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诗是岁月寄给你的情书 ‖夕阳的苍凉仿若濒临破碎的梦境

 洒金谷365 2015-05-12
点击上方星星诗刊可订阅本刊


夕阳会在天际砸出金红色的苍凉


未 央 歌

潘玉渠


1

眼睛没有底色,它倒映着时令的色彩。

杨树落尽叶子后,村庄便不再温暖。

每个晴朗的黄昏,夕阳都会在天际砸出金红色的苍凉,仿若濒临破碎的梦境——

人间之外,才是自然。

人们行走在乡间,扛着农具,有说有笑,像淡忘时间一样淡忘绵延于路途的风景。

只有习惯了这种平淡,才能过起一文不名的幸福生活。

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先人们用足迹夯实而出的。

他们的峨冠博带,或破衣烂衫,都已被时间收回;他们或悲或喜的故事,也早已沉淀成了零星的历史。

只有泥腥里隐忍的墓志与挽歌,还会偶尔被俏皮的虫鸣触及。


2

大门外,旷野千里。

在这个秋末冬初的时刻,只有青色的麦苗,还保持着成长的体力。而裸露出肌腱的树木与倒伏的茅草,则呈现着沙漠般的荒芜——

枯朽俨然成了整个季节的主旋律。

羊群不再青睐这里,昆虫们也藏匿进了洞穴。

只有袅袅炊烟,会在通往天空的路上逃逸而出,环绕着柴垛与树梢,流连俗世。

西园之上,晚霞舞罢卸妆,视野便会迎来暂时的黑暗。在耳际叫嚣的北风,也将熄灭残余的喧闹。


3

我没有理由离开这里,撇下蒙尘的家谱,赶往新的天地,重起炉灶。

祖坟上的胡桃树干瘦得一如久远的画卷,时间在它身上雕刻出了虫眼与疤痕;那些依长幼次序分布的坟冢,在苍茫的暮色中,愈发显得悲怆——

那里安睡的人们,都与我的姓氏紧密相关。

在空间上,他们与我在同一座村落生息劳作;在时间上,却用辈分隔断了彼此的相遇。

不管历经多少个日夜,我的心跳与脉搏注定烙进了他们的线索。因为在泥土深处,依旧掩埋着关联彼此的称谓。

向一棵树学习

耿永红

活成一棵树,是很美的事。桥头古柳,渡口喧嚣,一袭乡音飘渺。

且折柳笛一管,吟一曲乡愁,飒飒风声,青丝飞舞,故园月明,双亲身影明亮。

竹篱茅舍,效杨榆伫立。枝干已老,绿叶葳蕤,一颗乡心不改,葱郁森立。

谁在村头等一个熟悉的影,已是星空璀璨,离人未归。

谁在盼一声温馨的呼喊,抖落一身埃尘。行囊里装满八千里路征程迢递,三十功名沉甸若梦。

总有一些美好,在杨花飘絮时,落满中原的土地,而一串串榆钱,是源源不断的祝福,落满一地。

向一棵树学习。

此生若谈到理想,便是制造一些有氧人生。

譬如,不能忘却的芳香的乡愁,乡音。热爱一些渗入骨血的水土。将根扎在古老的庄园里。和花草交朋友,和姓卑名微的人做芳邻。

树是不说话的亲人,它的语言,青葱,柔嫩,虬枝坚韧,性格刚烈。

树还是一幅幅画。它画下风雨雷电,沧海桑田。再画下雾霭沉沉,阴霾狰狞,使白云蒙羞。

向一棵树学习。一棵树,安静地站立,它想说的话,想唱的歌,想抒的情,都在花朵中馥郁,在枝叶中青翠,在人间静默。

行走的月亮

刘素珍

天空高远,夕阳灿烂依旧,街道在拥挤,生命都在律动。我不去理睬,将大千世界交给阳光之外的天空,在暮色之间,道路抖动,一棵树,一棵草,一粒尘,一个脚印,一个身影都在抖动中淹没。

在遥远的天边,在遥远的山背后,在一阵又一阵越来越凉的秋风里,岁月一个不经意的转身,让一轮明月泄露了天空的秘密。中秋到了,那个行走的月亮,那些飘逸的月光在天与地之间不停地行走,愈发明亮。

此刻,我坐在广场的空旷里,这空旷无比的宫殿,月光飘香,歌舞升平。我想被时间定格,被一丝一丝的风轻拂。从城市的这头,到城市的那头。道路四通八达,月光一马平川。

我流浪的思绪走遍大街小巷。

今晚的月亮丰腴,月光美白。就在这片土地上,我拾起一些故事,一节节攀高的期待,比嫦娥的身姿还要舒展,飞翔,永远飞翔。这样的夜晚,月光低到尘埃里,又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透明的夜空,令人窒息的明月,激起一发不可收拾的意念,所有的光照亮日常的所有恍惚,以燎燃的态势燎燃开去,它越过时空,穿越眼前的忧思与杂乱。

月上柳梢头,几千年的纪实,尽收美丽于眼底。

好大好大的天空,好远好远的瞭望,好长好长的追逐。长河落日,嫦娥翩翩,跋涉的是行程,真实的是记忆。千难万险,大美是胸怀,极目楚天舒。

月光在上,星光在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终于足下,即便芳菲也谢,即便地老,即便天荒。

月亮走,我也走,走到这片土地,走过这片土地,让我贴近你的怀抱、你的胴体。我想像这样存在很久很久,它让我拒绝远方。

月亮走,我也走,没有脚步可以停留。

岁月如此静美,它低头不停留,抬头也不停留。任凭快乐和心灵和月亮一起走下去。

星星诗刊:

改变阅读,由我们开始!《星星》诗刊官方微信传播诗意生活,展示品质文化,做文化生活的创造者,不做网络信息的搬运工。欢迎关注微信号:xxsk1957

《星星》诗刊于1957年1月1日创刊,是新中国创刊最早的诗歌刊物,也是当下唯一的诗歌旬刊,集诗歌原创、诗歌理论、散文诗、古诗词于一体,种类最齐全,类型最丰富。在中国诗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广泛深远的影响,是现代汉语诗歌发展和前进的主要旗帜与重要标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