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往塔普伦寺的路上,经过了建于12世纪末的斗像台,斗像台
距大吴哥不远,也是加亚华尔曼七世的年代的产物,是古代的吴哥国王观看斗像的地方,也是国王阅兵及庆典的观礼台。
因时间太紧,大家在斗像台没有停留,还要赶往塔普伦寺,在斗像台只是路过了一下。
这一天的时间好紧张,上午参观小吴哥,下午参观大吴哥和塔普伦寺,傍晚还要去巴肯山看日落。 据介绍,斗像台的长度超过300米,共有3个平台。南部的梯级以3头饰的大象为柱,象鼻卷著莲花。平台的墙壁则雕上狮子和神鸟。 斗象台刻有不少厚皮动物如大象、犀牛、河马等图饰,同时更有迫真的打猎场面。象台的外观,主要是厚皮动物如大象、犀牛、河马等图饰,栩栩如生。古代的吴哥国王,站在斗象台上作检阅,举行各种公共仪式,马队、车队、象队,鱼贯在广场上走过。 一路上的风景好清爽,蓝天白云,高大挺拔的大树直插蓝天。
走累了,休息一会儿,这里的空气好清新。
塔普伦寺位于吴哥城东约1公里处,步行了一会儿就到了塔普伦寺,这里有非常壮观的树包塔、树包寺奇观。塔普伦寺是古真腊吴哥王朝的国王加亚华尔曼七世为他母亲所修建的寺院,兴建于1186年。 塔普伦寺
四周的长、宽据说原有1000米、600米,尊奉婆罗门教和佛教,当地人称之为“小吴哥窟”,但是现在崩落毁损的情况相当严重,目前只剩下长、宽各为40米及30米的内层围墙了。 十九世纪中叶法国人发现塔普伦寺之后,即因整座寺庙已被树根茎干纠缠盘结在一起而放弃整修,保持了原始模样,由此形成了塔普伦寺树包寺、树包塔、树包屋、树包石的独特景象。塔普伦寺被当地人称为蛇树的卡波克树所盘踞,它们粗壮发亮的根茎,绕过梁柱、探入石缝、盘绕在屋檐上、裹住窗门,由一颗不起眼的小种子开始,历经数百年的努力,深稳紧密地缚住神庙,让枝干有力地向天攀升。 而今卡波克葱茂的树叶就像祈神的臂膀,成功地伸向天际,与神庙交错相缠,蔚为奇观,以至有些学者甚至认为这些树也应列入神庙历史的一部份而一并保护。 瞧这棵骑在寺庙墙上的大树,已经与这座古老的寺庙和谐地融为一体了。
寺庙的建筑与吴哥其它的建筑有相同之处。
这棵树的样子好奇特,像瀑布一样的树根从古墙上蜿蜒流下,在这里拍照留念的人很多。
这棵树的树根犹如巨蟒,也是个拍照留念的好地方,如今这里设置了栏杆,过去没有这道栏杆,可以近距离接触。
到处都能看到这样的奇观,大自然真是太强大了,好震撼的感觉。
这里就是电影《古墓丽影》里的一处外景地,取了著名的“树包屋”镜头。 以下就是著名的“劳拉门”,电影里的女主角劳拉就是从这个门里进去的。
劳拉门上面的这棵树真是太美了。
美眉们排着队在这里拍照。
学着电影里的女主角,做一个举枪的动作。
以下是两张《古墓丽影》的剧照。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棵树,依然很美。
继续往里面走,观看各种各样的树包寺奇观。
这个景点地方不太大,一个小时就参观完了,走出塔普伦寺的大门。
傍晚还要去巴肯山看日落。