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目标铺条路

 连砍三刀不过瘾 2015-05-12

作者:[美]博恩·崔西 著

姜锐 译

你的任务,就是在你要实现的目标与现状之间开辟一条道路。

——厄尔·南丁格尔

想象你要周游全国。那么你的第一步就是选择要去的具体地方,并且在地图上寻找一条最便捷的路线。启程之后,你每天在出发前都要看看自己此时在地图上的位置,以及打算去的地方。生活很多时候也是这样。

一旦你弄清楚了自己的价值观、对未来的期望、今后的任务和目标,下一步就是要看看自己该从什么地方出发了。了解一下自己各个方面的状况及进展情况,特别是那些跟自己的目标有关的方面。

实践“现实原则”

杰克·韦尔奇曾多年担任通用电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说过,作为领导者的最重要的素质是“现实原则”。这指的是一种能够客观地看待世界而不掺杂个人因素的能力。他开会的时候总会以讨论一个目标或问题开始,同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实际情况是什么?”

彼得·德鲁克把这种素质称为“智慧的诚实”,也就是在解决一个问题或作出一个决定之前,先实事求是地看待实际情况。亚伯拉罕·马斯洛曾这样写道:“一个能够实现自我的人的首要素质就是完全诚实和客观地对待自己。”这对你来讲也一样。

如果你希望自己达到力所能及的最佳水平,实现那些对你而言确实能够实现的目标,那么在你出发之前就要老老实实地甚至是不留情面地对待自己。你必须坐下来,具体地分析自己,看看自己在各个方面究竟进展如何。

从头开始

比如,如果你打算减肥,那么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称称自己的体重。接下来,你可以把测量的结果作为一个尺度,用来衡量自己的减肥效果。

如果你打算开始一个健身计划,那么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确定自己目前的健身情况。你每天运动多少分钟?运动量如何?你做的是什么运动?无论你的答案是什么,如实回答是最重要的。然后你就可以把这个答案当做一个基准,并根据它制定今后的健身计划。

确定自己每小时的收入

如果你想多挣钱,那么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坐下来,看看现在自己到底挣多少,去年挣了多少,前年呢?今年自己会挣多少?现在每个月挣多少?而最好的衡量办法就是看看自己眼下每小时挣多少。

你1年的工作时间差不多是 2 080小时,所以可以通过把自己的年收入除以 2 080来得出每小时挣多少。如果希望再准确点,可以把你的月收入除以173,因为你 1个月平均的工作时间一般是 173个小时。

我的很多学生用自己每周的收入来计算每小时的收入,然后与前一周作比较。接下来他们就会制定目标,希望通过增加每小时的收入来实现多挣钱的愿望。你也应该这么做。

在时间上较真或制定收入指标以提升业绩

你在收入方面的计算越准确、越较真,你的进步也会越快、越好。比如,大部分人都会以月或者年为单位衡量收入,这样就很难分析和提高。相反,高收入者是以小时为单位计算收入的,那么提高收入的手段就可以建立在争分夺秒的基础之上了。

既然你是你自己的老板,你就应该把自己放在薪水簿上。想象一下你是按小时向自己支付工资的,那么你对自己的要求应该跟其他为自己工作的人一样高。如果你要做的事达不到自己希望的每小时的收入水平,那么就不要做。

你眼下的净价值

如果你已经制定了一个长期的收入目标,那么你要做的下一步就是按照财务方面的标准,衡量一下自己眼下身价几何。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你必须算一算目前你的积累达到了什么程度。

大部分人在计算自身价值的问题上往往含混不清,或是对自己不甚诚实。个人净价值的概念是: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按市值卖掉,把所有该结的钱都结了,剩下的就是你的净价值。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家当很值钱,他们觉得自己的衣服、车、家具和电器值不少钱。但是这些东西的市值往往也就是当初购买所花钱数的 10%~20%。

制订长期收入计划

为了能够准确地制订收入计划,先算一算你自己眼下的净价值,再看看你计划挣多少钱。把你的净价值从计划挣的钱里扣除掉,剩下的就是你需要挣的钱,再除以你准备花在上面的时间(以年为单位),你就会知道自己每年需要攒多少、投资多少及积累多少了。

你的计划可行吗?是不是以你目前的情况及计划花费的时间为基础?如果你的计划不可行,那么就从头再来,重新计算自己的净价值,重新订计划。

尝试“零基准思维”

当你开始制订长期计划的时候,你可以尝试的最有价值的事情之一就是“零基准思维”。按照这一思维,你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早些知道自己目前的状况会怎样?假设我可以从头再来的话,哪些事情是我不会再做的?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在做什么,生活里总有些人和事——如果一切重新来过——你是不会愿意与之打交道的。

如果你总是纠缠在过去所作的那些决定中而裹足不前的话,那么想进步——即便是可能的——也很困难。如果生活里有什么是你不再想介入的,那么思考一下:我怎么才能从中脱身?需要多快的速度?

评估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

运用“零基准思维”来测评一下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关的人。如果早知道自己目前的状况,那么有哪些关系是你不会去开始的?有哪些同僚或上级是你根本不会与之打交道的?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要实事求是。

考查一下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早知道会是眼下这种状况,有什么工作是你一开始根本就不会去做的?有哪些业务是你不会去开展的?如果让你把自己的业务从头再来的话,那么哪些活动、过程、产品、服务或是开销是你会去避免的?

在考查过周围的人及自己目前的工作之后,再看看你的投资情况,是否有时间、金钱和情感是你不会再投入的?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该如何摆脱它们?以多快的速度?

准备作出必要的改变

我的一个好朋友在高中和大学里都打高尔夫球。大学一年级的时候,他每星期要打好几次。他的整个生活都围着高尔夫球转,甚至在冬天也飞到南方去参加高尔夫球的训练,因为那边不下雪。

后来,他有了自己的生意,也结婚生子了,但他还是坚持每星期打几次高尔夫球,雷打不动。最后,因为他在高尔夫球上花的时间太多,以致影响了他的生意、婚姻和他与孩子们的关系。

随着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他坐了下来,开始思考如何调整自己。他意识到,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少打高尔夫球才能实现生活中的其他目标。于是他减少了打高尔夫球的时间,并通过几周的努力使生活的各个方面重新恢复了平衡。那么,类似的情况在你身上是否适用?你该少做些什么特别浪费时间的事情?

情况总是在不断变化

在你作的所有决定中,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发现其中很多都是错的。在你作决定的时候,它可能是对的,但是现在由于情况发生了变化,你就需要重新考虑。

一般情况下,你知道什么时候需要重新作考虑,因为情况的变化会带来压力。无论什么时候,当你发现自己纠缠于本不该与之纠缠的事情中,你就会感到有压力、不安和急躁。

有时候人们会在自己的生意或人际关系上花大量的时间,希望有所收获。但是如果重新考虑自己目前的做法,你可能会希望摆脱眼下的处境。唯一的问题是:你是否有勇气承认自己错了,并且采取必要的行动纠正自己的错误。

是什么在拖你的后腿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先问问自己:为什么我还没挣到那么多?是什么在拖我的后腿?没达到理想收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同样地,你要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

看看你周围的人有谁挣到了那么多钱,看看他们的所作所为与自己有什么不同。他们具备哪些特殊的技能和能力?哪些是你还不具备的?如果希望跟他们挣得一样多,你还需要培养哪些能力?如果你不能肯定,就去问问他们,一定要弄明白,闭门造车可不行。

弄清自己的能力和技能水平

给自己具备的能力开张单子。首先,弄清自己工作中的关键部分,这些方面是你一定要积极努力做出成绩的地方。

每一份工作一般会有 5~ 7个关键部分,它们的重要性非同一般。为了把工作做好,你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些关键部分,做出成绩。如果希望挣到自己能够挣到的那份薪水,你就要把这些方面都做好。

下面是一个重要的发现:

在你的关键能力中,最弱的一个方面决定了你发挥其他技能的程度及你的收入水平。即便你把其他各个方面都发挥得非常出色,无论你做什么,最弱的那个方面仍然会拖你的后腿。

问问自己,在哪些方面你是非常出色的?哪些方面的能力对你目前在事业上的成功起到了很大作用?哪些方面你做得要比别人好?

找出自己的弱项

一旦你回答了上述问题,那么照照镜子,看看镜中的自己,并自问:什么是我的弱项?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因而影响了其他能力的发挥?别人什么地方比自己做得好?如果要达到成功,自己尚欠缺哪方面的能力?你要实事求是并且准确无误地找出来,然后订个计划来提高自己。(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深入地讨论这个问题。)

想象可以从头再来

当你开始实现自己的伟大目标时,应该想象一下,无论在什么时候,自己都可以从头再来。永远不要让自己沉溺于过去所作的某个决定当中,要放眼未来。

如今很多人都放下了自己所受的教育、自己的生意、职业及过去的经历,在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领域重新开始。他们非常实事求是,也明白在目前所努力的事业上,自己的前途并非不可限量,但是他们决心为之奋斗,因为未来有着更多的可能性。你也应该这样做。

为了考量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你必须画一条基准线,画的时候你也必须面对现实,无论是什么样的现实。正如美国国际电话电信公司(ITT)的哈罗德·吉宁曾说的:“现实就是现实,它不会撒谎。”应该面对真正的现实,而不是表面的“现实”、显而易见的“现实”或是理想中的“现实”。只有真正面对现实,你才能作出正确的决定。

准备重新塑造自我

好好看看自己的公司、行业及目前工作的状况,仔细瞧瞧你与别人同场竞技的那个市场。为了重新塑造自我,放下手头的工作思考一下,在经历过那么多风风雨雨之后,如果一切能够从头开始,你该怎么做。

想象一下,自己的工作和公司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了,自己必须重新面对就业的问题。如果你现在从头再来,凭借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能力和智慧,你会如何选择?这一选择与眼下会有什么不同?

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

一个人在收入方面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他挣钱的本事,即让自己的天分和技能在商业竞技场中得到发挥的能力。即便是输掉了房子、车子、银行户头和家具,输得只剩下一身衣服,只要挣钱的本事还在,你就可以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尘土,从头再来。

对你而言,挣钱的本事非常宝贵,而这本事也随时在“升值”或者“贬值”。如果你不断地锤炼自己,那么你挣钱的功力就会提高;反之,如果你拿自己的本事不当回事,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那么你的功力就会大减。

百变金刚

把自己当做“百变金刚”,能够完成各种不同的任务。你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技能、知识、天分、教育背景和经历,很多工作和任务你都能出色地完成,或者边学边做,结果也一样出色。

虽然你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在思想上,你也同样要深入地了解自己。你得益于哪些好的习惯?你养成的哪些坏习惯在拖你的后腿?你具备的最好的素质、品格和品性是什么?什么是你比较弱的方面?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你需要培养哪些素质和习惯?你有这方面的计划了吗?哪些坏习惯是你需要改正的?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吉姆·柯林斯在他的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中讲到,如果你要清除前进路上的障碍,就必须准备就自己和自己的职业问一些不留情面的问题。在你全力以赴地向自己的目标努力之前,有哪些相关的问题是你要问自己的?

只要我为某公司做战略计划,我们就会以四个问题开始。

第一,我们目前的处境如何?我们会从公司的各个角落搜集数据和资料,绘制一幅清晰的图景来描绘我们的起点,特别是在那些与销售、市场占有率及赢利率有关的方面。

第二,我们希望今后达到什么水平?我们把着眼点放在未来。我们想象可以把公司壮大到任何程度,假设公司未来在各个方面都会非常成功,展望那时公司的远景。

第三,我们如何走到了今天?哪些方面我们做的是正确的?哪些方面本可以做得更好?到目前为止我们最大的成功是什么?怎么得来的?我们在哪些方面失败了?原因是什么?正如乔治·桑塔亚纳所写的:“那些忘记过去的人必会重蹈覆辙。”

第四,为了实现我们的未来,应该怎么做?根据过去的经验,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多下工夫,在哪些方面少花精力?哪些是我们过去没有做而现在要开始做的?哪些是应该停止做的?

整合你自己的战略计划

好消息是,如果我们准确无误地回答了前三个问题,制订战略计划或者蓝图就比较容易;相反,如果我们对目前及过去的情况不甚了解,那么制订起计划来就困难得多。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医生们也说:准确的诊断等于一半的治疗。在你开始向目标迈进之前,花些工夫实事求是地分析一下自己现状的各个方面,就会为以后省出很多时间。很多时候,由于具备了丰富的知识,进行了出色的分析,你必将重新评估自己的目标。一旦开始努力,就会大大加快你实现目标的速度。

小测试

(1)参考你的主要目标,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目前的状况。你眼下的状况如何?未来的路有多远?

(2)运用“零基准思维”对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如果你具备了目前的经验,如果让你重新再来,那么有什么事情是你不会去碰的?

(3)对自己进行一次彻底的财务评估。你目前的收入是多少?身价如何?你在这方面的目标是什么?

(4)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作一次彻底的评估。自己擅长什么?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

(5)准确计算一下自己每小时的收入,看看自己付出了多少。为了提高每小时的收入,你该怎么做?

(6)确定自己最重要的目标,然后问问自己,为什么还未实现它?是什么在阻碍我实现它?

(7)?如果你从事的行业突然消失,你还能从事什么工作?

摘自《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