉血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体仅有10%左右的毛细血管是在动态轮替使用的,90%处于储备状态和堵塞状态。人运动的时候,会增加毛细血管的投用量,但也只是增加很小的比例,不会超过10%,因此,通过这种压力差的增大而冲洗和激活更多的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效率,就是气功改善健康的本质(其实还有别的功效,稍后会提及)。注释:①绝大部分组织液呈凝胶状态,不能自由流动,因此不会因重力作用流到身体的低垂部位;将注射针头插入组织间隙,也不能抽出组织液。但凝胶中的水及溶解于水和各种溶质分子的弥散运动并不受凝胶的阻碍,仍可与血液和细胞内液进行物质交换。②促使组织液进入淋巴毛细管的动力是组织液和淋巴毛细管内淋巴液的压力差。因此,任何可增加组织液压力的因素都能加速淋巴液生成,如毛细血管血压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液中蛋白浓度升高,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等。③血浆从毛细血管滤过形成组织液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④毛细血管总横断面积大于主动脉数百倍。平时一般仅有小部分毛细血管轮流开放。由于毛细血管壁薄,和有较高通透性,使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能通过管壁进入组织,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也能通过管壁进入血液,从而完成血液与组织间的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那么,我们如何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气体液体变成所谓的“真气”呢?那种谐频波动该如何找对频率?为何普通人很难有“真气”的感觉呢?我来一一解释。首先,我们常说经脉不通,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经脉不是不通,而是太通了,所以,你感觉它不通。这么说,估计很多人觉得是自相矛盾的,其实不然。我已经说过了,中医和武术范畴里的“气”,并不是单纯的气体,而是气液相都有的物质。打通经脉,并不是因为经脉的通道是闭塞的(当然,有些地方的确是狭窄和闭塞的),而是,经脉的通道有些地方(特别是丹田和穴道)太大了,填充在经脉中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富余的液体太少了,光是气体在里面跑,一会儿就从皮肤浅表层穿透出去了。因此,那些液体仅仅在局部地区孤立隔离的存在,维持着微弱的作用,帮助改善血液的循环,在一些意外的情况下,肌肉和血管发生了规律性的收缩波动(这些经脉通道的面积改变和血液压力变化正好配合正确),而那里的各种液体正好又很充盈(也就是所谓的真气充足)的情况下,就得气了。所以,要产生真气,有几个条件:①毛细血管逐渐畅通。②组成真气的那些液体分泌速度大于消耗,要逐渐充盈,能够在经脉内汇集,产生虹吸循环的最小封闭量(不一定是真空度带来的虹吸,也可能是正压推动的虹吸,总之,液体在一个截面积较小的密封管内,通过两端压力差的作用输送液体,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水银压差计,不管是左侧压力升高还是右侧压力降低,均可以推动水银流动)。③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逐渐被训练到能够自如控制肌肉、血管和各种组织与心肺有规律的配合(事实上,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这条,那些液体无法自动汇集)。解释了经脉和真气是什么,我们再来看一个重要的概念——穴道。穴道,是我们通俗的说法,中医经典中的正式名称叫做腧穴,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所以,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肌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这是百度百科中的说法,它说的基本没错,但是,听起来过于神奇,没人知道其本质是什么(应该说,还少了一层含义,就是储穴的意思,穴道还是储存真气液体的地方,这点很重要,后面解释。汉语、汉字的表达层次之丰简直让人惊叹有鬼神之工)。如果用我创立的理论,就基本可以解释明白。回到我在人体装置论中对经脉和穴道所做的描述——经脉类似于平衡冲洗管系统,穴道是冲洗液储藏池。没错,真气中的液体就是用来冲洗血管的冲洗液(严格意义上说,只是其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可以冲洗毛细血管,其余的仅起到液压油的作用),其中的气体,一部分为血液中代谢排出来的废气,一部分为一些特殊通道进入其中的空气,其作用是吹扫和汇集那些孤立存在的液体。只要学过化工原理,就会知道,任何存在液体的地方,一定存在其气相,因此,血管中一定存在着微量的不凝、也不溶解的气体,如果汇集起来,容易形成气泡,阻碍血液的流通,我们注射药物到血管之前,一定要挤掉空气就是这个道理。因此,经脉的存在,一方面减小了这种危险和弊端,一方面,又和血液交换了大量液体,冲洗了血管,改善了血质。而穴道通常是血管、神经密布的地方,那里是经脉之上相对体积较大的地方,因为有它们存在,如果你的真气液体不够充足,则经脉之中的液体不容易封闭经脉截面,无法形成虹吸管,而不能被真气中的气体推动,因而,真气中的液体在经脉之中孤立的存在,而形成我所说的“太通而不通”的状态。

这是腧穴功能中储存和运输的一面,为储存之“穴”;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输注,灌注之“穴”。这一点应该如何理解呢?那就是,穴道都是经脉中的真气液体跟人体各血管系统交换物质的集中/中转站,这里血管众多,神经密布,真气液体在一些特定的穴道进入不同的血管,比如静脉末端,帮助静脉回血,同时,在一些特定的穴道让血管中的微量代谢气体排出,减小血管内的空压,增加血管内液柱两侧的压力差,加强血液循环。同时,真气液体还濡养穴道处的神经系统,因此,经脉、穴道及其中的真气对身体各系统的作用是综合的、立体的、复杂的、多层次调控。普通人的穴道中,真气液体虽然并不充盈,无法密封联通经脉,但是,通过刺激穴位,造成疼痛带来的自然肌肉收缩反应,却可以输送真气液体,使得其附近的经脉被液体填充密封,成为一个虹吸管,在呼吸带来的空气推动力之下,液体流动,产生真气运行的感觉,从而疏通经脉。但是,普通人的经脉真气液体是远远不够充盈的,这种虹吸现象因为真气液体运行至下一个穴位时不足以再次形成液封而告失败,再则,普通人不懂得所谓的“心法”,呼吸、心跳、肌肉和血管的收缩等无法有效有规律的配合,真气中的气体推动液体的力量不够集中和强大,因为经脉在有些地方是很宽的,气体很容易穿过液体,成为气泡从一些距离皮肤较近的地方穿透出人体跑掉了(通常是穴道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真气中的液体必须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运行,那就是跟血液一样的脉动,脉动会有一定的惯性,即使真气中的气体跑掉了大部分,你仍然可以通过收缩肌肉,缩小经脉的截面积来维持虹吸,在虹吸动力即将消失之前,恰到好处的呼或者吸气,使得气体推动力可以跟上,这样,真气中的液体就有足够的动力去导通经脉了。导致这一过程中断的原因可能会有几个:①你的真气液体不足,这个没有好办法,只有等待身体慢慢分泌,所以,真气的积累并非朝夕之功。②你的呼吸、心跳、神经系统、肌肉和血管收缩配合的不够好,这个相对比较好办一些,只要理解了原理,经过简单训练,不是很困难的事情。③真气液体运行至丹田了。丹田,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三个最大的穴道,它们拥有较大的容积,通往众多的经脉,正因为如此,要填满丹田是很困难的事情,普通人炼气,刚开始能够感觉到有气(其实是液体)进入丹田的时候,丹田仿佛很快又消失不见了,空空如也。这就是因为,真气液体在丹田之中微不足道,完全不能形成虹吸推动力需要的最小密封容量,就仿佛你从水井摇水,必须要有一瓢引子一样,没有这个,根本无法推动真气液体继续前行。另则,因为无论是哪个丹田,通往的经脉众多,不把那些经脉通道淹没填满之前,是很难把丹田填满至虹吸最小容量的(好在普通人的那些经脉一般也并不畅通,只要淹没至真气液体不会继续前行就可以了)。所以,很多练气的人在这时候都会很迷茫,以为自己方法不对,突然气感就消失了。在丹田被真气液体填充至建立虹吸密封的最小容量之后,真气中的气体就推动液体在丹田联通的经脉之中前行,因贯通的经脉体积逐渐增大,丹田很快又空了,气感完全消失,只好耐心等待真气液体的分泌,等到丹田再次能够建立虹吸密封。因此,这种中断和恢复要持续多次,直到逐渐到达无论真气液体运行至任何经脉(通常是督脉,所以,一般最后通督),都还留有余存在丹田之中,形成密封为止,这实际上就是“小周天”的前兆了,之所以打通任督二脉完成所谓的小周天那么重要,就是因为,一旦完成小周天,就意味着,真气液体已经丰足到真气运行再也不会中断的程度了(当然,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会使得这种运行中断,比如,短时间内过度的耗损真气,后面详解)。

④真气运行至督脉之处。督脉是人体经脉之中最粗、截面积最大的一条经脉。因为它的空隙实在是太多了,又连接众多的其他经脉,而且,它离皮肤的表层是如此之浅,推动真气液体的气体很容易从皮肤和毛孔短路跑掉,这里的肌肉也很少,仅有脊椎骨和皮肤,无论你怎么训练,也很难收缩这里的经脉截面积来维持虹吸,因此,没有任何讨巧的途径,你只有一条路,要拥有足够多的真气液体,即使气体跑掉了,后面被气体推动、因惯性脉动过来的液体仍然会推动整个液体群逐步汇聚,并挤出中间的气泡。所以,通督脉的后阶段相当的艰难,呼吸之间非常的沉重,感觉头部拘紧发胀,因为,你的心肺呼吸除了推动血液以外,还要推动那么多的真气液体。⑤真气液体汇集通过一些狭窄之处,这个就是所谓的冲关了。督脉之上有几个关口是相对较难通过的,它们难通的原因各有不同。大部分是因为那里的通道很狭窄,虽然督脉整体是很宽大的,但是,局部地区比较狭窄也是事实。因为之前所说的原因,督脉基本就是靠真气液体漫上来“注射”过去的,在遇到尾闾关的时候,这里是脊椎骨和骨盆的连接处起点,硬碰硬的骨头,没有什么弹性,通道狭窄,液体通过的阻力比较大,如果下丹田不够满,仅仅依靠气体推动,是很难过这一关的。所以,一定要下丹田充足,才能过关,过关之后,一马平川,于是出现所谓的“肾间动气”,命门穴跳动这些现象。然后,因为容积的再次大幅扩大,虹吸现象再次中断,等待真气液体的增多,积聚力量。其次是脊椎中段的夹脊关,这里是脊椎骨与胸肋骨的连接处起点,通道再次狭窄,一样的道理,一样的过程。再上面的关卡,各人不同,有人是玉枕关,在脑后,脊椎骨与颅骨的连接点处,有人却并不一定会在这里遇到麻烦,反而在头顶的百会穴比较难通过。除督脉之外,百会穴至少通往手三阳和足三阳六条经脉,而它本身的容积并不大,空间狭窄,要过百会穴,必须灌满并密封六条阳经,一般人真气液体到达百会穴后,都觉得胜利在望了,其实,还早着呢。灌满这六条经脉并非容易的事情,即使灌满了,督脉跟任脉贯通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是真气液体达到相当高的压力,在巨大的压力差作用下,任脉跟督脉之间的类似于毛细血管的微小缝隙才慢慢疏通,完成所谓的“小周天”。而这种巨大压力,往往会导致不是任督先通,而是手三阳和足三阳经先局部贯通,从而百会穴处的压力迅速下降,任督导通的时间推迟(既然了解了此点,就有特殊的方式强行、快速导通任督,后面谈到养生功法论和内家功夫论的时候再谈)。⑥真气液体发生了堵塞和凝固。真气液体并不是清清滑滑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粘度,因此,它在经脉之中运行的感觉常常被古代的武术家们形容为水银。实际上,这种混合液体的成分并非完全均匀一致,因其与血液发生物质交换的关系,一些闭塞不通处的经脉,因为没有新鲜的真气液体补充和置换,吸纳了过多的代谢废物,而产生了结晶和凝胶一样的现象,从而使得经脉发生了堵塞。因此,经脉的所谓“通”,实际上分为好几种情况——气液均不通、通气而不通液、气液均通。这种因淤气产生结晶和凝胶而导致的不通,是最为麻烦的,导通也需要最多的时间。刮痧和挑痧,常常用来解决此类经脉堵塞,其中原理,并不费解。行气导通这类堵塞的经脉过程,就是逐步稀释、溶解、冲洗、置换那些结晶体和凝胶一样的真气液体(也许不该叫真气,而叫淤气),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比较长,特别是发生这类堵塞的地方,往往也是经脉相对狭窄不易流通的地方,要疏通必要先流通,真气中的液体通过这里,需要相当的压力差才行,因此,导通此类经脉的过程往往是,开始的时候感觉到有东西在此处流动,感觉舒适,实际上,那只是真气中的气体部分,气体总是相对容易通过狭窄的地方,然后,真气液体逐渐汇集在堵塞段之前,压力逐渐憋高,压力差足够大的时候,就把经脉胀开,使得“淤气”和真气一起流通了。有些“淤气”特别顽固,真气液体流过此段并不能完全将其带走,需要反复多次冲刷、清洗、溶解、稀释和置换,才能将这些“淤气”给化解于无形,完成此处经脉的彻底打通。

脏腑论和任督二脉论弄清楚了经脉和真气的本质,就理解了气血一体两面的道理。气血是可以发生物质交换的,因此,真气的运行,是血液循环的一部分,把其比喻成平衡-冲洗液,应该是恰如其分的。真气通过增加毛细血管交换物质的媒介和面积,冲洗堵塞的毛细血管(真气液体多,接触面积自然大,而且,真气液体会流动,在大周天完成之前,它动态激活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大周天完成之后,全身所有经脉均已充满真气液体,所有经脉流经部位的毛细血管均处于理论上可以被激活的状态),从而激活更多的毛细血管来改善血液循环,来解决我说的那些因毛细血管不通(六淫致病)带来的各种致病性因素。这其中,值得一说的,是人体脏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首先说肝脏,我在人体装置论中说过,肝脏是化学三剂添加系统,中医中把肝脏的功能定义为解毒,这个应该如何理解呢?了解化工厂循环水系统的人就会知道,循环水需要添加化学药剂来防止其结垢,如果用这种思路来理解血液系统,就很容易想到,肝脏就是通过在血液中添加各种“药剂”来使血液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给沉淀下来,从而清除血液垃圾,完成解毒排毒的功效的。而这些沉淀的垃圾,进入人体内的水液之中,通过大肠和肾脏2级处理,随人体排泄物之中排出体外。因此,大肠是中水回用和固体废料处理工厂,肾脏就是血液的污水处理工厂。中医讲肝属木,肺属金,肾属水,因此,金生水,水生木,也就是说,肺会有利于肾,肾会有利于肝,至于为什么,很难讲清楚。如果用我说的这种观点却不难理解,中医经脉论中,肺跟大肠互相络属,肺功能好,则大肠功能好,大肠是人体水液处理的中水回用工厂,它将大部分水液回收,进入人体循环,浓缩过的水液进入肾脏进行二次处理(污水处理),肾脏再把有用的水液回收,剩下的污水夹带人体血液中代谢浓缩过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大肠是水液处理和排毒的第一道工序,因此,大肠功能不好,则意味着有更多的毒素需要由肾脏来处理;而肾脏功能如果不好,则意味着,肝脏辛苦工作沉淀下来的毒素并没有被有效排出体外,又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了血液循环,则其工作负荷大大增加。这就是金生水、水生木的涵义。至于肺为什么跟大肠互相络属呢?我的理解是,大肠是人体中水回用工厂,也是水液回收的主要器官,肾脏是水液回收的第二器官,而肺是人体水液的最大用户,因为呼吸会挥发很多的水分。正因为肝脏是血液的清道夫,所以,如果肝虚则血液中毒素含量高,免疫成分含量低,在一些人体组织的薄弱区,比如容易接触外界病菌的呼吸道、扁桃体、口腔地区,就会因血液中的免疫成分不足而发生感染,产生上火,所谓肝虚火旺也。血液中的毒素,犹如循环水垢,它在人体的各个器官的毛细血管中沉积积累,伤害人体的五脏六腑,污染血液,妨碍血液循环。而肾脏的血液流量占据心脏输出量的1/5~1/4,因此,肝肾的联系更为紧密,此所谓中医理论中的肝肾同源也。肾脏其上,有肾上腺,是人体重要的催化剂工厂,为身体提供各种必需的激素,如果肾脏不好,则激素分泌出现问题,从而身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均发生问题,身体的营养物质无法正常转化成人体必需的能量和物质,各项功能异常。因此说,肾为先天之本。

人体受寒了就容易发烧,西医普遍认为发烧能支持免疫系统战胜感染剂,并使温度敏感型病毒和细菌不能在人体内顺利进行复制。并猜测,控制发烧的是位于大脑底部的下丘脑,控制人体加强代谢,分泌一种他们称作热原的东西来产生热量。我的看法是,发烧的本质就是通过人体大量分泌和消耗真气液体,从而大幅度提高毛细血管微循环的特殊状态,这种状态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也消耗过多的真气液体,相当于人体在危机状态下自发的调动真气祛除入侵体内的致命性因素,因此,发烧对真气的损耗是很严重的。这两种说法,也许只是表述的方式和层面不同,其微观本质却是根出同源的。肝肾开窍在目(之所以这么说,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任脉、督脉、冲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五条重要的经脉都经过眼睛周围,眼睛营养不足,说明奇经三脉衰微,肝肾络属的两脉也都不好,那么,肝肾肯定好不了),如果血液中的毒素比较高,久之则血液循环自然差,血色暗红,眼球晶体毛细血管淤血,出现血丝,久久不能消除,所谓人老珠黄也。其实就是人老了,气血虚弱了,血液质量和循环差了。心脏是往复泵,肺是压缩机,很容易理解,但是,这个比喻并不精确,因为,肺还帮助心脏完成血液输送。心脏和肺脏同在胸腔之中,呼吸的时候,肺叶发生收缩和膨胀,这对心脏的收缩和扩张会产生影响,同时,人体的血液循环,除了有体循环外,还有肺循环。因此,心脏不是独立完成血液的输送工作的,肺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是心肺的这种特殊关系,让我们可以利用,从而驱动所谓的真气。心跳的频率和呼吸的频率不同,一般而言,普通人的心跳大概75次/分钟左右,而呼吸频率为18~22次/分钟,心跳的频率不易控制,呼吸的频率、强弱、节奏却可以人为的调节。通过各种无意识的、有意识的调节呼吸,辅之以身体血管、肌肉的收缩,就可以使得心肺达到一种配合,从而使得血液、真气液体产生我在前面所述的那种谐频波动(具体方法,在养生功法论和内家功夫论中详解)。我在之前已经谈及穴道的储存和输注功用,理解这点,才能理解任督二脉的重大意义。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任何中医教科书或武学功法中都是这么说的,然而,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人说清楚为什么。如果,提到另外一条经脉,则更加让人迷惑,那就是冲脉,中医对冲脉的描述是,冲脉为十二经之海,与生殖机能关系密切,冲、任脉盛,月经才能正常排泄,故又称血海,领全身之血。看到了吧,任脉和冲脉到底谁主血呢?我的看法是,冲脉是真气液体输注到动脉血系的一系列穴道连接而成的经脉,任脉是真气液体输注到静脉血系的一系列穴道连接而成的经脉。冲脉功能跟生殖机能密切相关,为十二经之海不难理解吧,因为动脉为所有器官提供新鲜能量,所以,冲脉不通,则人体供血能力仅可以依靠心肺,如果心肺功能不够强大,则脏腑及其他器官组织功能虚弱。任脉的作用则更为重要一点,因为,动脉还有心脏和肺脏在提供初始能量,即使冲脉不那么畅通,毕竟还可以维持相对较好的循环,而静脉回血主要依靠血压,则相对难度要大得多,特别是腿部静脉,距离心脏和肺脏距离遥远,心肺功能力有不逮的时候,静脉回血就很困难,从而会腿部怕冷,长时间回血困难,则不断加大局部血压,扩大小腿静脉的通径,发生静脉曲张。所以,人体血液循环,某种意义上说,更重要的在于静脉回血,而不是动脉供血,这也是常说任脉主血,而少提冲脉主血的原因。

如果能够依靠任脉的力量,加强静脉回血的能力,则可以大大降低心肺的负荷,有效改善高血压这一几乎无解的难题(仅靠普通药物降低血压,不能解决血压升高的根源性因素,这在之前已有论述)。高血压给血液循环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西医的范畴内是致命和几乎无解的。如果任脉真气充足,则静脉回血能力提升,人体血液循环的改善就基本可以逐渐步入良性循环了。任脉和冲脉分布在人体正面,沿着腹部几乎并行,通过心肺,正好说可以说明它们跟动静脉之间的关系。而督脉主气的涵义在于,它是全身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汇总的经脉,所以其平均截面积最大,容积最大,最难被填满。同时,督脉贴着人体脊椎,一直进入大脑,濡养着中枢神经系、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大脑神经等一系列神经系统。因此,督脉真气充实的功效往往很神奇,可以治疗一系列神经系统的疾病。

任脉一通,全身静脉获得补助,减轻心脏负担,心神一安,睡眠改善,脏腑和腺体分泌改善,真气液体增加才不会断绝。督脉一通,则盘活全局,全身气机联络为一体,强可补弱,互相扶携。人体内有十二正经联络和沟通脏腑气血,有奇经八脉串联各正经、别络。如果把人体比作城市,除了有密密麻麻的公路(静脉)、地铁(动脉)作为主干线,还有放射线高速铁路(十二正经),还有其他的联络线(十五络脉),奇经八脉则是串联沟通它们的环城高速公路。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理解中医所谓的血生精,精生气,气生神到底是怎么回事了。任脉主血,任脉真气充实,则血液循环正常,脏腑内分泌速度相对较快,真气液体得以填充下丹田,濡养人体下焦的脏腑,其中最重要的是肾脏。冲、任、督三脉在下丹田汇聚(还有足部的三阴三阳脉),在呼吸的时候,真气中的气体首先推动液体逐步导通足部的经脉,从而使得人体中焦和下焦的脏腑得以濡养(足部阴阳经脉主要沟通中焦下焦的脏腑),等到真气液体充实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密封丹田顶部通往督脉的通道,从而建立督脉的虹吸密封,开始冲击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等。

下丹田距离人体的生殖器官相关的各腺体很近,这些腺体分泌的液体,很多都是真气液体成分相近的(成分主要是水),它们互相交换和补充,所以,纵欲则伤精,其实就是丹田内的真气液体少了,真气少了,督脉肯定是空的,脊椎得不到濡养,脊椎中的骨髓与外界交换的液体没有了,就是所谓的精尽则髓枯。脊椎失养,则神经系统异常,引起各种神经性疾病,比如腰腿痛、颈椎痛、失眠、神经衰弱、阳痿早泄等。西医检测人体,发现仅仅是一些水分、前列腺液和蛋白质,于是认为过多的性行为除了刺激神经系统疲劳发生阀值变化以外,没有别的害处,其实则不然。从这一点来看,中国传统的中医理论则靠谱得多。

说个题外话,中医判断男性肾虚常常有一个症状,就是尿分叉,这是种很奇怪的现象,无人知道它究竟是为什么。如果理解了我的气血相对论和任督二脉论,就会知道,膀胱之中尿液减少,下丹田收缩,然而,由于里面几乎没有什么真气液体,完全是气体,因此,真气气体因为下丹田收缩产生的压力渗透肌肉组织,而跟随尿液一起出去,于是,尿液被气体分割,形成分叉。

真气液体足够充足以后,任督二脉自然畅通,真气液体在呼吸灌注到经脉之中的气体推动下,在人体周身运转,帮助改善各个经脉、穴道处的毛细血管激活。特别是真气液体运行至头顶时,可以改善头顶毛细血管的状况和血液循环,从而消除大脑缺血、缺氧等不良状态,久之则促进大脑功能改善,脑垂体分泌改善,记忆力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改善,治疗一系列复杂、千奇百怪、西医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真气充足,则大脑功能修复,整个人从容颜气色到精神状态都会不同,所谓气生神也。这也是所谓的“若想不老,还精补脑”的真相。其实,所谓的气、血、精、髓它们本质都是一样的,主要成分是水,掺杂了其他各种成分,它们成分不同,却不影响它们互相之间的交换和循环。

好了,理论部分基本已经讲完了,明天起开始进入养生功法论,研究一下实际操作。在此之前,请仔细消化前面所讲的内容,因为,所有的操作方法,都建立在之前的理论之上,如果理解不够透彻,操作的时候就容易迷惑。LZ以亲身体验告诉大家,练习内功并非什么神秘的事情,然而,确实有很多复杂的现象和感觉,在你没有领悟其理论和本质之前,是容易让人发生困惑和迷惘的,这种迷惘,常常打击信心而导致中断和走弯路,所以,太多太多的人,使用了错误的方式,或者,怀着惶恐惊惧的心理,无法正确有效的,突破那原本不值得一提的层次。

嗯,LZ突然想起来了,前面还说起过一个引子,各种骨质酥松、腰椎病、脊椎病、颈椎病神马的。正好,我借此机会说道说道。如果有留心看我之前在《气血相对论和真气-经脉论》中所提到的肌肉收缩的原理,以及对真气是液体的结论,就会明白这点——如果真气液体缺乏,则从微观层面来看,人体肌肉受到的应力改变了。如果真气液体充足,肌肉之间的缝隙被其填充,则肌肉自重由这些液体均匀的传递,从而肌肉之间可以互相支撑,最终,所有的肌肉重力,部分由骨骼来承担,部分则转化为液压力对肌肉的扩张,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如果分析具体受力的肌肉,则会发现:真气液体缺乏时,具体受力的仅仅是骨骼周围的那么几小块肌肉,真气液体充足的时候,几乎全身的肌肉平均的承担受力。那么,就会产生一些不一样的效果——前者应力集中,肌肉容易疲劳,而我们知道,肌肉收缩是需要钙离子的,因此,人体短时间内无法生产钙离子,那么,就会从骨骼中析出,时间久了,骨质酥松。后者呢,因为全身的肌肉都参与了承担自己的重力,则应力相对分散,且这个力要小很多,肌肉不需要那么高强度的钙离子补充,普通血液循环就足够了,不需要从骨骼中析出。我们常说,冬天晒太阳可以补钙,其实,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人不会发生光合作用,也不能在光的作用下产生钙,其具体的过程是,晒太阳的时候,你那些闭塞的毛细血管局部畅通了,感受到温暖,那些紧张的肌肉因为血液循环的改善而松弛,从而气血交换得以改善,那些淤积在毛细血管中又不参与循环的血液部分转化成为了真气液体,稍微扭转了这一趋势,你的肌肉不再需要那么高强度的钙离子补充,则人体饮食吸收的钙离子得以补充入骨骼之中。差不多就是这样子吧,不知道我讲清楚了没有。如果你去看一下各种桩功功法,气功功法,都有一种神奇的描述,就是真气充足到一定程度,感觉有一种力量在提着或者往上冲着身体,原本因为力量衰微而很难保持挺直的脊背会自然挺直,你觉得那是因为气的神奇功效么?其实不是,这就是简单的液压改变微观应力的特征。

养生功法论既然已经了解了上述种种,不再怀疑经脉、真气等等只是疯言疯语,痴人说梦,也不再认为打通任督二脉是天方夜谭,则我们可以坐下来研究一下养生功法了。首先,遵循中国传统中医上工治人的原则,在讲诉我自己推导和创造的功法之前,必须要叮嘱几句:练功强身健体,不能成仙成佛,那些是神话。如果因为练功增强了身体的机能,就认为可以更加纵情于声色,贪吃贪玩,那我只能说,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身体损伤到药石无用的境地,还可以练习养生功法,用后天真气补充先天元气来补救,若一边养生,一边继续原来不良的习惯,则神仙也没救了。

因此,练功第一要点,停止任何继续损伤身体元气和真气的行为,戒情欲、多休息、不乱服药物(治疗咳嗽和支气管炎的除外,因为咳嗽的时候难以入静和调息,不易入门),外来的药物多少总会在身体里面残留一些有害的物质,外害不除,内病难愈。因此,要顺应天时,春捂秋冻(春天的时候,气温逐渐升高,病毒也逐渐复苏,人们迫不及待除去身上的衣服,容易着凉染病;秋天的时候气温逐渐寒冷,穿着衣服骤然增多容易出汗着凉而染病),保持身体冷热和天气冷热的协调,体表不受寒冷。多休息,以降低脏腑的负担,给予休养生息。然后,就可以开始练功了。既然已经完全了解经脉和真气的本质,就可以把练功入门的法则想象成——如何攒到那第一瓢水。然后,用那瓢水,灌进已经因局部枯涸断流的经脉管网之中,用呼吸推动它逐步流通,点滴汇聚,积小河成大江,最终归于丹田的大海,在大海积聚到足够的力量之后,逐步疏通那些狭窄而粘附在一起的通道,冲破关卡,完成小周天;然后,身体的分泌旺盛,真气液体逐步充实贯通全身所有经脉,完成大周天。

那么,如何攒到那最重要的引水呢?我在人体装置论中,几乎描述了所有脏腑的功能,唯独脾脏,没有用化工装置中的具体事物去比喻,因为,它的功能最开始是让人费解的。中医经典说脾属土,喜燥,居于中位,主运化,统领一身之血。这在金庸小说中,那就是中神通王重阳的角色,可是它如何运化,如何统领一身之血呢?各种中医注疏解释虽多,却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直到我在思考中丹田的位置时,才灵机一闪,突然有了一种想法。丹田,是一个没有定论的东西,有的人说丹田就是肚脐之下一寸半的地方,这个是几乎所有人都承认的那个丹田,只要真气液体充足到一定程度,很容易验证。但是,也有人说,丹田有两个,一个是下丹田,一个是上丹田,上丹田在头顶百会穴。这个说法,也有道理,因为打通任督二脉的过程中,也可以感受到百会穴的确具有丹田的特征,四通八达,汇通的经脉众多,尽管容积虽小,却远非一般穴道可以比拟。还有一种说法,说有三个丹田,但是,那个中丹田的位置,就没有什么准确的说法了,有人说在膻中穴那里,有人说在心窝口那里,有人说在胸膈膜那里。我在完成小周天之时,仍然没有想明白这个中丹田是什么,只是根据自身的感受,提出了一种猜想。

所谓的中丹田,它跟上下两个丹田是不一样的。上下丹田,都可以用来汇聚真气液体,可以称作液丹田,而这个中丹田,它却不能,它是一个气丹田,这就是我们的胃。我在练功的过程之中,经常会嗳气,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是自己肠胃不好,后来渐渐感觉不是那么回事了。因为,既然打通全身经脉,要依靠气体来推动液体行走于经脉之中,那些气体一定有一个入口和汇总站,那个汇总站,就是胃。中医讲养胃气,治疗重病,切不可用虎狼药,一定先服一贴开胃药,开通胃气,否则药效难以吸收。我就在这一点上猜测,气从胃部进入人体经脉,而脾脏就是人体这个化工装置的反应器,食物在胃里面经过原料预处理,进入小肠进行精馏分离,提炼出来的水谷精微,输入进脾脏进行反应,生产人体所需的可以直接补充进气血的营养物质,其实就是特殊成分的液体,这种液体既可以通过血管直接进入血液,又可以直接进入经脉,达到补充气血的作用。所以,中医说脾主运化,统领一身之血。——另外补充一点,人体十二正经,六阴六阳,阴脉全部分布在身体正面,阳脉全部分布在身体背面,唯独有一个例外的,就是足阳明胃经,它是阳脉,但是,它有局部分布在人体腹部,中医解释说,胃经沟通阴阳,也许,这也是为什么胃乃中丹田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胃汇聚真气气体,推动脾脏中生成的真气液体,首先进入冲脉,随冲脉上升,进入肺脏,此所谓脾主升气,真气液体在肺脏之中,从膻中穴(这个是我自己的感觉,不知对错)进入任脉,任脉畅通之后再进入肾脏,肾脏畅通之后,再入肝脏,心脏。这就是中医五行中所述的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之所以我把火生土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这就是实际练功过程中的顺序。既然知道了第一瓢水是脾脏生产的,而推动它的又是胃气,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开通胃气,改善脾胃功能。胃最怕寒冷,因为寒冷则毛细血管收缩,气血不畅通,肌肉收缩,气通不过去,产生嗳气,所谓气机上逆,无法推动真气液体。具体的方法就是,集中注意力在胃部,静心意守,调匀呼吸,等待胃部发热,毛细血管畅通,打开通往经脉的通道。有人会觉得,这未免也太唯心主义了,其实不然。静心可以产生真气,听起来是很神奇的事情,解释清楚之后,却很简单。我在之前已经提到过,心脏跳动的频率和肺呼吸的频率不同,而它们又同时蜗居在胸腔之中,因而,普通人的心肺其实是常常互相干扰的。心脏对外压血的时候,肺脏进行收缩,胸腔顿时宽敞,则心脏的输出压力骤然降低,心脏回血的时候,肺脏如果进行扩张,挤压心脏,则又导致回血困难,因此,人体心肺不够协调,导致功耗效率非常低。而在静心的时候,大脑不受外界事物干扰,接近睡眠状态,身体会逐渐进入省功状态,大脑切换到自动挡,接管心肺协调控制工作,呼吸匀称和协调之后,心脏功率虽没有增大,其输出的有效功却增大了,于是,血液循环改善。而人的意念集中的地方,神经系统产生的生物电使得毛细血管扩张,这并非什么新发现,早已为医学所证实。因此,静心意守胃部,很快就会觉得胃部发热,暖暖的,这就是得胃气了。

具体操作,我的经验是,每次吃完饭之后,效果最好,那时脾胃功能最为活跃,分泌真气液体最多,每天三餐过后,坚持静心意守胃部,大概两三天,就不再感觉发热了,这种现象以后会经常发生。所有的经脉,都是先通气后通液的,因此,如果感觉到发热,则是经脉通真气气体了,感觉到凉凉的,则是真气液体充足,流经那里,所以是凉凉的感觉。等到能够感觉到腹部有凉凉的感觉时,肺部早已可以畅通真气气体了,因此,那时呼吸的感觉跟平时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其中的道理,我可以稍微赘述几句。我们平时的呼吸,实际是非常浅的,肺叶下区的肺泡,很多都积存废气,很少被使用。而你在静心意守胃部的时候,其实已经无意识做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把肺叶下区的肺泡都给清理了一遍。这是因为,你的大脑在替你掌控呼吸之时,它还在帮你调整胸膈膜,普通人呼吸的时候,吸气则胸膈膜下沉,呼气则胸膈膜上升,仿佛非常省力而自然,所以,吸气的时候,肺泡扩张,但是,因为胸膈膜下沉,胸腔却扩大了,那么,很多肺泡都得不到充分的使用。而大脑自动控制你的呼吸之时,它的操作则完全不同,你吸气的时候,胸膈膜上升,挤压肺部,呼气的时候,胸膈膜下沉,挤压腹腔。这种呼吸方式,就是所谓的逆腹式呼吸,婴儿和修炼内功的人,自然而然都是这样呼吸的。其原因就是,这样的呼吸方式,心肺最为省功,当然,是在协调状态下。其原理是什么呢?我们的呼吸,其实大部分是做无用功的,因为,身体无法直接吸收氧气,而是依靠血液供氧,因此,肺脏的扩张收缩,如果仅仅用来把氧气交换到血液之中,则它实际上损失了大部分的机械功,用来干扰心脏的跳动了。如果能够协调心肺的动作,心脏收缩的时候,往外压血,而肺脏扩张,挤压心脏,增加压强,同时,胸膈膜上升,进一步提升心脏输出功。三者协调,则肺脏的所有动作,除了它本职的功能以外,还辅助增加心脏的功能,同时,它还把一部分微量气体输送到胃部,推动真气液体在经脉系统里面循环,来进一步提高血液循环的效率,减少血液循环的阻碍。因此,肺脏相当于三个以上的心脏,它在胸腔里面占据那么大的容积,绝非没有道理的,中医说肺居高位,是为贵;化工装置中,压缩机为全厂动力核心,岂是巧合?修炼内功达到很高的境界之后,人体脏腑充实,毛细血管非常畅通,血液循环阻力非常小,维持生理循环需要的外界功很小很小,所以,心脏和肺脏不需要太大的功率,心跳速度很慢,呼吸似有似无,就是这个原因。等到肺部感觉清爽冰凉之后,真气液体逐渐增多,沿着任脉下降,逐步进入下丹田,按照我之前所说,丹田通气之后,会感觉肾区通气发热,肾区冰冷的感觉一扫而空,内分泌提高一个层次。这时,就坚持按照同样的方式耐心练习,耐心等待真气液体灌满丹田。一般普通的练法,通常会教你如何盘腿,如何意守,如何入静,然而,我却不觉得那是什么好的方法。古往今来,最耽误人学会内功的,就是入静、入定。除了第一瓢水需要保持静心,让大脑短暂接管呼吸一段时间之外,其余的时候,你都不用去追求入静入定。这也是我的独创之一。我来详解一下其中的原理。最开始的时候,需要静心,是因为普通人不知道如何有意识的调整呼吸、胸膈膜的上升下降去配合心跳频率,那种协调几种微妙动作的行为会让人心烦意乱,而且,心跳频率其实是很高的,一秒钟就要跳一次以上,倏忽之间,很难把握,因此,这种高难度的事情,应该交给大脑和神经系统自己去完成。这也是为什么所有武功心法和养生功法要求人们静坐,追求入静的原因。可是,入静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我之前静坐过接近一年,盘腿坐上40分钟,前面35分钟在排除杂念,等到好不容易杂念差不多快没有了,腿早就坐麻木了,只有最后5分钟是大脑在指挥心肺做有用功。但是,如果你理解了我前面所述的那些,你就会明白,追求入静,无非是让呼吸和心跳还有胸膈膜动作协调,减小心肺功率,增加血液循环和真气液体循环的效率嘛,这个原理既然明了,就可以找到办法去有意识的做到,岂不是更为高效一些?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这么复杂的事情呢?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心脏压血的时候,动脉系血管受到脉冲力作用,会有振动,这种振动虽然微弱,在你平心静气的时候还是可以感觉的到的;换个思路,当你紧张心慌的时候,会砰然心跳,感觉胸腔甚至是身体随着心跳扩张和收缩。那是因为心脏输出功率增大的原因。因此,有两种途径帮你找到这种感觉,而你静心意守的时候,恰好这两者都满足,一来你的身体和意念都很安静,很容易感觉到微弱的脉动,二则,你的心肺在大脑自动控制下逐渐配合的协调了,输出效率大大提高,输出功率增大,你的血管系统脉动幅度增大。因此,在你意守胃部的那两三天里面,你肯定能够记忆住这种感觉。只要有了这种感觉,我们就可以想办法去找感觉了,就像你不必知道中星九号在地球同步轨道东经92.2°就能找到它一样,你只要知道一个大概的方位,调整卫星锅,直到图像清晰就是了。你可以通过主动试验呼吸的频率,让身体的脉动幅度增大,然后保持这种呼吸的感觉,那就是正确的,而不必浪费很多的时间等待入静,让身体自动去做那些。如果进一步研究下去,当然还有更加深入的收获。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的每一次心跳,都会带来一次脉动,如果给这个脉动画一个波形图的话,它大概是类似于正弦曲线去掉X轴以下的部分,人的呼吸和心跳的频率大致比例是1:5左右,这样,在正常的身体状态下,你的每次憋气,大概可以坚持5~6次心跳,如果我们屏住呼吸,感觉一下自己的心跳,然后,在心跳脉动的波形上给予固定频率的助推,则其波动能量会增加,幅度会增大,这种助推有多种方式,你可以每3次心跳给予一个同向的助推(比如说呼气),再3次心跳给予一个同向的助拉(吸气),则呼吸均给这种脉动增加了能量。普通人的心肺效率之所以低,是因为心肺的配合是杂乱的,一时在第一个波峰的背面助推(呼气),一会儿又在第四个波峰的正面助推(吸气),则呼吸之间施加的能量几乎抵消,还增加心脏的扰动。因此,我们理解了原理之后,就可以使用正确的方式,每次都在脉冲波形的波峰能量过去之时,稍微助推它一把,通过呼气或者吸气,就可以达到增强它的能量的目的(这一点,跟我前面讲的桩功原理,液压力的持续其实是一回事,用真气液体的液压力接续血液脉动的液压力,两者的波动峰谷叠合,达到无缝链接)。这种方式有多种组合,可以深沉而轻柔的,每3到4次心跳呼1次气,然后,吸气的时候从两个波峰之间跟随而过,不对其施加任何推力,也可以调整呼吸的力度和速度,在波峰正反面分别施加推力和拉力。当然,理论上最为高效的方法就是,每一次心跳脉冲波的尾端,我们均对其施加推力(在波峰的背面推和在波峰的正面拉作用是一样的,都可以理解为波动正向的推力),则呼吸的频率要跟心跳的频率一致,这似乎不太可能,因为那实在太快了。然而,其实是有办法做到的,那就是,呼吸的时候,都不是一口气到底,而是憋住气分几次短促而有力的进行,把握好节奏,则每次心跳脉冲波的正反面都至少有一面会受到推力或者拉力,使其能量增强。则那时的呼吸就是类似于“呼呼呼”,“嗯嗯嗯”的感觉,分为三次平均的、有节奏的呼出,三次同样节奏的吸入。呼出时均在脉冲波的波峰背面,力量减弱之时,吸入均在脉冲波的波峰前面,力量增强之时。当你这样去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必须要采用逆腹式呼吸才能找到这种感觉,于是,呼吸心跳、和胸膈膜的配合就这样下意识的完成了。如果你觉得难以理解,可以想象一下摇井水的时候手上的感觉,总是用那种手上得力的节奏和力度摇动压杆,就是那种感觉。

其实,这种方法是我在以前练习慢跑的时候发现的,慢跑的时候,配合脚步心里默数“123,123”,每3步吸气1次,每3步呼气1次,就会感觉身体相对轻松很多。在我琢磨这些事情的时候,就联系到了一起,然后,想通了其中的原理。这种原理跟挑担子时,扁担,步法,呼吸,心跳的谐振可以省力的道理是相通的,所以说,我曾经在《秉“竹”夜谈》中说,内力最早也许出自于挑扁担绝非随口胡言的。再后来,我看到一个关于形意拳的描述,确定了自己无意中领悟的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形意拳的一种高级功法,也就是所谓的“虎豹雷音”,之后在内家功夫论时再详述。通过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很快的催动真气液体在经脉中流动,然而,在有些阶段却不宜太快,这是人体经脉的结构造成的。首先,第一个不宜过快的阶段,就是你感觉肾区发热的阶段,这时候,你应该可以采用每5次心跳助推一次的呼吸方法。之所以这时需要慢一点,是因为真气分为液体和气体两种,肾区发热,就是说明它通气了,然而,液体却还没有达到,真气气体到达的时候,会带来热量,同时夹杂一些微小的液滴,帮助肾脏毛细血管激活,因此,肾区发热,功能有所增强,内分泌增加。而因为下丹田容积较大,距离肾脏通液还早,如果催动真气过快,气体会风干损耗肾区分泌的真气液体,得不偿失。因此,应该尽量避免。等到肾区不再发热了,你就可以大胆的加快速度了。这大概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那时候,下丹田基本已经半满,开始逐步感觉下肢的经脉通气,甚至有些地方通液了。等到下肢经脉那些容易灌满的地方都真气液体充足了,下丹田就很快灌满,进入通督脉的进程了。督脉的关卡我之前已经叙述,在过玉枕关之前,也不宜催动真气过快,因为,督脉所在的位置距离皮肤很浅,气体很容易逃逸出去,无论你催动如何快,在真气液体不够充足的条件下,也很难将其打通。所以,可以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大概一周左右,下丹田足够满,任脉真气液体也相对充足,就可以用最快速的呼吸方式,即每次心跳都助推其波动,依靠血液脉动的反作用力,反推真气液体脉动的方式迅速打通督脉。这个阶段,呼吸的时候,气感最为强烈,无论是呼气还是吸气,都很沉重,仿佛会反弹,体内气血翻腾,身体毛孔呼呼冒热气,都是真气气体在液柱高压作用下从毛孔短路逃逸出来的。那时的任督二脉仿佛一个U形管水银差压计,你要用你的呼吸提供足够的差压,将其中的水银压过头顶,灌满上丹田及其相通的经脉,再过额顶的狭窄之处。任督打通的时候,因各人经脉内的液体充实程度不同,如果按照我所述的方式,一定是速成的,则液体不够充实,真气液体是咝咝的顶开经脉狭窄粘附之处,脑袋中会是断断续续的响声,仿佛空谷之中惊起飞鸟的声音,还有流水的声音。如果是其他人的练法,因为需要的时间很长,经脉中的液体非常的充足,可能是一下子就胀开,脑袋中是轰隆一声,任督就通了。

任督一通,呼吸顿时顺畅,因为,那时候,U形管变成了O形管,水银一旦过了上弧顶,它自己就落下来进入任脉和下丹田了。然而,由于这时任督二脉中仍然还有大量的气体,相当于O形管半满,因此,呼吸仍然很沉重,你需要用呼吸驱动O形管中的水银在里面循环,等待身体分泌,直到O形管被完全填充充实,则那时液体重力均衡,呼吸之间,液体就源源不断的流动循环,十分轻松,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两三天,所以,还是不宜催动真气太快。其实这不容易做到,因为,刚刚打通任督二脉,那种呼吸沉重得力的感觉记忆异常的深刻,很容易不知不觉就找那个感觉去了,所以,一定要有意的克制,同时,要记得大量的喝水,因为,你此时过多的催动真气,容易把脾脏分泌的真气液体带走的速度过快,耗伤脾津,脾在液为唾,于是感觉口干舌燥。所以,最好是不催动真气,也就是说,你的每次呼吸都很轻微的卡在心跳脉动的波谷,跟着脉动的速度同步,既不施加推力,也不施加拉力,然而,这其实很难做到,因为,那么轻微的呼吸,你会感觉窒息,氧气供应不够,所以,你可以在心跳脉动的波峰背面施加一个推力,再在其正面也施加一个推力,来互相抵消,这样,真气液体就在这个O形管的底部来回的荡漾,直到逐渐充满。做到了这些,仿佛已经有所成就,可以藐视古人了,然而,那时候距离大周天仍然还早。所谓大周天,就是全身所有经脉全部畅通。呼吸时,真气液体在体内所有经脉之中循环一遍。现在,问题来了。人体的经脉相当于一个复杂管网,有粗有细,虽然身体真气液体已经相当充足,却并不是打通所有经脉的条件,因为,管道流动的唯一驱动力是压力差,因此,管道其实是会短路的。任督二脉相当于主管道,它们之间的畅通,对其他的经脉来说,其实并非很好的事情,因为,真气液体永远是去相对容易去的地方,一些长度很长,而又狭窄的经脉,它进去一半,前后压差不够,就停止前进了,然后,真气液体就在任督二脉里面不停的循环着小周天,止步不前,这也是普通人很难完成大周天的原因。可以这么说,绝大多数的人,也许终其一生都难以达到大周天的境界。然而,既然我们已经研究的这么深入了,总是可以想点别的办法的。那就是,我们可以人为的增加某些经脉的管阻,而使得真气液体不得不绕远路,从那些不易通过的地方经过,从而胀开那些狭窄的通道,达到各条经脉的畅通。要做到这一点,你首先需要一个人体经脉图,如果没有,其实也不是特别要紧,自己找感觉也可以做到,无非就是速度慢一点。其次,我们已经知道,督脉最宽,所以,先把它堵上,不让真气液体轻松的从它那里通过,让真气液体必须要分出部分流量和压头去打通其他的经脉,怎么做呢?很简单,你压住狭窄的尾闾关,平躺着呼吸和催动真气液体运行就好了。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普通人很少有能够达到大周天的了吧?因为他们都被误导了,盘腿而坐,是为了有利于打通任督二脉的,因为那个姿势,下肢经脉基本被闭塞,只要下丹田充满,就很容易打通任督,因为,那个姿势,胸背没有任何阻碍。然而,如果要打通大周天,那个姿势可是事倍功半的,再加上追求入静入定,效率又低,特别是入静时,即使身体因为放松而有利于经脉畅通,却因为呼吸是最省功的状态,对真气液体的驱动力微乎其微,练上个三五年能打通几条经脉就很不错了,打通全身经脉,基本不太可能。

所以,我所述的方法,除了最开始养胃气的阶段,因为对得气的感觉还很陌生,而第一瓢水来的也很珍贵,所以,你最好是像平时办公时那样找个靠椅自然坐着,后背舒服的靠在椅背上,全身放松,闭上眼睛,双腿自然下垂,随意的摆放着,让第一瓢水刚产生的时候,就能顺利进入冲脉,其余的时候,你都不必讲究什么姿势,只要自己舒服,可以放松就可以了。我比较喜欢的姿势就是右手支撑脑袋屈腿躺着,或者屈膝婴儿抱那样的姿势。这个因人而异,没有什么讲究,不要压着心脏就行。另外要说的事情就是,胃气畅通之后,你的胃口会相当的好,这是因为,大量的气体被鼓入胃和小肠,相当于不停的疏通和翻动食物,对消化的促进效果非常明显,所以,你可以多吃一些,这也可以为身体增强一些营养,因为打通经脉的关系,身体各个地区隔离存储的毒素也都进入了血液和经脉循环,你的肝肾负荷此时比平时大很多,皮肤会排毒,如果发现身体反而感觉有点虚弱,没有最开始练功的时候感觉那么好了,还长痘痘什么的,千万不要紧张,那是很正常的。耐心等待肝肾将体内毒素代谢,皮肤将隐藏在身体浅层的毒素排出,会慢慢好起来的。但是,等到你小周天完成之后,催动真气已经不再需要频繁和大负荷的呼吸了,只要轻轻的呼吸,真气液体就流转不休,这时,你的肠胃功能改善主要依靠血液循环增强来实现,而减少了气体疏通的物理功效,则你此时应该有意识的减少进食了。一则是因为,你的肠胃消化食物的方式跟开始练功时有所不同了,二则是因为,你此时也不需要过多的进食了。人体最大毒素其实就是摄入的营养过多,肠胃不消化,积食成毒,血液中脂肪、胆固醇含量过高,也是毒。你打通小周天之后,身体的各种循环早已今非昔比,身体吸收的能力和对营养利用的效率大大提高,所以,你多吃便是给肠胃增添负担,给血液增加毒素。还有一个几乎在所有的功法都会提到的关键,舌抵上颚,武术家们把其称作搭鹊桥。本着怀疑和验证一切的精神,我当然也曾对此质疑和思索过,并亲身试验过抵与不抵的差异,然后,提出了一种自己的看法。当我认识到真气其实是气体和液体两种成分,而任脉和督脉实际上是一个联通的O形管时,就明白了——小周天未通之时,它是一个U形管,当你在U形管两端同时鼓入气体,真气液体自然难以流动,而当任督即将贯通的紧要关口,你也必须封闭这个U形管的出口,不让液体那么容易的通过,而是让其积聚到一定的程度,憋压到相当高的压力,才能胀开那些狭窄粘附之处,否则,真气液体缓慢的渗透流过,无法形成足够的压力,你永远都难以打通任督二脉。因此,舌抵上颚的意义就在于,不允许气体从督脉的末端进入这个U形管,仅允许督脉中的气体通过此处的经脉进入任脉,而不允许督脉中的液体轻松通过此处,从而憋压冲关。后来我查询人体经脉图,发现这里果然是一个督脉穴道——即龈交穴。理解此点之后,就知道,打通任督之前,舌抵上颚是必须的,之后也是必要的。然而,有些时候,也可以不这么做,以达到特殊的功效。比如小周天通后,你就可以松开这里,相当于在U形管的两端同时增加气压,使得液体往下丹田下压,从而增强其打通下肢经脉的能力。

真气液体之所以能够逐渐打通所有经脉,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人体的各个经脉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时间有规律的运行的,这个在中医教材和网络上都可以查到,我思索其原因,大概是跟人体脏腑和作息的时间相协调的关系,经脉虽然不是血管那样的管道,但也有一些特殊的结构,产生血管瓣那样的功能,使得真气液体正反向流动的阻力不一样,从而达到单向流动的目的。当任督二脉这个O形管中液体完全满了之后,你已经不用在意任何呼吸方式了,无论你怎么呼吸,真气液体都会源源不断的流动。而且,真气液体越来越难被感觉到,只有它在打通其他经脉的时候,会感觉到一些异动,那就是原本不通的地方通气或者通液了。所以,更换各种姿势去压迫那些已经畅通的经脉,人为制造压差,使得那些不通的经脉逐渐畅通吧。这个过程相对较长一些,耐心等待所有经脉都不再有异动之后,就是完成所谓的大周天了。为了方便大家迅速开展练习和操作,从而更好的理解之前所说的那些理论,我以最快的速度把《养生功法论》给贴完了。没错,你现在就可以试试看了,对于那些一分钟都静不下来的人,我觉得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想象自己生病了,我对于意守的经验归纳为两个字:一守其惰,二守其弱。意思就是,要像生病了无力动弹也不想对外界有任何反应一样去注意自己的胃部,从这里去开始你的入门功夫。其余皆有描述,你会慢慢印着我所说的那些,如果有不同的感触,让你感到迷惑,再来问我无妨。嗯,我还忘记了一个事情,现在天气冷了,大家练功的时候,最好保持身体温暖,比如坐在阳光照射的地方,不要有风,或者,躺在被子里面也可以。打坐不是必须的,只有在特定的阶段,它才有独特的效果。我基本上都是躺着的,因为睡觉的时候最不会有人干扰,老是盘腿在那里坐着,别人看见了会觉得你很奇怪。。。等到你有一定基础之后,能够保持对那种呼吸的感觉,所有的都不是必须的了,姿势、环境、时间长短等等,只有效果好坏的差异。《中庸》开篇即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我所说的这些,其实没什么巧妙可言,只不过教人们回归天真,回归本性。回到从娘胎里出来时呼吸和状态,得以修身养性,证法悟道,找回损伤迷失的自然禀赋而已。

内家功夫论完成大周天,已经算得上非凡的成就。呼吸之间,真气液体在体内源源不绝的循环运转而没有什么阻力,不再有任何气感,只觉得真气液体在体内微微的荡漾和流动,仿佛已达返璞归真的境界。这时你会明白,所谓武侠小说中所说输送真气纯属笑话,那只是大周天未通,催动真气,气体从皮肤较薄的掌心经脉短路逸出产生的热空气,其作用甚至不如一把鼓吹热风的吹风机。大周天完成之后,通过胃部进入经脉的真气气体已经不再需要很多就能催动真气液体顺畅流转,即使有气体进入经脉,它们也很容易从各体表的地方短路逃逸。经脉系统跟血管系统一样,除了主干道,还有分支,还有更加细微的通道,各条经脉大道虽通,一些极其细微之处仍然难以通畅。因此,大周天达到最高的境界,人体每一个毛孔,每一根毛细血管都是畅通的,营养充足的,则表皮不再死亡代谢,百毒不能侵犯而入,尘垢不生,仿佛仙人。所以,大周天并非终点,而只是一个重要的起点而已。原因在于,真气的作用,在于辅助血液的循环,逐渐激活所有的毛细血管,并濡养神经系统,因此,如果仅仅是真气在经脉系统之中单独的循环,它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如何让真气液体参与血液循环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根据我之前所提出的气血相对论,我们可以知道,当你完成大周天后,气血交换的场所大大增多,很多毛细血管得到激活,然而,这还远远不够,还有更多更细微的毛细血管仍然处于封闭堵塞状态,需要我们想办法去打通它们。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一则是因为,大周天打通太快,血液还不够洁净,里面还有很多的垃圾,还没有完成代谢和清除,这需要时间。这时你的脏腑虽然工作负荷很大,营养供应却相对充足,所有阴虚的症状全都解决,阳虚的症状也仅仅是暂时的,假以时日,脏腑完成血液的清洁工作,全部恢复正常负荷,得以充实和增强。这时,又会有一部分毛细血管被清洁的血液冲洗干净,逐渐打开。然后,脏腑继续代谢排毒。另外,大周天刚通之时,真气液体的有效成分,即可以直接与血液进行交换物质的液体相对较少,而水分较多,还需要较长的时间逐步提高有效成分的占比,使得气血交换畅通无碍。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当然是很慢的。如何加快这个进度呢?很简单,我在气血相对论中已经提到过,毛细血管激活,需要增强其通透性,用清洁的液体冲洗就可以达到。但是,如果其不通,则需要增加压差,强行打通。那么,如何想办法增加血液和真气液体之间的压差呢?办法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是两类,一个从增加血液压力方面入手,一个从增加真气压力方面入手。增加血液压力,就需要增加心脏功率和输出扬程,比如适当的运动。增加真气压力,则需要收缩整个经脉系统的容积,比如改变姿势,绷紧肌肉皮肤等。这时候,最为简便的方法,一是盘腿打坐,一是站桩。盘腿打坐,在小周天打通之后,大周天打通之前的作用是很小的。然而,大周天已经打通,全身经脉已经真气充足,那么,当你盘腿的时候,下半身经脉中的液体大部分被赶到上半身,则上半身的真气液体压强增高,增强与血液的压力差。二则,下半身的血液流速大大降低,动脉不停压血憋压,逐渐增大毛细血管的压差,从而打通毛细血管。这其中,你在盘腿打坐的时候,心脏和肺脏会不知不觉的调整至你熟悉的省功配合方式,增强其有效输出功率和扬程。打坐到了一定阶段,就达到天花板了,一旦你的腿部毛细血管基本全部通透,无论你坐多久都不再麻木之后,这种盘腿坐功基本就不再有什么效果了。站桩的道理跟盘腿坐功几乎相同,只是心肺的负荷相对大很多。然而,你此时已经有相当的内功基础,适应站桩并非难事,很快你就能够通过我说的调整呼吸方法,胜任这一常人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此时的你,桩功基本不再是挑战,因为,无论你站多久,你的心跳和呼吸都不会增加很多,心跳有力而缓慢,呼吸深沉而绵长。站的久了,感觉血液循环增快,全身舒畅。

盘腿静坐和站桩可以结合起来,也可以直接就站桩,这两种方式几乎是所有内家功夫入门的基础,然而,很多人并不真正理解其原理,用在了不恰当的阶段,所以,收益甚微。下面我讲述一段以前看到的故事,在《中华武学最后一个高峰期的最后一位见证者———逝去的武林》一书中,作者李忠轩描述了他从形意拳大师尚云祥口中听来的一种功夫,叫做“虎豹雷音”,是一种特殊的呼吸方式,功夫练得深了,呼吸的时候如雷音滚滚,筋骨和肌肉的力量似乎无穷。李仲轩在拜师尚云祥前,跟随尚云祥师弟唐玄禄在宁河学拳,受了唐玄禄拳术、医药、道法(形意拳是内家拳,以道家为归旨,所以有医药、内功)全部的传承,是唐的传衣钵弟子。唐师在口传形意拳古歌诀时,有"虎豹雷音"一句,并没有详细解释,李仲轩以为是对敌时大喝一声,震撼敌人心神的作用,也就没有多问。之所以忽略,因为唐玄禄在教拳时不许发声。一次李仲轩练完拳趁着一股高兴劲,唱了两句京剧,被唐玄禄一顿臭骂,危言说练拳就是练一口气,一张口便白费了。而且精气神都在这一口气里,不求化在体内,反而大口大口唱出去,是在玩命。由于唐玄禄定下练拳不许说话的规矩,使得李仲轩对发声有了成见,不会再多想。李仲轩对唐老师的规矩十分信服。因为有切实体验,形意拳练一会后就能感受到体内气息蒸腾,随意张口确有"泄气"之感。至于如何将这口气化在体内,唐玄禄教授,练完拳不能立刻坐下,要慢慢行走,转悠几圈自然会有熏蒸、淋浴之感。很是神清气爽,久之心智可以提高。所以习武要有练有化,收式与起式同样重要,甚至练完后溜达的时间比练拳的时间还要长。对于形意古歌诀,唐玄禄是先整个说出来,令李仲轩背诵,在日后再分节讲解。由于练武要靠实践,程度到了方能有悟性,唐玄禄有的讲解十分清楚,有的讲解李仲轩便听不明白,似乎唐玄禄也有难以说明之苦。到分节讲解时,唐玄禄说到“虎豹雷音”,李仲轩问:"是吓人用的吧?"唐玄禄连忙说不对,而是通过发声来长功夫——这便与唐玄禄“练拳不许说话”的规矩违背了,李仲轩就问是何道理,唐玄禄说他的师父李存义有言“要想功夫深,需用''虎豹雷音''接引”。不过得功夫达到一定程度,方能有此妙用。李仲轩追唐玄禄的话茬,说:“既然不是一声怒吼,是个练功方法,练功方法总是具体的,还望老师说明。”唐玄禄感到很是为难,想了一会,带李仲轩到了宁河的一座寺庙里。见左右无人,在院中悬钟上轻轻敲了一下,悬钟颤响。唐玄禄让李仲轩将手按在钟面上,说:“就是这法子。”李仲轩仍然不解,唐玄禄说:“李存义老师当初就是这么传给我''虎豹雷音''的,我没有隐瞒你的,是你自己明白不了。”此事就此搁下。唐玄禄为自己的徒弟能够深造,后来让李仲轩转投尚云祥门下,尚云祥说,猫跟虎豹是一样的,平时总哼着“嗯”的一股音响个不停。李仲轩从尚云祥手中接过猫,果然听到了猫的体内有“嗯”声在轻微作响,而且抱猫的两手上都有震动。尚云祥解释,练拳练到一定程度,骨骼筋肉都已爽利坚实,此时功夫要向身内走,就是要沁进五脏六腑。但这一步很难,就要用发声来接引一下,声音由内向外,劲力由外向内,里应外合一下,功夫方能成就。尚云祥最后总结:“所谓雷音也不是打雷的霹雳一声,而是下雨前,天空中隐隐的雷音,似有似无,却很深沉。”然后示范了哼“嗯、嘱”两个音。”看到这些,你就明白了我之前所说的那些呼吸方法,其实就是虎豹雷音。然而,形意拳的创始人也许是无意间从观察虎豹的行为上领悟了这个道理,却并非真正理解其原理,只知道这样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因此,保留了发声的习惯,其实,发声并非必要的,关键在于呼吸的节奏、力度、频率等。我在领悟和验证古人所述的那些功法之时,有一种深深的感触,就是很多功法,完全来自于那些功法创造者和学习者的经验和教条主义,凭借巧合获得只鳞片甲的经验,夹杂一些似是而非的个人习惯,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纸飞机,觉得一定要先呵一口气才能飞得高远一样,虽然有其物理学原理,实则是一知半解。经过徒子徒孙们的验证成功后,那些混杂谬误的功法就奉为金科玉律,从此无人敢再越雷池一步。却更有一些别有用心者,用所谓的阴阳五行、神秘主义给予牵强附会,后世逐渐难以理解。即使有心智聪敏者,想融会贯通,探其究竟,终因错误信息太多,矛盾重重,无法道出其根本。

尚云祥还说,形意的雷音,在练法上是养生之道,在打法上是一种特殊的呼气法,用于连续战斗。真比武,生死都不管了,哪还顾得上吸气?达不到雷音境界的人,在比武时鼻腔也哼哼,这是强迫自己呼气,没有办法的办法。练法和打法往往是反的,练的东西,在打时呈现出来一种反面效果,真是恰到好处。这段话,我在练习虎豹雷音式呼吸法时深有感触,从而悟到了所谓内家功夫的本质。之所以说练法与打法是相反的,是因为,你一旦掌握了心肺频率协调的方法之后,心肺的功率都会下降,效率则大幅提高,这对人体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处是,你的心肺很轻松,健康长寿是不必说的;坏处是,你的心肺老处于轻负荷工况,长时间下去,它们就要退化(当然,它们退化后,血液循环会变差,于是,它们的机能又逐渐增强来适应,于是,在某个平衡点左右震荡)。因此,你练功需要想办法增加它们的功耗。增加心肺功耗,使其保持强大能力的方法当然是不让他们那么舒服懈怠。所以,你练功的时候,每次都在心跳脉动波峰的正面施加推力,在其背面施加拉力,使得心肺达到最费力、最低效的协调模式,则会感觉气血凝重,心肺负荷大大增加。既然是练功,自然不是常态,通过定期练习,增强心肺的能力。真正格斗的时候,则完全相反,生死之间,回复自然和本能,每次都在心跳脉动波峰的背面施加推力,在其正面施加拉力,并且,使得心跳脉动波,真气肺动波,肌肉血管收缩波、意识和神经信号波四个波峰的力量互相叠加,则瞬间爆发力和威力非常人可以想象。这就是所谓的打法和练法相反的内家功夫奥妙。通过我之前所说的任督二脉论,可以大致了解任督冲三脉各自的功用,从而可以知道,冲脉通,动脉强,则气力长,爆发力提高,任脉通,静脉回血畅通,则耐力长,柔韧性提高,督脉通,则神经强,反应速度提高,爆发力、忍耐力、灵敏度、准确性均大幅度提高。因此,内家功夫练到一定的程度,都会在督脉上下功夫。这其中的道理在于,人体的力量绝非仅仅取决于肌肉和筋骨,更多的还取决于神经,神经的耐受力增强,同样的肌肉就可以承受更加强大的力,更何况,神经还能大幅度增强反应速度和判断力、准确性。俗话说,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因此,如何增强督脉的渗透压,使真气液体与脊椎、颈椎、大脑的血液交换增强,并通过各种训练去使得神经系统预先写入记忆,也就是固定程序化的条件反射,就是内家功夫的实质了。因此,静功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不够给力了,需要练动功。比如太极拳,形意拳之类的。然而,有人会说,我不会什么太极拳形意拳,那我告诉你,其实你已经会了。你根本就不必在意什么招式、姿势,只要运动起来,让身体找到气血相对压差增大、心肺功率上升的感觉,那就对了。这种感觉会帮助你的气血互换互助、循环增强,从而打通更多的毛细血管,成就更为精深的大周天境界。所以,内家功夫其实不必在意什么招式,无招胜有招。当然,如果你不是为了健身,而是为了杀人,则另当别论。

八、后记之所以辛苦撰稿,理清这纷繁复杂、头绪冗多的奥秘,完全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深感于其博大精深,深不可测。然而,中医的衰微,医学家的言简义奥,武术家的秘而不传,宗教家的故弄玄虚,诸多武侠小说的神话描写和误导,使得中医和内功逐渐成为笑话。关于中医和武术,历来理论流派诸多,加上彼此的哲学理念予以解读和附会,弄的后人无所适从。站桩要分八字脚,丁字脚;打坐又分跏趺坐,金刚坐,菩萨坐……又说要面带笑容,佛家说应面朝西方,因为西方是如来妙境,道家说应面朝东方,因为紫气东来,儒家则说要面朝南方,因为圣人背北而面南,于是,真相渐行渐远……人体的疾病生成和祛除,在医学家看来,是生物和化学的反应。在我眼中,却并不关心反应是什么,所看到的只是管道、气体和液体、温度和压力而已。这些管道,由血管、肌肉、皮肤、筋骨及其之间的缝隙组成。只要人还没有死,说明人体必需的分子仍然存在和分泌补充。器官的功能还能维持,那就有逐步改善和增强的可能。要做的,就是为其提供条件,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疏通管道,让气体和液体流畅,则人体内的生化反应自然持续。其潜在的逻辑就是,人类在地球上已存活千万年,优胜劣汰、物竞天择,今天存活下来的人,对地球上的各种病菌和有毒有害物质一定存在抗体,只要身体装置正常,则具有相当的免疫力。任何化学药物都是利用这一点,刺激人体分泌相应的抗体,或者直接添加这种抗体。从理论上来讲,生物和化学反应是分子层面的事情,是其根本,然而,人类在分子层面的控制力还十分的有限,很难在人体内增加一种新的分子不被人体排斥或造成任何伤害,即使是人体内本来就有的东西,增减一点分量也不易掌控,更何况,人类对自己的身体的认识还十分的浅薄。因此,化学药物对人体的作用仿佛蝴蝶效应一般让人难以预料,能做的仅仅是提高测试样本,控制风险几率。化工装置的反应机理虽然各有不同,实现和控制反应的方式却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控制压力和温度等操作条件,实现不同反应物的换热、传质、循环、蒸馏精馏或者萃取精馏,具体操作则是调整压缩机和泵的流量负荷和输出压力,控制加热炉的温度,开关阀门控制气流和液流的流量、流速,控制化学药剂的添加量,催化剂的添加量等等。人体无非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化工装置。所以,分析起来虽然乱花迷眼,然而,大道至简。去繁就简,拨乱反正,想通了,却也没有什么奥妙可言。我平常读书,往往不求甚解,只得其味,不嚼其碎。因此,得以避免被细节误导的弊端,而又兼收并蓄,触类旁通。如果将这一套对微观复杂事物采取无为而治、顺其自然(道家/市场),而对宏观层面的流通循环和协调配合进行有为操控的理念引申至治国理政、经济民生(儒家/计划),未尝不能达到大小周天的境界。儒道之争、计划与市场之争,分别经历千年和百年,然其大道,恢弘至社会规律,细微至体内生机,岂有什么大的分别么?(全篇完结)
献花(0)
+1
(本文系天一生水小...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